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685节

像是小年自然也有单日假,于是自小年起,各地的年货供应,也经由陆路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

为何近段时间那些女眷们乐此不疲,早在半月前,这些外地年货或车装,或驼载,或马运,或驴驮,就已经频频出现了。

小年就是广州城内各处大集正式开启之日,伴随着几乎各条街道、各个村落都要组建的游行花茶,穿越大街小巷,数不清的小商小贩也纷纷占据街头巷口。

一百三十六行里,当然也缺少不了耍把式卖艺的,所以说,若想领教大唐盛景,年下各类大集,无疑就是绝佳的体现时期。

因弥睿、张弘愈带来的消息,让百十号客人们心情愉悦,主客尽欢也就由此生成。

此时阴雨天气开始放晴,不知谁提议,院中又点起了篝火。

但大多数西域人都围在前殿大堂内,听弥睿带来的当地官员说起春节盛况,不时引来阵阵惊讶之声。

即使李之在旁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此刻正有人讲到大唐的春节联欢晚会。

这个年代的大型艺人表演,实际上只有杂技演出,大多数是鱼龙曼衍、走绳、藏人幻术等节目,当时的人们以这种形式庆祝新年。

说穿了,就是有组织的将耍把式卖艺行为无限扩大化了,当然所请的艺人们均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了。

中国一直是典型的东亚农业社会,因为农事基础,所以对“春”这个季节最具感情。

立春亦或春节,一般被认为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相关民俗文化极多,而且根据年代、地域各有不同。

如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之类流传至今的大众习俗就不说了,在广州这个地界,就格外重视花车巡街,与舞龙舞狮队伍的街头表演。

与修炼者一样,他们均有各自的技艺传承,因而各个队伍之间的比试也是势不可少。

街头的斗龙斗狮场面,会从小年一直延续到元宵节。

因此过年期间,街头上始终挤满了人,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彻底心神松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

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十五,就有许许多多的的舞狮队挨家挨户的上门辟邪、讨钱。

舞狮队至少要有五个人,一个领队,拿一个长三齿叉,两个舞狮,两个挑锣鼓,后面的敲鼓,前面的打锣。

因为舞狮是体力活,过几个小时就得换人,所以舞狮队一般在十个人左右。

舞狮队进门的时候,领队先进,狮子踩着锣鼓声音得意洋洋的舞进来,锣鼓和其他人都在外面。

领队和主人家说些恭贺新年,万事胜意、新年行大运的吉祥话,主人家把准备好的红包拿给领队,然后点着一包鞭炮,扔到狮子脚下。

这时舞狮的人要卖力的舞狮,狮头要高高的举起舞上小段。

最后,狮子就低头弯腰,跟着锣鼓的节奏,一下一下慢慢的倒退着出门,再到下一家去。

第六百六十二章 比鸡打鸣还准时

如果哪家不想狮子进门,就把门关上,舞狮队才会直接到下一家;如果包个大红包,还可以让狮子表演采青。

红包一般用竹竿吊到五至六米的高度,舞狮队空闲的人,就用身体加上扁担和锄头,叠出一个金字塔形状,狮子就爬到最高处,用嘴把红包吃进去。

因而说,大唐的春节联欢形式,这类舞狮队会由始贯终,成为最活跃的一批人。

讲到此处的时候,阿拉伯大鼻子客人们,均是眼冒红光,满脸的兴奋期待色,清绮捂着嘴在李之耳边偷乐:

“仅是一个舞狮而已,你看看他们的表情,便是特使大人都是一脸的痴迷!”

李之侧头轻笑:“阿拉伯国家大部分地区是荒漠,逢节日就是个万人的礼拜而已,也就清真寺左右热闹些,何况还有种种忌讳存在!”

庞啼伏在李之背上笑道:“弥睿大哥带来的人也极会讲,我听着都动心了。”

“南方过年比北方热闹了很多,至少室外温度能长时间待下去!明日里你们就要更累些了,那些疯婆姨还不各个劲头十足?”李之提醒她们。

清绮掐了他肋下一把,“我也是疯婆姨之一好不好,那种热闹场面谁不乐意见?准保你也轻省不了,特使他们可是也在跃跃欲试呢!”

李之一眼瞥去,果然此时的马赫迪一脸地向往,并不时与身边的弥睿交流几句。

神识探过去,弥睿正在说道:“年三十白天,会有官府组织的艺人表演,到晚上就把他们招到这里来,艺人来自世界各地,其中有不少西域人,但以天竺国以人为主!”

“那就有劳节度使大人了!不过,我愿意看到更多大唐民间艺人!”马赫迪解释着他的想法。

“主要还是以东土表演为主构架,大唐有几十个民族,每到过年,都会有专人自全国各地请了来,仅是各式穿着,就能令客人们眼花缭乱!”

“我很想明日起就到街头去看看,这两天也没少听瓦费格念叨这些事,就连他们这些待了二十几年之人,也会歇业到处游玩!”

“今日里刺史府就召集人商议过了,自明日起这处客栈就会有军队驻守,特使大人上街游玩,也有专人引领!”

“那就好!大唐社会治安比我们帝国好太多,仅是瓦费格那家餐馆所在街面,我来到这许多天,就没看到一次街头打架斗殴者!”

“那也要做好安全防护,特使大人请放心,守护人员均着便装,不会影响到街头原有气氛!”

“也好,我已经让人置换了不少铜钱,江大人不是说了,越打赏,表演的越精彩!”

江大人就是目前被人围聚的几人之一,刺史府的官员,此人一直在口若悬河。

在李之看来,此人颇具后世导游的风范,不仅讲起来头头是道,偶尔还穿插个小幽默,笑点极高,经由翻译后照样会引来哄堂大笑。

人群里有那些世家人,但凡称得上世家的势力,过年过节均有自家的舞龙舞狮队。

他们也会不时插两句,邀请客人们去各家观赏,准保初一到十五,变着花的欣赏到不同表演。

这些人很懂得气氛营造,更知马赫迪一行人的身份尊贵,便是没有李之这层关系,他们也乐得请这些人出场,以壮脸面。

李之心下暗喜,有这些人主动掺和进来,可是省却了自己的照应,他甚至能想象到,自初一开始,前来上门邀请的人就会源源不断。

对于西域人来说,能见识到更多大唐风情,融合进当地民俗,远比逛街更有味道。

况且他们深知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最隆重接待的。

此时弥睿又说道:

“春节的序曲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虽说明日里才是祭灶日,但阿卜杜勒皇室贵客们大驾光临,今晚我们就在院中祭灶,燃竿放炮送灶神。”

马赫迪更加兴奋起来,“我们今晚就开始?”

他的表情很惹人发笑,祭灶竟然是用上了我们一词,显然是有心参与进去了。

首节 上一节 685/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