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177节

  冯道笑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份凭据,在孙女面前晃了晃。

  他买的更多,足有五万贯!

  冯道不算清廉,但也不是富人,这五万贯,等于是把棺材本都掏出来了。

  老太师看了又看,他突然探身,将凭据塞进了煮茶的火炉里,眼看着炭火把凭据给吞没了。

  “啊!”

  冯姑娘惊呼一声,要伸手去抢。

  老冯道霸气地一挥手!

  “我是瀛洲人,叶华替我把家乡拿回来了,这钱是我该出的!”

  转眼之间,五万贯化成了灰。

  冯姑娘的眼泪都下来了。

  “祖父,你老一生清贫,这钱,这钱是你养老的!”

  冯道深吸口气,眼睛眯缝起来,憧憬道:“假若能回归故园,把几根枯骨葬在桑梓之地,常伴祖先左右,纵使只有一个薄皮棺材,我也是心甘情愿啊!”

  冯姑娘擦了擦眼角的泪,嘟着嘴唇,一副嗔怪的娇模样,端得楚楚可怜。

  “祖父,你也太偏爱冠军侯了吧?把棺材本都送给他,那小子要是还不念着祖父的好,简直是狼心狗肺,没有心肝!”

  冯道看孙女咬着银牙,义愤填膺的样子,摇头笑了笑。

  “你当这点钱多码?”冯道靠在躺椅上,身躯微微摇晃,笑呵呵道:“心疼那小子的人不在少数,比咱们有钱的,更是比比皆是,你瞧好吧!”

  冯姑娘吓了一跳,她把所有私房钱都拿出来,凑了一千贯。无论怎么看,都不算是小数目,除了那些豪商大户,达官显贵,谁还能出更多的钱?

  不可能的!

  冯姑娘笃定想到。

  或许这笔钱花出去,叶华就会把她记在心里,有些事情就顺理成章……可听祖父的意思,又坐立不安,她决定一探究竟,到底还有谁,比她更用心!

  在家里略坐,就匆匆回到了叶府。

  到了叶府之后,冯姑娘就见到了让她目瞪口呆的一幕。

  老太太叶氏让人从地窖里,搬出一坛子一坛子的金银……叶氏当了几年老封君,每到年节,赏赐就不少,她还研究出了孵蛋的方法,在叶家的田庄里,有上百户专门养殖鸡鸭鹅。

  另外老太太还种桑树,养蚕缫丝,种麻,纺织粗布……老太太每年到了农忙的时候,都会到庄园去看看,叮嘱手下的农户,用心做事。

  这几年下来,丝绸和粗布买了不少钱。

  所有都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一万贯,比郭威还多哩!

  真看不出来,老太太的家底儿还挺厚实的!

  没等冯姑娘感叹完,符二小姐就到了,她手里是几张地契。

  重修开封的时候,叶华往外拍卖土地,符三借了她姐姐二十万贯嫁妆,买了好多土地。这些土地现在可值了大钱!

  叶华这家伙当时规划的时候,就把商业区放在了离符三土地不远处。

  众所周知,同样一座城市,地段不同,房价可谓是天差地远。

  符三拿到了黄金地段,那是坐着升值。

  光是符二小姐手里的这些地契,就差不多值五十五万贯!

  “老祖,我哥联络了大相国寺,以这些地契作为担保,从和尚那里借来七十万贯,全部拿来买债券,这次光复燕云,可是我大周头等大事。都说巾帼不让须眉,我可不能落后!”

  寻常人押55万贯,能借出来30万贯就不错了,也只有符家,哪怕不用抵押,借几十万贯,都跟玩似的。

  叶氏呵呵一笑,“真不愧是将门虎女,话说的有劲儿!”

  老太太拿出那么多,冯姑娘已经吓了一跳,等到符二小姐这里,简直是惊掉了下巴!

  “符家果然财力雄厚,非比寻常!”冯姑娘挤出一丝笑容,显得很尴尬。

  符二小姐把眉头一挑。

  “我这算什么,要说起来还是三妹舍得下本钱!”

  符二小姐漫不经心道:“我三妹的地产比我还多,她还有印刷作坊的股份,另外前段时间,大周和契丹通商,她卖出去不少丝绸,又买回好多耕牛和战马,还在大名府开了皮具作坊,赚了可是不少!”

  符二小姐继续笑吟吟道:“三妹年纪小,可比我有魄力,这几项钱加起来,她至少能投进去一百五十万贯!等冠军侯打赢了,三妹手里的钱可就不知道要变成多少哩!”

  

第270章 瓦桥关

  

  人比人,气死人。

  哪怕是太师府的千金又如何,有些人或许生下来就是让人嫉妒的吧!

  一百五十万贯!

  就算是国库,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富可敌国,真是富可敌国啊!

  冯姑娘突然有些意兴阑珊,她觉得在叶府待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老天爷不会给她机会的,因为在她的前面,已经有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冯姑娘丢了魂儿似的,也没什么言语,她只在叶府少坐,就回了太师府。

  冯道掏出了五万贯,家里面捉襟见肘,他把轿夫都给辞退了,府里的佣人也少了一半。看起来冷冷清清的。

  孙女回来,伏在冯道的手边,无声啜泣,两个肩膀不停颤抖,伤心到了极点。

  “唉!”冯道叹口气,“这长不大的,总也长不大。爷爷让你去看看,不是让你自惭形秽,回来哭鼻子的,你懂吗?”

