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475节

傅昌宗瞥了他一眼,道“信任的陕西巡抚,会从六部侍郎中选,你不用担心了。”

温体仁眼神波动了一下,脸上露出放松的表情,道:“大人这么说,下官就放心。陕西的官员,大部分还是好的,若是能保,还请大人保一下,其他的,下官一力承当。”

傅昌宗又看了眼温体仁,微不可察的点头,道:“你有毕阁老的信吗?”

温体仁低头,道:“毕阁老应该是避嫌,还没有示下。”

傅昌宗点点头,道:“暂时看好陕西,等朝廷的命令。”

温体仁见傅昌宗到这个时候还是不给一句实话,心里微沉,默然片刻才道“是。”

傅昌宗懒得理会温体仁,交代一句便上了马车,卫队护送着他,快速回京。

温体仁看着傅昌宗的车队,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他这次牺牲这么大,朝廷居然一点安慰都没有,这完全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到底是为什么?”温体仁眼神森冷,咬着牙,语气愤恨。

他这次将所有事情揽在身上,颇有些大义凛然,是为皇帝,内阁背锅,没有道理不给他一点交待!

温体仁想破脑袋,想不到问题出在哪里,只能看着傅昌宗的卫队越走越远。

傅昌宗坐在马车上,闭着眼,表情平静,眉宇间却尽皆是烦闷。

马车很平稳,没有多少颠簸,傅昌宗闭着眼很久,忽然出声道:“毕阁老在江苏都做了什么?”

马车外一个声音响起,道:“回大人,毕阁老给陈奇瑜站了台,说了些话,然后在一些地方走了走,见了不少人,也处置了些人,不是我们的,倒是与孙白谷有关。现在,应该去神龙府了,他可能要见陈娘娘。”

陈娘娘,也就是布木布泰。

傅昌宗睁开眼,目中有一丝凝色。

布木布泰的神龙府掌握着对外贸易,朱由检与外面签署的一切条约,都要在这里履行,开展,可以说,这里是大明对外的第一个窗口。

与欧洲没有联系的时候,神龙府的收入就高达两千万以上白银,若是那些条约得以履行,神龙府所掌控的金银数量,对大明影响将不可想象。

毕自严去神龙府,抱了什么心思?

傅昌宗猜不透毕自严要在致仕前做些什么,但是牵扯进布木布泰,那就不是一般的事情,是逼着乾清宫出手了。

“希望他不要做糊涂事。”傅昌宗轻叹口气,他也不希望毕自严与朱栩君臣反目,以至于晚节不保,一世英名尽丧。

外面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是傅昌宗的幕僚,他听到傅昌宗的叹息自语,神色动了动,欲言又止。

这个时候,毕自严确实出了应天府,步入神龙府。

马车内,毕自严看着两边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紧凑有序的酒馆茶楼,面上没什么表情,眼神相当平静。

毕自严穿着普通布衫,如同一个寻常老儒生,走的很慢,看的很仔细。

他身边是税务总局法条司的主事,他跟在毕自严身旁,低声道“大人,不通知那位娘娘吗?她在神龙府呼风唤雨,若是引起误会就不好了。”

“不必,先看看。”毕自严淡淡道。

第1241章 毕自严前的吹大气

毕自严如普通人一般逛着街,看着这里的风土人情。

一群人陪着他,有来自内阁六部的官员,也有江苏巡抚的官员,此刻都小心翼翼,神情拘谨。

神龙府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地方,他是大明的国土,但不属于大明朝廷管理,这是皇帝直辖的地方,管理的人是布木布泰,不明的人称之为陈夫人,知晓一些的称之为陈娘娘。

这里所行所为迥异于大明祖制,没有官府,没有军队,没有大明的那些繁杂官位。

更像是一个江湖组织,以七大理事为管理层,管理着偌大的神龙府。

神龙府的位置,大概就是后世的上海,在黄浦江一圈,地狱庞大,地理位置非常的好。

毕自严所过之处,有很多建筑样式并非大明,一看就是域外的,有些他认识,木质的多半是倭国的,一些金碧辉煌,处处露富的应该是暹罗,一些大包头,占地极广应该是蒙古人建的。还有些教堂,颇为‘小巧’的房子,多数是西夷之人的。

正走着,一群高大的教徒叽叽咕咕的从毕自严等人身边穿过,侧头道“夷人在这里有多少?”

一个江苏巡抚衙门的官员上前,低声道:“想要入我大明,必须要有外事局的许可,发放的身份文书,这文书也有时限,根据下官的了解,在神龙府的外夷大概有三万之多,整个大明,可能超过五万。”

毕自严眉头动了下,没有多言,继续向前走。

在不远处的一个小茶馆内,一个二十四五的年轻人,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身旁是一个金发碧眼欧洲人,另一侧是一个矮小的倭国人,对面是一个衣着厚实的蒙古人。

年轻人伸手右臂,满脸得意,大声道:“这是德纯坊的丝绸,用的云织法,耗时半个月,这一件衣服价值二十两,看到我这个围巾了吗?山右陶家的手艺,在南直隶卖六两银子,这靴子,江西周家的独门技艺……”

这年轻人炫耀着,他一身上下,居然不下五十两银子!

桌上的三人立即露出殷羡的表情,那个欧洲人以蹩脚的汉语道:“李公子不愧是凉城大家,我听说,你们李家就占据了凉城一半,号称李半城……”

倭国人看着他身上那些衣服,装饰,满脸的羡慕,迫不及待,语气期待的道“李公子,这些,能否给我们分一些,我们愿意出高价购买。”

那个蒙古人更是双眼圆睁,看着这位李公子道:“李公子,我也愿意高价购买,还请李公子多多提携……”

李公子小眼睛眯了下,又从身后拉过一个小盒子,道:“看到了这个盒子吗?上好的紫檀,看到里面的玉了吗?这在前朝是贡品,当今皇上因为顾及扰民,所以取消了,再看看这块绢布,一秀两面,这是顶级的刺绣……”

欧洲人,蒙古人,倭国人看着桌上的小盒子,他们长久与明朝打交道,一眼就看出,这三样东西根本就很普通,不值钱。

但三人心思通透,欧洲人立即道:“李公子说的没错,这一套我都要了,二十两,要一百个!”

“我要一百五十个!”蒙古人毫不犹豫的跟着喊道。

“这么好的东西,我要三百个!”倭国人个子矮小,可财大气粗,一脸真诚的道。

实则上,这东西连五文钱都不值。

李公子眼神都是笑容,道:“咱们做生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天就是来喝酒,来,喝酒,喝酒……”

欧洲人,蒙古人,倭国人也是一脸附和,满脸的笑容。

“茶馆喝个屁酒!”不远处一个年轻人听的愤恨,低声的骂了句。

首节 上一节 1475/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