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785节

所谓的粟特人其实就是“昭武九姓”之一,作为一个国家灭亡之后还能一直活跃在西域,是因为西域的粟特国成员来自更西边的一个高原,其实就是伊朗人。

赤哲鲁对于指挥鄯善和粟特骑兵的第一时间是拒绝的。

只要是待在西域,对于鄯善人和粟特人谁也不会陌生,鄯善人出了名的软脚虾,粟特人干脆就是以各种姬出名,反正就不是什么善战的民族。

“老规矩,该是什么赏格,就是什么赏格。”罗夏说的是龟兹对汉人脑袋开出的悬赏。他笑眯眯地看着赤哲鲁,说道:“要是能赢,还有另外的奖励。”

龟兹有钱,是非常非常有的有钱,他们对汉人的脑袋开出赏格,不但吸引了无数的马贼前来投奔,连带周边部落也是吸引了一大帮,要不然联军怎么可能会超过十万人?

赤哲鲁出了军帐,喊住阿加帕和拉巴迪,蹙眉说:“我不会故意消耗你们的人手,别随便什么人都挑。”

阿加帕陪着笑:“一定会选最精锐的战士。”

拉巴迪耸了耸肩膀没吭声。他们这些粟特人在西域虽然是当马贼,可也就对一些小部落和小商队(人)下手,真不会去碰什么硬茬子。他们干马贼只是顺带的,本职工作其实还是干一些卖女奴。

赤哲鲁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眉头一直深皱。他有八分之一的汉人血统,汉人统治西域的时候其实是多少占了点便宜,活动的区域又是在鄯善国界,十分清楚鄯善人的尿性。他接触到的粟特人不多,可光是知道粟特人就是做拉皮条生意而闻名,真不会对粟特骑兵有太多的期待。

从命令被下达到人手集结完毕,整个耗时超过了三个小时,那么一搞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

“出发!”赤哲鲁是马贼头子,擅长的就是在黑夜活动。他叮嘱跟在一侧的阿加帕和拉巴迪:“让你们的队伍跟紧点。”

赤哲鲁的这支马贼有两百余骑,算上三百鄯善骑兵和七百粟特骑兵,合起来就是一千两百余骑兵。

要说西域不缺马也要看是什么人,赤哲鲁这一伙马贼混得相对不错,一人至少是配置两匹马,大多数身上还有一件皮甲,手里的家伙大多也是铁器;鄯善受汉家的影响太多,骑兵都是穿着统一颜色的战袍,只是每人只有屁股下的战马,少有穿戴甲胄的人,手里的家伙五花八门;更乱的是粟特骑兵,七百骑兵穿着混乱看去就是五颜六色,有些只有一匹马,有些则是多达四匹。

赤哲鲁肯定是要了解一下鄯善骑兵和粟特骑兵是什么成色,他发现出了名软弱的鄯善骑兵在行军的时候还能保证队伍的次序,粟特骑兵就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毕竟还是接受过汉人正规军的训练,多少还是留下一些底子。】赤哲鲁知道的,鄯善人不行的是心态,也就是没有自信。他对粟特骑兵本来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马贼就是这个样子,粟特人当马贼也是众多马贼中最差的。】

“将军,我们……”阿加帕频繁地看黑暗的四周,耳朵里满满都是马蹄声:“是要趁夜色突袭汉军?”

“突袭?”赤哲鲁露出开玩什么玩笑的表情,就是黑暗中阿加帕看不到:“那是重新统一‘中央之国’的汉军,羯人被杀个干干净净,鲜卑人被杀得逃向了冰原,以为是西域国家的军队吗?”

阿加帕用着不明白的语气,问道:“那我们连夜行军?”

“重新统一‘中央之国’的军队,不可能周边没有安排斥候,说不定在我们周围就有汉军的斥候在窥探。”赤哲鲁是将汉军往最厉害的方向想,没打算隐瞒自己的打算:“任何的突袭、偷袭什么的,想都别想。我们能做的就是老惯例,游弋并寻找机会突然来一下子,能杀几个算是几个。汉军之中大多数是步兵,要是他们太过自大,说不定能消灭追击的汉军。”

阿拉帕立刻就松了口气,他怕的就是赤哲鲁要去与汉军正面硬撼。

“就该是这样。”拉巴迪才不管汉军后面会不会抵近到己方营盘附近拉开阵势,他说:“我们就是为了赏金来的,能够更安全地有斩获就足够了,可别傻乎乎去打什么正面交战。”

赤哲鲁当然知道这样的打法很怂,顶多就是稍微拖慢汉军的行军速度,可他们面对的是汉军。

“听说将军有汉人血统?”阿加帕压低了声音:“汉人几百年前就能轻松横扫整个西域。他们虽然衰弱了一段时间,可是现在灭掉了羯族人,又打得鲜卑等各族逃窜,肯定不好对付的。”

赤哲鲁眉头一挑,他可是知道鄯善各部落联合起来派人去了东面,不得不猜测阿加帕说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第767章:各有心思

西域当然是有出过强国,可是那些强国基本是外来者建立,本地人(国家)从来都是被外来者欺负的角色。

曾经的大宛是希腊后裔建立,他们依靠马其顿的遗泽……也就是长矛军阵和对骑兵的运用,能够轻松吊打任何一个西域国家。

乌孙人其实并不是西域土著,他们是生活在祁连山附近一座叫浑邪山的周围,自己的首领也叫浑邪,只是他们后面被迫离开浑邪山,后面匈奴人击败了月之人占据了整片祁连山,又封了一个浑邪王,导致乌孙人不得不将首领的名字改为昆莫(也称昆弥)。

