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468节

“温体仁这是要干什么?”刘时敏低语。

温体仁不但将他自己置于死地,还拖着毕自严一起下水,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阴谋?

是温体仁投靠了别人,要拉毕自严下马?这成本也太大了。

刘时敏抬头看了眼送信的内监,漠然道:“只有小人一人。”

刘时敏拿起奏本站起来,目光冷峻的盯着他,道“闭上你的嘴。”

这内监心神一凛,立即道:“小人明白。”

刘时敏转身出了班房,越过中线,瞥了眼朱栩的半关的门,迈入曹化淳的班房。

待曹化淳看过这道奏本,面上冰冷一片,眼中都是寒意。

刘时敏关注的是朝局,曹化淳看的是乾清宫。温体仁的这一道自白书是将毕自严架到火上烤,可也将朱栩推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刘时敏看着曹化淳,沉着脸道:“曹兄,外廷这些大人们到底在做什么?我现在怎么越看越糊涂了?”

按照正常来说,毕阁老致仕代表着景正朝多年的朝局大变,官场地震,换血,一些人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温体仁这个自白书,将事情一下子推到了最艰难处。

内阁那边估计会无比头疼,乾清宫的计划……也有可能被打乱。

曹化淳心里转来转去,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起身道“我们去见皇上吧。”

大明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急剧变化。

刘时敏点点头,跟着曹化淳转进朱栩的班房。

朱栩班房里,朱慈烨,朱慈煊,朱慈熠三个小家伙正在小客厅里端坐,乖乖的做着先生留下的课业。

这也是没办法,三个小家伙,除了小慈烨,其他两个人没点管束就到处疯玩,课业十有九次是完不成,那些先生时不时到朱栩这里告状。

小慈烨一本正经,一笔一划,写的平静,用心。

小慈煊拿着笔的手在颤抖,倒不是因为年纪,他就是拿不住笔,并且厌恶读书写字,倒是对刀兵之类用的得心应手。

小慈熠不同于两个哥哥,他心思不属,写几个字就抬头看向四周,百无聊赖的打着呵欠。

朱栩正在批阅奏本,不时抬头看向三个小家伙,这样的情形已经持续半个月。

他平时甚少与孩子们相处,这半个月感觉比几年还多,也让朱栩对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朱栩看着三个小家伙,嘴角微笑,心里慢慢转着念头。

刘时敏与曹化淳悄步进来,见朱栩看着三位殿下出神,二人放慢脚步,来到朱栩近前。

朱栩已经察觉到了,转向二人道“你们有什么事情?”

这二人一起来,显然是事情不小。

刘时敏将温体仁的自白书递给朱栩,道:“皇上,这是温体仁的‘自白书’,他认下了所有罪责。”

朱栩一怔,疑惑的看了两人一眼,拿起奏本翻起来。

看着这份自白书或者说是认罪书,朱栩的表情相当怪异,最后将奏本放在桌上,目光盯着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去。

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温体仁了,这位是一个深通官场规则,善于窥伺人心的老油子,想要他这样壮烈的认罪伏法,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朱栩琢磨着这道奏本,很快就琢磨出味道,不由得笑了起来。

曹化淳,刘时敏很忐忑,温体仁认罪,将毕自严拉下水,势必会打乱朱栩的安排,现在看着他的笑容,总觉得有那么一丝寒冷。

朱栩合起这道奏本,手指在桌面上敲击了两下,道:“将这道奏本发给内阁,仅限于内阁。”

曹化淳神色凝重,道:“皇上,这件事非同小可,朝野沸反盈天,人心惶惶,如果发到内阁,奴婢担心会再惹起风波来。”

外面传言是有人等不及,想请毕阁老提早离开,这个‘有人’一直模糊不清,没有人点出来。但大家都清楚,现在能登上‘首辅’宝座的只有孙传庭,傅昌宗二人。

若是真的是这样,这道奏本再发到内阁,只怕会凭添波澜,再出风波,内阁的争斗一旦明朗化,那对大明朝局,政务将有不可预测的预想。

朱栩将奏本递给曹化淳,道:“去吧,再透个口风出去,朕打算给毕阁老一个伯爵。”

大明朝的爵位向来吝啬,一般人根本别想,像王守仁这样的文治武功才能堪堪得到。

曹化淳与刘时敏两人看着朱栩,又不自觉的对视一眼,旋即猛的道:“遵旨。”

他们这才清醒过来,不管棋盘怎么变化,下棋的人始终没变!

二人快速离开,曹化淳亲自下楼,去一楼的内阁。

朱栩倚靠在椅子上,目光看着外面,嘴角勾勒着怪异的笑容,轻声自语道:“这温体仁还真是个聪明人,关于政务的罪责认的干干脆脆,涉及自身的一概不认。正常来说,按照我的性格,这样为了国政大义牺牲自身小我的人,绝对不会惩罚,反而的大加重用……可惜,偏偏你是温体仁啊……”

第1235章 变局里的人

曹化淳亲自下楼,进入内阁,见到毕自严,密谈了好一阵子才上楼回到班房。

内阁占据了一楼,地盘很大,但阁老们的班房都在一起,曹化淳又是焦点人物,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进了毕自严的班房,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私底下多少声音在悄悄流转。

孙传庭正在批阅山东上报的‘新政’进展与下一步计划,眉头一直拧着。

这份奏本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封奏本不应该不给他,偏偏就到了他手里。

还有就是,这份奏本里的语气,态度,仿佛就是对奏呈给他的,而不是内阁。

他身前站着幕僚,名叫郑志原,他面露忧色,道:“大人,现在外面风言风语太多,都说您要接替毕阁老出任首辅,不止外面这些地方官,京城里的官员……‘套近乎’的比以往多了数倍。这还不是学生最担心的,这道奏本不应该给您的,现在偏偏到您的手里,毕阁老是不是心里对您有了什么想法?”

内阁虽然不是一言堂,但在朱栩要求‘尊重毕阁老’的前提下,内阁的日常管理基本上是毕自严说了算,比如这分发奏本。

孙传庭抬头看了他一眼,道:“外面怎么传我们管不着,但内阁,朝廷要不信谣,不传谣,传我的话,谁再敢胡乱传播流言蜚语,一律革职查办!”

郑志原见孙传庭动了火气,连忙安抚道:“大人,这件事还好说,关键还是毕阁老,下官刚才看见曹公公进了毕阁老的班房,好一阵子才出来。听说,毕阁老脸色很阴沉,还砸了一个最喜欢的被子。”

孙传庭一怔,道:“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郑志原思索着,道“能让毕阁老生气的事情还真不少,但让曹公公亲自来说的不多,下官猜不透,或许,得大人走一趟了。”

首节 上一节 1468/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