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6节

焕儿一身青色半身斜纹长裙,闻言顿时俏脸通红,红到耳根,娇艳欲滴。

“呀,焕儿思春啦……”

朱栩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般,大喊一声,转身就跑。

焕儿大惊失色,慌忙向里面张望,直到确定里面的那两位没有听到,才暗松一口气,旋即看着某人已经消失的背影,磨着银牙,含羞带煞的怒对着四周的婢女道“今后惠王来了,一律不准进!”

“啊……”

“不要焕儿姐……”

“焕儿姐,殿下还小,您就不要跟他计较了嘛……”

一听到惠王殿下不能来了,四周本来还在窃笑的婢女们纷纷哀叹起来,跟焕儿低声娇嚷起来。

焕儿顿时心里更气,看着一个个求情的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哼了一声,转身进屋,留下一群人继续哀叹。

“还小,他比你们一百个都鬼机灵!别以为我不知道,就喜欢他打赏你们这些浪蹄子……”

走进去的焕儿忽然又回来,瞪着这些婢女又教训了一通,最后结论是:我说不准进就不准进,除非皇后娘娘发话!

娘娘会不让殿下进门?他要是三天不来,娘娘估计就得亲自去景焕宫了!

婢女们顿时喜笑颜开,却又飞快绷着脸,一副遵焕儿姐姐命的模样。

其中一个婢女待焕儿进去后,与其他姐妹找了个借口,也悄悄的走了。

差不多熬到中午饭点,朱栩与曹文诏两人晃晃悠悠的来到了礼部尚书的宅邸后门。

四周瞥了眼,朱栩谨慎的前后看了眼,才对着曹文诏底气十足的说道“老曹,叫门。”

“开门开门,有客来访。”曹文诏上去就将门拍的好似要散架一般,沉声喊道。

“来客见谅,”很快里面的家丁就大声回应道:“我家老爷恕不见客,若有必要,请走正门。”

曹文诏一怔,转头看了眼朱栩,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从门缝塞进去,道:“我家公子来自宫内,还请通融。”

很快银票又被退了回来,伴随着家丁的声音“客人请不要为难小的。”

曹文诏这次是真的没有招了,转头看向朱栩,此刻朱栩也摸着下巴,四十五度角看天。

曹文诏看了眼天,发现今天天有些阴,什么都看不到,本想张开询问,忽然间福临心至,从怀里掏出一分折子,塞了进去道:“请将这份折子转呈张尚书。”

这是御史弹劾张问达的折子。

里面静了一阵子,又道“客人稍等,我去去就回。”

朱栩看着曹文诏眼神讶色一闪,这个大老粗也学会动心思了。

曹文诏立即嘿嘿一笑,对着朱栩道:“想到昨天对付骆养性才想起这个。”

朱栩赞许的点了点头,心里颇有成就感,这才是自己调教出来的人嘛。

没多久,那家丁又跑了回来,将折子从门下塞出,道“客人见谅,我家老爷今天有恙不方便见客。”

“看来他是执意辞官了。”朱栩自语一声,清了清喉咙,上前对着紧闭的大门道:“皇后娘娘口谕,张问达接旨。”

门内门外瞬间安静了,曹文诏张了张嘴,旋即也愕然的点了点头,这个方法确实最管用,而且不怕被揭穿。

没多久,开门那让人牙疼的声音响起,一个清秀的家丁对着朱栩道:“我家老爷请惠王殿下进去。”

第7章 威逼利诱

朱栩满意的点了点头,跟着家丁向里面走去。

“下官见过惠王殿下。”在大堂门前,一身家常服的张问达,抱拳对着朱栩行礼道。

朱栩目光不由得眯起,打量着眼前这个人。

五官均称,皮肤白净,留着山羊胡,神色平静中有这一股淡淡的凌厉之色,内敛而稍外漏。

一时间,朱栩思绪飘飘。

要说天启初年,满朝文武,最让朱栩佩服的,并不是勉力维持大局的首辅叶向高,也不是号称内相的王安,更不是魏忠贤,而是这个张问达。

张问达,吏部尚书,天启三大案的经手人甚至是策划者!若非他早早致仕,内阁首辅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不会被魏忠贤生生整的家破人亡。

曹文诏见朱栩看着着张问达发愣,张问达也默不作声的保持姿势,不由得低声在他耳边道“殿下。”

朱栩头一扬,醒悟过来,看着眼前的张问达微微一笑,道“张大人见谅,本王是第一次见你,难免有些举足失措。”

张问达起身,今年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倒也不在乎多拜这点时间,闻言看着朱栩,一副公事公办,没有公事请离开的表情道:“不知惠王殿下今日到下官府上有何吩咐?”

绝口不提皇后的口谕。

朱栩也不过是拿那当借口进门,见张问达识趣的没有问,他背着手,装模作样的说道:“本王来得匆匆未曾用饭,张大人不邀请本王一起吃点?”

张问达神色不变,还是那副表情,道“殿下见谅,下官府上都是粗茶淡饭,入不得殿下眼。殿下若有吩咐,下官立刻差人去办。”

朱栩抿了抿嘴唇,他是真饿了。但眼前这位张大人心思通透,狡猾如狐,不是骆养性那么好对付的。稍稍沉默了一下,有点嫌弃的对着曹文诏道:“说的也是,你去醉仙楼将他们最好的菜打包几份过来,今RB王与张大人一起用饭。”

说完也不管张问达,绕过他,直奔大堂走去。

张问达神色微怔,旋即右手食指摸索着大拇指上的扳指,眉头微动,然后跟着朱栩走了进来。

朱栩走到大堂里面的椅子上坐下,对着走进来的张问达热情道“张大人不用客气,随便坐。”

张问达食指一顿,旋即道:“谢殿下。”然后隔着桌子坐在朱栩右边。

朱栩坐下来,左手放在桌上,四指敲击桌面,如同马蹄声,在安静的大堂内一阵一阵响起。

张问达进士出身,论官位是号称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论地位,哪怕是首辅要熬两年他也做得,在文坛更是名声响亮,号称大家。

他端坐一边,神色不动,只是余光也不时扫向朱栩,心里暗自揣度。

如今魏贼恶行越多而阻不得,朝中已多有大臣弹劾不果,辞官的辞官,外贬的外贬,哪怕他这个吏部尚书也压力颇大,不得已也要辞官。

首节 上一节 6/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