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791节

“郎将召唤,进去!”

“好……不是,是,诺!”

赤哲鲁当然紧张了,站久了腿站麻掉,走路的姿势也就非常怪。他从进帐就没敢抬头,进去走了几步就跪下,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你说你叫刘伯?”李匡正在处理公务,没有停下书写,头也没有抬起:“伯是家中排位,还是名?”

赤哲鲁的确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刘伯,只是很久都没有用了。他先直立起腰杆又再次伏拜下去,恭敬答道:“小人家中排行老大,以汉家习俗例。”

那“伯”就是排行,不是名。

另外,李匡问得很专业,是问“名”没说“名字”。只因为现在问人叫什么,要是使用“名字”的话,就是问“名”和“表字”,被问者不但要回答“名”也要介绍自己的“表字”。

李匡这才抬头看向赤哲鲁,看到的是赤哲鲁一头的卷发,让抬起头来,倒是看到一张与汉人区别不大的脸,就是粗犷的同时胡子有点多。

“小人的祖父是汉人。”赤哲鲁恭恭敬敬地说:“祖父是随军出征一员。”

祖父?那就是起码一百年前的事情了,算着应该是三国并立时期,要是能出北疆,除了曹魏就没别的。当时不管是曹魏、蜀汉或东吴,谁也没敢说自己不是汉人,不管是哪国军队出外征战,异族也是视作汉军。

“既是汉人,站起来罢。”李匡难得笑了一下,他也没讲究到想去查,那是根本就查不到的:“你的汉语说得非常好,有西凉的口音,是自小在西凉长大吗?”

赤哲鲁才不敢隐瞒,汉语的确是跟西凉人学的,只不过并不是在西凉长大。他就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人,一口西凉口音的汉语是马贼队伍中有不少西凉人……或者应该说是张氏凉国那边的人。

“哦……”李匡对着旁边的一个人说:“既然那支队伍有西北人,让人去核实一下,要是有战功,就记录一下。”

赤哲鲁很明显地愣住了,还没转过弯来是呆愣,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是呆愣。他可不敢阻止汉军吞并自己的马贼团,是非常羡慕那些来自西北的人竟然会被计算战功。

“大汉光复西域,欢迎有志有才之人效劳。”李匡才不管赤哲鲁在想什么,问道:“你既然常年奔走西域,自是对地势山川了解。既是汉家后裔,可愿为国效力?”

“愿意,小人自然愿意!”赤哲鲁……呃,不,今后只有刘伯,没有赤哲鲁了。他再次伏拜下去,满心满脸的欢喜:“效力天子为小人毕生志愿,愿肝脑涂地!”

李匡含笑点头,挥了挥手让刘伯出去,在刘伯走到帐帘时,说:“既是汉家儿郎,也去记录军功。”

刘伯停了下来,转身对李匡行礼,满满都是感激地道谢,后面才走出去。

李匡是看着刘伯的身影消失才将目光重新移动到案几之上。他其实并不在意刘伯到底有没有汉家血统,首先在意的是刘伯这个马贼对西域的了解,再来才是刘伯一口流利的汉语,收编类似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最起码的事情就体现在哪怕是寻找水源也能用得上。

汉国现在也不是一个以血缘划分族裔的国家,真要那么干的话,怎么确认血统就是一个大难题,连怎么辨认的基础都没有,只能是看大体的面貌,然后以文化融合。

“融合还是要融合的……”李匡放下笔,看向了帐顶:“只要长相不是那么怪,都是属于可以融合的对象,针对那些跟汉人长相不一样的族裔就够了。”

在目前,哪怕是汉人想拉炮灰,那也不是谁都能当炮灰……

第772章:与汉人比,你们就是渣渣

西域联军三路来袭,刘锐率军轻易击败其中一路的前锋,随后李匡也收到另外两个地方的战报,皆是以非常轻微的代价击溃来犯敌军的前锋。

“西域人这么不经打?”

