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92节

  奈何皇甫晖这家伙到了老,还良心发现了,宁愿战死,也不愿意改投大周,让算盘落空……

  叶华想了想,“其实吧,就算皇甫晖死了,也能做文章的。”

  魏仁浦眉头一皱,“他都死了,还怎么做文章?”

  “这个……方法很多了。”叶华突然笑了,“魏相公,你真的想不到?”

  魏仁浦黑着脸道:“有办法你就快说,别卖关子!”

  叶华笑嘻嘻的,“这样行不,你给我施个礼,我就告诉你,如何?”

  魏仁浦笑了,“冠军侯,你未免小瞧老夫的心胸了?受人一字便为师,你要是有好办法,我给你施礼又何妨!”

  说着,这位连连作揖,对周围的小兵都不回避,旁若无人。

  弄得叶华有点尴尬,他是想敲魏仁浦的竹竿,捞点好处的,没想到人家还真不在乎面子。叶华可不敢继续开玩笑了。

  魏仁浦这个家伙阴着呢!又深受郭威信任,惹恼了他,可没有好下场!

  “办法其实很多,比如让陛下降旨,敕封皇甫晖,给他建庙祭祀!”

  魏仁浦很不满,“这个办法太寻常,人是我们杀的,建个庙也仅能挽回一二,没法扭转乾坤的!”

  “那一万石青盐呢?”叶华笑吟吟问道。

  “什么意思?”

  “魏相公,我们可以散布消息,说皇甫晖是为了夺回盐城,解决江南百姓吃盐的困难,舍了一条老命,战死疆场,为国殉难。虽然是两国仇敌,但是我们被老将军的忠义感动,送给南唐一万石青盐,不是给朝廷,而是送给南唐的百姓,以表示我们对皇甫将军的敬意!”

  魏仁浦眼前一亮,伸手点指着叶华,忍不住摇头长叹,“我说冠军侯,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这可是给了南唐君臣结结实实的一巴掌啊!”

  叶华腼腆道:“其实还可以反复扇巴掌!”

  “怎么扇?”魏仁浦兴趣更大。

  “我们可以先封锁皇甫晖战死的消息,宣称他受了伤,我们在全力救治,再放出消息,说皇甫晖已经投降,等南唐那边有了动作,我们派遣一个舌辩之士,把青盐送去,然后极力宣扬皇甫晖的忠勇仁义,要大做文章,把南唐君臣变成嫉贤妒能,害死忠良的小人!”

  “哈哈哈!”

  魏仁浦抚掌称赞,“妙,真是妙策!当初徐铉来我大周,耀武扬威,舌绽莲花,这一次我们要扳回来!派遣的使者必须能言善辩,沉着冷静才行。”

  魏仁浦很认真想了想,“我说冠军侯,你想不想去?”

  叶华狠狠瞪了老魏一眼,你丫的就是个坏种,想把小爷往火坑里推啊!

  “去,我当然愿意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陛下点头,我立刻动身!”

  这话噎得魏仁浦没词了,郭威才不舍得把叶华派出去呢!以前郭威就看重叶华,这次轻取盐城,两败南唐,又毙杀了皇甫晖。

  功勋赫赫吗,南唐的君臣保证都恨死叶华了,派他过去,就算不会被杀,也很难安然脱身,必须另外寻找合适的人选。

  军前的文官本就不多,谁能不辱使命呢?

  魏仁浦陷入了沉思……而南唐这边,已经乱成了一团,楚州失守,门户洞开,郭威大军,兵进淮南,虎视江南,大有席卷鲸吞之势。

  李璟不得不再次召集文武,商讨对策,南唐朝堂的精英悉数到场,除了齐王李景达,学士徐铉之外,还有宰相宋齐丘、枢密使冯延己,孙晟、常梦锡、韩熙载,陈觉、李征古等等。

  面对着众位朝臣,李璟忍不住哀叹,“想必众位卿家已经知道,周兵占据了楚州,前线战事不利,应该如何应付?”

