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685节

阿三的文明程度真不差,再来是笈多王朝因为海上贸易兴盛接触的文明也多,甲胄上面的款式有太多的选择,金属铠甲上面比较常用的是板甲和锁子甲,绝大多数的阿三却是比较喜欢锁子甲

船上倾斜的木板直抵地面,这个当然是为了登陆事先做好准备,也才能让笈多的登陆部队组织盾墙从战船下到陆地。

也许是笈多王朝的登陆部队盾墙战术生效,也可能是汉军那边的箭矢补充速度跟不上消耗,箭阵的覆盖速度降低,密集度也没有一开始那么高,阿普特拉双脚踩在陆地上的时候,笈多的登陆部队已经在盾墙的掩护下缓缓推进。

山顶之上的桓温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对旁边的传令官吩咐:“命令仆从军出击。”

汉军有成熟的远程通信手段,可以是旗语交流,也能是依靠战鼓或号角的节奏下令,桓温的命令很快就被执行。

倭列国仆从军上阵之前,组织箭阵的弓弩部队自然是要移动让开位置,致使箭阵覆盖的强度又被降低。

来自倭列岛的仆从军,他们并没有资格穿上汉军的战袍,会因为所属贵族的不同拥有各自颜色的战袍,身上的甲胄有的来自于半岛三国,有的是从家乡携带,看去也是五花八门,又以竹甲的数量最多。

对了,目前的倭列岛还没有从中原获取冶炼技术,倭刀实际上也还没有出现,与各个文明一样是使用战剑或是战刀、长枪、长矛之类的兵器为主。

“天子万岁!”

“天朝万岁!”

数千人呐喊而出的战号,那个“天子”并不是倭列岛上面的任何一人,是暂时还没有登基刘彦;他们呐喊的“天朝”自然是身为宗主国的汉国。

话说回来,倭列岛现在也没有天1皇,大和目前是作为列岛诸国的一国,而倭列岛能够称得上国王的也只有一个,其余都是酋长来着。那个国王是得到曹魏册封的倭王。

倭列岛上面的大和是怎么成为一个民族,就是大和国先后击败并吞并其余各国之后。一开始大和这个民族是延续中原王朝册封的国号“倭”,一直是到隋唐才改名为日本,可并没有被杨隋和李唐(武周)承认国号,是要到两宋才被承认其国号。

仆从军的战号并不是汉军要求,是他们在半岛三国被灭之后,由各个国家进行严正商讨和研究,此后就一直作为倭列岛各国的战号,哪怕是发生内战,交战方不管敌我都是那么喊的。

数千倭人一开始还能喊得整齐,后面肯定是乱了,他们越过寨垒冲了出去。

阿普特拉看到汉军(仆从军)将要进行冲锋反击反倒是觉得高兴,他高举大弯刀吼了一句什么玩意,笈多弓箭手开始射箭。

仆从军看到笈多王朝的军队射箭并没有停止冲锋,手中有盾牌的都举了起来,有甲胄的倭人护着要害继续冲锋。

笈多王朝的弓箭手基本是使用长弓,长弓又以竹弓为主,因为弓弦淋水失去张力,发射出去的箭矢射程远不如正常之时,仅有极少数是落在冲锋中的仆从军那里,更多的是没飞多远就落到地上。

仆从军见笈多弓箭手发射的箭矢仅有很少落下,大部分都是早早坠地,刹那间又是一阵“天子万岁”的呐喊,士气瞬间又提升了一些。

“再杀三个,只要再杀三个啊!!!”犬郎当然是倭人,是个九州国仆从军,一边冲一边念念有词:“只要再杀三个,我也能成为天朝人了!”

汉国是有接受优秀倭人入汉籍的事,拢共要上缴五颗首级,要是甲士(军官)只需要一颗,崇拜天国上朝的倭人对于能成为一名“上国人”还是很热衷的。

笈多登陆部队发现己方远程攻击无力,又迫切想要在滩头阵地站稳脚跟,是在阿普特拉的亲自率领下发动起了反冲锋。

滩头之上,两个不同阵营的士兵很快就互相冲撞并展开肉搏,更后方的位置则是笈多王朝的战船和小舟源源不断投送兵力。

山顶之上,桓温看到笈多王朝的舰队大多靠近海岸线,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下远方,说道:“约定是天空布满浓烟和火势充填当即出动,他们应该快到了?”

司宏壮无声地点头。他一样是有望远镜可以远距离进行观察,一直在看的是己方七艘战船与笈多五十来艘的激战,那边打到现在还悬挂己方旗帜的仅是剩下一艘,另外幸存的破损舰却是和一帮未明(波斯萨珊)船只合在一处。

从开战到笈多王朝进行登陆,耗时已经将近三个小时,李迈为主、伏伟为辅的汉军舰队是隐蔽在列岛(安达曼群岛)周边,他们发现军港已经开战立即拔锚出动,却是需要四个小时左右才能抵达战场。

要是笈多王朝不登陆,桓温还真有点难办,问题是笈多王朝登陆了,一旦陆地上有人,笈多想撤退就不会那么果决,笈多的舰队又自主进入水寨范围之内,给了汉国海军堵住歼灭的机会。

“经此一战,大汉便可在此处站稳脚跟。”桓温要的并不是这样,他脸上总算不再是面无表情,是换上了狰狞:“大汉之名久未传闻域外。便以此些敌军祭旗,以正声势!”

