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676节

两日后,都察院。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掌管一朝刑律。

这三处是官员们平日远远避之的地方,平日轿子来到这里,宁可绕道,也不愿在这几个衙门经过。

此刻都察院大门外。

一名御史亲自送林延潮出门道:“申阁老早与我们关照过了,此不过是例行公事,请宗海宽心就是。”

林延潮笑了笑道:“有劳了,看来以后要常叨唠风宪了。”

“哪里话,就当这几日来都察院喝茶好了。”

说完御史毕恭毕敬地送林延潮坐上马车。

马车驶回林府。

陈济川对林延潮笑着道:“有申阁老金面在,看来不用过多久,老爷就可以官复原职了。”

林延潮不以为然地道:“你只说对了一个字,金是要的,面则是次要的,只要打点到位,我就算再矫诏一次,也是无妨。”

陈济川忍不住笑出声,连驾车的展明手腕都是抖三抖。

见陈济川,展明二人的反应,林延潮不由道:“瞧你们,我说笑的。”

陈济川,展明摇头纷纷表示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行驶一半,马车却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

“老爷,你还是下车一看吧。”展明口气中有几分吃惊。

林延潮挑开车帘,见了车外一幕,却是惊讶。

林延潮连忙下了马车,陈济川则是跟着他的身后。

道左一名士子一揖到地:“宣府生员林志平见过中允!”

林延潮点点头。

“昌平县举子路兴见过中允!”

“济府监生屈横江见过中允!”

“沧洲生员姜启明见过中允!”

……

随林延潮行过,道路左右的士子如波浪般伏下作揖。

“江夏郭正域见过中允!”

“嘉兴于大中见过中允!”

“泾阳雒于仁见过中允!”

……

林府府门这时推开,徐火勃,陶望龄与十几名林府下人走了出来,但见府门前聚满了不知多少士子,正一一向林延潮作揖。后面的士子更多,来不及一一说清,只好勉强道个名字。

“岳封。”士子长长作揖。

“林品然。”

“周正。”

……

徐火勃,陶望龄看着在人潮中行来的林延潮顿生自豪,此公道自在人心!(未完待续。)

六百二十八章 门生

万历十年。

张居正居首辅的第十个年头。

也是万历皇帝登基的第十个年头。

国人喜整数,特别在这第十年的整数上。

为酬张居正十年来辅政之功,天子加其太傅诰命。张居正位极人臣,其恩遇大明开国以来,无一大臣临于之上。

而临近新年,皇室内也有喜事,皇后王喜姐诞下一女,虽不是皇子,但也是皇家嫡女。

另当初怀龙嗣的王姓宫女,也就是王恭妃临产在即。

天子登基十年,皇后诞女,另有一妃怀龙嗣,两宫太后都十分高兴,命皇宫上下大肆操办庆典。

初一这日,天子御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并设宴赏赐诸大臣,赏赐大臣银币,至于三位辅臣,五位讲官另厚赏了彩币,银两,绸缎。

而居于家中,被勒令冠带闲住的林延潮,自不能赴宴,当然也没有赏赐。

冠带闲住后,林延潮的牙牌被上缴,连紫禁城都不能进。

初一至初三,紫禁城热闹非常,一片君臣同乐,共享太平盛世的景象,唯独林延潮似被朝堂上下遗忘了一般。

但对于忙碌奔波了一年的林延潮却没什么失意,反而打算借此过一个好年。都察院封印,林延潮免去都察院报道,正好抽空在家陪林浅浅度佳节。

不过虽是少了公事上的烦恼,但林延潮却仍是不得闲,反而府上是车马如市。

林府的大门前,来拜会的读书人可谓是络绎不绝。

陈济川又拿着厚厚的一叠拜帖来找林延潮。

手中拿着这么多拜帖,陈济川却对林延潮苦恼地道:“都是闻名而来的士子,要么是送礼上门,要么是景仰大名投帖,最难办的却是这些投拜师帖子。”

首节 上一节 676/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