  中书侍郎孙晟挺身而出,“陛下,臣以为胜负兵家常事,不必过于担心。臣保荐大将刘仁赡统兵迎敌,一定能够打败周兵,光复楚州。”

  刘仁赡的确是南唐少有的猛将,胆子大,有韬略,是难得的人才。只是刘仁赡为人高傲,难免人缘不好,和顶头上司枢密使冯延己不睦。

  冯延己站了出来,“孙相公,老夫若是没记错,皇甫晖就是你保荐的吧?他辜负了圣恩,失陷楚州,还没有找你算账,怎么还敢推荐人才?”

  孙晟官职不在冯延己之下,并不怕他,朗声道:“皇甫晖是皇甫晖,刘仁赡是刘仁赡,更何况皇甫将军并未辜负大唐,我没有看错人!”

  他的话刚说完,齐王李景达笑了。

  “孙相公,你真的敢替皇甫晖担保吗?”

  孙晟脸色变了,“齐王殿下,你是什么意思?”

  李景达呵呵两声,然后转身对着李璟道:“陛下,臣听闻楚州不战而降,上万士兵归顺郭威。皇甫晖带领5000士兵出城,在半路被周兵杀败俘虏,他已经投靠了郭威!”

  “什么?”

  李景达的话,引起了一阵哗然。

  皇甫晖兵败,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他当场战死,有人说他被俘不屈,痛骂周兵,身遭乱刃,被剁成了肉泥。

  此时李景达又突然说皇甫晖是投降了,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

  “齐王,你可有证据?”

  “有,臣在楚州的耳目发现,魏仁浦率兵出城,随后在傍晚回城,他陪着一位老将有说有笑,护送着去见郭威,那位老将骑着一匹青色骏马,披着锁子连环甲,正是皇甫晖!”

  李璟眉头紧皱,怒火中烧,战马和盔甲正是他赐给皇甫晖的。

  真是没想到,他居然投降了!

  “可恶!”

  李璟气得顿足捶胸。

  齐王李景达得意洋洋,“陛下,皇甫晖那是弑君叛逆之贼,投靠郭威,并不奇怪。现在看来,盐城失守,也和皇甫晖有关,他是想故意设下陷阱,引诱大军北上,好聚而奸之,幸赖陛下英睿,没有上当,皇甫晖诡计失败,不得不投靠郭威。臣以为当处斩皇甫晖一家,夷三族,以安民心。”

  李璟低头思索,孙晟急了,“陛下,现在情况未明,不能仅仅听齐王一面之词!”

  李景达不乐意了,“怎么,孙相公,你以为我在说谎不成?”

  这俩货又要掐起来,李璟的脑袋都炸了。

  “行了,不要再吵了,暂时先把皇甫晖的家人打入天牢,等查清楚之后,再做定夺!”

  显然,李璟还是偏向齐王的。

  虽然没有明着斥责孙晟,但是他推荐的刘仁赡被否定了。

  冯延己推荐濠州节度使刘崇俊,此人凶悍嗜血,专门豢养无赖之徒,强抢民女,军纪败坏,惹来不少人的反对。

  无可奈何,冯延己又推荐刘彦贞,结果这位的名声还不如刘崇俊。

  一连吵了三天,愣是派不出将领。

  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南唐的朝廷明显分成了两派,其中以宋齐丘和冯延己为首,是实权派,而已孙晟,韩熙载等人为首,则是从北方来的士人,他们抱成了一团。

  学士徐铉属于少数的中立派,在这种时候,根本没有发言的空间。

  而就在他们争吵不休的时候,大周派出了使臣。

  此人名叫沈义伦,是开封人士,前不久他出使吴越,大获成功。经过魏仁浦的举荐,来到了南唐。

  两方出于战争之中,其实是很危险的,可沈义伦毫不畏惧。

  他是代表大周来的,就是有底气!