  冯姑娘依旧是哭泣,而且更加剧烈!

  “傻丫头啊!”

  冯道苦笑着摇头,“我为了收叶华当门徒,威逼利诱,什么手段都用了,他就是不上道!”

  “那是他不知好歹!”冯姑娘凶巴巴道。

  “非也,他那个人,心高气傲,哪怕面对陛下,也不愿意轻易低头。若是靠着钱,就能摆平叶华,那我朝的冠军侯也太不值钱了!”

  “那,那要什么?”冯姑娘傻傻问道。

  冯道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然后就默然不语了。

  他只能说到这里,再往下讲,就成了教唆孙女去抢男人了,他冯太师总要保住最后一丝的脸面,虽然已经所剩无几了!

  ……

  债券认购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李谷初步统计了一下成果,他只觉得浑身轻飘飘的,有点喝醉的感觉,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棉花包上。

  堂堂三司使,可不是没见过钱的,但是数额还是让他吓了一跳!

  足足七百多万贯!

  虽然其中有三百万是摊派下去的,但还有四百多万,是正儿八经卖出去的。这还仅仅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有许多商民百姓,想要购买债券而不得。

  李谷立刻进宫,将情况上奏之后,决定增发债券,通过开封府面向百姓发行。

  消息传出,开封府外面就挤满了人。

  有的人半夜跑来,结果发现前面已经有了一大堆。

  等到开始售卖的时候,购买的人就更多了。

  人群当中,有九成是皮肤黝黑的普通百姓。乡下来的菜贩,汴河码头的力巴,赶车的脚夫,作坊里的工匠……总而言之,都是最底层的百姓。

  高高在上的宰执相公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终日为了生计奔波,连一个铜子也舍不得多花的人,这一刻居然拿出了所有积蓄。

  毫不犹豫购买了一张债券!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卖过之后,居然随手就给撕了。

  这一幕被微服私访的郭威看到,他把撕掉债券的年轻人叫到了面前。

  “你的家境很好,可以不在乎钱?”

  年轻人咧嘴笑了,他一身短打,天天干活,皮肤都晒坏了,哪里是有钱人!

  “老伯,我是幽州人,小时候跟着我爹逃到了中原。我爹头几年临死的时候,告诉我,要把他送回老家安葬,他绝不当外丧鬼!”年轻人低垂着头,无奈道:“没有法子,我爹的骨灰还在坛子里装着!我要让我爹入土为安啊!”

  郭威终于明白了。

  中原有几十万从燕云归来的汉人,他们虽然在大周有了新的生活,但是根还在燕云,多少人魂牵梦绕,还是想回到祖宗之地。

  为此,他们毫不犹豫,将劳作几年,辛苦攒下来的血汗钱,交给了朝廷。他们可以不成亲,不买房子,但是不能忘了家乡!

  民心如此,身为天子,又该如何?

  郭威感到了强烈的使命感。

  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拿回燕云,要对百姓们有所交代!

  郭威也注意到,百姓拿血汗钱买债券,支援朝廷,不能有一个铜板被浪费掉,必须如数用在光复燕云上面。

  他亲自下旨,专款专用。

  每一笔开支,都要送到宫里核实,不能乱花。

  而且郭威还加紧了动员。

  他原计划调动七万人作为主力,这次有了债券支持,郭威将人马增加到了十万。算上叶华的部下,再算上河北的边军,总计超过十五万雄兵。

  大周把一切都押上了!

  此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

  “侯爷,京中的情况大致如此,你的办法很灵验,朝廷已经筹措了一千万军饷备用,你可以随便花钱了。”

  李谷语气疲惫道,他一个文人,从京城到瀛洲,不到三天就赶来了,差点跑没了半条老命。

  若不是金额太过巨大,他也没必要到阵前来。

  “总而言之,千斤重担,还,还有老夫的棺材本,都压在你的身上了!”

  叶华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消化了李谷送来的消息,他也没想到,百姓竟然会如此支持……“我现在挑的岂止是千斤重担,简直是一座泰山!”

  叶华努力挺直腰杆,李谷很满意,“你有这个想法就好,老夫的棺材本算是保住了。”

  老子只给你挣棺材本啊?好大的一张脸!

  叶华不客气道:“你的棺材本,也就是一根鸿毛!”

  “哈哈哈,鸿毛就鸿毛,也是泰山上的鸿毛!”李谷打着哈气道:“老夫实在是太累了,赶快给我安排个地方休息。”

  对付这种老无赖,就只能小无赖出马。

  赵二把李谷送去了休息的帐篷,回来他在叶华的耳边低语道:“李相公的帐篷离着牛棚只有十丈远。”

  牛马一类的牲畜,最是吸引蚊子,假如在夜晚去牛棚看看,走近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无数的蚊子撞击面部。

  就算是十丈距离,也没法幸免于难。

  看起来今天晚上,李相公要喂蚊子了。

首节 上一节 177/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