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225节

不多时江家大院就涌出几十人,江家大院实际上就是一座巨大圆形土楼,土楼依山而下,拱簇着正一座层方楼,层层土墙与远处层层梯田遥相呼应,奇异秀丽。

墙体光滑无脱落,李之好奇上前抚摸,夯土配方与夯筑技艺显然极为高超,同样巨大院子内雕梁画栋,充满古雅原生气息。

瑜然一旁挽着他介绍,“那座方楼平时就是祠堂性质召开会议场所,来了客人也是住在那里,二层都是客房!”

涌来人群里就有她几个舅舅,均如同江县令一样,个个身高马大,一米八上下的粗壮汉子。

瑜然一一介绍,二舅江城,舅江谅,四舅江洪,五舅江宇,按照身旁江县令的话说,山里人家不讲究尊号,这样叫起来也简单很多。

整个江家大院足有近二百人,不仅有江家远近亲戚,瑜然两个姨虽然嫁出去了,其后代也都送到这里来,因为大院里就有书堂可以教授。

未到午饭时,江县令就返回县城了,两十节当口上,县城内人来人往总要延续个数日,缺不了他这个县长大人。

李之特意提醒老人,“今明两日会有书侍郎李昱李方伦,尚书省尚书令关铭关采来到,前者以私人身份,后者则有部分公事要做,到时叫人引他们过来就好。这二人与我均私交甚密,您老有什么事需要两人帮忙就直说!”

“好嘛,一个从二品,一个正品,没有一位简单人物啊!行了,我知道怎么做!”

李之转回身去众人早就被招呼到方楼里,只有杨高澹、离其在等着他,李之问离其:“那个人可曾感知到?”

离其摇头,“自出了城际官道,拐上小路他就没再跟着,想来知道潼临县有宵禁,城门不开,而且随从们也没跟着,既然装扮洛阳来人,总要打扮一番才能唬住人。”

“不用急,他们必到潼临县府,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状,到了会派人来通知你的。”杨高澹指院外兽皮晾晒处,“刚刚与江汉讲过了,我们也需要些皮质物打造些实用物送回,杨家祖地都是些信道之人,整张皮子带回去不太适合!江汉要我们挑捡出来,他找人现场清理、鞣制,给打造一批,主要是唐刀刀鞘与背负。”

由着二人前往,李之进入方楼就被围起来,不知女谁出的主意,一群半大孩子过来向他讨要十色小笺。

车上物品早已卸下堆在一旁,李之引着一大帮孩子过去,翻出来一大捧任由去争抢。

他发现一个现象,这里人即使小孩子也极有教养,如小山一般礼物,花花绿绿格外吸引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前往翻检,至多远远围观,眼羡慕兴奋之色明显,没有大人指使,绝不会多多脚,即便是其的两岁顽童。

江汉正与四个弟弟及其他堂兄弟讲起李之所需,他们脸上表情均是兴奋至极,只是上千张上好皮料,就足够他们卖上好几年,况且还是长期大批量要货。

见到李之来到,江宇沉不住气问起来:“李先生,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有上百整只活羊送来,如今存里还有至少千斤羊绒卖不出去,也能一次拉走?”

江汉闻言有些生气,自己这个最小弟弟一向鲁莽,即使孩子都、八岁了,这这张嘴就得罪人的毛病始终改不了。

就像方才所说,好似李之是来收购破烂物件而来,虽说积压数年羊绒一样品质不失,但讲起来的口气实在令人着恼。

李之看出江汉脸上怒意来,呵呵笑着摆,“走,我们去看看,只要颜色不显陈旧,没有什么问题!”

一大群壮年汉子就随着起身走向一处角落,宽大仓门打开,就是一股生鲜潮气扑鼻,李之皱眉看向江汉:“以后这类放置羊绒、皮货货仓要保持好通风,做好干燥防护,定期对仓各类产品、物料进行盘点、排查,根据存量调整存货量,同时及时发现出货物丢失、损坏情况,需要有个统筹安排。”

转念他意识到自己语气有些生硬,连忙解释:“我可没有教诲之意,或许真正货仓我还没见识到,是我有些口不择言了!”

江汉哈哈大笑,“听闻你这样一说,大舅我反而放心了,与行家做生意才会不需多费口舌,何况我们自家人,更不能因为维护面子,而延误了改进良!放心吧,另有其他存放地,二百年老猎户传统了,我们很懂得怎样保养皮货!”

李之点点头,就蹲下身子抓起一团羊绒,与聪明人交往,也不需要过多解释:“这些放到外面封口处,摊开了吹晾一下,都给我打成包带走,就按新剪羊绒计价就好!”

“李先生,这里可是还有些褪了色的!”想是急于弥补方才讲话不适,江宇出声提醒。

李之呵呵笑了,这位还真是性子直爽的吓人,不过正合他口味:“五舅,没问题的,反正还要染色,把这里腾出来存放银子吧,我带来了两万两,这里不通风,也不适合放置皮货羊绒。我看这货仓门足够严实,先临时堆放银子吧,总放在过道里也不方便!”

