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88节

所有病人,唯有听到自己的病能被完全根除,才会是最有效心理暗示,治疗过程体内各种反应才能更具有承受效果。

积极配合治疗是病人病体被驱离之关键,李之的古医针灸有些类似于后世现代的生物治疗,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全新治疗方法,既能避免传统治疗方法所造成的不彻底、副作用大的弊端,也可以有效杀死肿瘤细胞。

而此类针灸方式仅为辅助作用,是通过真气才得以杀死肿瘤细胞,继而催发病人自身免疫细胞回输,进一步强化因结肠癌病灶驱离除后免疫细胞处于弱势,而滋生癌细胞却会反扑过来隐患,从而令原本好转病情从根本上杜绝再次复发可能。

等到那一盆滚烫药汤送进来,堪堪几分钟时间里,老妇人夫内就传来咕噜噜响动。

随着大量排泄物倾泻而出,老夫人由内而外的周身剧痛,也让她近乎力竭,此刻也没有了力气张口,多亏有人在左右扶住了,不然怕是会瘫坐在地盆里。

但自她嘴角的笑意里,旁观人等已是看出来老人家病痛解除后的舒爽,而此刻李之眼眉间也随着流露出一股疲态,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这一次可不是他如上回那般假装,长时间凝神专注,体内真气更是在一直灌注着,而且脑海意念力始终牵引着真气强行剥离块状病灶,以至于一时间精气神难以为继,脸色苍白得可怕。

好在随着大量体内秽污已经排泄出来,同样虚弱的老夫人,算是治疗完毕,果然如李之所言,待气血回缓,再无病患存在。

“效晟兄,劳烦扶我回大堂,稍作恢复,就开出随后恢复药方!奶奶并提隐患已除,从此再无大碍!再有,一遍遍沾取盆药汤给奶奶擦拭全身,待得药汤可入,就把奶奶身子浸泡其,等药汤渐冷,火速穿戴衣物即可!”

李昱、李呈兄弟忙上前搀扶退出,明王难掩脸上喜色,顾不得安慰李之,仅在他临走前,在其肩上重重怕了一掌,险些又让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明王念妻心切,见此情景更是着急,幸好有出来进去忙碌丫鬟告知详情,欣喜地入内查看。

清绮、瑜然算是有点经验,端上来备好参汤喂食下去,不多久李之就恢复过来,记得赶紧开出药方,吩咐明王府下人抓紧配置。

过得良久,二位明王返回厅堂,满脸喜色表明病人状况良好。

“正贤侄,没想到你果如传闻那般神奇,轩王府老二李龄那等绝症被你治愈,今日里又给我们家解决类似问题,看来我们这些老家伙的认知还是保守了些!”

老明王这话是正常病人家属心理,多少位御医未有如此段,想必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思,此刻才算是真正踏实下来。

李之自是一番谦辞,并打发二位公主前往探视,明王话题才终于主动转到正题上:“想必效晟路上给你透露了,这件事实际上我也意识到了,正考虑如何化解,没想到你这一出招,不仅可将危情化解,还会有更深用意。你能不能仔细讲讲自己看法?对未来局势又有何推断?”

“呵,这问题可大了,不是言两语就能说得完。”

“你只针对未来长安城内局势做个猜测就是。”

“有些话我可是只说了,或有冒犯李氏皇族之处,因为年轻会有很多臆断之辞,而且有些话过于大逆不道,还请明王原谅则个!”

他有后世历史资料借用,尽管于大势上不会有多大出入,但很明显太多遗漏或典传不详之处,像是临淮郡王就是史料不曾记载之人,难免此时的他身处当时,所做推衍便会存在极多漏洞。

况且明王本身就为李氏皇族历代核心重臣,他有些话会与这一族系密切相关。

“但说无妨,今日里仅有叔侄间唠闲篇,不用为自己上纲上线!”

“李氏皇族力量,目前已有点先天不足了,高祖时期李氏皇族两个重要支系被连根拔起,十王坐诛被驱;太宗时代之后,太子承乾、汉王李元昌、齐王李祐、魏王李泰接连被打击;前些年吴王、荆王、江夏王、蜀王也给剪灭,这才是那个武后有洛阳建都从蓄意到实施的原因!”

要知道,这些李氏诸王,大都是李氏家族最有影响力、最有地位成员,他将先天不足比喻为武则天今日之势盛起源,并不存在任何误断。

如今十王院之所以名不副实,也是同样原因,他言外之意很是明显,一旦武氏当道,进一步剪灭李氏皇族成员,不需多久,几套组合拳下来,李氏再无翻身之日。

“你是说这等篡权之事不可避免,或者已无法阻挡?”

第一百章 是龙跧虎卧,还是扳辕卧辙

“这是必然!但武则天一旦称帝后,就遇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那就是:应该让谁当皇位继承人呢?从某种意义上,她就必须得还政于李氏!从家族角度看,武氏家族才是这妇人的家,因而从这层意义上,武则天应该让自己侄子当皇位继承人,因为一写不出两个武字来。可问题是,若从亲情角度上看来,李氏家族血脉才是武后后人最终根基所在,武氏成员说到天上,也只是她的侄子辈而已,而李氏家族目前主要成员,是她的亲儿孙!”

