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733节

冯祝连忙低头,道:“奴婢认为,这件事,还是要掌握在内阁里。”

朱栩倚靠在椅子上,目露思索。

冯祝的话,提醒了他。孙传庭的吏治改革明年才能堪堪推行到县一级,想要这些人在盘错复杂的士绅环境掌握局势,两年根本没指望。

如果再交给地方去分地,很可能是左倒右。

但内阁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精力在整个大明去做土地丈量,人口登记,划分田亩这样琐碎,复杂又耗日长久的事。

朱栩沉吟一阵,道“听说曹老太爷病情好转了,你代朕去看望一下。外面有朕亲写的‘忠勤侍国’的牌匾,你带着去,去皇后那领一万两银元,再告诉曹化淳,没事进宫来看看朕。”

冯祝被朱栩突然跳开的话弄的一愣,旋即又连忙反应过来,道“奴婢遵旨。”

朱栩摆了摆,没有再多说。

土地的事,是封建王朝最核心,最复杂的事,收地麻烦,分地更麻烦,何况还要考虑应对兼并以及日后的商品经济等等问题。

越是到了这种时候,越感到事情棘,即便是朱栩也要谨慎应对,推敲再。

冯祝从东暖阁出来,取了牌匾包装好,又去坤宁宫取了银元,这才准备前往曹化淳府邸。

“公公,皇上对曹公公可是真好,不止给了皇家庄园,还赐写牌匾……”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太监满脸羡慕。

朱栩登基后查封了净身房,也就没有新的太监,这个年轻人,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入宫了。

冯祝瞥了他一眼,道:“忠心为国,一心侍君,临了给些赏赐,这是应当的,皇上都还觉得不够,你羡慕个什么。”

小太监讪讪一笑,不敢多言。

不提冯祝前往曹家引起的一番动静,在永和宫内,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永和宫是兴子的宫所,迎来的人是松平信纲。

这一次大明的年终大议,孙传庭严令所有巡抚不得缺席,朝鲜,琉球,科尔沁等都来了,唯独倭国的多尔衮得到允许,可以不入京。

多尔衮于是派了使者,松平信纲入京。

松平信纲在按照礼数落脚,拜见内阁后,便迫不及待的请求入宫,面见兴子贵妃。

曾经的君臣二人再见,身份变换,情势复杂,难以言表。

松平信纲看着有着微隆起小腹的兴子,心里五味杂陈,神色更是悲戚,还是依着大明礼节,抬而拜道:“微臣松平信纲,见过贵妃娘娘。”

陪着兴子的除了她的母亲和子,还有皇后张筠派过来的宫女,大门敞开,光明磊落。

兴子神情自是复杂,看到松平信纲似乎回想起了倭国的岁月,只是,物是人非,不堪回首。

“平身吧。”兴子的声音不如过去那么清脆,多了一丝柔软。

松平信纲起身,看着兴子的阵势,知道她用心良苦,本来一肚子话,出口却是:“娘娘,可还习惯?”

兴子勉强的微笑,道:“陛下待我甚好,无需担心我,你们……可还好?”

松平信纲来之前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但眼下却不知道如何回答。

说好,多尔衮在倭国采取的是高压统治,大将军府收拢了近十万武士,在倭国四处镇压反抗者,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更别提那些四处征讨,无休无止的大军了。

如果说不好,明朝废藩置县,废除了森严的武士制度,清扫恶霸,力求稳定,并且大明的教化如同潮水涌入,一切都是奔着好的方向发展。

兴子似乎明白了,微笑着道:“那就好,松平君在京里多待些日子,我有些东西准备一下,你带回去给政仁。”

政仁是兴子的弟弟,后水尾天皇本来准备让兴子禅让,传位给他,结果意外突发,一切终止了。

政仁虽然年幼,但他在太政院也有一席之地,并且十分重要,代表着曾经的倭国皇室力量。

太政院另一股倭国的本土力量代表是德川明秀,继承的是德川幕府的残余势力。

松平信纲是德川幕府的家臣,也是倭国的臣子,这种情形无法多言,只得道:“微臣知道了。”

兴子也没有更多的话与松平信纲说,只能微笑交代几句,便让人送他出去。

松平信纲出了这座偌大的紫禁城,望着无暇的天空怔怔出神,良久也只能轻叹一句,心情沉重的回驿馆。

幕府没了,倭国亡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在松平信纲离开皇宫的时候,南直隶巡抚陈奇瑜姗姗来迟,终于到了京城,他一番洗漱后便快速进宫。

朱栩已经等他好些天了,终于大明最重要一个省的巡抚到了。

继往开来 第1467章 乐观的南直隶

陈奇瑜入京之前就一直在准备,面对朱栩依旧忐忑不安。

内阁这次集体发飙,对各省巡抚没有半点情面留下,孙首辅更是放言要撤换多个巡抚,陈奇瑜也不确定,他在不在这‘多个’里面。

陈奇瑜站在朱栩御桌前,认真的汇报道“皇上,目前南直隶各项‘新政’进展很是顺利,府一级基本稳住了局面,反贪腐,反懒政,反奢靡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巡抚衙门掌握大局,督政院,大理寺,税务总局,税务总局,执法局等推行相当的顺利,府一级已经控制住,虽然偶有一些反对声,但不影响大局。尤其是应天府,苏州府,扬州府等,‘新政’推行的最好,落实了七成以上……”

“从总体来看,吏治改革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有形无形的抵制依旧存在,尤其是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想要澄清吏治,还需要时间……”

“商业发展出乎臣等预料,目前整个南直隶如火如荼,税收年年攀升,出海的热潮方兴未艾……”

“田亩改革是最为艰难的,目前南直隶八成以上的田亩集中在世家大户手中,剩下的也被瓜分殆尽,百姓几乎都是佃农。关于朝廷收地的谣言四飞,‘朝廷收地是为了给达官贵人’,‘朝廷将收重税’等等,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都对田亩视若生命,不肯放手……”

“巡抚衙门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包括权力的理清,分配,落实,商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田亩策的各项发展纲要……”

朱栩看着陈奇瑜,默默的听着。

南直隶是大明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虽然历经变幻,但最底层的始终没有触动多少。

吏治,在南直隶已经不需要多担心,已经没人能反抗,只要按序就班的推动下去,披荆斩棘也好,快刀斩乱麻也罢,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

商业,这个不出意料,在没有多少阻力,朝廷以及地方的支持,外加神龙府海贸的全力推动,发展的如火如荼,是三大改革核心中进步最快的一个。

第三个是‘土地’,这一块是朱栩改革的核心,也是封建王朝最重要,最基础,最致命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1733/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