江汉笑着应承,李之也随众人挽了袖子帮忙,有人劝他也只是呵呵乐着。

两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远处的清绮在瑜然耳边轻语几句,瑜然就找向几位舅娘,交代她们临时搬一张桌子过去,备好纸,把运进来每一箱银子打开清点,才会一一放入。

江汉暗自点头,一家人往往因为钱财或抹不开面,或头破血流,也只有这样按照清晰规程一步步来,才能免去一切家族生意的陋习。

第二百四十七章 咱去阉了他

清绮一本小笺上写出一条条规范化章程,这样逐条按规矩办事,无论是入还是出,就需要续齐全、货单一致,便于盘点、清查。

足足忙过了饭时,银子才全部入,每一箱清点入前,都被贴上崭新封条,只看得江宇眼发亮:“就是嘛,这才有个真正做大生意的样子!”

他的话引来一阵大笑,江家人其实心情和他一样,之前生意再好,也不过二、十件一次性出,为方便客户挑选,皮料还将门外场地铺得满地。

今后生意就是大批量走货了,也的确要像银子出入一般,有个完整流程规定。

房门被锁上之后,江汉很严肃的把兄弟们叫到了一起,所谈内容就是针对于清绮所撰那几页纸。

李之便带着二女离开,“啼儿呢,怎么一直没见到她?”

瑜然指二层处,“一定是去那里了,那是一间与房一样大的屋子,也算是货仓,里面全是各类植物,更多是种子。”

一群妇女迎上来,之前因为搬运银两,这些人很懂得避讳,一个个只是远观瞧着热闹,这时见几人归来,就上前来招呼他们入席。

大舅娘首先迎上来,“那些随从和官兵已经开始了,眼看饭时已过,你们远道而来,却是有些耽搁了,实在是罪过!”

山里人性格就是待人十足真诚,客人不期而至,即使不是很富裕人家,也是捡最好吃食招待,走的时候还不忘给客人们带些山里特产。

眼下方楼厅堂里,就是满满两大桌子肉食,多是腊制肉类众多,在山里闯荡数月,就可猎获大小野物无数,吃不了的,或是集市上置换些日用品,或者就制成此类腊肉。

几个小孩子腾腾跑上楼去招呼庞啼、颛孙琴心,瑜然已夹起一块色泽金黄肉条塞入清绮和李之的嘴里:“看看你们两个,谁能猜出来是什么肉!”

入口肉质细嫩,甘香爽口,直教李之大赞一声好,清绮已在开口说起:“这是鹿肉,用糖遮去了膻味,味道真是好,做法也地道!”

“喜欢吃就好,”大舅娘喜滋滋地指着二、层各处,“那些岩羊腿、獐子、小麂腿、野猪肉都已风干,回去时候多带上些,山里也就这些东西稀罕点儿,还有些山菇、核桃、花生、栗子、大枣,长得不好看,但野生的味道可是更好!”

“呀!我要吃山栗子!”庞啼在二层护栏处伸出了头,向着李之大喊大叫。

清绮不顾口咀嚼,轻声说着,“你没发现啼儿一入了山里就格外兴奋,不是我东诸山那种经过了严整规划后的,而是纯原始环境下山景。”

李之认同,“在断崖山就发现了,将来我们也找个这样山间躲过余生,要有山水围列,远离人迹,四处开满山花。”

不知何时,一个年仅八、九岁小女孩,从两人身子底下钻出来,仰着小脸插话:“我们山里就有呢!那一日父亲去追一头小鹿,我就看见一个道衣仙人,甩起青色水袖一抖,从水袖飞出一只色彩艳丽的小鸟,翩翩起舞盘旋在高空。我就随着小鸟追啊追的,然后来到一个神秘地方,那只小鸟在高空飞旋多时,思量老半天,俯视了好久,就一头栽下去,尖尖小嘴里就衔着一颗闪闪发光的金珠飞走了。那里就有山有水,到处是花,可漂亮了,不信你问我父亲。”

小女孩小心压着嫩嫩地嗓音,牵着清绮的同样小,转过身指向一人,却是端着一盆菜走上来的厨子。

听到自己女儿召唤,他笑眯眯走上来,与李之打了招呼,就听小女孩低声说起来,“父亲,你那日就随着灵儿去追那只小鸟是吗?”

厨子点头,“还真是!原本我不以为小孩子眼睛看得真实,但顺着那只小鸟,果真望见一名青衣道人缓缓自半空落下,伸一招,那只小鸟就窜回他上,嘴里也果真衔着一颗闪闪发光金色珠子,一转眼就钻进道人袍袖里,那时灵儿大叫,那名道人还向我二人挥了挥!”

李之与清绮默默对视一眼,均从听出来不同寻常,李之问道:“那金色珠子是植物还是玉石,能看的清楚吗?”

“应该是石头一类的,随后道人一转身就消失在密林里,灵儿领着我绕到那处山沟沟里,那里满是一片绿色,却是只有一棵雨伞类似的粗大平顶松,绿色里飘动着几缕岚气,也就是山林间的雾气,奇怪的是只围绕着十几层平顶松的最下面两层,我伸扬散它们,却很快就再聚拢过来!”

“没发现那种金色石头?”

首节 上一节 225/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