席卷天下 第486节

汉国不需要什么制造名将的活动,从上到下都不需要,不应该出现一人带动全军的氛围和空间,展现出集体的强大才是主流,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刘彦在做预防。

任何一个可以让名将来影响军心士气的国家,名将的存在对于国家是一种实打实的威胁,且不谈割据的可能性会无限大,君王也必然忌惮名将的存在。需要来思考的是,名将死了之后,国家还打不打仗了?

从清晨爆发的战事哪怕是到了中午的午餐时间都没有停止,双方各有损失之下,战场左右两翼一直是僵持状态,中心部位则是在拉回的拉伸。

“鹰杨军府已经完全折进去,建威军府和杨武军府折损大半,威厉、威寇、威虏、威戎等军府亦是各自折损超过一成。”孙绰的整个脸都快扭曲了,他努力让自己的嘴唇不哆嗦,问道:“是不是将建威军府和杨武军府撤下,余部也是稍微进行休整?”

东晋小朝廷的军制很多都是继承自曹魏时期,又因为是世家分治的情况会稍微有些不同。军府其实就是幕府之下的一个单位,就好像是杨隋时期的“卫”与“折冲府”之间的区分。

谢石现在是东晋小朝廷的征北大都督,以都督的官职建立征北幕府,其下的军队会有各个大大小小的军府,例如刘建的鹰杨军府就是一万人的建制,那些“威”级别的军府则是只有三千人的满编编制。

东晋小朝廷目前是延续西晋朝廷的军队编制,“四征将军”位次于三公,随后是“四镇将军”,其后还有中军将军、镇军将军、抚军将军这三个与四镇同一品阶的将衔。往下就是“四安将军”,另有“四平将军”,正品的将军号是到了前、后、左、右四名将军结束。

到了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以下,为了一些文官可以堂而皇之的指挥军队又安置了征虏将军、冠军将军、辅国将军、龙骧将军等号,不过后面这些一般是被视为杂号将军。所谓杂号就是只有将军的职位,没有军队编制。

建威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广威将军、振武将军、奋武将军、杨武将军、广武将军是被排在东、西、南、北、中等中郎将之下,它们却是有实际编制的将军号。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轻车将军、杨烈将军、宁远将军、材官将军、伏波将军,这些将军所在的军府,是在东晋小朝廷基本上是每次发生大战都会派遣上场的部队。

更有诸多以“威”、“武”、“绥”、“讨”、“荡”、“殄”、“扫”、“厉”“虎”为前缀的将军,他们虽然也是一个将军,可是实际上军权并不大,一些诸如南蛮校尉、西戎校尉、南夷校尉所统率的军队和军权都要比它们大得多。

不是生在当代,或是有认真研究,光是听什么将军的部队折损多少,咋一听会觉得损失惨重,可是不同级别的建制士兵数量不同,例如孙绰说“威”字级别的那些将军所在军府折损一成,实际上是三千人损失了三百,倒是鹰杨、建威、杨武这种级别的军府折损一半代表没了至少五千人。

谢石脸色同样不好看,刘建所在的鹰杨军府全军覆没,谢尚统领的建威军府和杨武军府没了一半。他是痛恨刘建的不争气,为谢尚还能坚持多久不溃退深表怀疑。

这不,前一脚还在忧虑谢尚能坚持多久,下一刻有人来向谢石报告,说是建威和杨武两个军府败下阵来。

“让振威和振武两个军府顶替上去!”谢石已经无法掩饰忧虑,说道:“仅是小半天的厮杀,三个万人编制的军府就彻底废了,其余军府的损失也是超乎预料。”

孙绰不得不安慰道:“我们折损严重,敌军也好不到哪去。”

谢石根本就不需要安慰,他要的是坚持。

“汉军士卒是以首级记功,每杀死一名敌兵会割下首级绑在腰间……”孙绰苦笑了有一小会,见谢石根本没搭理才以呢喃的声线继续说:“前线的部队能坚持那么久,已经很了不起了。”

