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3节

“小侯爷,我也是自慈恩寺返回来,李家的事也是获知不久!”

或许因为心内愧疚,急切里清绮郡主靠近得有些过份,因此李之在听到她嘴里轻声细语的同时,也嗅到了她身上的一缕芳香袭人,滑腻似酥的玉指捻过来一方绸帕,想是在嘱咐他擦拭已被烟渍熏浸的漆黑脸庞。

此时一众下人正忙活着四处追撵乱窜的猎物,打小看着她成长起来的杨高澹,深知他们二人之间的情谊,这时候很是知的走离向了远处。

“小郡主,放心吧,我心里这道坎早就过去了!你自慈恩寺回来?可曾见到俊良兄?”李之话题一转。

在没有空调的唐代,即使身份崇高无比的皇家人,也必须面对高温炎热的天气,首都长安城,也无法逃离夏季热浪的侵袭,长安地处关盆地,夏季空气流通不畅,更容易形成闷热的天气。

如果购置了凉席、扇子、竹夹膝,高卧在北窗之下还是觉得酷热难耐,那就需要考虑逃离家,去更凉快的地方避暑。

一般官员和百姓会到海拔较高、植被茂密的山上躲避高温,这时候山的各个寺庙就成了热门的避暑景点。

长安周围群山环绕,自然也有不少避暑胜地,比如城南终南山边曾为唐太宗行宫的翠微寺,就是人雅士常去避暑的场所。

如果嫌郊外山路途遥远,也可以选择长安城南的慈恩寺,慈恩寺虽然地势不高,但是临近曲江,寺里遍植古松修竹,松风竹韵到处,正可荡涤烦热。

再加上寺内高耸着慈恩寺塔,游人既可以借塔阴乘凉,也可以登塔顶浴风,算是长安城里除了皇宫外最适合避暑的地方了。

宓覃宓俊良就是长安城里颇具盛名的一名青年才俊,此人年方二十有六,却因世家交往的原因,和临淮郡王府有密切的走动,同时也是李之和清绮郡主的儿时大哥哥。

此时重生后的李之第一个想起他来,就是因为此人为八品司录参军,虽仅是不从事实际书写六曹公的专职官员的虚名,但所结交的人际里,有极多的年轻皇组宗室成员。

整个李家有60顷,也就是6000多亩都是李之的产业,分给近百户佃农租种,每年收取两成收成作为租金。

因为是封地,国家的赋税极轻,只象征性的上缴几石粮食或几两纹银即可。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这个时候,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

他的前世是农业、历史双修硕士,在所就读的农业大学里,学到了相当详尽的农田种植、灌溉的相关知识,如今因为借助重生之体的原本记忆,就能极快的掌握一个技能的获得,接下来打算通过科学的种植,来赚取重生以来的财力进一步积攒。

此时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粮食产量才会大幅增加,李之因为身有爵位的原因,每年虽然可以领取80两银子内俸,但偌大的李家豢养着庞大家势和00多名工匠、奴婢、杂户等内外佣工,他这些全部的家当,仅是勉强维持家道运转而已。

而接下来李之还要准备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制茶制酒业等等工业,唐朝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工业的最重要部门,直接管理的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

少府监主管精致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等,他需要借用宓覃来结交这方面的一系列人等。

唐代门阀士族地主占统治地位,推行部曲佃客生产制,而且阶级观念根深蒂固,像他这样的一个有爵位的世家子,亲自从事商业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借由宓覃这条线来拉拢些有志之士,是他的另一个主要目的。

“俊良哥哥我倒是遇到了!怎么,正哥哥找他有事?”

“西域一行,我见到了一些东土不曾见到的新鲜蔬菜,但这种不明来历的蔬菜种植,需要相关衙府的认同。你也知我离开时年纪尚小,再加上没有父辈的帮衬,识不得更多人士。”

李之相信目前的西域,肯定就有前世现代世界里极普通的番茄、西芹之类的外藩泊来蔬菜种子,尽管目前他还不能腾出时间来重走一遍西域,但作为将来的发展计划也是指日可见的。

“正哥哥,没想到近两年不见,你竟然知道创业了!也难怪,现在的李家”

嘴里说着,清绮郡主的两只眼圈红晕泛生,哀怨语气也登时显现出来。

李之口呵呵乐着:“想我堂堂几尺男儿,在家道落之时挺身站出来才是正道,总不能已是依仗着内俸过活!虽说前几年败家的事情没干多少,但这个时候整个李家还是需要我来支撑的!”

清绮郡主紧绷的秀颜上流露出一缕的欣慰,“难得你这般年纪,就具有了大丈夫的胸怀!别忘了还有临淮郡王府呢,有需要照应的事,我一定全力以赴!只是以你一位堂堂的赐姓食爵位俸禄的县子男爵,从事些商贸事宜,会不会招惹来是非?”

“什么身份?一个县级无实权的极小官吏而已,依靠科举考取功名之路太过漫长了,明经、进士两科的经义或时务内容,又多是与为官从事密切相关,我的本意不在于此,何不如走一条商业兴国的蹊径?”

