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528节

  他研发出蒸汽机之后,一连串的新发明都出来了,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

  蒸汽抽水泵,蒸汽锻床,蒸汽船,蒸汽磨面机,蒸汽纺织机……他现在正全力以赴,研究蒸汽机车和蒸汽拖拉机……一旦这两样东西成功,长途运输,再也不需要成千上万的民夫,耕地也不需要牛马,一个人一天就能耕种上百亩的土地!

  郭幸哥越发坚信,只有技术才能真正改变这个世界。

  郭幸哥迫切需要数量众多,质量过硬的工人。从军中退下的士兵,普遍经过严格的训练,也认识一些字,纪律严明,是最好的工人来源……当然了,这些人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桀骜不训,根本不愿意在枯燥乏味的生产线上干活。

  郭幸哥也只能提高薪水,甚至拿出巨额的利润作为分红,关键时刻,钱还是管用的。成千上万的军人涌入了工厂。

  除此之外,各地方衙门,也拿出了空缺的名额,安顿退下来的将士……叶华在多年前的布局,此刻发挥了作用。

  他引入武人为吏,经过了多年,这些武夫虽然职位还不高,但多多少少,都有点权力,优先录取一些袍泽,没有人敢说什么。

  叶华坐镇中枢,每天都有裁军的新进展,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裁汰之后,接下来就是重新整编,然后完全按照火器时代的标准,进行严格训练……不管军中还藏有多少势力,还有多少人居心叵测,经过这么一次大清洗,都会彻底瓦解冰消。

  换句话说,那些藏在暗处的耗子,要是不赶快行动,就再也没有出手的机会了,等到整军完毕,有几十万强兵压着,谁也掀不起风浪!

  “真是想不到啊,叶华居然会这么忠心,连砍自己的人都不手软!符昭信免职了,骠骑卫裁撤了,就连他的雄安军都被打散,当真是一点不留啊!”赵普啧啧道。

  “哈哈哈,这你就错了。”一个人朗声笑道:“叶华还需要什么私人,他在军中有着无上威望,每一次整编,都是他出的方略,又亲自操刀。你光看到被裁掉的那些人,你怎么不看看,他又提拔了多少人!”此人嘲笑道:“赵天官,当初你在兵部任上,安插了那么多人,恐怕想不到吧,今日让叶华都给你席卷一空,半个都不剩!”

  赵普脸色铁青,“是啊,像他这么厉害的人物,几百年也出不来一个!只不过他终究不是天子,没法一言九鼎!”

  对面的人深吸口气,“怎么,你准备用天子来扳倒叶华?不会的,绝对不会。姓柴的高招不少……你知道吗,就是他让王朴的孙女嫁给叶华的儿子的!”

  赵普的瞳孔紧缩,脸色青紫,历来天子和权臣,都是最难相处的,偏偏就出了这么一对例外!真是让人头疼。

  只要柴荣在背后支持,叶华在前面冲锋陷阵,就没人能斗得过他们!

  “为今之计,京城这边动不了,那就只有从幽州下手了!”赵普阴测测道:“你的人手如何,有没有把握,将天子……杀了!”

  对面之人沉吟了良久,缓缓道:“成算不大,最多三成!”

  赵普却笑道:“三成已经足够了,你该动手了,这可是恢复郭家江山的最后机会,错过就再也不会有了!”

  此人却是不屑一顾,“赵天官,就算除掉了柴荣,以目前的情形来看,继位的多半是太子,要不就是叶华,真正的郭家血脉,哪来机会登基称帝?”

  “你错了!”

  赵普大笑道:“柴荣是先帝义子,得位不正。叶华是两代重臣,处处以忠贞自诩,他坐上江山,焉能服众?就算他才智卓绝,也没法跟所有人作对。老夫敢说,要不了多久,他就被会赶下来,到时候一切还不是水到渠成!”

