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81节

  所以对贾琮的话,她们并不全信。

  她们只盼贾琮真如他所说的那般,要做一个和贾政一般的人,她们反倒放心了。

  至于凌云志什么的,却是谁也没放在心上。

  哪怕有孔老国公看重,又有大司空为师,可等到官居一品出息时,也要几十年后了。

  那时她们在哪都不知,谁在乎这个……

  只是她们万万想不到,贾琮到底在谋划着什么。贾琮的确不会负贾政,也不会负贾家,不过他报恩的方式,她们却未必愿意接受,然而到那时,却也由不得她们……

  ……

  出了荣禧堂东厢耳房,贾琮和贾宝玉又回了王熙凤小院儿。

  这是方才众人嘱咐的。

  待二人进屋后,王熙凤等人纷纷询问发生了何事。

  尤其是看到宝玉一幅生不如死的模样后……

  此时,袭人也来了,见宝玉如此神色,忙问道:“二爷可是老爷训你了?”

  贾宝玉摇头叹息,未语泪先流……

  见众人狐疑的看向自己,贾琮抽了抽嘴角,道:“老爷太太让宝玉和我一起去国子监读书。”

  众人恍然大悟,湘云还拍手道:“总算有个好去处了。”

  袭人放下心愁,嗔了湘云一眼道:“可别往人心里扎刀子了。”

  黛玉悠悠笑道:“也不算什么,想来老太太不会让宝玉见天儿的去,去二日,歇二日也就是。”

  贾琮有些诧异林黛玉的聪慧,道:“老太太是有此言。”

  湘云撇嘴道:“这算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学到什么?”

  熟知宝玉心性的探春在一旁忙拉了她一把,可到底还是迟了,宝玉面色涨红,额前青筋暴起,嘴唇都哆嗦起来,怒道:“姑娘快去别的地儿坐坐吧,仔细我这里腌臜了你会做学问的人!”

  湘云也不是好相与的,从小一般长大,哪年不狠拌几次嘴,她扬眉还嘴道:“这又不是你的地儿,这是凤姐姐的地儿,凤姐姐撵我走我才走,和你什么相干?”

  宝玉一张脸已经成紫色了,一跺脚道:“好好好,你不走,我走!”

  说罢,踉踉跄跄的离去,袭人不放心,忙跟在后面一起离去。

  等宝玉走后,湘云心里又委屈又懊悔,一时间也落起泪来。

  偏黛玉笑着说起了风凉话:“你这又何苦来哉,方才说那么些气话,这会儿心疼,我瞧刚才竟也不必。”

  说罢,不给湘云反驳的机会,飘飘然离去。

  看到这一幕幕众生相,贾琮面色隐隐古怪:

  这才是红楼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

  

第七十章 和睦

  

  布政坊,尚书府。

  孙子和管家一起将贾琏送走后回到书房,就见宋岩面沉如水的坐在太师椅上。

  老管家服侍了他一辈子,是位忠仆,反倒比孙子自在些,劝道:“老爷何必着恼,那位链二公子不是说了么,老爷学生是自己摔伤的,不妨事。”

  宋岩老眼中目光凌厉,冷哼了声。

  其孙宋华悄悄瞟了眼祖父,见他怒气难消,还是忍不住问道:“祖父大人缘何会收一勋贵子弟为弟子?”

  宋岩二子三孙,二子皆在外省为官,只留长孙在都中,一面读书备考,一面代父尽孝。

  尚书府虽然教子严正,比贾府更有所过之,不同的是,尚书府严在点上,而贾府却严在肆意打骂上……

  面对长孙的疑惑,宋岩淡然道:“子厚,莫要以偏见之心看待勋贵子弟。

  勋贵子弟固然良莠不齐,多纨绔膏粱,但也不是没有少年英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汝当学以致用。”

  宋华闻言,忙躬身道:“孙儿牢记祖父教诲。”

  见他如此,宋岩点了点头,又道:“你资质不差,又勤于学,文章火候已至。

  今科未下场,来年多半上榜。

  于课业一道,日后你可多指点你小师叔一二。

  明日去贾府见见你小师叔吧,等他入学后,往后每三日,接他来府上住一日,教其课业。”

  宋华闻言,面色止不住苦涩起来,他今年都快十九岁了,连亲都说好了,只等金榜题名后就成亲,却不想要喊一十岁的稚童为师叔。

  只是虽心中有一万个不甘,他也不敢违逆宋岩的吩咐。

  连阳奉阴违都不敢。

  与贾家不同,尚书府的规矩是,有异议可以提,甚至还能辩论。

  可吩咐下去的事,若是再敢心存二志,那宋家家法却不是顽笑的。

  所以宋华只能认下这个从天而降的小师叔。

  待宋华下去后,书房里只有一对老主仆时,宋岩才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贾存周虽为仁人君子,却无治家之能。

  放任贾恩候骄奢淫逸,残暴霸蛮,必为败家之源。

  可怜贾琮摊上这样一个父亲,何其不幸……”

  “老爷,您先前让老奴派人去打听贾家那位三公子生母的情况。老奴托了好几圈人,才查到一点消息,却也不知道准还是不准……”

  老管家驼着背,老态龙钟道。

  宋岩闻言,忙问道:“林伯,你查到了些什么?”

