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445节

试过几种方法,依旧无法将之打开,最后还是孙思邈提到的办法,将铁箱置于炉火上烘烤一番,有一层蜡状黏稠物被缓慢融化后,才砰地一声自行敞开。

李之的探识力自然也在无障碍,只是似乎为时已晚。

铁箱内有物:一卷羊皮卷,一柄精巧西洋剑,一把看似极普通的铜质小壶。

没有人提前上,显然都在等着李之,他首先打开那卷羊皮卷,显然是一份地图,上面零星古怪字迹,引来孙思邈惊讶一声:“梵!雅利安梵!”

众人都是不知,李之也顺将其递与他,“您老既然识得,就需要依靠你来翻译了!”

孙思邈摇头叹道,“即使翻译出来,也需要根据天竺佛经一字字对照着来!这是古典梵语,里面字义难解,是因它包含太多天竺最古老方言,而且目前仅有天竺国极少人识得,好在我有一部被翻译后的佛经,应该有可能破译出来,但过程会很慢,数月,甚至一两年也说不定。”

“大唐现在可是有很多天竺人常驻,向他们寻求帮助也不能尽快些?”李之提醒道。

“这是最古老的那种雅利安梵,目前天竺国流行的梵已是经过至少前年的演化了,而且类似字符,目前仅存在于天竺国最高等种姓人身上,已是社会高等世袭阶级的标志之一,被从小纹饰在身体上的那种。我曾经好奇打探过,那些纹饰巫师也不知具体字义,在身上纹饰,象征意义大过原来本意,早无人识得了!”

见众人还是一副茫然神态,他进一步解释道,“梵语演进过程,早脱离于其他古代天竺地方语言,因为这些方言族群已经灭绝。再因梵语在很长时期内,始终维持口语传统,只有某些衍自古代的吠陀梵书可验证得到实际字样,我那一部佛经就属于此类,更精贵在上面居然留有部分后世梵注解!”

第四百九十四章 儒家法宝

最古老梵,一直与各种古天竺的俗语共存并演化,而从口语变成书面语,是已经世俗化后的几经变异体,早失去了雅利安梵原形。

如今唯有创立佛教初时,有具体字因便于传教才出现的,因而目前仅有那个年代佛经有相关字样,也就能够解释得清了。

但这些与李之等人关系不大,尤其是李之这位后世来人,既然那卷羊皮卷,是以地图形式存在的,对于拥有世界上大部分地理概念的他来讲,仅根据地图绘制,猜测出大概位置,还是能够做到的。

当然了,仅有大概地理位置是远远不够的,他不在意的原因,更源自自己根本不会认为西方或是西域人,拥有更高级修炼法门。

而其他宝藏对于他来讲可有可无,他只在意修炼相关传承亦或资源,因而对待此类宝藏,也只是略感兴而已。

示意孙思邈收起那份羊皮卷,李之才拿起那只看似普普通通的小铜壶,神色里带着些兴奋:“这东西是我们东土大唐之物,一种不知其品阶的铜壶法宝!”

此言一出,不仅是继源、伏辰二人大惊失色,便是见识过真正法宝的孙思邈,也同样面显惊诧:

“你说这是法宝?不能因为它被藏在不知材质的铁箱内,就断定其法宝性质,因为其上感觉不出一丝炼制气息,更无片缕道家、佛教法术纹理!”

李之嘿嘿一乐,“马爷可见过儒家法宝?”

众人又是大惊,他们均知道、佛、儒教均可修炼,其儒与道修炼方式有些类似,都是克制自己私欲,讲求尊崇天道天理。

但他们不信神鬼之说,修真更谈不上,因此并无实际修行功法,个人修行仅靠一个悟字。

儒家修行境界也只有两层,低级谓之成贤,高级叫做成圣。

在道、佛二教看来,儒家是很自私的,对儒家的认识理解就是只渡己,而不像道教是先渡己后渡人,佛教是讲究先渡人后渡己。

他们悟的方式同样是吸收日月精华,打坐,陶冶情操,进而感悟天道,而不似道教那般讲究自然之道,待得体内气息达到正平合,才开始感悟天地。

这种正平合就是修为,因而讲,儒家修行尽管有些与道教类似,但远无道家穷宇宙天地人之道,探寻真理的学问那样的深远意义。

修炼才会有修为,一如道教崇信贵生恶死,因而不但有修心之法,还特别强调炼身法术,强调心身并炼。

儒家所提倡的修炼方式就是意志力专修,将正常的生活、道德修养和练功融合为一体,练功的目的,是更积极地入世和更好地治国,不像佛家和道家那样为了出世,这是儒家功最突出的特点。

