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599节

西凉到西域,一路上到处都是戈壁,局部地段甚至就是沙漠,戈壁和沙漠就是张氏凉国的屏障,完全可以利用地势与汉军纠缠,坐等汉国与慕容燕国交战的后续。

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张冲认为张氏凉国举国上下就该祈祷汉军在慕容燕国那边碰壁,一旦汉国与慕容燕国进入长期的僵持,那样张氏凉国或许可以展开反攻,至不济也能保住西域,随后继续向西寻求扩张,可不一定就会亡国。

张冲已经派人冒死渡河,张祚和张天锡接不接受建议在他看来已经无所谓,他甚至都不想再守住金城。

“太守!?”索孚霍地站起来,满是不理解问:“主动出击?”

“是,主动出击!”张冲说得斩钉截铁:“以决死之意志,不是敌死就是我亡,一战分胜负!”

没人能够搞明白张冲在思考什么,他们基本都是用目瞪口呆的表情在看着张冲。

【金城的存在已经不是国之屏障,相反成了累赘……】张冲无视掉目瞪口呆的一群人,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屈膝跪坐,想着:【大将军以及中领军,甚至是所有人,他们在金城不失的时候还会抱着侥幸。这种侥幸却会葬送国家!】

易揣在转着眼珠子,他捕捉到张冲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一瞬间心虚到几乎无法呼吸。

张冲可不止是专门盯着易揣一人,是他所知道与汉军有暗通款曲的人都会专门盯视一小会。

就在易揣在思考要不要蹿起来逃离的时候,那边张冲有了新的举动。

张冲念了很多人名,一圈下来点名了十多人,易揣就是其中一个,最后说:“其余人退下。”

被点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惊吓到的模样,没等他们犹豫完该干点什么,其余人是已经退了出去。

幸亏是门窗并没有立刻被关上,更没有大批的武士冲进来,后堂也没有涌出大量刀斧手,要不然被留下的人就该准备搏命求生了。

“不要紧张。”张冲一直是坐在原位,似笑非笑地扫视了一圈,慢斯条理地说:“诸位,某要送你们一场富贵。”196

第595章:是否有诈?

又是一天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不过今天却是水汽比之往常更加严重,从北面滚滚席卷而来的浓雾飘过了黄河的河面,慢慢地侵入到黄河南岸,使得整片大地笼罩在雾蒙蒙之中。

浓雾天气的夜幕之下,哪怕是两人一样手持火把,可相距四五米互相看到的也只是模糊的光影。这样的环境让汉军首次停止轰击金城防御工事,算是让战场有了难得安静。

汉军是入侵的那一方,对金城周边的气候了解有限,什么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天气基本只能是根据有限的判断来猜测。

突然遭遇到浓雾天气,谢安是在睡梦中被唤醒,得知发生了什么情况,当即下令:“加强戒备。”

各级将校很快就被集中来中军大帐,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带着刚睡醒的半懵,少数几个人则满是跃跃欲试。

“雾气之浓,伸手不见五指。”袁乔说着还伸了伸手,看向一脸沉思的谢安,说道:“敌军恐怕回来摸营。”

金城守军的主将是本地人,近几年各地天气是变化比较大,但是当地人肯定还是最为熟悉本地气候。两军交战之时,守军本身就占有地利,对于天气的了解也会占到天时,只要懂得利用必然是会占到很多便宜。

“唔!”谢安肯定了袁乔的话:“不出意外,营盘之外已经有敌军摸了上来。”

事实上,汉军已经有了自己的动作,加强戒备的同时,弓弩手被唤醒列阵,箭阵组织完毕就是向营盘之外进行盲目覆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只要是遇到有雾天气,各个岗哨的机枪就会进行盲射。这种举动当然不是闲得发慌,无非就是扫射可能躲避来偷袭敌军的地段,能射死人当然是最好,主要还是进行恐吓,也是想要打草惊蛇。

冷兵器时代在大雾天气之下也会进行盲射,总归来说还是为了震慑,用这样的意图让敌军以为偷袭已经被发现。

汉军的箭矢非常充足,没有箭矢告罄的后顾之忧,遭遇到浓雾天气必然不会吝啬箭矢,得到命令的弓弩手将自己在美梦中突然被叫醒的怒气,是用射出的箭矢来进行宣泄,还真的是能够听到浓雾之中发出惨叫。

借着浓雾进行偷袭是一种常态,任哪个指挥官遭遇到这样的天气都会尝试一下,不过一般也就是派出数量多但是每支队伍人数少,主要是摸营进行破坏,可以致使敌军发生营啸就是最大的收获,不行也就摸进去能烧什么就放火烧什么。

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环境中,部队派出去压根就别想再能下达下一次的指令,基本哪支队伍出发前得到的是什么命令,那就只能一直向着既定的目标使力。毕竟浓雾天气之中,想找人压根就找不到,更换军令什么的无从谈起。

哪怕是太阳升起,处于浓雾之中也只能是看到自己身边最近的人,再远的地方就是雾蒙蒙的一片,处于这种环境的人其实是内心无比的紧绷和紧张,任何一点点的刺激都会下意识地挥出兵器。

