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417节

尽管如此,萧家人也没让他知道更多隐秘事,但骆明仍从星点痕迹里,隐约获知,这类暗里培植之举,并非飞锡寺一家。

李之因而从察觉出意味极深的不同寻常,草草将八分山善后事宜交代出去,就急匆匆赶回鄂州府。

见到明王,不等老人家再次责怪他的不省心,就毫不遮掩地把审问结果道出来。

明王果然神情立时凝重下来,李之传递来的消息可是非同小可,尽管尚不知萧家身后势力,但足以说明,大唐皇室,看似风平浪静之后,存在着一股野心巨大的隐匿势力,往大里说,谓之意图有颠覆之心,并非痴人说梦。

李之之后,是明王根据内容另书进言陈事规格的书,封上蜡漆,由况晏亲持送往最近驿站。

暗里豢养隐秘势力并不稀奇,哪一家大世家没有个不曾对外宣扬的隐晦守护力量,只要没形成规模,并不是甚紧要事。

但像这种刻意培植修炼者的行为,就是官场的大忌了,而且萧家身后人还是皇室权势滔天人物,如此一来性质就变了,这可等同如在圣上身后掩藏着一只猛虎,而且是能导致政权倾覆的未知修炼者势力。

在场的况晏、李腾同样被深深惊吓到,与明王面面相觑良久,还是李腾首先张口:“萧家人迟早会获知一切,当务之急是如何赶在消息抵达长安城之前,控制住萧家主要人物。不然,隐在暗处之人,很有可能杀人灭口!”

“杀人灭口仅为其一,若因此导致那一方狗急跳墙,直接发动变事,才是最大危害!”况晏补充道。

“后者可能性不大!”明王适时发声,“当朝圣上目前不在长安城,意图颠覆之举也就不可能实现,暗人再是愚笨,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起事!我立刻启程赶回去,可不能因此而稍有懈怠,但内详情,需得尽快送往洛阳圣上!这样,正,你赶紧将此原委录下。贤,我这就草书一份密函,迅速启动马上飞递,八百里加急!”

第四百七十章 纷乱港口

唐代驿站设置,目前已经达到了辽东,每隔二十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公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就代表着遇到紧急情况。

传递紧急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最快可达每日八百里,这就是八百里加急的由来。

而且每一名骑乘人,均有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才能最大限度保证通行无阻。

李之依言不敢犹豫,就在当场几人围观下,极快地书出内详情。

字义里自然没有更深层解读,按说这等仅处于表层隐情探知的奏章,到不了引起皇上重视的地步,甚至会招来皇上痛斥,乃至治罪、

但此时此事不同于寻常,无论时局亦或高宗身体状况,都属于特殊时期,而且这事极有可能关乎于他身边某人,就不能不向这位皇帝直接奏告了。

洛阳距离鄂州仅不过一千一百多里,若路上无碍,至多翌日此时多一些,就能交到皇帝,甚至第日已有诏书颁下。

明王奏章里已提到,自己会马上动身赶回长安城,接下来的诏书自然会传递往长安城。

“敏,那个主簿黎宗敏,你必须第一时间将之秘密关押起来。至于那位广州刺史佐官方宇方太平,也要及时通知到弥元忠,刺史李芳铎那里暂时不要惊动。具体怎般处置,要弥元忠等候来自长安城的消息,再做进一步举措!”

待况晏走后,明王吩咐李腾。

李之却是接过话来,“老爷子,不如我亲自走一趟,原本就打算下一步赶往那里!”

“黔州郁山濯马潭?”李腾提出疑问。

原来李之一行下步规划要去往黔州府郁山山脉,故而他有此一问。

李之笑道,“只能拖后了,既然我们能八百里加急,萧家得到消息后,未必不会使用类似段。像是这种的马上飞递形式,造成的轰动效应很大,越是悄悄进入广州,对于方太平的缉拿越是有利。此人为广州长史官,那可是岭南道节度使与州刺史之下第一人,在当地势力不容小觑,我们不能不倍加小心谨慎!”

