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 第125节

朗可看着黄光林冷飕飕的眼神,他感受的出黄光林的杀机,他相信如果自己再这么做那么自己真的要被拖出去毙了。接下来就是很简单了,一问一答,如此的顺利、如此的简单。

黄光林走出审讯室后,他那张冷酷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一边弹了弹手中写有来自审讯中得来的重要情报的纸张,一边眉开眼笑说道:“嘿嘿,这次功劳可是逃不掉了,再怎么说活捉敌人首脑怎么也是个大大的功劳吧!”

18军的张华军长此刻正在率领部队进攻迪斯布尔,他在军部知道黄光林把朗可给活捉了,这让张华无语了,这算什么事啊?同样是联合进攻,为什么这老小子能抓住敌人总指挥,那个什么朗可的,可为什么就不是自己的部下抓住的呢?

想到这他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子就没有了,原本还有点的得意神情从脸上迅速消失。他拿起电话怒吼道:“给我进攻,记住不仅要消灭敌人,而且给我活捉敌人军官,记住!一个小时内给我拿下!”

说完,他愤恨挂上电话,他来回走动了会儿后,他又拿起电话询问三师到了什么位置,当他听到三师已经攻克东部与孟加拉国边境城镇朗布尔后,他知道三师是出色完成任务了,可是他现在满头脑里想着该怎么扩大自己的战果?也活捉一个过来瞧瞧!

于是原本有点得意等待军长夸奖的三师师长被张华给训斥了几声,张华嘴里说的话也让他欲哭无泪,让他急行军直扑格蒂哈尔这不是开玩笑吗?这能完成吗?还六个小时?这算什么?

西藏与新疆边境是一片热闹,可福建沿海、台湾沿海以及东北边境沿线的部队可都眼馋的可以,同样是边境部队为什么自己就只能干瞪眼呢?这其中就数东北部队最激烈,既然已经关闭了陆上交通线,那么接下去就该有下文了吧,可是压根就没有!

有了这种想法的各军部队负责人纷纷打电话给军区请战!甚至有的直接向军委请战!可以说国家各地是群情激动,部队开始有了点动荡的趋势。

军委以及中央很快就发现这股不怎好的苗头,随即下达严令,命令各支部队呆在原地等待命令,如果违抗军令,立即撤职查办,并且视事件轻重追加论处。

美国在中国的谍报机构随着大使馆的建立自然开始了运作,中共部队躁动自然让情报机构的这些美国佬知晓,他们随即发报给了国内。

于是在18日美国大使拿着国内总统密令拜会了周副主席,两人密探长达二个小时,美国驻华大使中国通司徒雷登是笑着离开。

这一消息很快同样传回到了苏联,苏联的谍报机构同样神通广大,苏共高层随即展开开会商讨对策。如今的朝鲜半岛局势很是微妙,美国军队势如破竹攻破平壤,如今还在积极追击北朝鲜部队,而苏联的海上舰队也正在与美国舰队进行对峙,致使美国人没有更多的援军抵达朝鲜。

苏联对北朝鲜如此的无能而感到愤怒,但也无可奈何,自己直接出兵的可能性实在不大,欧洲方向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况且现在美国人的海上舰队已经调集,在东亚美国人的实力还是占据绝对的上风。

这样的结果促使苏联对中共是何等的愤怒,他们都是把中共恨到骨子里,他们都是在检讨自己是怎么会和中共的关系变成如今的境地。

北朝鲜的覆灭是不可挽回了!苏联对朝鲜半岛的目前战局是很悲观的,他们甚至要求金月功来苏联建立流亡政府。

现在的金月功在做什么?他没有在前线,他现在身处北京,他此刻正在请求主席发兵,他用了很多次的恳请的词语,可是主席依然在考虑,

读者大大们,没有投花的请投花支持本书,第三名的位置很不牢靠啊!