凌晨开始的战争打到下午时分开始出现士气上的波动,满怀热情的晋军将士经过一个上午额头脑发热,的的确确是给汉军造成不少的麻烦,双方的野战战损比更是破天荒的从七比一减少到二比一。所以说士兵的参战热情和意志真的能够减小双方的实力差距,无怪乎统军将领对于士气的高低那么看重。

因为是两军全线开战的关系,先是二十里的战线全面开打,随后是形成一片又一片的局部战场,每一个局部战场的交战情况都有不同,像是平坦地形就一定厮杀无比激烈,山地的区域打起来节奏则是会慢一些。

汉军与晋军交战的重头戏是在两军的正面中部,谢石先后在那里投入三个万人编制的军府,徐正投入的是五千编制的三个校,打到晋军的三个军府全军覆没或是溃退之后,三个校的汉军其实也是到了强弩之末。

高烈度的战争之中,调兵遣将是一门考验统军主将的技术活,什么时候该让临近崩溃节点的部队后撤,什么时候该在哪里调遣援军上去,每一个举动都能够影响到战争的最后成败。就好像是一台机器没了一颗螺丝或许没有关系,但是两颗、三颗或更多的螺丝没了肯定是要整体散架。

双方主将在调兵遣将时都没有太大的失误,交战的两军才能够继续僵持下去,不是以一方的全面溃败而让战事呈现出结果。

先是鹰杨军府全军覆没,再有建威和杨武两个军府折损过半,后面被调遣上去的振威和振武两个军府只是上去不到半个时辰竟然也是呈现出不稳,谢石想要短时间内突破汉军阵线的意图显然无法实现。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西方的天空已经是一片血色,那当然不是地面的大战导致鲜血临天,其实是大自然的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夕阳,但天象会在人因为各种念头中被解读出想要的意思。

临近夜幕降临,双方主将哪怕是想要来一场彻夜无眠的一站到底,可两军也仅是少量的士卒可以夜战,绝大多数士卒就是手持火把也无法在黑夜里进行厮杀,真强行那么干的打来打去,杀了半天才发觉厮杀对象是友军,真真不会是什么嘲讽笑话。

阵阵的鸣金声先从晋军这边被敲响,随后汉军那边也响起了鸣金声,预示着两军主将还没有疯狂到无视误伤要彻夜大战。

战场上的鼓号和厮杀声渐渐停息下来,突然变得沉静的环境让刚刚还在激烈厮杀的人,他们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这个时候要是再有什么突兀的动静,不知道多少人会直接被刺激得抽出兵器就胡乱挥砍。

汉军营盘那边升起了密密麻麻的炊烟,必要的篝火也是被处处点燃,没有参战的将士和刚从战场退回去的将士,他们是待在自己的栖身帐篷周边,少不得是会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同样是退回本军营盘的晋军士卒,他们是在啃着那难吃的干粮,很少会有人开口进行交谈,气氛显得很是沉重。

谢石还是一个敏感的主将,一圈巡视下去之后,回到中军大帐就下令:“宰杀牲口,给予将士分食。”

仅仅是一天的苦战,晋军这边用虚假胜利激起的士气就有明显的回落,那么用肉食挽救一下士气还是很有必要的。

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别看这个年头野兽那么多,有点能力或是勇力就能打猎来打打牙签,可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讲吃上一顿肉真的没那么容易,吃肉可能是很多人在特殊的大节日才能实现的愿望。

夜幕彻底的降临,恰逢是只有小小牙尖的新月,想要有光线只能是人为生火。

汉军那边篝火众多,远远看去就是一片亮色,光线里面飘扬着旌旗,视力要是好一些可以看到到处都有围坐一圈的士卒,远远似乎还能听到一片欢声笑语,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堂堂正正的鼎盛气象。

晋军这边自然也是会有篝火,就是数量上面显得有些少,士卒情绪各自不同,哪怕是上峰发善心给发了炖肉,但大多也是沉闷或是忐忑,没人有多少交谈欲望就会让军营显得很是冷静。

“他们也不怕营啸。”谢石说的是汉军战时军营竟然不做声音管制,扭头问谢尚:“可以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袭扰吗?”

