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234节

当天晚上,众人聚在林延潮的园林里,有先生,有后辈,有师生,有同道,有好友。屋子外秋风习习,屋内灯火明亮,酒盏映红。

众人席地而坐,对着秋月竹林喝酒畅聊,讲酒,讲花,讲茶,就是不讲公事。

喝着谢肇从老家带来的青红酒,林延潮也是放下公务的劳神,听着众人说笑。

谢肇忽然从兜中取了一书来,递给林延潮笑着道:“这一次我得了一本奇书,千里送来给学功先生与诸位一观。”

谢肇书才拿出,就被徐火勃一手拿过,看了头几页即笑着道:“我道是什么奇书,这不是水浒传吗?说的是潘金莲,西门庆,武松那一段故事。”

谢肇笑了笑道:“你继续看下去,就不会这么说了。”

徐火勃听了当下吐了口唾沫在手指继续翻书,才看到几页,不由面红耳赤道:“这是什么书,你也拿来。”

谢肇闻言大笑,将书给林延潮道:“各位,此书实乃一本奇书,只是什么人各从书中看出什么道理来,若是淫俗之人也只能看出淫俗之事来。”

徐火勃听了恼道:“胡说八道,这明明是水浒传一段故事,被人借树开花,胡乱截来说来一段故事,博人耳目。”

林延潮取书看过,作为前世博览群书的人而言,自是知道这书是什么金什么瓶什么梅了。

林延潮也曾想过来到万历年间,会看到此书,之前还一直以为是王家屏写的,但见是谢肇递来,他此刻最好奇的是此书的作者是谁?

书眼下道了袁宏道的手中,他细细翻读,林延潮当下问道:“此书你是从何处得来?”

谢肇笑了笑道:“一位朋友相赠的。”

“哦,他有无说此书何人所作?”

谢肇笑着道:“当然有,他说此书乃兰陵笑笑生所文,这兰陵笑笑生就是王山(王世贞)。”

“胡说,山先生乃当世文宗,怎么会写出此书?”

见徐火勃质疑,谢肇不由笑着道:“说你是淫者见淫一点也不错,他说为何先生要写此书,说来还有一段故事,与严嵩父子有关。”

众人来了兴趣问道:“如何说来?”

谢肇笑着道:“众所周知,王山之父为严嵩所害。先生为了报父仇,决定要对付严世蕃,他知道严世蕃是淫邪之徒,所以就写了这么一本书然后转托人献给他。先生知道,严世蕃看书不求其他,只求文中肉词,为了寻词文必是指沾唾沫在手翻书,故而书页上都染了毒,然后果真严世蕃读此书后暴卒。”

徐火勃听到这里吓了一跳,方才他读此书时,也是用手沾了唾沫。他见谢肇脸上的笑容,不由恼道:“好啊,你又来捉弄我?”

“不敢,不敢。”

见此屋子众人都是大笑。

当时听了谢肇说了此书后,都是心生向往。

袁宗道成了庶吉士后,袁宏道,袁中道都是没有回老家,而是从兄在留京读书。

背井离乡,难免寂寞。

袁宏道见了此书后读了几页十分喜爱,当下向谢肇相借。

谢肇道:“本来吾书从不借人,但与袁兄一见如故,借就借,但不要看之入迷,到时忘了还。”

说着众人大笑。

这时候徐火勃突有几分伤感道:“要是汤先生在就好了,若是他见了此书不知如何高兴才是。”

林延潮看了徐火勃知他是念起汤显祖了。

林延潮知自己这位首席大弟子的性子,甚是多愁善感。

汤显祖他们,当初因为林延潮利用报馆上书后,几人之后隐姓埋名一直在逃。

之后虽说林延潮门生都是没事,但汤显祖,屈横江几人因为散布消息,制造舆论的罪名,顺天府一直没有撤回对他们的海捕文书。

一直到了林延潮升了知府,明显圣意回转了,顺天府才看在他的面子上,将海捕文书撤了回来。

经此一事,汤显祖本来是妥妥能中进士的,但现在似已绝了科举仕进之意,这点令林延潮倒是一直内疚。

想到这里,林延潮一口闷酒下肚。

而一旁少年人则是忘了此事,又捧着书在那笑读。

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吗?

几人读着文字,倒是不时谈笑。

林延潮与故友重逢,看着徐火勃,袁中道这些年轻人谈笑,倒也是一桩乐事。

再也没有什么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把酒夜谈,更令人高兴了。

数日后,林延潮在翰林院里收到一封信,这封信乃是他昔日在翰林院的好友张元忭让人转交的。

张元忭是隆庆五年状元,平日在翰林院时与林延潮交好,林延潮当年上谏下诏狱,他极力奔走营救。

后来林延潮被贬归德时,他见抱负不能声张,于是辞官返回浙江老家侍奉双亲。

在信里张元忭托了林延潮两件事。

一件事是将他的大儿子张汝霖托给林延潮等在京的同僚照看,张汝霖这时已是娶了吏部侍郎朱赓的女儿,两边成了亲家。

然后在信里张元忭说自己得了病,不说复出为官,恐怕在世的时日已是无多,现在唯一担忧的就是这个儿子。

张元忭称张汝霖‘好读古书,不治时文’,还在信中言,‘在京诸同僚,唯有宗海学问最实’,于是托林延潮指点学问。

林延潮看到信文,不由唏嘘,信中张元忭隐隐有交代后事,这就是托孤了,想来这位老友,林延潮心底不免难受。

照看张汝霖,对于林延潮而言,当然是义不容辞。

信里还有一件事,就是恳请林延潮替徐贞明翻案。

看到徐贞明,林延潮不由来气,此人之前一直与李植,江东之他们走的甚近。

徐贞明为屯田御史曾向天子上疏在京郊屯田,天子答允了。然后此人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三万九千亩,此事成功后,此人却在李植授意下大造声势,大有抬高自己功绩,打压林延潮在归德政绩的意思。

但是随着李植,江东之他们的倒台,徐贞明背后的保护伞没有了。

首节 上一节 1234/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