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642节

由于有了活牛现场宰割,一些类似如牛肉羹的当地民间小吃食,这些穆斯林就能接受了。

可见刺史府相关人等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为这些万里外远来贵宾,招待得尽心尽力。

泉州另外的特色美食实际上还有狗肉与肉粽,可惜这两类属于穆斯林忌讳之物。

福建茶叶可以鼎富盛名,海外客商汇聚于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着茶叶而来。

而泉州为所有茶叶产地生产商最集中的古有商埠,李之自然不能枉来一趟。

就在酒宴上,他便得到相关官员的供应保证,更是立即安排人收集货源样品,以便李之抽样下订单。

李之前世最喜欢安溪铁观音,铁观音是名茶之一,属乌龙茶,是闽南乌龙的代表之一。

此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能在此地购得原产地最正宗极品茶,是他来此间的主要心愿之一。

或许刺史府早对李之的这种偏好有准备,不消半个时辰,居然召集了近乎泉州最大的几家茶叶商家。

李之当即嘱咐人安排来人就座,瞬间就与这些人很投入地交流进去。

其中有一家商户,本身就是安溪当地传承几代的铁观音茶农出身,更是随身携带来被当做贡品的顶级品种。

观音韵,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酸有甜、有深藏不露、有霸气逼人、有温文雅而、有婀娜多姿。

千奇万种、无穷无尽,皆是观音韵,就好像大海里的鱼类,都叫作鱼,但品种繁多,目不暇接。

安溪铁观音的韵味观音韵亦是如此,被即使冲泡上的顶级贡品铁观音,仅闻其如梅似兰的香气,李之便知不虚此行。

原本此位商家还有些自恃,待得李之道出为皇上采购,那人顿时就放下了架子,态度那叫一个恭谨。

在当时年代,没有人胆敢抬出当朝皇帝名号办事,即使是宫内最得宠的宦官内侍,也只敢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混蒙态度。

哪里像是李之这般,大张旗鼓的打出高宗旗号。

那位商人名曰陈高明,与本地林氏茶农家族,号称唯有的最古老母树传承,两家母树大红袍,就是李之前世现代一样鼎鼎大名的绝品母树。

当然如今年代尚称不上绝品,但的确为安溪西坪镇为数不多的传承之一,尽管已是子树性质,但血统的纯正是可以保证的。

至于后世现代那几株母树,估计已是不知经过了几代的子树分植,果然不能与此时的母树相提并论。

陈高明所冲泡的这壶茶,似有一种神奇的穿透力,仅是嗅之就会穿透五脏六腑,甚至于每个细胞。

李之再回想其他品种闻香之时,其香气顶多也就到了喉咙,然后马上失去了感觉,而且那种香气会让人感觉俗。

眼下的铁观音香气则表现为雅,就好像闻到了茉莉花和兰花之间的区别,这估计就是有韵和没韵之间的差别之一了吧

而且他第一口饮入,入口一霎那的钻透之感,就好像千万个神奇的物质钻进牙缝里。

进而向两腮扩张,直入候根底部,在舌的表现则为被覆盖了一层薄薄冰膜,并有一点“油”的感觉,令其禁不住高声呼出一个“好”字。

同一席的马赫迪等人大感惊奇,纷纷聚齐茶盅,学着用鼻子深深嗅过,再仰头倒入口中。

很快闭目细细品味的马赫迪同样呼一声赞叹“陈先生,估计今后我也会喜欢上这种饮品,回甘之气令两腮生津,气又从鼻子冲出,并自喉咙到鼻孔之间长时间保留,这种感觉很是奇妙!”

陈高明笑道“特使先生,深层次的茶叶文化探讨已经是精神方面了,没想到您初品此等品质铁观音,居然就能品出其中极致来,让我万万没想到!”

李之暗笑此人口舌不一般,捧人都捧得这般恰到好处。

马赫迪还道此人果真对自己高看一眼,随即大喜“陈先生也觉出来了?我对此道是不是独有天分?”

一旁负责翻译的阿菲法抿嘴直乐,忍不住伸手拍了马赫迪一下“哪有这样不知含蓄的,也不怕叫人笑话!”

马赫迪哈哈大笑道“我知道大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仁与礼为先,言与默的中庸思想为核心,但我们西域人的直爽个性也属于礼仪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陈先生不会怪罪的!”

陈高明竖大指赞道“特使大人居然对大唐宗教文化也如此知之甚祥,果然不愧于贵国第一王爷之称!”

帝王阿卜杜勒·麦利克之下,就属马赫迪地位最高,尽管并没有什么第一王爷称呼,他一样感到身心都极为舒爽。

于是他眼望希沙姆道“咱们是不是也采购一些回去?”

希沙姆笑道“这事得问艾马尔与纳西尔,他们知道具体进项问题!”

不等二人回复,弥睿已然说道“像这种最极品茶叶,特使先生在外面是买不到的,我给帝王大人与诸位王爷带些回去,但可能数量不会有很多!”

马赫迪笑声依旧“那就多谢弥先生厚待了!不过,便是低级低一些的也是需要采购些,纳西尔,你以为如何?”

纳西尔回答“这是好事情,能自原产地购些货真价实的茶叶,这机会可是难得!我这里记下了,回头就会列出单据来!”

堂堂阿拉伯帝国,张口需购自然不会是小数目,在场几位茶商均是面露喜色。

陈高明趁热打铁“福建茶叶可不仅铁观音一种,像是武夷岩茶,福建白茶,茉莉花茶,金骏眉,工夫红茶等品类,这就一一呈献给诸位大人品个新鲜!”

随即有茶商起身招呼酒楼备下崭新茶具,李之借机介绍起大唐茶文化

“我刚刚著了一部全套《茶经》,目前尚未正式出版发行,但此时正摆在皇上案头!皇上钦阅后龙颜大喜,便赐予我数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我此行带来两套,一套留着奉献给帝王大人,另一套就给二叔吧!”

马赫迪自然是吃过见过的主儿,深知来自于宫廷的茶具珍贵之处,闻言更是欢喜

“李先生有心了,待回到帝国,我奏请帝兄为你打开皇室藏宝库,任由先生择取看上眼的宝物!”

两人间对话,可是惊骇住了在场的茶商,好家伙,居然张口就是皇室藏宝库内藏品任由挑拣,这,这权势也太吓人了些。

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字制版的构想

另有有心人,很快就意识到李之口中的《茶经》一说,瞬间意识到其中的紧要性。

大唐的茶香、茶艺,此时远未到真正兴旺时期,更不要谈远播海外,即使目前常有外商前来采购,也仅是诸多国家里的极少一部分。

茶叶的重要性,远不如东土的陶瓷、丝绸那般享有无上盛誉。

一旦有全面的《茶经》著作出现,本就引领世界潮流的大唐文化,势必会让各国掀起茶文化的浪潮。

作为外销茶叶的首要港口,泉州若能第一时间掌握《茶经》,就会迅速将茶文化极快普及开来

首节 上一节 642/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