“商业兴国?我还是首次听闻此类说法,看来你这两年在西行路上学到了不少!”

“大唐明随风而来,化大发展、大繁荣前景下对大唐西市现象的思考,是未来怎么也绕不过的难得的历史遇,民间资本参与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进而才会有兴国举措的持续发展。只是目前我的这种思想属于极前卫的大逆言辞,小郡主可不能给我透露出去,不然今后名声有了瑕疵,娶你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清绮郡主的粉脸一红,她和他之间虽早就抱有隐晦的情愫暗许,但门第之间的巨大鸿沟,使得这种希望的未来成就相当不现实,前世的李之远走西域,就有躲避此件情事的很大原因。

而且两人间从没有针对此事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此刻经由李之的嘴突兀的传递出对她的爱慕,竟是一时间惊吓得清绮郡主有些惶恐了。

“你,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哪一个说要嫁,嫁给你了!”

“清绮妹妹,有钱的时候败家,没钱的时候拜神,我对你的爱慕可不希望落入败落的俗套!你知道孩提记事实在奇怪,我不记得我的出生,不记得我的第一份礼物,甚至不记得第一次去猎场狩猎!但我却记得,第一次听到最甜的声音,是发自于你的嘴里!”

所谓的一见钟情,就被李之用这样的方式独白表露,这既是前身李之的最深层记忆,也是他第一眼看到清绮郡主后的情怀突生。

当然其缘由,也多发乎于前身里最难堪的年纪,最深刻的记忆,最纯真的爱意,李之这个崭新主体对她的喜欢就是这样开始了。

第四章 摽窃长相思

清绮郡主满脸的红晕更甚,却难掩心底里那一份窃喜,李之从她的瞳孔里顶点的闪亮看得出来。

“正哥哥,你可莫要忘记了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虽然说你家仅为赐姓为李,但名义上还是属于李氏皇族一门人。”

唐高宗时宰相李义府为子向山东士族求婚不遂,怂恿高宗下诏禁止最著名的士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这就是著名的唐代门阀氏族――“姓十一家”之说。

在封建社会时期,“门当户对”是封建婚姻制度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可以说一直影响到未来的现代社会,这种观念源自于在东汉时期就有的门阀制度。

南北朝时期的世族在隋末农民战争受到沉重的打击,隋唐以科举取士,废除了九品正制,使许多庶族出身的士子有了更多的仕宦会,门阀制度渐次没落,但崇尚门第的风气在唐代社会仍在延续。

而在唐代士大夫阶层,他们之间互为婚姻,以礼法家教自命清高,门第观念发展到了一个极端。

如今是永淳682年间,宰相李义府正当权,姓十一家之说也正是日嚣尘上之际。

“此等说法无非是逃脱不了门当户对的嫌疑,清奇妹妹,你也不要忘记了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一说!虽说我李家可勉强称之谓皇室李姓族人,尽管父亲不幸早亡,母亲随即辞世,家道败落,但我也不想走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学四方的固有套路!这两年我变化了很多,自认为以我的才情,能有足够的权利揭开不良现象,正面反对封建婚姻门第观念的思想意义。”

李之可不认为自己的话大言不惭,当代的未来诗仙李白要在距今之后的19年才会诞生,而这位由于个人爱好,前世后修的古历史硕士,自然对唐宋八大家的每一篇经典湛熟知尽祥,可随时信口捻来,随随便便窃取来几篇,就足以改变儒家正当道的唐朝社会人风潮走向。

对此同样深感怀疑的清绮郡主,羞意难消的开口取笑他:“这话当着妹子的面说说也就罢了,可不敢对外宣扬!”。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这是我西行路上,思念清绮妹妹时候所作。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呀!这诗真的是你为我所作?快,我跟你回家抄录下来,没想到你真具有这般才情!”

足足沉浸在诗情画意里良久,清绮郡主才霍然回顿过神来,早已忘记了身边四处游走的下人身影,也丝毫没有意识到男女授受不亲的忌讳,伸过就拉起了李之的厚掌,从她的指尖传来的微微震颤里,他感觉到了小郡主的心神摇曳。

“你先别着急,当着这许多人呢!再说了,你看我这一身的行头,可是到处绽露着孔洞,衣不遮体的行走你认为合适吗?”

他被她强拉起来后,一身的褴褛就显露无遗,说不出的狼狈里,引来清绮郡主恍然惊醒后的嗤嗤羞笑意:“还真是忘记了你此时的窘态!好在郡王府一行人来得及时,不然多耽搁半晌,怕是我们的小侯爷就会因此而陨落了!”

“哪里是你们来得及时?这把火就是你们放得好不好!”

唐代贵族的狩猎活动,有正规的规模庞大的田猎和随意灵活、不拘形式的小型打猎,仲冬季节举行的田猎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活动被纳入五礼之一的军礼之。

首节 上一节 3/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