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479节

而与此同时,随着事情不断扩散和传播,各种谣言却已在京城,甚至是之外的地方飞传开来,这让朝廷的压力变得更大。相应的,刑部衙门所受的压力也大了许多,今日早朝时,皇帝又再次对此事进行了询问,并严词重申,必须在接下来的十日内查明真相,不然刑部上下官员都得被严惩。

想到这儿,严清就只有苦笑的份了。说实在的,在刚取代吴百朋当上这个刑部尚书时,他就有些不安,他本来就不是刑狱方面出身,对这一块实在所知有限。只是当时觉着刑部尚书并不是非要善于断案,这才稍感安心,反正手下那些郎中之类的总有能查案的,到时只要知人善任就可以了。

但这一回,他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天真了。确实,对于一般的普通案子,只需要开堂审问,或是寻常的现场勘验,刑部底下的官吏自然足以胜任,也不会有什么难处。但遇到这种有着精密布置,都不给官府留下什么把柄线索的案子时,事情就没这么容易了。

事实上别说是他这个半门外汉,就是那几个在刑部里以断案著称的手下,这几日也是束手无策,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往各酒楼进行走访盘查,希望能找出那个叫李寄的家伙来。

但很可惜,这番作为都成了无用功。且不说那些酒楼每日里客似云来,闹哄哄的根本不可能有人去留意一个陌生人的模样,就是有人之前留意了,只怕时隔这么多天,他们也不可能记得清对方长相了。那几个嫌犯就是如此,连他们都记不住的人,别人又怎么可能记住呢?

“这却如何是好?难道我才刚担任刑部尚书不久,就要步那吴百朋的后尘了么?”这一刻,严清都已经有些绝望了。

“大人……”房门外的一声轻喊,终于使严清从自己的思绪里拔出神来,看了一眼那名算是自己亲信的郎中朱晨,他便点头道:“进来说话吧。”

待对方进来,他才很有些期待地道:“可是找到什么线索了么?”这位朱晨本来就是刑部的郎中,不过严清知道其在衙门里最是善于断案,所以就有提拔之心,将其收为心腹。这两日,朱晨也是办事最积极的,此刻见他过来,就叫严尚书的心里一动。

但很可惜,朱晨还是叫自己的上司失望了,只见他轻轻摇头:“下官无能,未能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无论是那些酒楼里的掌柜伙计,还是经常去那儿的老顾客,他们都无法记起有这么个叫李寄的人。”

严清对此也早有预料,所以虽然心下失望,却也没有太多的不满,只是苦笑道:“如此说来,咱们是彻底查不下去了?虽然离陛下所给的期限尚有十日,但这案子怕是真查不了了。”

“是下官没用,还请大人责罚!”朱晨自责地躬身作揖道。

“你不必如此,你们有没有用心去做,本官都是看在眼里的。有些事情,勉强是根本无济于事的,错不在你们。不过,即便到时候本官有心维护,你们也难免会受到牵连哪。”说着,严清便是一阵有些落寞的长叹。

“大人……”严尚书这话更是叫朱晨感到惭愧,连眼圈都不由得有些发红了。

“对了,你这次来见本官却是为的何事哪?”严清想到了这一点,随口问道。

这一说,倒叫朱晨回过神来,赶紧收拾了下心情道:“下官是来给大人您一个建议的。”

“什么建议?是关于这案子的么?”

“正是。非是下官妄自菲薄,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一切线索来看,单凭咱们想要查明真相,捉拿凶手只怕是不可能了……”说到这儿,朱晨便把话一顿,有些担心地看了严清一眼。

见严清并没有因此动怒后,他才继续道:“所以若想有所进展,咱们必须找人相助才成。在这京城里,下官觉着能在这事上帮到咱们的,或许只有锦衣卫的杨震了。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在一口气将自己的意思道明之后,朱晨又有些不安地瞥了自家上司一眼。

他确实有理由感到不安,现在朝廷里的官员一贯是对锦衣卫这样的特殊机构抱有成见。而他们堂堂一个刑部衙门,居然在断案一事上要向锦衣卫求助,这实在有些弱了自己名头的意思了。说不定自家上司就会因此勃然大怒,好好申斥自己一番了。

但这回朱晨却有些过分担心了,在听了他的话后,严清虽然略皱了下眉头,却并没有动怒的意思,反而陷入了沉思。半晌之后才道:“你觉着锦衣卫能帮到咱们?而且,他们还肯帮咱们这个忙么?”