明王点头应和,“既然那人能荣任广州长史官,其人在萧家必会是核心层面人物,而且广州地界天高皇帝远,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那我总不能留在鄂州干等着,心里可是焦急啊!”李腾此言可不只是表达忠心,他本就身为皇族,一旦此事得以成功破获,自己若能深入涉及,会在皇族地位飙升。

李姓皇室人可多了去了,仅是长安城有颇大名气之人,就有数百人,加上各地诸侯,又能多个上百人。

若能跻身在这上百人里面,才算是真正皇族人氏,就不似现在的皇族血脉那样的可有可无了。

“骆明与惠通不是交代了,方太平另有下在岭南道节度使身边做事?你把此人深挖出来,一样是头功一件!”李之不忘了提醒。

李腾果然眼前一亮,略作沉吟后说起,“此人我大概有个方向了,其的人嫌疑很大,但我仅是鄂州府尹,够不着岭南道节度使身边事务啊,尽管弥节度使的都督府就在鄂州城。”

他虽是鄂州府尹,却管不到都督府事务,而且那人没有确定下来,纵是都督府有他的熟人,也不敢轻易找上门去。

明王说出一个名字,“你去找他,记得要以私人身份,最好直接去他府密谈!”

他也没问李腾怀疑之人的具体情形,心已在打算着,回到长安城动用大理寺秘密力量了。

那个秘密力量就是秘纹内卫,一旦全面动用此类势力,就说明局势已到了紧要关头,因而明王脸上神情凝重一片。

很快意识到这种气息变化,李之赶忙提醒明王尽快上路,“老爷子,需不需要我让继源道长一路保护?”

明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尽管此时已近晚饭时间,他还是坚决站起身:“不用了,我身边守护足够用了!对了,你老丈人去了造船厂,说是你夫人另有交代,我就不与他一同返回了,等他回来,你派人守护着他回去就是了!”

一向雷厉风行的明王,说走就走,等临淮郡王返回来,他已经离开近一个时辰了。

告知内经过,临淮郡王叹道:“长安城又要有短时间的纷乱了。”

问到他去往造船厂的目的,临淮郡王才说起缘由,原来是清绮托付过自己父亲,找到为正清绮堂打造运输船队的厂家,给定制一条专供家人乘坐的豪华型客船。

当时,皇帝所乘船名为龙舟,皇后所乘船则名为翔螭舟,临淮郡王带过来的图纸,就是源自于这两种船型改造的客船。

这是清绮托人得自于皇庭内院,那时唐朝造船技术远远居于世界前列,经由最强设计御匠师所打造出来的图样,无疑更会是最先进之物。

当然此种图样可不敢与龙舟亦或翔螭舟攀比,像是此二类豪华客船均上下分为四层,仅最上层就设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和回廊,可见其奢华程度的恐怖了。

临淮郡王带来的样式,只敢做双层设计,但也以金碧珠翠作装饰,悬缀有流苏、羽葆和朱丝,相当的考究装饰倒也不用省去。

但在拥有后世见识的李之看来,就很有些不如了。

因而李之闻之后乐道:“清绮还真是考虑得周到,广州市舶使的设立,做水路就近了很多!由长安城自武当郡郧乡县可入汉江,自壶口可入黄河,两地距离长安城均不过六百里,脚下紧赶一些,就是多半日的路程而已,船只停留在任何一地都方便得很。”

临淮郡王表示赞同,“还是汉江顺一些,沿途还经过这里,走黄河道就需再有绕行了。”

“岳丈大人,你将图样交给了谁?”

“宏炯舰舶修造厂的国元钧。”

“给他就好,但需要略作改动,样式已是极好,我很满意,但关键部位需要钢质加固,我需要面见国元钧,将改动部分标注出来。”

“交给我吧,你只需在图样上标出来即可!广州一行,我看今晚就动身吧,鄂州城若有未曾解决之事,也一并交给我。”

李之点点头,望向子石道长,将关于护送临淮郡王返回长安城一事道出,此人修为已经提升,与他而言,也就没有继续跟随南下的必要了。

子石道长毫不迟疑地应下来,“我马上派人去天柱山,将大长老成昊焱招过来,李先生走后,通云洞就暂时交由他打理,我自长安城返回,也在此地逗留一段时间!”

“还有那位云阳伯,目前此人刚刚境界不久,需要一段时间的根基稳固。就让他在通云洞内修炼,等我自广州返回,顺道带走他!另外,我估摸着渡缘寺方丈光济也会在近几日赶到,切记暂时不要答应他进入通云洞,包括其他人,也要等我回来时再做定夺!尤其是光济和尚,私下里塞给他几块半月石,别的不用多讲。”

首节 上一节 417/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