第一百七十章影响力

主席对金月功如此的低姿态恳求心底里是很反感的,可也是对他感到一丝的敬佩。 可是在国家利益面前,主席必须要慎重考虑,这不是儿戏。

从目前来看中美两国交往是最符合中国目前的利益,中国缺少的美国基本上都有,况且现在中国正在联大积极谋求取代台湾成为常任理事国,也需要美国的支持。美国也是一再寻找机会让中国参战,如果这个时候得知中共帮着北朝鲜参战,站到美国对面,那是什么结果?所有人都知道。

可是金月功说的一句话很是让主席心动,那就是如果能挽回败局,那么北朝鲜就全凭主席吩咐,接着中共的领导,而且金月功还说了一句,那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必将会引起两国的纷争,乃至分手!这是早晚的事情。

金月功是忐忑的,他不知道主席会不会同意,但是他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主席还是不同意,那么自己就立刻回去,然后去苏联建立流亡政府。

最终主席还是没有同意,金月功黯然离开了京城,飞往北朝鲜。只是主席心底还是更加对美国提高了警惕,可以说金月功成功的在主席的心里插上了一颗钉子。

18日,陈飞尘在吃午饭的时候,他从赵伟的嘴里得知方慧去了前线,作为医疗队前往,这让陈飞尘很是愕然,他很想下达命令让方慧回来,可是他即使让她回来又如何?陈飞尘苦涩摇了摇头沉默不语。

良久陈飞尘方才动作迅速扒完了米饭后起身离开了食堂,只是他心底里回荡着他的决定:“离开了也好,相见不如不见。”

“杀,给我杀!那,那!给我烧了!敢反抗?敢打黑枪,TND!给老子快点!”桑浪指使着部下愤怒喊着。

桑浪已经挺进到迪布鲁格尔,原本是联合18军、57军一起进攻的,可是单凭他们独立师就拿下了,怎么也算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哪知道就在刚才,独立师副师长原先的别动支队副支队长桑浪差点挨了黑枪,而凶手竟然还是一个大爷老头!这如何让桑浪高兴的起来。

或许是本性难移,也或许是桑浪的个人决定,独立师还是开始了对迪布鲁格尔进行了清洗,整个城镇陷入一片哭声,独立师师长是原特务营营长刘大奎。

这位东北大汉脸色冷冽站在窗边看着远处的景色,耳朵里依稀还能听到枪声以及哭喊声。刘大奎心中并不是为这些印度百姓难过,他是对自己的战士还抱有妇人之仁而感到愤怒。

刘大奎早在执行任务之前,陈飞尘就对其在电话里关照过,一但攻占城镇,一定要保护好自身,爱护好士兵战士,要时刻记住自己是站在别国的土地上,自己在别国的百姓心目中就是侵略军,所以忘记自己的善心吧,该怎么办就必须办!

刘大奎还真是服气老军长,真是经典警语啊!自己还真的要认真执行,否则自己身边的战士们没有倒在战场上,却憋屈倒在老百姓的手里,那怎么让自己去见这些战士的亲人,怎么见老军长?!

刘大奎的决然也促使了独立师战士们杀红了眼,到处都是枪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什么所谓的正义或者说是善良,战士们的眼里只有敌人,而没有平民之分。

迪布鲁格尔惨案一直被陈飞尘死死压住,一直到十年后这才曝光,只不过那时候陈飞尘已经是中央实力派领导,况且那个时候陈飞尘还是头号的主管党政思想建设的专职副主席,那个时候谁会在意呢?正如解放日报上面说的那样,在战争年代脱下军服就是平民,穿上军服就是士兵,在那个环境下,尽可能保存战士的宝贵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陈飞尘心里很是复杂,他一方面对自己改变历史而感到激动,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感到担忧,国家一直在用兵,经济建设一直停滞不前,这很大程度上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也就是在这个年代,如果换到后世,老百姓早就掀杆子造反了,连肚皮都没法吃饱,连生活都是如此困苦,不造反还等着饿死、冻死?

可是陈飞尘也想到国家如此也是迫不得已,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战争必须爆发,如果选择怎么死的话,那么陈飞尘绝对是选择站着死而非偷生!

陈飞尘有点索然坐了下来,这个时候太子拿着前线一份电报走了过来,他边递给陈飞尘边说道:“司令员,14军汇报,他们已经越过了恒河,离台拉登不足十公里的位置与印度军队遭遇,目前正在交战中!”

陈飞尘收拾起方才的心思,他立刻提起精神接过电报快速看了一遍后,他略一沉思说道:“命令李华,快速突破敌人阵地,不要过于纠缠,这都是小股部队,他们这是为他们的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告诉李华,派出一股部队消灭他们,主力直扑台拉登,务必在今天下午3点攻占!这是死命令!”