“倘若说现在京城还有人能寻出此案真相,就只有是锦衣卫的指挥佥事杨震了。大人您应该听说过他之前所做的一些事情吧?下官也曾见识过他断案的本事,确实要高过下官,甚至是我们刑部的所有官员!”

“唔,几年前的元宵纵火案,还有那无名女尸案,本官也是有所耳闻的……”略作沉吟后,严清也不觉有所认同地点了点头。虽然他之前并不是刑狱方面的官员,但这两起案子如此之大,自然不会不知道。现在回想起来,这杨震确实有些手段。

“其实那两起案子的卷宗下官也都看过了,自以为在同样线索的前提下,下官也未必能找出凶手来。所以若论查案断案的本事,下官是一定比不过那杨佥事的。”朱晨也不避讳自己不如别人,实实在在地道:“所以现在我们查不出什么来,或许杨佥事他们能查出什么来。”

“你的话倒也有些道理。”严清此刻的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但你觉着他们肯帮我们么?我们刑部与锦衣卫之前可还有些过节呢,他们会出手相助么?而且,这案子又牵涉过大,对旁人来说,只怕是避之惟恐不及才对吧?”

朱晨知道严清所指的是之前的尚书吴百朋帮着徐家一事,心里倒也没什么底气:“这一点,下官也不得而知了,但可以一试。而且,这次的舞弊一案其实杨佥事本身就涉入其中,下官觉着以他一贯以来的行事风格,也不会希望让那幕后之人逍遥法外的。”

严清再次思忖了一会儿,这才看着对方道:“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而且,事情到了这一步,什么法子咱们都得试上一试了,就照你的意思去办吧。由你朱郎中代本官去一趟镇抚司,请杨佥事他们看在同朝为臣的面子上帮咱们这个忙。”

“是,下官领命!”朱晨心里顿时一松,赶紧答应道。本来他心里还着实有些忐忑,但现在看来,这位严尚书可比以前那些个大人要好说话得多了,至少在正事面前,这位大人是懂得变通的。

要知道,这么一来,刑部的面子可就算是彻底丢了。作为朝廷里刑狱衙门中的第一把交椅的刑部,居然在遇到解不开的案子时求助于锦衣卫,事情一旦张扬了出去,只怕不但会叫旁人笑掉大牙,更可能被有些人看成是不作为的罪名,吃几份弹劾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他并不知道,严清所以作此选择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与这么点名声上的损失比起来,还是被皇帝或是内阁责怪,甚至因此降职外调的惩罚要重些。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自然没有必要为了一点虚名就把自己的整个官场前程都给搭进去。

第六百七十七章 求助上门(下)

朱晨的到来着实叫杨震有些诧异,尤其是当知道他是代表刑部前来求助的时候,就更让杨震为之惊讶了。

虽然杨震来到这个时代也才几年工夫,但对于这个时代里的文人官员的秉性却多少有些了解了。这些人性子或许算不上高傲,但绝对是不会自堕身份,向自己这样的武职官员求助的,尤其是像刑部尚书严清这样的高官,让他们跟自己低头求教,有时候可比杀了他们都难。

但今日,虽然严清并没有亲自过来,但从朱晨所说的话语里,杨震还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对方姿态放得极低,是真心前来求教的,这实在太也出人意表了。

看着这个四十多岁,眉目清秀的中年官员有些告求地看着自己的模样,杨震不觉笑了起来:“朱郎中实在太客气了,我们同殿为臣,这种事情既然发生了,我锦衣卫自然也该出些力气。”

听到杨震如此说话,朱晨心里顿时一喜,忍不住再次起身拱手:“杨佥事能如此想,实在是叫下官感动哪,请受下官一礼。”

虽然杨震似有帮他们的意思,但一旁陪同的几名手下却有些不高兴了,皮笑肉不笑地道:“朱郎中,你们刑部不是我大明刑狱之事中的翘楚么?怎么,这等小案子你们都办不了,居然还要请我们锦衣卫帮忙么?”