另一个能够成为西域小强的国家叫车师,问题是车师本身并不怎么样,是因为一直得到匈奴的重视,才算是当地的小强,离开了匈奴人车师什么都不是。

西汉计算西域国家有三十六个,肯定是有些国家没有被记录进去,那是因为西域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地方,数千人就敢建国,数百人就敢称王,诸夏真不乐意去记录只有几百个臣民的王国。

事实上,西域进入西域之后,一开始也没有形成多么有效的控制,是有设立西域都护府,也有安排官员,但只是少量驻军并屯田,有辐射并能控制到的只是屯田点附近的国家,还只是能威慑到小国。

西域真正被汉室严密控制是到汉元帝时期了,还是因为陈汤干出了“搴歙侯之旗”和“斩郅支之首”的事业之后,彻底又狠狠地震慑了西域各国一把,西域都护府也才算是脱离空有其名,成为一个真正能管理西域的职权机构。

到王莽篡汉时期,汉人一度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权。那个时候汉人内部又爆发乱战,自己打来打去谁还会去管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域。当时的西域人察觉到汉人内乱,一再联合攻击西域都护府的驻军,后面北匈奴也闪亮登场。

西域都护府长期得不到增援,孤立无援之下的西域都护府驻军越打越少,可西域都护府还是坚持了十年,后面仅剩下数十人逃回西凉,之后他们是有什么样的命运并没有被记载。

西汉崩溃,历经十七年的内战,刘秀代表老刘家重新获取统治权,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余地再去管什么西域。

东汉初年(公元八年之后),光武帝刘秀忙于国内战事,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局势混乱。当时的西域,北道各国大都附属于匈奴,南道诸国则相互攻伐,争战不休。北匈奴乘机征服了西域北道诸国和南道大国于阗,利用西域的人力物力不断袭扰东汉边境。为彻底击退北匈奴的进攻,外通商道,内安边境,东汉王朝采取“以夷制夷”的方略,从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七三年)起,始派军出征西域。

永平十六年二月,汉明帝令奉车都尉窦固、耿忠率军击败北匈奴于蒲类海(今新1疆巴里坤湖),攻占战略要地伊吾卢。为进一步联络西域各国,孤立北匈奴,窦固派班超及从事郭恂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班超首先致力干打通匈奴控制薄弱的南道各国,降鄯善,制于阗,袭疏勒,驱除了西域南道的北匈奴势力,使南道诸国先后归附。

与此同时,为防止北匈奴卷土重来,永平十七年十一月,汉朝派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等再度举兵西征,击破北匈奴白山部于蒲类海,并击降役属北匈奴的车师前、后部,南道基本打通,北道东西两站也为汉朝控制。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和戊、己二校尉。

东汉与北匈奴对西域的争夺是从永平十六年(公元七三年)一直持续到汉灵帝驾崩,也就是说从东汉建立到灭亡,实际上都没有完全控制住西域。

后面诸侯乱战,就是天下三分之后曹魏出兵西域,可实际上也仅仅是重新控制住西域靠东的一小块面积,其余地方是有心无力。

到三国归晋之后的司马一家子,他们是接收了曹魏对西域的控制版图,曹魏没有控制到区域并不归西晋所有。

司马一家子自己搞出了“永嘉之乱”,打生打死之下西域是彻底丢了,后面更是发生神州陆沉,连带中原也丢给了胡虏,搞“衣冠南渡”去了。

“所以,我们是时隔三十九年之后,第一批重新进入西域的汉人?”

“第一批汉人恐怕未必,军队的话年份远不止三十九年,可能超过七十年了。”

没毛病,司马一家子建立了西晋,面对完全被打烂了的中原都顾不来,哪有什么闲工夫去顾及西域,后面西域真的是没驻军。会有非官方的汉人到西域,可是军队真就没有派遣过。

刘锐眯起眼睛看向悬挂在军帐一侧的山川舆图,帐内是燃烧着油灯,光线其实并不怎么足够,看山川舆图只能是看个轮廓。

西域非常大,以面积来算的话,比整个中原都还要大。汉元帝为什么能在史书上大写特写?就是因为在他那一代完成了对西域的控制,连带说起西域也不得不提到陈汤。汉明帝同样是那样,他统治期间重新为汉室夺回了西域的控制权,窦宪、窦固、耿秉、班固、班超、郭恂等等的一些执行者也在史书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我等……”刘锐看向了范进,满满都是渴望地说:“亦该在青史留名!”

非常的没毛病,作为时隔数十年后第一次进入西域的军队将校,要真的是将西域重新夺回,无论怎么样也会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差别就是被一笔代过,还是干出了什么丰功伟绩被大书特书。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范进吟唱了一段:“有今上背书,终军及班超之伟业,谁不想?”

刘彦也就是PLA的歌曲不合适,只有取有古意一些的,他穿越之前《我的团长我的团》正在热播,听到那首歌立刻被吸引,就改了改当成自己不对的军歌。

汉军的军歌挺多,上面那一曲算是最怪的一曲,另外的军歌基本是取自《诗经》,例如《秦风.无衣》、《秦风.小戎》、《秦风.蒹葭》也都先后成为军歌,它们都是《国风》的一部分。

《诗经.国风》中的很多诗其实都是军歌,《无衣》尚武、《小戎》深情、《蒹葭》意境深远,也是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有流传下来,其余要么不合适,要么就干脆就是残篇。

算起来的话,《诗经.国风.秦风.无衣》绝对是传唱度最高的一首,背景是周天子遭遇夷狄攻破国都不得不出逃,秦人响应了号召出兵勤王,那个时候的秦人就是唱着《无衣》击溃了夷狄,保护周天子抵达洛邑(就是洛阳)。

首节 上一节 785/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