“那边……”李米很尽力想要看得更远一些,问题是眼睛睁得再大也就只能看那么远,摆出一个侧耳倾听的姿势:“听着悉悉索索……”

冷兵器军队营盘是个什么样的构成呢?正规的营盘会有层次,外围必然是清理出一片足够的空地,再来的下一层就是诸多障碍物构成的缓冲带,后面更有篱笆、木栏、木栅的多道阻隔带。

空地是将杂草、树木、灌木丛等等可以阻碍视线的东西完全清理干净,还会布置暗哨和明哨,暗哨是挖坑藏人,明哨则是摆着木板造的亭子,他们就是军大营外围的眼睛。

缓冲带会非常复杂,有着众多的拒马、并拢尖木排、或是杂物,必要的时候还会洒下铁蒺藜,什么地段安全可以行人也不固定。

围起来的“圈”,第一道一般会是篱笆墙,这种墙不会太高,基本是到成年人的腰间部位,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作为箭垛;第二道这会是连成线的木栏,它们并不是密封形式,每条木桩会留有空隙;后面的木栅栏才是封密并排模式,这种木栅栏是仿照城墙,高度至少有三米,宽度通常在两米以上,每隔一段还会建造一个箭塔,并且是多层次地布置。

除开必要的营寨工事之外,营盘之内哪里是将士休息的区域,什么地方会留下校场,屯粮点该是在哪,军械库是在什么位置,甚至是厕所是在什么方位,都是有着十足的讲究,唯一不变的是主将的大帐绝对是在核心区域。

是不是一员合格的将军,看得不止是指挥部队交战,很多时候看营盘的布置就能够看得出来,不懂布置营盘的将军不会有独立领兵的机会。

简单的拿入厕区该放在哪来说,要是地点错误就该是整个营盘弥漫臭味,甚至是忽略入厕区会让整个营盘满是粑粑,苍蝇到处乱飞倒是其次,卫生恶劣必然会使病菌横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伤亡人数官方统计是接近两亿,然后死亡人数是五千五百万到六千万之间,但真正死于子弹、炮弹……等武器的人实际上只占了其中的四五成,其余皆是死于其它,最为严重的是疾病。

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国战场来说,以九十年代的官方统计数字来看,中1国军民的总死亡人数是一千八百万,军人死亡人数为一百四十八万,其中国1军阵亡一百三十五万,某党(含未知归属游击队)阵亡约十万到十二万。必须要说的是,鬼子残暴是绝对的事实,但造成这么大规模的死亡是饥饿和疾病。(仅是1942的华北大饥荒就造成三百万人以上的死亡)

军队是集体,任何的集体在缺乏医疗的前提下,任何可传染的疾病一旦爆发,那就必然会形成恐怖的后果,华夏大地爆发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历史有许多,像是东汉末年就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瘟疫,最严重的一次是席卷中原再蔓延到长江以南,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

防止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一直是军队最为重视的大事,除开对尸体的妥善处理之外,人的排泄也是重中之重,所以说连营盘入厕的位置都不会选的将军,真心是没有资格独立统兵。

李米所处的位置是在外围的暗哨,他们所在的区域刚才已经有后方的弓弩部队进行过覆盖,射箭之前已经通知避箭,却是谁也不清楚箭阵盲射覆盖有没有造成误伤。

几次盲射覆盖期间,李米并没有听到惨叫声,有的就是箭镞射中某些物体之后的响动,他后面甚至都掀开头顶的木板,一片漆黑之下其实也没有看到什么。

周围能够清除的东西已经清理,悉悉索索的声音对于军人来说其实并不会陌生,听着就是很多人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的动静。

“队长,我们怎么办?”

“废什么话,给老子敲响梆子!”

一阵梆子声被敲响,远方传来有人对话的声音,随后就是一片呐喊之声,急促的脚步声也是密密麻麻。

躲避在坑洞里面可以将人踩踏的动静听得更为详细,以至于不用眼睛去看,也能够判断出人真的不少,更别提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头顶上木板被频繁踩踏的闷响让李米的脸都绿了。

远方先是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什么,随后巨大的弓弦嘣动声一度掩盖人用嘴巴发出的呐喊声,不一会儿李米就能听到不断传来惨叫,似乎头顶的木板也被什么东西猛砸了一下。

要是有足够的光线,再无视掉那些浓雾,可以看到数百上千的张氏凉军,他们是在一片混乱中闷头冲,冲锋的方向不一定对,跑着跑着互相撞到摔倒也是常事,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从空中落下,箭镞破开战袍、钻入皮肤、深入肌肉再带起惨叫或闷哼。

箭阵的覆盖足足持续了大约半刻钟才算停止,每一个呼吸对于躲在坑洞下面的李米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他那没有戴头盔的脑袋甚至是被鲜血浇的湿哒哒和黏糊糊,洞里面充满了浓烈的血腥味。

暗哨的坑洞并不是太大,至多也就能够容纳五个人,李米是和袍泽先沟通,等待要掀开头顶的隔层板却发现掀不动。

“上面肯定是有尸体压着了,大家伙一起用力推。”

首节 上一节 599/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