谢尚沉吟了一下,汉军那边的营盘前方有设置篝火,想要隐秘地接属于不可能,他说:“不以接战为目标,仅仅是骚扰自然可以。”

实际上晋军营盘的前方也是燃烧篝火,这个是刚刚和汉军学的。

晋军这边不止是士卒情绪有些不对劲,将校阶层也是呈现出信心不足的情况。这样的心态是战局发展的直接导致,就好像是汉军那边看着热烈,晋军这边则是显得沉闷,直接关系到的就是白天交战的彼此损失和有无达到目标。

“那就骚扰。”谢石笑了起来,仿佛是成竹在握那样地说:“看看一夜未睡的汉军,白天还能不能有精神。”

干扰敌军到夜不能寝,类似的例子在华夏战争中可不要太多,开战之前晋军就有相关的计划,那是众多组合拳的一部分。

很巧的是,汉军那边也有相关的计划,结果是一夜之间两军来来回回地敲响战鼓做出要连夜开战的模样,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直接结果就是,不管汉军还是晋军都要留出必要的部位警戒,毕竟谁都无法肯定对方是不是真的会杀过来。

时不时响起战鼓,配合的是一阵喊杀之声,处于战场本就心情紧张的士兵可以说是一夜多惊,导致汉军和晋军都要做出最高级别的军营管控,严令士卒没有新指令不能乱晃,有乱晃被巡营队伍当场砍死属于活该。

当东方重新出现鱼白,新一天到来之际的军号声被弄出来,双方越是靠近前方的士卒,大多数的士卒就是黑着眼圈,显然是昨夜被折腾得不轻……

第494章:主战场的转折点

“根据俘虏交代,晋军每名士卒仅是被分发三天的口粮。”条攸手里就拿着晋军的标配口粮,那是一种粗粮混煮之后的饭团,再有少量的糯米。他说:“看昨夜晋军之中有炊烟,再有斥候回报,谢石烧了粮秣却是有留下牲口。”

其实谢石是不是真的将粮秣给烧了还是未知数,毕竟身为主将的谢石只是想要展现一种决心,做给全军士卒看看也就算了,应该是会留下什么后路。

“敌军有要撤退的迹象吗?”徐正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个,他还没有收到来自晋军水师重新出现在交战场域的情报,比较严肃地说:“务必严密监视,但凡发现晋军水师有赶来的迹象,舰队就应该前往拦截或是消灭。”

对于晋军水师的动向汉军这边一直都在监控。晋军水师将谢石所部投送到淮水北岸之后,他们是向芍陂重新龟缩了回去。

汉军的舰队有做过拦截并消灭晋军水师的动作,只是战场毕竟是在东晋小朝廷的地界,晋军的眼线太多又分布广,舰队又只能是在水域航行,汉军舰队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机会追上或是拦下晋军水师。

“已经在严密监控。”条攸该汇报外围战场的情况,说道:“当涂被我军攻取之后,司宏壮所部已经在阴陵与谢安所部会师。按照原定计划,他们会师之后应该进取西曲阳,攻克这一座位于寿春后方的城池,切断晋军主力与后方的联系。”

所谓的计划就是将要实现的目标,谢安那边汇报上来的却是,他们发现西南方向不断有晋军开来,看旗号是国丈褚裒亲率大军,又发现顾和、王颐之、麋嶷、王龛等人的旗号。

东晋小朝廷领将军号的人非常多,比较能打其实也就那么几个,恰好是比较能打的其中几个都出现在淮南战场。

首节 上一节 486/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