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34节

小侯爷忙岔开话头,“听说吴爷厨艺了得,能不能品尝到您老的艺?”

“那还有什么话说的,我这就去张罗!”给出了台阶,老吴头逃也似的转身就走。

引得夏婆婆不住的摇头,“果然换了性子,看来老身也是低估了小侯爷!”

清绮郡主脸上羞意这才稍敛,“吴叔和你们几人都在始终隐藏身迹,脾性性格当然也要有所伪装,我倒是一直在怀疑,为何婆婆你总是对他过于苛刻!”

可能是触及她某些心内隐秘,夏婆婆少见的显出一丝慌乱神色,“哪里有,我师兄妹五人待得时间久了,当然彼此会生些嫌隙!好了,老身不打扰你们了,收拾收拾吃了饭就走,我也要做些准备了!”

话音未落,夏婆婆早已快步离开,李之却奇怪问道,“师兄妹五人?他们和杨叔都是出自一门?”

“这话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甚至之前十几年,很少见到他们同时现身,来到李家大院才是我首次见识到四人这样出现!师兄妹五人可能不包括杨叔,因为我知道六叔和羽灵姨是出于同门!”

“这么说杨叔的辈分还要高上一辈?看那老刘头和老吴头至少要比他大上十几岁!”

“里面一定有玄,我一样对杨叔抱有极大好奇心,但坚信一点,或许我父王一直默默关注与你,是杨叔一方面的意思!”

“怎么?我还没问你,自己就打算忘掉郡王的旨意,向我透漏府隐秘了?”

清绮郡主并不在意他的调笑,“实际上父王并没告知我多少,反正今日上午你就可以亲见他,有些问题自己问吧,或许我还需要从你嘴里获知更多!”

两个正处于热恋的人儿,既然凑到了一起,一旦偏离了话意主题,总有些腻乎的言谈乐此不疲,这些在别人眼里怕是幼稚得无以言表。

连那不断进进出出,收拾着家伙什的萍儿、翠儿,也老是嘴角撇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窃笑来。

不多时午饭就已送到,此时不过酉时末,照后世的钟点看也就是早上六点半左右,早餐自然丰富不到哪里去。

当时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更具体的说是以饼或米为主食,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在名义上还是犯法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

而羊肉有个问题就是膻味大,所以当时能去膻味的胡椒地位极高,价格也奇贵,另一关键就是一位好的炖肉主厨。

因而老吴头的重头饭食就在那两碗没有丝毫膻腥气,而不失羊汤鲜美的羊肉烩汤上。

这是那种极为寻常的宽汤大煮,已将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心,四周围以汤汁,清汤味鲜,肉烂且香,馍韧入味,旁边各色小拼盘里有辣酱、糖蒜、蒜泥等配料。

“快尝尝吧,吴叔的厨艺可是一绝,要比之前你所吃到的羊肉泡馍好吃数倍,这两碗都是你的!”

清绮郡主自己捧过去一碗胡麻粥,也就是芝麻粥,王维的“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已有明示,当时就有了胡麻粥,那时候的早饭里很喜欢加芝麻。

她之前在这个小时玩伴面前也从不知客气,此时已经另一只抓过一张胡麻饼,撕开了投至碗里。

胡麻饼其实就是白面饼胚,抹油撒芝麻,放炉子里烤熟。

考虑到这玩意来自西域,做法跟馕也如出一辙,李之觉得就是馕了,跟烧饼什么的,也是同源。

一顿饭看似简单,却吃得他浑身上下通爽,油腻腻辣子带来的酥辣,让小侯爷浑体遍起热汗。

泡馍味道厚重,即现陕北人豪爽本质,外放豪爽简单,内在却精致复杂,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穷,又有暖胃之功能。