第675章:撤退?那是不可能的!

笈多王朝对于登陆作战会遭遇极强的阻力心里有数,他们并不是一个不敢死人的国家,尤其死的基本是贱民阶层的话,死再多也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阿普特拉带着精兵占下滩头的一块阵地,后面被送上滩头的就全是那些被武装起来的贱民,他们上了滩头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会被鞭子驱赶着加入战团。

早先被投入滩头肉搏的仆从军,他们在面对笈多精兵时打得非常艰苦,一度还被压着打,后面随着参战的对手换成阿三贱民,才算是稳下战线。

倭人是一个混合的民族,本列岛的倭人身材非常矮小,普遍是在一米三到一米五左右。说倭人是混合民族,自然是因为有许多渡海而居的现象,尤其是扶余移民最多。

扶余人目前的栖息地是在后世的东1三1省,说实话人种基因相当不错,身高普遍在一米七以上,身材还十分健硕。

倭列岛现在有相当多的国家,越是靠近朝1鲜半岛的区域,身体素质相对更好一些,比如九州这个国家。真正意义上是倭列岛土著的士兵,身体素质就会显得很堪忧,可他们并不缺乏一股子的狠劲。

被派出来打滩头肉搏战的仆从军并不知道高层没有死守的意愿,他们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想要将登陆敌军赶下海,几度击溃阿三贱民部队又撞上阿三的精兵,来来回回的争夺滩头死伤极其惨重。

犬郎腰间已经悬挂两颗头颅,他身上的竹甲却是全烂掉,肩膀处还挨了一枪,作为伤兵退到弓弩部队的后方。

弓弩部队实际上一直在向笈多的登陆部队射箭,是针对战船以及载人的小舟,他们取得了重大战果,滩头海边到处都是漂浮的尸体,亦是将海水染成了一片红色。

“我要成为上国人了!”犬郎大声地对周边的倭人宣告,舔着嘴唇兴奋地吼:“再有斩获,也能让家人成为上国人!”

听到犬郎宣告的倭人,全是露出羡慕的表情。

倭列岛诸国阶级是固定的,该是什么身份就永远是什么身份,在汉国介入之前根本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甚至是非武士阶层都不能参与战争。

落后的民族一定会向往强大,有机会成为强大者的一员肯定将为之努力,尤其是本民族根本没有自己出头机会的前提下。

伤兵,哪怕是仆从军的伤兵,皆是有人会进行照料。伤重的人自然是被担架送到后方,不重就是原地包扎,包扎后的伤兵(仆从军)还愿不愿意参战是看个人意愿,显然犬郎还想再接再厉立些军功。

事实上出战的三千仆从军伤亡已经超过三成,可是从小兵兵到指挥作战的贵族,他们谁也没有出现作战意志动摇的情况。小兵兵需要敌人的首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贵族又能凭借小兵兵的斩获来获取丰厚的赏赐,各取所需之下又对汉军有着极高的信心,认为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战争付出死伤是值得的。

“折损到五成就让他们撤退。”桓温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仆从军的坚韧,他本以为仆从军不堪用,伤亡一成就会溃退:“看来可以给予仆从军更好一些的待遇?”

仆从军一直是在辽东战场服役,长期归属于征东将军幕府,桓温与吕泰虽然认识却没有深交,吕泰也就不会多和桓温说些什么。

滩头战场每时每刻都在死人,笈多王朝那一边尽管对登陆有困难做到心里有数,也不是那么在乎贱民死多少,可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还是会感到急迫。

“加快兵力投送的速度!”卡特鲁克.卡普才不会对贱民有任何许诺,比如立功之后改变社会地位什么的,是满满怒火地说:“四五千人打不过对方一两千人,贱民果然就是贱民,真是没用!”

笈多王朝这边已经知道投入滩头阻击的并不是汉军,究竟是什么人难以知晓,却能猜出大概是属国还是仆从国的军队,以阿三的习惯是推论为奴隶兵之类的。

现如今拥有奴隶军团的国家并不少,或者应该说算上是个强国就有属于自己的奴隶军,又以当世的霸主国所属奴隶军团最多。

擅长使用奴隶军团的国家当属罗马,罗马扩张迅速征服了相当多的民族,每次要发动大战都会征调被征服的民族青壮。

波斯萨珊正在学习自己的老对手罗马,只不过波斯萨珊征服的民族没罗马多,就将目光放在统治疆域下的阿拉伯人和埃及人身上。要说起来,波斯人后面会被阿拉伯人干翻,就是因为过度武装阿拉伯人。

各个强国都有一个共性,谁都不会在乎奴隶军团死多少人,毕竟不管是奴隶兵,或是仆从兵,反正就是用来当炮灰的。

作为婆罗门的卡特鲁克.卡普怒火滔天,麾下的刹帝利集团就越加不将贱民当人看,他们不断驱使贱民冲锋,溃退下来一波就全砍了脑袋,并且宣告溃逃贱民死后无法进入轮回,只有英勇战死的贱民才能得以轮回。

首节 上一节 685/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