“他们是以国家或部落联合起来,成份太过复杂,就算愿意听从龟兹人的指挥,每个国家和部落的编制、号令都不一样。”

说的也是,西域是多个国家和部落组成联军,再来就是马贼团投奔,就算是龟兹人要搞统一的编制和号令,那些国家和部落也不会愿意。再来是势力一多,心思肯定也就多,能够集中在一块已经算是难得,还想怎么样?

“有没有示敌以弱的可能性?”

“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是……”

“唔……,西域还真没可能出现强军。”

“纵观西域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仅出乌孙一国。”

曾经乌孙的强,是强在能够拉出四五万骑兵,并不是说文明高度有多高,或是军队有多强。

西域虽然比中原大,可是国家的数量也太多了一些,再来是这边充满了戈壁和沙漠,与中原的环境也不一样。

在长远的历史中,西域大一些的国家能武装两万人就算是大国,能够拉出五万人以上军队的就是超级大国,像乌孙能够拉出四五万骑兵就算是西域的超级大国,可是西域所谓的超级大国在面对外部强国的时候,其实无法改变什么。

“占领西域的麻烦不在于战事,是在于怎么治理。”

“所幸的是我们不用在乎要怎么治理,先期仅是抱着止损的想法。”

还是那一句话,中原都是一片糜烂态势,汉人根本就不在乎将西域打烂掉。

目前的汉国从上到下仅是抱着抢劫的想法进军西域,打不打得下来基本无所谓,抢更多的物资和人口才是目的。

李匡本来是要分出三路应战来犯之敌,连作战计划都已经有了方案,后面却是不得不放弃。

原因是李匡已经接到来自后方的通知,谢安已经率军出阳关,不出意外将会在半个月内抵达。

“中郎将带着一个常备军而来,敌军又主动出击,大有可为。”

“说的是。西域人没有探查到我们的援军过来,可以借这个机会诱而歼之。”

他们非但放弃了出击应战的方案,还在六天之内连退了一百多里,制造出的是一种仓促撤离的假象,营地一些设施丢弃掉,还刻意丢下了一些帐篷、粮草和少部分的军械。

李匡这一支汉军撤退,西域联军的三路分别从不同方向合击汉军的方案自然也就破产。

西域联军是在汉军原本的营地会合,六七万人直接进驻汉军丢弃的营地。他们当夜遭遇袭击,身穿汉军战袍的骑兵袭击,营地的地下也冒出早先躲藏的汉军,大肆放火之下很快火势蔓延。

也就是西域人傻,他们进营之后只要留心观察,必然是会发现堆积的干草太多,布置的方位也很有讲究。可是他们进营后只光去争抢军械、帐篷和粮草,为了汉军留下的物资争吵乃至于是发生火拼,谁也没有注意到营地的干草也着实是太多了一些。

一场大火到底烧死烧伤了多少西域人,估计连西域人自己都没法搞清楚,营地燃烧的时候外围能跑的全跑了,再则是西域联军的构成太杂太乱。死伤的数量无法计算,损失的物资也没得计算,活着的人只剩下心有余悸。

“提拔那个叫刘伯的人为屯长吧。”

“是该有个榜样。”

刘伯就是赤哲鲁嘛!他在那一场袭营中表现很突出,先作为向导带着汉军隐蔽,袭营之后又带着大部分部队安全撤离,本身斩获了十三个敌军首级,其中的一颗好像是个什么“鬼吹”,确确实实是在刚投奔之后就立下功劳。

“鬼吹”就是个直接的音译,就是西域一个部落的首领,那个部落首领手底下有千多人,那就是一颗与千夫长等价的脑袋。

李匡当然没可能委任刘伯做正规军的屯长,连带半官方半民间的武装也没可能,只能是安置在从西域人挑选的队伍里当个屯长。

目前汉军收编的西域人其实并不太多,也就是两千多人的规模,大部分都是一些鄯善人,又包含一些乱七八糟的马贼队伍。他们是被算作仆从军的编制。

自然了,计算军功和计算爵位是两回事,至少像是刘伯这一类人没有被归纳进入汉籍之前,他们也就是得到财物的赏赐,压根就不会获得爵位。

首节 上一节 791/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