  此人轻轻一笑,只说了三个字:“但愿吧!”说完,他就转身进了密室,从地道之中,离开了赵普的书房……

  

第757章 消渴之症

  

  叶华一边整军,一边也在收集各种情况,他的手边就摆着数年前的兵部公文,上面有提拔将领的名单。

  在还有枢密院之前,军中的升赏大权都在枢密院,后来枢密院越发弱化,以至于被废除,用人的权力就落到了兵部,而当时兵部尚书,恰恰就是赵普!

  从兵部到吏部,文武的任用都在他的手上。

  虽然有头有脸,负责一面的要员都是政事堂和内阁说了算,甚至要请旨定夺,但是诸如指挥使,统制一级的军官,兵部有着非常大的权力。

  考核提拔之权,就操在三衙和兵部尚书手里。

  赵匡胤,韩通,张永德,高怀德,这些领兵的将领,根本玩不过赵普。

  “也是我把他们约束得太过了!”

  叶华挠了挠头,武将最大的本事就是掀桌子,有自己压着,这帮人都不敢闹事,自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仔细研究这份名单,多达上千人的提拔任用……其中以将门出身居多,什么家丁啊,部曲啊,旧部啊,子侄啊,同乡啊,占了八成左右。

  真正从普通人家走出来的将领,少之又少。

  诚然,领兵打仗是很专业的事情,寻常人家是不容易出头的,故此才有将门之说……但比例如此悬殊,却不免让人心生疑窦。

  赵普这家伙作风强硬,又精于筹算。他提拔了这么多人,在军中诸将看来,是重用他们的人,这些人肯定会欣然接受,甚至把赵普当成自己的兄弟。

  但试问,这些受到了提拔的人,还会一心一意,忠于老主子吗?

  诸位将领,频频在外打仗,真正捏着大家升迁大权的可是赵普这个兵部尚书,会不会有人已经投靠了赵普……或者说,有某些将领,跟赵普结成了联盟?

  叶华越发后悔,把赵普提拔到了那么高的位置……这个家伙固然能牵制那些老臣,但他私心太重,加上自己两次远征,不在京城,给他可乘之机!

  不过既然是自己提拔了他,就有办法,把他给拿下!

  赵普做事极为小心,想抓到他的把柄并不容易。

  但是叶华还是能很快找到办法,他立刻给柴荣写了一份奏疏……裁军诸事繁琐,尤其是安顿退伍将士,更是千头万绪,王相公去了幽州,内阁只有两位相公,李肆主抓教育,已经是左支右绌,叶华既要管着财赋商税,又要负责裁军,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他恳请陛下,择一二重臣,入阁办事,协助处理机务。

  这份奏疏写的入情入理,哪怕柴荣都没法拒绝,而朝中有资格入阁办事的重臣,无非就是吏部天官赵普,礼部窦仪,还有卢多逊寥寥几人。

  卢多逊刚刚出了纰漏,正在全力弥补,他暂时没法入阁,而窦仪呢,他最多是循吏,窦家名声虽然大,但却也成了负担,人都有红眼病,窦禹钧办实业,有声有色,窦家五子,名声赫赫,若是窦仪宣麻拜相,天下的好事,岂不是都落在了他们家的头上!

  光凭这一点,窦仪就没法入阁。

  算了算去,赵普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个实权的天官,换一个新进的大学士,绝对是明升暗降。而且叶华想好了下一步,把赵普抬进内阁,他就让李煜接吏部。

  以李煜的本事,肯定会把赵普这些年干的事情,查一个底儿掉!

  到了那时候,就能顺理成章,铲除赵普一系的势力,也就能高枕无忧了。

  叶华再三推算,都没有什么问题……他这才把奏疏用火漆封好,差人送去幽州。叶华并不喜欢这种暗箭伤人的方式,但事到如今,也就怪不了他心狠手辣了。

  叶华特意嘱咐,让人把奏疏先交给王朴,然后让王朴择机送上去……军中连续出了暗算天子的弑君逆案,领军的大将逃不了干系,多年的兵部尚书,也难辞其咎,光凭这一点,拿下赵普就足够了。