稍作歇息,就有夏婆婆引着套好的马车前来,唐朝的马车同样来源于西亚或欧亚草原风格,或许之前的双轮马车过于寻常,如今已在此基础上做了许多外来装饰。

一长溜四架,李之和清绮郡主坐入第辆,前面一辆放的随行物,前后各一架则由俟老六和夏婆婆分别带人藏身其,他的家仆一个也没带。

张管家早早就守候在小院子门外,即使现是在李家大院里,清绮郡主所在的院子也不是下人能进得来的。

大院操场上也有一队二十人的卫队集结待命,如此严整的出行规模,张总管表情尊谨得很。

他已看出临淮郡王府对李之的看重,更因为心里有鬼,此时态度格外慎重。

“我也不知今日能不能返回,记得照管好新来的住户们,没有我的允许,旁人不能接触到他们,等我回来时会带回官兵守护着他们!”李之向张管家吩咐道。

小侯爷并不担心张管家把宣纸一事泄露出去,只要相关工艺密不至外流,对自家纸坊就不会造成真正威胁。

之所以此刻告知其人随后会有官兵来到,旨在给这人带去强烈震撼效果,不至于像之前那般肆无忌惮罢了。

第四十一章 前方密林路段

无论叔还是常雨伯,因为宣纸的出现,势必会引起纸业先知先觉者争抢挖人,虽然临淮郡王是个庞然大物般的存在,但可说不定哪一大型纸坊背后是皇族在主导。

这二人早得到主家的嘱咐,在小侯爷未从长安城返回前不会公然露面,就是为了防范张管家这一类内奸泄露详情出去。

本来李之还打算另派人严加看护,是俟老六阻止了他,他在这方面已有了防范措施,若张管家有所行动,正好籍此拿下此人。

“小侯爷放心就是,李家大院有我在,不会出现什么疏漏!”

显然李之刻意点出的关注方向未对他有所防备,张管家没从其看出什么来,信誓旦旦的应着。

启程驶离李家,乡间土路的颠簸,李之所在的马车窗帘偶有掀动,已经注意到李家大院某一处角落里,那位口不能言的老刘头在墙头一晃而过。

清绮郡主所在的小院是李家禁区,倒也不怕有人察觉是否有人离开。

相对狭小空间是马车摆脱不了的弊端,也许只有皇帝的仪仗用车,才会具有真正地宽敞适宜。

因为唐朝时候官员和人们出行还没流行坐轿子,习惯坐车,加上那时人口成分复杂,有许多胡人,他们不习惯坐轿子,习惯坐马车、牛车。

而且那时的富豪商贾、达官贵人以多匹马拉的华丽马车为荣,所以街道比较宽,在长安城近郊奉邬县,已经能感受到官道路面的宽阔。

但毕竟车太麻烦,而骑马就方便多了,再加上天子脚下,再是势高权重,也不敢将自己的座驾马车布置得高过了皇帝的仪仗用车,因而只要不是跨地域远行,人们基本上都是骑马而很少乘车。

唐高宗是个很有开创性格的人,不拘古礼,以实用方便为尚。他到长安南郊参加大典,乘车而去,骑马而返,其后便以骑马为常,而皇帝仪仗用车基本上都成了摆设。

皇帝如此,百官效仿,很快便影响到整个社会,贵贱所通,鞍马而已,就是它的来源去处。

不但男人骑马,女人也多有骑马者。先是宫人骑马,外面的士庶女性跟着仿效,最后,无论宫内宫外,无论尊卑,都一样了。

本来清绮郡主一行也多是骑马往来城郊之间,只是因此时行事不明,李之又刚刚经历过存在着火势焚身险境,借口此行家什物件过多,才有的马车队伍的出现。

在狭小车厢里,他还没和清绮郡主说上几句贴心话,就感觉出马车半途停了下来。

掀帘查看之时,夏婆婆一行人已经汇聚过来,下车才注意到已经驶离奉邬县地界,前方两侧木林密集,想是为安全起见,应该要有所调整了。

果然夏婆婆走上前来低声说起:“小侯爷、郡主小姐,请移驾至第一辆马车上,前方密林路段需要格外谨慎,虽说有我们的人提前探路了,也难保某一角落隐藏之人难以察觉。”

俟老六随后近前来,“马车夫也换作我,四架马车的次序不变,就要委屈二位主家暂时忍耐一下,那辆车上有些杂物堆砌,那个张管家眼看得我们上路,其风险不得不防!”

清绮郡主点点头,眼望着小侯爷莞尔轻笑,“那就移过去吧,你现在是重点保护目标,相对简陋的车厢更有利于藏身。”

首节 上一节 34/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