  老管家道:“十来年前,贾府那位国公爷还在时,他那位大公子就是神京城里出了名的浪荡纨绔,声色犬马,怎么被教训都改不了。

  后来就在平康坊内一座名为翠云阁的青楼里,遇到了一位叫芸娘的新出阁花魁。

  当时芸娘还是个清倌人,却被贾家大爷一眼相中,强硬买下,却没给多少银子。

  不敢带回贾家,就金屋藏娇起来,养了二年后,生下老爷新收的门生没两月,那位芸娘就病死了。

  翠云阁被人强买了芸娘,却没得多少银子,没过多久也关门了。

  十多年过去,那芸娘相貌如何,品性如何,外人皆不得知。

  老奴也是托了好几圈关系,才问出这么点名堂来。”

  宋岩闻言,心中却有了数,愈发坚定了对贾琮神秘身份的认定。

  若非如此,断不会将消息掩盖的这么彻底。

  念及此,他走至窗前,临窗一叹……

  皇宋已成青史之灰,一去不复返。

  但宋岩以为,天下士子都欠赵家一份恩情。

  历朝历代,再没有哪一朝会如赵宋那般善待读书人。

  也没有哪一朝的君主,会言明要与士大夫共天下,且勒石为法,终宋一朝,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

  正是这样前所未有之宽松环境,才诞生了汉家天下有史以来最璀璨的文华之邦。

  独尊儒术始于汉,但真正大盛,却是于宋。

  是皇宋,奠定了文人掌管天下话语权的真正根基。

  所以,天下文人都欠赵宋一份恩情。

  这便是宋岩初次见面,就要收贾琮为弟子的缘故。

  这也是他和衍圣公孔传祯的共识。

  原本孔传祯曾考虑亲自收为弟子,可那样一来,动静就太大了。

  会将贾琮推向风口浪尖,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

  宋岩出面,虽也难免让人瞩目,可相对而言,情况会好太多。

  毕竟,宋岩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孔圣后裔相比。

  对于贾琮的身世,他们也并不准备大肆宣扬,除了极个别的几个可信得过的老人外,他们甚至连贾琮本人都不会告诉。

  赵宋到底已成前朝,绝不可能再有复国之日。

  谁都不会做此妄想,那也不是什么好事。

  孔传祯、宋岩等人只想让贾琮这个流淌着赵宋血脉的后裔,过的好一点,不被屑小欺辱了去。

  能够长大成才,不负血脉之贵。

  仅此而已……

  ……

  荣国府,墨竹院。

  自一群小儿女闹出矛盾后,在王熙凤小院的聚会就散了去。

  贾琮则带着新得的丫鬟晴雯,回了墨竹院。

  甫一入门,却见庭院内竟站满了人。

  小红、春燕和四个小丫头子们不算,柳嫂子也在。

  除此之外,林之孝家的竟也在。

  贾琮忙给几个年长的嬷嬷问好,林之孝家的带头还了礼后,目光隐泛光彩的盯着贾琮看,笑道:“打今儿往后,三爷的日子愈发好过了。日后三爷中了举人进士,做了官儿,那才是风光的时候!”

  贾琮面色却没一点骄矜之色,谦声道:“都是老爷太太爱护,二哥二嫂几番庇佑,还有嬷嬷和姐姐们百般照顾之功。

  若非如此,琮怕难熬至今日。”

  林之孝家的一直观察着贾琮,心想若是个刚得志就猖狂的,那最好快快将女儿调走,必然长远不了。

  可见到贾琮非但没一丝骄奢自大,还将话说的这样齐全,让人挑不出一丝不是来,便愈发觉得贾琮不凡之处。

  又将贾琮细细打量了好几回后,她目光落在贾琮身后默默跟着的晴雯面上。

  看到那张极妍丽的脸,林之孝家的心里其实多有妒意。

  若是她女儿小红能生这样一张脸,拿下贾琮根本不在话下,还有八成把握,日后让小红成宝玉的房里人……

  可惜啊,这张脸生错了地方。

  只是这些心思,她都会埋在心底。

首节 上一节 81/7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