武则天要把皇位传给武氏,需要武则天把自己亲儿子、亲孙子都推入鬼门关,甚至是直接全部杀掉,这种选择,本身是不可思议的,甚至就不是正常人可以选择的。

从这层意义上,武则天还政于李氏,几乎是必然,因为是她谋取了帝位,而非皇帝的老丈人、姐夫、妹夫篡夺天下,那样他们们才会从心理上没有什么负担。

皇帝的母亲在篡夺天下时,心理负担就实在太大了,若再将皇位继承让给武氏,就相当于把自己亲儿子、亲孙子全杀了,然后把自己家东西,都送给自己侄子,这种事,不但没有人性,而且从感情上,会让人觉得,它实在太过离奇。

李之叙述几句,就留给二位明王一个心理消化过程,绝非此等推断仅有李之独有,但如此堂而皇之论及,在当时年代可是杀头之罪。

“既然如此,那人何需那般不辞辛苦?况且会落下个篡夺大逆罪名!”

“从某种意义上,此个妇人也就是过过皇帝的瘾!当然了,这个瘾的价值非常大,因为武则天如果从未篡过位,或是一上位,就让自己儿子当太子;那她和历史上众多专权的太后有什么呢?若是真走到那一步,她最希望出现的结局,自然是自己儿子当皇位继承人,还能与自己侄子们和平共处。这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自己有封王称帝的野心,而不仅限于做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她有野心、有能力、有魄力、有勇气,因为她想最终成为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话。”

实际上李之的话并不存在多少主观臆断性,以目前武后在洛阳如此大兴土木,求贤用士急迫心理,根本不可能瞒过朝大臣。

只是尚未有多少人,能确信此人果然有日后魄力,尽管民间相关传闻早已呈水火之势。

“那你又以何为据,来论断日后必有此女将雄心胆略化为实际作为?”

“那就更简单了,当今圣上尚未离世,此个妇人就能做出洛阳拥兵自重,违反传统礼教,身为女子拥有男性嫔妃,甚至半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连我这个入世未深毛头小子都能达到消息,此时的武后大人心内还在意当今圣上么?”

如此交流,转眼就是一个多时辰,直到两位新旧明王互视一眼,请出来一王淞王、五王轩王、八王建成王,李之才做出一副大惊失色模样。

其实这几人存在,李之早有查知,虽只认得五王轩王,但旁人身份也不难猜出来,一王淞王的出现最令他深感意外。

一番见礼过后,一王淞王才接着原来话题讲起:“李先生,你虽然年轻,却说出即使我们这些层面之人也不敢轻言之语,尽管许多事已经不算是秘密了!你与二位明王交谈,我等几人都听到了,原本还在责怪明王为何连夜召集,果然此类兴师动众有大必要!”

五王轩王接到眼神示意紧接道:“我们在座之人,已无人将你看作年轻人,是因为你之前提起的解决方式,与我等几人之前商议不谋而合。既然大势已不可阻挡,为防止大唐基业免除有一场浩劫,无疑如何退避其锋芒,再行蓄势待发就成为另一大势所需。但怀有不堪被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势必会引起各地诸王不安,他们想要起兵对抗也势不可免。在未有共识达成之下,为将来考虑,起兵与蓄势同样不可或缺,却存在着两方理念不同而无法沟通之难。这些话你可明白?”

李之对此段历史早有知晓,当然明白其关键,“所以,如何尽可能保持长安城固有李氏皇族实力才是关键!好在如今当今圣上还在,先一步夯实根基为利好方面,对于如何交构与城内武后一系表面关系还有时间。”

“有话就直说,这里几人都是可信赖之人!”轩王察觉出李之话里有敷衍之嫌。

“我仅是一介小民,何来参政议事资格?”李之苦笑道。

“要你说就说,你与我轩王府,以及明王府有大恩,我们还能害了你?况且就因你非朝廷人,才更有资格所谓妄论,刚刚二十不到,在座之人该如何取舍自有定论,仅不过听取一下民间声音而已!”

一直未曾发言的八王建成王呵呵开口:“轩王我兄,你不用旁敲侧击警示,能在今晚聚集之人,都抱有一条心思,断然不会因为有何言谈,而对李先生今后或将来心有他念!”

淞王李平李放鹤也笑着回应,“我家四子李兴算是与李先生小有结识,这孩子心思颇深,却不代表整个淞王府,而且目前淞王府代里,可不是李兴为主导。我知你与明王府李呈有深交,但淞王府代里李楹、李皓均与之有过命交情,他二人才是未来淞王府根基!”

较之八王建成王,李平这句话更可信赖,李之深知李呈为人,与之有过命交情之人,应该不会太差。

而这位淞王直言不讳其四子李兴在家族地位,显然早就注意到此子性格上的过于趋炎附势,看来太会钻营了,也不是件好事情。

也正因李兴这个人物存在,才使得李之对淞王府上下印象极差,这就是今晚他在见到淞王后深感意外的原因。

但更意外的是,人家淞王显然很了解李之那种先入之见心理,不管是得自于于自己的表情变化,还是李兴回去后的复述分析。

“既然如此,小子我就放胆臆断一回!正如轩王大人所言,存在着两方理念巨大差异,这种微妙认知上的不同,会在武后得偿所愿后,与我方产生剧烈理念冲突!但选择龙跧虎卧,就要全力避免扳辕卧辙之举,这等敛容屏气姿态表露,势必会更引来起事势力愈加侧目相待。这个时候我们一方还不能稍坦心迹,不然一丝消息走露,带来的只会是武氏势力的斩草除根。因而为避免我方腹背受敌,长安城这处传统李氏皇族势力盘踞之地,就需要一个相对平稳各势力鼎力局面,因而在有限几年时间里,如何将长安城打造成与我方有利局面方为首要!”

“你这几年时间是如何推断出来?再有,又如何保证长安城不会被那一系更多侵入?洛阳城又怎会乐于令长安城秩序游离于他们的视线之外?”淞王李平一脸平淡。

首节 上一节 88/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