  八百里加急,奏疏很快到了王朴的手里。

  而此时王朴正在忙活一件事……柴荣攻占契丹上京,逼迫契丹残部远走大漠,大周兵马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

  契丹离开之后,辽东大地上,还有女真各部,还有残存的渤海人,甚至连高丽的使者都主动来朝见大周天子,纳贡称臣。

  柴荣欣然同意,他决定在幽州举行一场阅兵,展示天威,接受各部的朝贡。

  这是展现大周强悍的最好机会,柴荣精心准备着……只不过皇帝陛下遇到了一个麻烦……上一次他被御马摔下来,腿上受了一点伤,按照往常,别说一点摔伤,就算是箭伤刀伤,也能很快康复。

  柴荣并没有当回事,可直到后来北伐契丹,柴荣才发觉关节处时常疼痛,尤其是越过长城之后,天气寒冷,关键就肿胀高大,用手按下去,就是一个坑,许久也不能恢复。

  柴荣的心情非常糟糕,可作为三军统帅,他不能展露出来。只是在私下里请军医查看,军医经过诊断,认为柴荣年过四旬,常年征战,积累了暗疾。

  北伐途中又受了寒气,才造成关节肿大。

  军医长于外伤处理,对于陛下的情况,束手无策,只能建议静养。

  可统帅着十万大军,能静下来吗?

  柴荣咬牙撑着,其实按照他的想法,是想亲自追杀契丹残部的,封狼居胥,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让给别人,不过最后没有法子,还是便宜了赵匡胤。

  他这次在幽州养病,是存了几个心思……他把最强大的十万人留在幽州,叶华和太子就能放手整顿禁军,裁汰多余人马。没有了京城禁军,这十万人又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就能轻易解决军中的顽疾。

  彻底消除武夫作乱的可能,这也是柴荣一心要替儿子处理好的一件大事!

  除此之外,他还真想着养养病,至少腿伤要治好,到时候,要以一个强悍的姿态,返回京城,才能威慑四方宵小。

  柴荣甚至想好了,他要让太子观政,学习处理国政……这一次的病痛,让柴荣改变了很多想法,过去他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能一个人解决所有事情,现在他终于肯承认,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大周盛世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

  他或许该学着郭威一样,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光大基业……

  柴荣想了许多,只是老天爷不都是按照儿子的心思,柴荣的腿疾越发严重,右腿关节的肿胀向上下蔓延,整个右腿比左腿粗了一大圈,关节没法弯曲,稍微动一动,就满头是汗。

  他已经密旨,从开封调来了两名御医,他们也吓了一跳。

  皇帝陛下比起出征之前,明显消瘦,眼袋长了许多……再有,柴荣一日三餐,吃的食物越来越多,可浑身上下就是没有力气,称了两次,体重下降很严重……两名御医都涌出了不好的念头。

  消渴之症!

  陛下右腿肿胀,也是因为消渴所致!

  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开了方子,以山药克,山茱萸、生地黄,牡丹皮,茯苓,枸杞子等为主药,煎汤服用,然后又让柴荣注意饮食调理,除此之外,他们还根据民间的土法,准备了一些金梨,口渴时就吃两个。

  经过两位御医的调理,柴荣觉得似乎病体好了一点,但也没什么明显的改观……眼看着女真诸部的使者就到了,大周天子,一副面黄肌瘦,病体沉重的模样,未免会让人耻笑,柴荣越发着急,怒气攻心之下,怒斥了两位太医,说他们是废物!

  等到了晚上,柴荣躺在龙床上,唉声叹气,睡不着觉。他翻身的时候,把被子弄到了地上,这时候有个中年宦官,小心翼翼过来,捡起了被子,他不知道是盖上去,还是拿在手里,就愣住了。

  柴荣没好气道:“朕不是魏武帝,没有梦里杀人的毛病,你把被子放下,去休息吧。”

  宦官连忙把被子替柴荣盖好,又偷着抹了抹眼泪!

  “怎么?朕现在是不是很狼狈?”

  宦官连忙跪倒,“陛下是天人之表,龙凤之姿。奴婢只是心疼圣人。”

  “你心疼有什么用,又不懂医术!”柴荣只是随口道:“没事就下去吧!”

