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600节

最上面的是户部的,也就是傅昌宗所写。

朱栩一边喝着粥,一边盯着看。

傅昌宗这叠纸上写的很详细,言称‘需内革’,大致是精简人手,明确职责,然后是梳理政务,再次是整顿纲纪,然后才是谈及户部的关于‘户籍’,‘田亩’,‘税收’,尤其是‘商税’,他谈及比较多,也有不少想法。

朱栩微微点头,放到一边,看向下一叠。

这个是周应秋,吏部的。他称‘内监外视’,是要内部监查,外部察视,然后就谈及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升迁等等。周应秋写的相对较多,显然他是对吏部有不少新想法与考虑的。

朱栩放到一边,又拿起下一叠。

这个是礼部的,张我续即将调入内阁,可也写的用心用力。他言称礼部要‘内议祭礼,外塑威信’,是要将大明祭祀仪程进一步规范化,对外也打造礼部应有的威信。

被党争拖累,朝廷在百姓眼中的威望其实是越来越低的的,四处的民乱,说明的就是这一点。

其中还有一条,应当澄清大明历代皇帝,尤其是‘建文’,‘景泰’。

朱栩若有所思,放过去,看向下一个。

这是刑部的,倪文焕所写。

倪文焕没有再内外纠缠,直言京城也需要三司衙门,直接连通地方,三司衙门除了主管,其他人只能在内部升迁,不得外调。

朱栩倒是对这个颇为赞赏,其他所写的革新计划也都微微点头。

刑部是大明反贪反腐的第一道线,倪文焕很多想法都不错。

下面的是工部,徐大化的。

徐大化直截了当,将工部野心勃勃的计划都写了出来,比如‘构建全国官道网’,‘无处不水泥路’,修桥铺路,开山凿石,还有就是要为朝廷建造战船等等。

看上去颇为认真,也有条有理,并不是妄想或者糊弄。

朱栩放下勺子,看着徐大化的这篇‘奏议’,大明上下现在对修桥铺路都非常热心,一来是改善乡里的道路泥泞,二来,但凡这这种事都是要刻碑纪念的,谁不想流芳百世,任后人凭吊?

所以,但凡是读书人亦或者乡绅都颇为积极,且修路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就地取材,无非就是一点伙食费。

这是‘以工代赈’的一种,江南还好说,最重要的还是西南,朱栩也在计划着进行大规模的修桥铺路,挖渠通河,一举多得的进行抗旱抗灾。

放下徐大化的,接着是兵部申用懋的。

申用懋这个兵部尚书在朱栩看来多少是有些‘委屈的’,一来上面有孙承宗统管,二来下面又有孙传庭,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申用懋却从未抱怨什么,一直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这一点,朱栩颇为赞赏。

他的奏议写的比较多,一来要再次明确军阶,军衔,二来建立总的后勤基地,三来就是申明朝廷的军队制度,四来就是明确兵部的职责……

朱栩看的格外认真,申用懋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的军制不清不楚,纵然领兵的知道,可朝廷上下很糊涂,还有就是兵部职权过大,不但掌握地方省兵,府兵,县兵,还有大明的常备军,几乎除了禁军之外的所有兵马!

这些都在朱栩控制之内,可也要考虑长远的。

他看了好一阵子,微微颌首,申用懋说的不错,他心里也是在不断的思索。

最后一道,是靖王朱履祜的。

靖王的奏本写的最多,包括了重修大明律,立‘官吏守则’,确立督政院职权,废除旧弊如缠脚,革新大明用人规定,除吏部推荐,皇帝准许之外,还需督政院核查,最重要的还有‘宗室地位考量’等等……

朱栩看的格外认真,这几人显然都是很用心的。

大明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问题会非常的多,还好有不断的大事可以掩盖,外加消息不通畅,给了朝廷处理的一个缓冲期,同时也需要朝廷不断的推进改革,以达到新的稳定,平衡。

刘时敏见朱栩看的告一段落,上前一步,道:“皇上,过了午膳时间了,几位大人都还在等着……”

朱栩一抬头,脑子还是那些事,有些浆糊,摆了摆手道:“今天就不谈了,让他们回去,仔细写一道奏本来,过两日朕再找他们。”

越是到年关,越是忙个不停。

曹化淳应声,刚要走,朱栩道:“你也写一个,对皇宫里的,十二监等等,都可以写,写来朕看看。”

刘时敏一怔,倒不是他不会写,而是这皇宫涉及皇家,要是一不小心写多了什么,那可是大.麻烦。

朱栩不知道刘时敏的想法,又继续看着七个人所写,而后拿起笔,在上面进行补充,修改,打算过两日再找他们商议。

刘时敏一边应声,一边揣摩,一边从侧门走了出去。

刘时敏刚走,曹化淳就急匆匆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皇上,信王来了。”

朱栩还在写着,不在意的道:“宣。”

曹化淳神色有些沉凝,在朱栩耳边再次道:“皇上,信王是来请辞的。”

朱栩笔尖一顿,转头看向曹化淳道:“你说什么?”

曹化淳能看到皇帝眼神里的错愕以及一抹冷色,微低着头,道:“信王对礼部刊登的那篇文章很不满,在礼部发了脾气,可礼部并没有应承信王,所以……”

朱栩会意,神色恢复平静,目光看向外面。

内阁首辅的位置现在只能姓朱,一来是给天下人皇室团结的信号,二来也是遏阻党争,信王要是撂挑子不干,靖王在督政院一时半会还离不开,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推上来。

信王给朱栩出了一道难题,同时在逼宫!

第523章 圈禁信王

朱栩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微冷。

朱由检这么一出完全是出乎他的意料的,内阁是他接下来推动政改最重要的一环,是绝不容有失的!

曹化淳也面露忧色,皇帝之所以一直留在信王,就是因为他的潜在重要性,要是他真的决意‘就藩’,在皇帝还没有亲政的当口,朝廷,皇帝都将陷入异常尴尬的境地。

不好处置!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

好半晌之后,朱栩眯着眼,淡淡的道“传旨,信王德行有失,即日起,闭门思过,没有旨意不得外出,内阁一应事务,由来宗道处理。”

首节 上一节 600/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