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242节

天子这时怒气已消去了大半当下道:“你干爹说的话虽然难听,但未必没有道理。而你说的话,虽是处处揣摩朕的心思,但有几分是真的?”

张鲸连忙道:“陛下……”

天子摆手道:“张鲸,你自掌东厂第一日来,那些话不利于你的话,就自然而然的会传到朕耳里来。”

“有些事朕心底明白,但面上装着的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知道。朕怕万一追究到底了,朕会忍不住,不念多年的旧情。所以张鲸你有本事,继续瞒着朕,不要让朕有知道的一日,否则一旦事情上了台面,朕会自己收拾你。”

张鲸走出弘德殿时,满头是汗。

张鲸回到内府将自己亲信萧玉,王忠,张绅他们找来想对策。

萧玉道:“干爹,儿子以为陛下也只是怀疑而已,并没有实据,陛下心底对干爹还是信任的。”

“废话,我是叫你们来商量对策的,不是要你们揣摩陛下心思的。”

王忠道:“干爹,儿子以为干爹当初能得陛下恩宠,就在‘投其所好’,今日我们继续办就是。眼下陛下宠爱郑妃,我们就着意交好郑妃,比如郑妃的兄弟郑国泰,不是想找事干吗?咱们可以在锦衣卫里给他寻他差事。”

张鲸指着王忠道:“聪明,还是你有办法!”

萧玉不甘落后道:“干爹,儿子昨日在京畿觅得十几个美人,可在乾清宫服侍陛下起居,陛下必会喜欢。”

张鲸目光一亮道:“嗯,美人承恩,陛下有了玩乐,此事也就过去了。挑选美人的事你一定要上心。”

张鲸对张绅道:“你之前说在京里结交的西域番僧,以及道人呢?”

张绅见终于有了自己说话的时候,立即表现道:“回干爹的话,儿子也是尽力了,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从那西域番僧来讨得秘药,儿子找好几人试过了,一夜连御数女不成话下,事前再服用那几个道士开的助性的方子,其乐更甚啊!”

张鲸大笑道:“好,好,好,只要陛下能够高兴,那些不快自会烟消云散。记住,只要有干爹在,也就有你们的富贵在。”

三人一并称是。

三日后。

文华殿经筵。

这一日一大早,林延潮与百官齐至文华殿外,等候天子驾临。

林延潮现在身上没有经筵讲官的差事,但遇到经筵时,也是必须侍驾的。

不仅仅是林延潮如此,众大臣们也是如此,自经筵定下后,这就成了规矩,大臣们风雨无阻都必须值经筵,而天子自也应当风雨不缀。

申时行作为首辅也是知经筵官,年纪那么大了,也是天还没有亮就到了,但众官员在秋风里等候了快一个时辰,天子的御驾却迟迟没有到,这样的事却是从未有过的。

几位大臣们有些不安,吏部尚书杨巍与几位大臣向申时行问道:“陛下迟迟未到,甚是蹊跷,元辅是不是派人去问一问消息?”

就在这时,太监张诚匆匆赶来,一见申时行即道:“陛下有旨免今日经筵。”

申时行等人都吃了一惊,经筵这样的大事,是能免则免的?

“不知何故?”

张诚平静道:“陛下头晕眼黑,力乏不兴,实是龙体欠安。”

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医

听张诚说天子‘头晕眼黑,力乏不兴’之言,众大臣们都是面面相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但这事唯独对于林延潮而言却是早有预料,他在心底噔了一声,心道果真还是开始了。

尽管有了张诚的解释,众官员却有些不饶,开始有些骚动。

哪里有这个道理,突然停止经筵,也不是事先通知,天子登基以来还从未有这样的事。天子维持与大臣们见面的机会,唯独只有早朝,日讲,经筵的机会,而一年一度郊祀,那是天子面见百姓们的时候。

一年前的郊祀,京畿大旱缺水,天子亲自步行从京城走到郊祀的地方,整整走了二十多里,亲自向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看到这一幕百官与百姓们无不动容,那是何等令人感动的事。

但是今日天子居然没有事先通知就停了经筵,这仓促之间,众大臣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天子想偷懒不愿意上朝,而是天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众官员都看向申时行,希望他能有所主张。

申时行略一思索,然后道:“张公公,既是陛下龙体欠安,那么是否有请御医医治?”

张诚迟疑不答。

申时行左右许国,王锡爵,尚书如杨巍等人都是陡然目光一变。

御医是外官,天子是真病还是假病,到时候找御医一问就知道了。但张诚不愿回答,说明天子没有请御医。

王锡爵上前一把拉住了张诚的袖子道:“张公公,宫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王锡爵这一动,他身后穿着朱袍的官员们都是盯向了张诚,纷纷拥了过来。

张诚看了王锡爵一眼,不动声色将袖子收回,镇定地道:“王先生,什么事咱家方才的话里已是说的明白了,陛下,只是龙体稍稍不适并无大碍,并没有请御医的必要,只要休息几日就好。”

张诚说完欲走,但申时行却道:“张公公请留步!”

申时行一句话下,张诚不敢再走,回过头来道:“不知申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申时行道:“既是陛下龙体没有大碍,那么我等阁臣请求探视陛下。”

申时行说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等人都上前一步道:“正是如此张公公,陛下总不能连阁臣都不见了吧!”

张诚目光微微一迟疑当下道:“既是如此,申先生就随咱家来吧!”

听了张诚这话,众官员们神色舒缓了下来。

当下申时行等几位大学士随着张诚入宫,但其他官员却并没有散去。

上百名官员不用人招呼,自发地来到奉天门前等候。

奉天门前大门紧闭,值守太监,宫中禁卫静默地站在门前值守。至于众官员们三五人一处,各自议论,并不时朝宫门处看去。

“敢问少宰你前几日值日讲时,可见天子有无什么异常?”

几名官员围着询问朱赓,朱赓连忙摆手道:“本部堂哪里知道?呵呵,诸位稍安勿躁,一会元辅出门,大家就都知道了。”

首节 上一节 1242/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