“就是。之前你们的人来我镇抚司带走那些人证时,可不是这个态度哪?说起来,若真是这样,当初你们又何必费这个劲儿呢,直接把差事交给咱们兄弟来办多好?”

听着众人的一阵冷嘲热讽,朱晨的面上不觉泛起了一阵羞红,半晌才苦笑地冲众人一拱手:“这事确实是我们刑部衙门的人做得欠妥了,还望各位见谅。”

见众人挤兑得朱晨面子上都有些挂不住了,杨震才把脸一板,随后挥手道:“不得无礼,你们都给我退出去。”直到几名下属领命退出,他才苦笑地冲朱晨一拱手:“朱郎中莫要见怪,他们都是些粗人,心里有怨气自然藏不住直说。”

“下官明白,他们说的也都是实情,下官又怎么敢有什么怨尤呢?”朱晨这时候的姿态放得可着实很低,在小心地看了杨震一眼后,才有些期盼地道:“不知杨佥事是否就算答应下官的请求了。”

“其实真要论起来,这事与我也大有关联,我又怎能置身事外呢?”杨震呵呵一笑,请对方重新入座后,才继续道:“其实就是这几日里,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

“哦?不知杨佥事能有什么教下官的么?”听出他话里意思的朱晨顿时精神就是一振。若对方没有想到一些特别的东西,是不会突然提起这么一说的。

“朱郎中你也是善于断案之人,你觉着这案子该从哪儿入手最恰当呢?”杨震却不急着道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反问道。

“这个……”朱晨先是犹豫了一下,随后才道:“下官之前一直都觉着从那几个被拿下的售卖考题的人犯身上入手是最有效的。但现在看来,事情却不像下官所想的那么简单了,因为从他们身上入手,只能查到那个叫李寄的,之后就再没有进一步的线索了。”

“唔,朱郎中所说的确是一般案子追查的正常手段。不瞒你说,我也曾动过这方面的心思,但我们锦衣卫在前几日也是一无所获哪。”杨震说着又看了对方一眼:“还望你们莫要见怪,毕竟这事和我也扯上了关系,我这人脾气就是如此,最无法容忍被人算计。”

“不敢。”这个时候朱晨也好,刑部的其他人也罢,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小事,甚至他们都巴不得杨震和锦衣卫的人插手查案呢,这样倒能给他们分担更多的压力。

杨震虽然明白对方的想法,却只是淡淡一笑,也不点破对方的小心思,只是继续道:“也正是因为这么查着没有进一步的线索,让我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那就是对方做这些的动机。”

“动机?”朱晨心里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但一时却又还无法拿捏住这有些迷糊的说法到底是什么。

“朱郎中你想过没有,那个叫李寄为什么要干出这等事情来?”杨震神色郑重地问道。

“这个,自然是为了钱了。”朱晨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是么?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仔细想来,却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了。”杨震说着,便是一顿,看着对方道:“朱郎中请想,此次会试舞弊的罪是不是极重,案子是不是极大?”

“那是自然!”朱晨当即点头:“陛下震怒,朝野沸腾,此次之事自然是极其严重的。一旦被查出是什么人干出的此等事情,朝廷势必严惩不贷,就是杀头抄家都是轻的。”

杨震满意地一点头:“朱郎中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你觉着他到底是为的什么要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就为了那点银子么?据我所知,他从那几个售卖考题的人手里也不过得了几百两银子而已,这点银子别说是考题了,就是一处位于京城郊外的院子都买不下来吧?这担负的罪责与所得完全不成对比哪。”

“啊……”朱晨顿时就愣在了那儿。若非杨震这么一说,他还真从未往这方面想过,这种逆向思维一直都不是属于这个时代人所能拥有的。但在杨震的提醒之下,再往这方面想去,他就觉着事情还真就有些蹊跷了。

首节 上一节 479/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