儒家功如果按照佛家的看法,还没有脱离“我执”的束缚,但儒家认为,练功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入世,所以这种功法本身,就是对于绝对自由的一种约束。

所以,儒家功和道家功、佛家功相比,非常简单,主要是以守静的心斋、坐忘为唯一方式。

因为儒家所奉行的仁义礼知信,均为虚而无质的思想境界,并没有道、佛两教修行出来的气感与能量那般真实性体现,这也是儒家多被当权者竭力举荐,并清醒以此作为行为、思想规范的主要原因。

但不能说儒家就不会有法宝,只是因为修成者微乎其微,更没有相关炼制法术就是了。

儒家功其实就是悟道,感养浩然之气,虽说艰难之极,但一旦修成,浩然之气就是一种至大至刚的宇宙元气,那可是可凌驾于天道之上的大道之气,其修得大乘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尽管儒家功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多高多深的功法和境界,而是静心养性,培养意志力和忍耐力。

实际上根据意志力、忍耐力得以小成,一样能演化出儒术法宝,但不具有能量性质,仅可用做提升静心凝神参悟至诚之道,或者说有助于个全身心感悟天地。

不具备能量气息,孙思邈所言感觉不出一丝炼制气息,更无片缕道家、佛教法术纹理,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旁人却是听李之这番长篇大论,令自己更加迷惑了,好像只有孙思邈略有参悟:

“正,你是说,这把不起眼的铜壶,就具有大道石的部分功用?”

大道石是李之得自于追魂谷遗址内的天地奇物,乃天地间最精纯能量与智慧所演化,不仅滋生灵性,更蕴含大道至理,为最佳感悟辅助。

孙思邈就眼看着他得到大道石,因而才有此一问。

李之笑道,“铜壶与大道石可不具备丁点可比性,但的确有助于感悟自然。这么说吧,我体内气劲,不仅可助自己感知更加敏锐,而且还能便是一切具有灵性物质。这把铜壶内就具有儒家灵性感知,之所以确认为出自于儒家,就是因它的灵性未有丝毫能量蕴含。天底下就只有儒修,在不能借助天地之力产生能量之前,所修来灵性就是此类所在。再通俗一点解释,用这把铜壶冲泡茶叶,既能将茶水自有香气赋予灵性,又能通过茶水,感知天地自然越发敏感!”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伏辰道:“也就是说,法宝并不一定只产生能量,还能单纯体现灵性。”

李之瞥出一道孺子可教的赏识眼神:

“伏辰好歹能从嘴里道出点正经话意,不错,法宝有各种形式,儒家法宝只单纯体现灵性蕴含。或许世上没有几人认知儒家大能,因而我也不知这法宝的原主人是如何炼制出来,也许炼制一词本身就不正确!”

“应该不是炼制,换做意志力凝结,可能更贴近一些!好了,我们也没必要再追根问底,只要明白他是个好东西就行了!正,我”

孙思邈话未讲完,李之赶紧递上自己意愿,“老爷子,能不能先让我把玩一段时间,您老也知道,我与老明王开办的茶社即将开张大吉,有这把铜壶,作用可是巨大!”

“得!”孙思邈狠狠瞪了他一眼,“既然抢不过你,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不过在我离开之前,是不是由我先尝尝鲜?”

李之做出一副万分不舍模样,将铜壶交出去。

孙思邈却是猛然站起身,一把抓起,一溜烟就消失不见,显然是急着泡上壶茶体验一番。

李之忙在其身后嚷道:“老爷子,还有件好东西没看呢!”

遥遥里隐约传来孙思邈声音,“就一把短剑而已,还是西方之物,毫无兴!”

伏辰就对那把精致而小巧的西洋剑兴致不减,“李先生,快说说,这是什么宝贝!”

李之拿起端详片刻,交到他里笑道:“或许在西洋人眼里它极珍贵,但在我们东土大唐之人看来,它仅不过是一把天外陨铁打造的短剑而已,说不上什么宝贝,倒也算是个稀罕物,至少称得上足够锋利!”

继源接过来,揪伏辰一根头上长发,引来伏辰不满:“怎么取我头上的,身体发肤乃受”

继源乐道,“你少来了,不然此剑由我收起来?”

首节 上一节 445/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