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251节

“方编修,坐!”

方从哲提心吊胆地坐下。

林延潮忽道:“那日礼部试时,你为何向本学士揭发鬻卷之事?”

方从哲紧张道:“当时是侍晚生冒昧了,还请学士切莫见怪。”

林延潮笑了笑道:“其实当时有鬻卷之事,我心底已是知晓。”

方从哲目中透出讶然来。

林延潮继续道:“但是我当时斥责你,是不欲你卷入此事,事后我将你主动揭发考试鬻卷之事,暗中禀告给了王阁老,他对你秉公处事行为十分赞赏。”

方从哲差一点拍腿,原来如此,会试之后自己两度偶逢王锡爵,王锡爵都他都甚是看重,甚至这一次还亲自点名举荐自己去内书堂教书,原来都是这个缘故。

方从哲起身道:“学生对方某实有大恩大德,但方某愚蠢,不知为何今日方才示下?”

林延潮示意方从哲入座:“这鬻卷的事,你被我冤枉如此久,心底是不是对我有所怨怼?”

方从哲立即道:“侍晚生不敢。”

“真的?”

方从哲涨红了脸不能言语,林延潮朗声哈哈一笑道:“无论怨怼不怨怼,今日我告诉你此事,是要你知道,为我林某办事,我绝不会亏待他人,你内书堂的差事就是本官向王阁老举荐。”

对于一名翰林而言,教习内书堂是教导内宫太监读书识字,这些在内书堂读书识字,经过教导的太监不少都会被选入文书房,然后再经过历练后从文书房选入司礼监。

最后有机缘,就能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从一文不名的小太监跻身大档。

所以教习内书堂对于翰林而言,表面上不是很风光,但是实际上对仕途却有极大的好处。

当年礼部尚书潘晟能够入阁,就是因为他曾在内书堂里教习过冯保。故而冯保极力推荐他入阁,作为自己的心腹。

林延潮说到这里却顿了顿道:“但据本学士所知,你在内书堂却没有收受内监拜礼,也没有收任何内监的门生帖子,这是为何?”

不收门生帖子,就是拒绝承认师生关系。

方从哲听到这里喃喃道:“侍晚生……是侍晚生迂腐。”

对于方从哲而言这是与内廷结交的大好机会,他竟是推掉,这令林延潮对这年轻人生起欣赏来。

林延潮道:“既是如此,也就算了,方编修目光长远,故能洁身自好。”

方从哲还以为自己辜负了林延潮一番举荐,令他不快正要解释,却见林延潮道:“眼下天子不视朝已有一月之久,我欲上疏规劝陛下,你以为如何?”

方从哲连忙道:“此万万不可啊。学士此举虽是大义所在,陛下最恨人议论宫闱之事,此疏一上必遭重责。”

林延潮微微点头,方从哲见林延潮目光看向自己,咬咬牙道:“若是学士有意,不如将此博得清望之事交给方某,天下没有方某何足道哉,但却不可以没有学士。”

林延潮点点头,然后起身走到方从哲身边道:“你一个小翰林规劝,更是不济。你可知我为何要上书规劝天子?”

方从哲道:“侍晚生不知道。”

林延潮忽道:“我这几日在庶常厅所讲的倚天,你可是一次不少都在外听了,你可知本书还有另一个结局?”

方从哲初时听林延潮这么说颇为不好意思,他确实很喜欢倚天这个故事,但听林延潮说还有一个结局却生起兴趣来。

但见林延潮说起另一个结局,原来张无忌与群雄化解恩怨后,却发现朱元璋有意夺取天下。张无忌无意当皇帝,本要让出天下,却发现朱元璋害死韩林儿,又将昔日跟他同生共死打天下的明教教众大肆杀戮,连杨逍,殷天正都给害死。

张无忌愤怒之下找朱元璋质问,虽说朱元璋早有防备,但护卫却被张无忌全部打败。张无忌拿到朱元璋后迫他立誓不得忘恩负义,要以天下苍生为重,做一个好皇帝,否则随时可以取他性命。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终于有所收敛。

林延潮所讲的当然也不是原著里的那个爽文结局,但更切合本书宗旨。

什么是书中宗旨?屠龙刀中所藏乃兵法,手持兵法的人,可以驱逐鞑虏,解民于倒悬,当上皇帝。

而倚天剑所藏乃绝世武功,则可在旁监督。

方从哲听的目光一亮,他没想到这故事背后竟有如此深意。

林延潮道:“书中的侠义精神,与儒者之义相通,秦之所以二世而亡,在于皇帝权力不受制衡,此为法家‘尚上’之弊,而先儒所言‘尚贤’,又以何为贤?这也是一句空话。”

“后来董江都创‘天人感应’,以天意制约天子,但此道也不出于墨家鬼神之说。”

方从哲道:“故而本朝读书人以道统制约治统,我辈读书人以道劝谏,以正君心。”

林延潮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当今天子免朝,虽说不当,但也并非一定要上谏,唯独裁撤净军之事,刻不容缓,当谏天子!”

:。:

一千三十六章 党羽

方从哲当下毫不犹豫地道:“愿效犬马之劳。”

顿了顿方从哲又问道:“不知此事元辅可否知道?”

说完方从哲立即后悔,没有申时行的支持,林延潮也不敢随便乱来。

林延潮笑了笑道:“上谏以正君道,是我等初心,若无元辅授意就不敢办了吗?话说回来,此事若要成功我等要在朝中联络一帮有识之士。”

方从哲立即道:“请学士吩咐。”

林延潮道:“你同年同乡之中,有无位列科道,又秉持公心的,可以为我引荐一二。”

方从哲当下道:“学生这就去奔走。”

林延潮点点头,就让方从哲去办。

除了方从哲,又一名朝堂官员也是林延潮要争取的,此人就是现任刑部主事于玉立。

于玉立是万历十一年进士,他是林延潮同年于孔兼的侄儿,与现任翰林院庶吉士于仕廉也是亲戚。

于玉立也与顾宪成交好,同时对于事功之学也是心怀仰慕,这一次林延潮回京后,他数度登门拜访,表示敬仰。

目前林延潮在朝中经营的势力,主要都还在翰林院以及内阁,京官里力量还很薄弱,这一点远不如顾宪成,赵南星。

如于玉立如此人才,不为他接纳,也要被顾宪成拉走了,林延潮于是也是借助此事,将他拉拢至自己阵营。

首节 上一节 1251/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