“是!”太子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他内心也是如此想的,他现在每接到一份如此的电报后自己就会琢磨换成自己该怎么决定,他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无形中都是在遭到陈飞尘的影响,尽管他现在还一直认为自己很清醒。

印度总理赫尼鲁在他的总理府咆哮着,他是都快疯了,急的快疯了,愤怒的快疯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仗会打到如今的地步,这怎么可能,自己在东部的七个旅三天之内就烟飞灰灭!这是童话故事吗?这难道就是自己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了?

赫尼鲁尽管想不通但问题是必须要阻止疯狂进攻的中共部队,必须要想尽办法阻止,他甚至喊出了要与新德里共存亡的口号。

他是想稳定军心、民心,可是每天都有从新德里逃亡的百姓,甚至不少政府的官员都是弃官而逃,百姓都不是傻子,他们都明白新德里是守不住了,有钱的、有路子的可以逃出新德里,可是没钱的穷困百姓只能呆在新德里,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只能期盼中共占领军能善待他们。

18日三点14军第一师奋战一个多小时顺利攻克恒河平原中北部重镇台拉登。这个时候24军先锋部队已经抵达莫拉达巴德,24军主力正在全力渡河!25军则是围攻恒河东岸的巴雷利,一个小时后巴雷利被攻克,26军在下午2点34分攻克巴雷利下游重镇沙贾汉布尔。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他们的目的就是以24军为主力直扑新德里,而25军则是扫荡新德里外围据点城镇,26军则是迂回至新德里西面阻击西部敌人的援军。

当莫拉达巴德被中共于下午4点23分被攻克的消息传到新德里的时候,新德里终于爆发了难民潮,大批的民众、官员开始举家逃亡!大街小巷留守的新德里居民则是尽可能在播发印度的国歌,他们都意识到印度即将亡国了!他们又要亡国了!

印度的举国忧愁,而中国则是欢腾一片,不少民众已经知道了中国在印度战事节节胜利,不少知识分子听到了都是激动异常,他们都是说着说着就留下了眼泪,他们期盼了多长时间啊,他们有幸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能有如此强硬之举!国家正在强盛,国家正在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这是很明显的进步,什么叫国威?什么叫国家荣誉?这个时候民众们都深深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迸发了!

一些对中共治理还挑三拣四的民主党人士都没有那种挑刺的心态了,他们也被感染了,他们起先没有发现国家的进步,现在他们发觉了,国家却是在进步,在强盛!主席的名望一下子在民众心里提高了很大,尤其在原国府统治地区、富庶地区的民众对主席的崇敬开始增加。

主席消息一向很灵通,民众是什么主流思想主席很快就能知道,主席的口头禅就是脱离什么也不能脱离群众!主席在报告里如此说道:“群众疾苦就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制度优越性不是口里说的而是要实实在在让百姓体会到、享受到!我们要为这个目标奋斗!这不是我们的终生目标,而应该是我们的短期目标!我们要花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追上世界列强的平均水平。”

主席不仅仅如此,主席对陈飞尘的印象又有了好感,对陈飞尘私自调派国家力量而产生的愤怒,此刻也消弱不少,主席对着周副主席就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只一次,绝无下次!”

陈飞尘的功绩实在有点显眼,陈飞尘的生平被发掘出来刊登在报纸上,都是在醒目位置上!不少民众方才了解到陈飞尘的经历。陈飞尘被冠上了现代蒙恬的绰号!因为蒙恬为大秦帝国开疆扩土,而陈飞尘同样如此。

第一百七十一章新情况

19日,陈飞尘正式得到了中央军委的任命电报,上面很清楚写到任命陈飞尘为西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党委会成员,全权指挥对印反击战。

陈飞尘还没有高兴多久又接到了军委的命令,命令他立刻组织一份完整的战役报告递交给中央,时间不得晚于22日。

陈飞尘很无耻的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太子,让太子做好这个艰巨的任务。太子比起赵伟还要熟悉战局形势,各个部队的推进情况太子也是很清楚,所以太子这个人选还是很恰当的。

又过了不到20分钟,陈飞尘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14军顺利推进至交通枢纽安巴拉,歼灭敌军二个半团,缴获了大批粮食以及一批药品等军需物资。

首节 上一节 125/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