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085节

府试题目并不多,两道四书题,一道自选的五经题。

士子们看了题目,都是立即抄录在题纸上,开始冥思苦想,有才思敏捷不消片刻功夫,就已是开始落笔。

归德府府试正式开始,士子们都是忙着做题,而就在这时,诺大的府学学宫,某一两处看管不严,墙角破碎的地方,有的儒童却将试题抄录好,然后不动声色地丢出了墙外。

不久墙外一个人从地上捡起试题,然后匆匆离去。

府试的三道题目,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算难。

这不到半日的功夫,就有不少儒童写完了卷子登上堂与林延潮交卷。为何要提前交卷,这是考生常有的路数。

因为正儿八经的写文章,规定时间交卷,主考官不一定有功夫看,一般都是下面人先看满意,再交给主考官。

与其如此,倒不如先给主考官看了再说。

能亲自得林延潮指点,就算这一次府试不中,传出去也是颜面有光。

当下几名儒童还未过午就急着交卷。

“恳请府台堂试。”

交卷完儒童都说了这一句。

林延潮笑了笑道:“本府要问的都在你们的文章中。”

当下林延潮阅卷,他阅卷一目十行,手持朱笔不停,边看边在卷上批改。

片刻一卷已毕,手持卷子的儒童见林延潮如此快就改了自己文章,不由惊讶心想对方是否认真看了。

但见卷子上不仅写了评语,连错别字,文墨不通的地方都一一改出。

林延潮温言道:“文理还欠,拿了卷子回去揣摩,明年再来吧!”

这名儒童无话可说,眼泪当场就流了出来,但对林延潮却是恭恭敬敬地一揖,然后向龙门走去。

林延潮不过片刻就将几名儒童的卷子都改了,这几人本自持文名,还有一人是县试前二,但经林延潮批卷后,不少人都罢落了。

儒童们陆续上来交卷,待到了第十五个时,林延潮方露笑意道:“可矣,准备院试吧!”

这名儒童闻言是惊喜交加,叩头道:“晚生,学生谢过恩师,谢过恩师,谢过恩师。”

林延潮笑了笑继续阅卷,不久又取一卷笑着道:“中州人才佳矣,不逊吴越!”

众人本以为林延潮身为文宗眼光肯定是高的,但没有料到林延潮并没有吹毛求疵,甚至对文章有疏漏,但文意佳的卷子,也是取了。

不过也闹了几个笑话。

林延潮出题里,有一道四书题取自论语,题目是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也。

一名在县试时通关节的考生,不知这一题怎么破,只好强行破题一代一代又一代对应。

林延潮看了卷子,也没说什么直接判了落卷。这名考生见落卷上没说明原因,当下很没有自知之明地向林延潮道:“恳请府台赐一个名次!”

林延潮看了这考生一眼,摇了摇头当下在一代一代又一代下面直接写上了二等二等又二等。

一旁等着林延潮批卷的儒童都是掩面偷笑,这人手持着林延潮改过的卷子,不解地问旁人这是什么意思?

旁人捧腹笑了一阵,解释道:“兄台,你用一代一代又一代言三代,那这二等二等又二等加在一起不就是六等。”

一般卷子成绩是圈尖点直叉五等,这六等的意思不言而喻。

这名考生当下狼狈而去。

这面批卷,也有不少考生没有当面给林延潮批改的勇气,而是自行交卷离去。

这些人到了龙门,聚在一起后。

龙门开门,这些人即是离去。龙门外面聚集了不少考生的家长,以及给考生作保的廪生。

考生出门,难免被人在龙门前询问成绩。

这时候就有人突然一句问道:“你们今日第一题是不是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也。”

考生讶道:“是啊,你怎么知道?”

但见那人惊讶地道:“真的啊,我之前在茶寮听到的题目是真的啊!”

众考生,以及家长们闻言都是露出了不可置信之色。

“这怎么可能?”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考场的题目就泄露了?你说说下面几道题目是什么?”

于是那人张口就说了,但见考场上两道四书题,以及五道五经题,这人说的是一字不差。

而这些人是刚出考场的第一批考生,但是考场里的试题竟然在考场外传的路人尽知了?

这就是科举弊案啊!

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

却说归德府府试考题泄露之事,顿时在民间掀起一阵波澜。

在以功名决定阶层的社会里,任何时候有关于科举的弊案,都是最引人注目,特别是地方士林的注目。

地方官在此一个操作不好,就容易一世清名尽毁。失了士林的支持,也就没有了清望,这样的官员下场比得罪了天子还要惨。

而归德府试题泄露案就这么传了出去。

先是当日几名廪生言之凿凿地说自己在府试之前,已经是见过考题了。然后这消息就在府里的生员间传播,然后到了这一次参加府试的儒童耳里。

这时候府试尚未放榜,大多数儒童都在等候放榜的消息,但是消息这么一传出,顿时是人人皆知。

然后在放榜的一日,名次一出,顿时哗然之声四起。

首节 上一节 1085/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