  宦官抹了一把泪,昂起脖子道:“圣人这么讲,奴婢就算是死,也要说了,奴婢听闻有一种药,能够包治百病,让身体强健,身轻如燕!”

  “你放屁!”柴荣突然瞪圆了眼睛,怒骂道:“无知奴婢,这世上岂有什么神药?原来的首相王溥就死于神药,你还敢提,莫非要弑君不成?”

  宦官慌忙爬了两步,一头杵地,嘭嘭作响,没一会儿就红肿了一大片……“圣人,奴婢是江南人,受不得塞北苦寒,这次随着陛下北上,就是仗着这种神药支撑,奴婢已经吃了大半年了,半点异常都没有,反而精神健旺,身体强健……奴婢就算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害陛下。圣人可以查,有半句假话,就把奴婢扔到外面,让狗把奴婢给啃了!”说完,宦官趴在地上……柴荣陷入了思索……

  

第758章 火德之人

  

  王朴看过了叶华的奏疏,也不得不赞叹,叶华的手腕果然了得,这一招明升暗降,绝对是神来之笔。

  自从到了幽州,王朴就发现陛下的病情,远比想象的严重……过去柴荣风华正茂,身强体健,征战沙场,丝毫看不出问题。

  可越是强壮的人,大病袭来,就容易倒下去。

  王朴陪柴荣一起用膳,发现陛下嗜吃油腻之物,一顿能啃半个羊腿,能吃是好事情,可吃得多,人却日渐消瘦,而且在用膳期间,两次如厕……这让王朴忧心忡忡,他想起了不少人,尤其是老太师冯道。

  晚年时候,冯道就是如此,后来叶华叮嘱,让他吃粗粮,多运动,冯道在死前还说,得了他这样的病,能活到七十多岁,已经是老天垂爱,死而无憾。

  柴荣年纪比冯道小得多,但病情似乎严重许多,而且让皇帝不吃肉,不喝酒,安心静养,根本是不可能的。

  柴荣商贩出身,喜欢算账,骨子里就有一种较真的秉性,不愿意做任何妥协,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做到尽善尽美。

  越是有病,就越要装成没病,这才是最麻烦的!

  王朴最清楚不过,龙体欠安,就忌讳宵小之徒,趁机添乱……很显然,赵普就是藏在群臣当中的那个宵小。

  把他送进内阁,让叶华盯着他,赵普就没法兴风作浪。

  陛下安心养病,即便……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会出乱子。

  王朴怀揣着奏疏,等了一会儿,他眉头紧皱,往常柴荣在前半夜都不会睡觉,他过来求见,递牌子只是个过场,皇帝会立刻召见,这一次却让他等了一会儿,王朴心中疑惑,正在他不耐烦的时候,一个宦官跑了过来。

  他给王朴行礼,“奴婢见过王相公……是这样的,圣人睡下了?”

  “睡了?”王朴大惊,“陛下怎么会睡得这么早?”

  宦官憨笑道:“今天圣人早早吃了太医开的药,说身体舒服了许多,腿疾也不那么疼了,就早早睡了……要不,奴婢去把圣人叫醒?”

  王朴着实有些吃惊,他上下看了看这个宦官,并不是撒谎,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只要柴荣能康复,比什么都重要。

  “既然如此,老夫就不打扰圣驾了,尔等是陛下身边的人,务必要谨慎小心,就如同在京城一般,不可懈怠。”

  宦官连忙躬身,“谨遵王相公吩咐,奴婢明白。”

  王朴又停顿了一下,袖子里的奏疏没有递上去,让他带回了住处。王朴处理公文,一直到了后半夜,两眼酸胀通红,他揉了揉眼睛,连外衣也没有脱,就这么躺下了。

  居庙堂之高,熬得就是心血,天子龙体欠佳,朝中纷扰,身为首辅大臣,他肩上的担子比谁都重,王朴当真是疲惫不堪。

首节 上一节 528/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