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333节

余有丁放卷子后,走回去的途中,申时行突然问余有丁道:“方才看你那考生卷子,目中露惊叹之意,是为何啊?”

余有丁低声道:“真锦绣文章,此人文章仅试阅一篇,胸中已不能平,此子真奇才也!”

申时行听了脚步一停,捏须看着余有丁。

余有丁与申时行乃同榜,都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申时行是状元,而余有丁是探花。

余有丁的才华也是有数,在翰林院里,负责教习庶吉士。

申时行笑着问:“余兄此言当真?”

余有丁以为申时行不信自己,恼道:“你莫非还不信我?”

申时行连道:“信,信,既是余兄赞此子之才,我去看看此子叫什么名字,阅卷时也好留意。”

余有丁拦住申时行道:“看什么,申兄既是怀疑某之眼光,到时房官呈卷之时,再拿与你看。”

申时行笑着点点头道:“也对,若此子真如你说的这般有才华,数日之后其誊卷必在你我案上。”

余有丁笑道:“这是当然。”

于是申时行与余有丁又看了其他数名考生,然后吏员依次盖印。

如此寻了一两个考巷,申时行和余有丁即返回至公堂,自有吏员为其他考生盖印。

光阴如逝,会试第二日过去得很快。

一日写毕,头场七篇卷子里,林延潮已写好五篇,现在只剩两篇没写。

不过集中精神写了一日,林延潮已是疲乏不堪reads。这等强度不是当初林烃给林延潮布置题海战术时,一日十道八股文可以比拟的。

那时林延潮文章功底尚浅,十道题目写来,不需思考太多,但是到了乡试七篇,要写出精益求精的文章来,自是需要更加斟酌。

每写完一篇,都耗费大量精力。

事实上,考场上大部分考生,也都是如此。第一天时,仅仅是五千考生入场排队,发试卷,已是将时间消耗去了大半。

故而大部分人答题时间,都是在第一日夜间,以及第二日白昼的。很多人考到现在都是熬了一个通宵,但即便如此大部分人,这时候的速度,也不过写了四五篇而已。

到了这时,大部分考生已是精力不济了,想着再写几百个字,然后勉强在考棚里凑合一晚上,睡醒之后,将剩的文章写完。

可是在他们点蜡烛,想要继续写题时,就见到昨天睡了一天的林延潮,已是早早地在考房里将被褥铺开,准备入睡了。

这人真是没救了,现在众人什么话都不想说了,这位考生如此把考场当饭店,客栈的精神实在令他们不屑于与之为伍!

不过林延潮确实是倦了,这等情形文章写出来也是不好,还不如养足精神。

明日还有一天,对他来说,时间是十分充裕的。

自己又不装逼抢着第一个交卷,既是如此,把考试时间安排得恰到好处就行。

于是林延潮钻进被窝,上眼皮一合,连酝酿睡意的功夫都省了,直接呼呼大睡起来。

这睡眠质量,还真是杠杠的。

不过这一夜,林延潮没有一觉睡至天亮。

原来到了半夜,考场上突然起大雨来。

林延潮睡得正熟,忽然发觉外面的脚一凉,惊醒后方才发现是雨。

这不是前日的牛毛般的冻雨,而是倾盆大雨。

雨水哗啦哗啦地打。

对于考生来说,雨了,第一件事不是赶紧去收衣服,而是马上将门帘挂起,将雨水挡在考房之外,若是卷子湿了,那三天两夜的功夫都是白费了。

林延潮赶紧抢救考房,将门堵得严严实实的,这雨水是往南打的,自己的考房正好坐北朝南,故而没有漏尽来一丝一毫。

不过却苦了其他考生,有的考棚年久失修,这些考生只能投入抗洪抢险的斗争中。

有的考生稍好一些,屋子虽不漏,但是要小心雨水打进来。他们本来两天一夜没合眼,只想着在这半夜的功夫,合一合眼,但没有料到睡觉的计划泡汤了。

这些人只能满眼血丝地在考房里坚持着。

至于林延潮没有这个担心,考房都遮好后,林延潮点起蜡烛,乘着睡醒的功夫,继续做题。(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

烛火微爆,门帘外大雨轰鸣阵阵,雨水浇打在考棚的屋檐上,监管考场的官兵们,都是躲在了一旁避雨。∑。∑

林延潮用笔蘸了蘸墨,继续写卷,他已是睡了上半夜,现在这精神头还不错,两篇文章的框架在笔下徐徐成形。

待天空微明时,两篇已是尽数写完。

林延潮抬起头伸了个懒腰,在天明时,终于将七篇尽数写完,下面只需誊正即可。

林延潮微微拉起门帘,但见考棚外的大雨几乎遮断天幕。

这雨是越下越大,林延潮看到不少分在雨号的考生,几乎是一面撑伞,一面写文,这其中辛苦难以细述。

昨夜走水,今天大雨,这考试考得还真令人不安生啊。

林延潮先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下面将草稿誊写至正卷上。

考场上另一间考房里,无锡士子顾宪成,也已是写好了七篇,重头到尾读了一遍,但觉得十分满意,不由点了点头,心底道:“读了林宗海的漕弊论后,倒是令我少去了几分自满之心,这十几日来闭门读书,这一次春闱文章竟有所长进。”

顾宪成当下自信誊写起文章来。

在另一间考房里,一名披着棉衣的士子,一面咳嗽,一面下笔写文。

此人姓汤,名显祖,正是被京城誉为临川奇才的名士,上一次会试,众人都觉得他必中进士,但结果他却未逢迎张居正而名落孙山。

这一科,汤显祖不免压力更大,考前又得了风寒,以至考试时不住咳嗽,令他的眉头上。有几分郁郁之色。

“我不能再等三年,这一科我一定要中,否则无颜见家中父老。”汤显祖想到这里。突然长叹一声心想,这一次考生藏龙卧虎。顾宪成,魏允中文章都不在自己之下,至于那福建的举子林延潮的文章,他看后十分佩服。

首节 上一节 333/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