  “本官受天子之命,前来贵邦,是要问问你们,可是知错了?”

  沈义伦盛气凌人,南唐的君臣难以接受,纷纷伸手指责,大声咒骂。

  “哈哈哈,无论你们说什么,战场上都是我大周节节胜利,而你们丢城失地,狼狈不堪!海州,楚州,盐城,全都丢了!皇甫晖,咸师郎,十几员将领,数万士兵,都被大周横扫一空。如今天子移驾楚州,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如果识时务,去帝号,向大周称臣,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不然,大军南下之日,只怕没人能够幸免!”

  “狂妄之徒!”李景达跳出来大骂,“我大唐精兵三十万,猛将无数,即便偶有挫折,也不算什么,你们不过区区小胜,就如此目中无人,才离着败亡不远呢?”

  “哈哈哈!”

  沈义伦笑得前仰后合,“真是慷慨激昂,可惜啊,空有精兵强将,却不知道爱惜,又能如何?”

  沈义伦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枚大印,放在掌上,掂了掂,然后对南唐的君臣道:“这是皇甫老将军的印,面对我大周雄兵围攻,老将军自知不敌。临死之前言说,他曾背叛大唐皇帝一次,断然不会背叛第二次,愿意以一腔热血,酬谢陛下收留重用之恩!他不负陛下,如今本官把他的印送了回来,请陛下过目。”

  沈义伦说着,让太监把大印送上去,南唐的文武此刻全都目瞪口呆,傻了……

  

第156章 善战者,冠军侯

  

  由于通信手段落后,战场发生的情况很难及时传回朝中,加上流言蜚语,明明是为国尽忠,却被说成投敌叛国,这样的例子绝不少见。

  比如著名的李陵事件,作为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领5000人马,被匈奴八万大军围困,李陵血战八天八夜,由于没有援军,兵败被俘,投降了匈奴。

  随即又传说李陵替匈奴练兵,对付大汉。武帝盛怒之下,杀了李陵全家,夷三族,后来才知道,攻击大汉的是李绪,并非李陵。

  可大错铸成,李陵有家难归,只能继续留在匈奴,大汉也失去了一员良将。

  往前看如此,往后看也是一样,比如松山大战,洪承畴兵败被俘,崇祯皇帝满以为深受天恩的洪承畴能够为国尽忠,仗义死节。

  还为了他辍朝痛哭,哀痛不已,结果等来的却是老贼投靠满清,卖国求荣,崇祯皇帝落了个老大没脸,成了笑柄。

  只是相比起这些例子,南唐君臣的脸更加肿!

  他们到现在还不知道皇甫晖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要靠着大周的使臣来告知真相,真是举朝汗颜!

  最受不了的就是李景达,一直以来,都是他不断黑皇甫晖,现在突然风向变了,让他何以自处?

  “你,你说皇甫晖战死了?他,他没有投降?”

  沈义伦听完,满脸的怪异,突然朗声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他扫视一圈,忍不住有叹息起来,甚至用手沾了沾眼泪。

  又是哭,又是笑,弄得南唐君臣,一头雾水!

  “本官是哭皇甫老将军,有眼无珠啊!”沈义伦朗声道:“我大周的确想劝降老将军,奈何他忠心耿耿,坚如磐石,志不可移。天子督兵,久攻不下,不得不渡过淮水,先取盐城。老将军闻讯,立刻调兵援救,我大周将士奋勇争先,斩杀副将咸师郎。彼时皇甫老将军只有一万兵丁,楚州盐城,难以兼顾,他若是留守楚州,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奈何却仓促出兵,结果楚州盐城皆失。老将军死在冠军侯和驸马都尉之手,堪称壮烈。虽然两国仇敌,但大周依旧敬仰皇甫将军之忠义。已经在他殉国之地,建庙祭祀,并且将那座土山命名为皇甫丘!”

  沈义伦又道:“虽说两国交兵,但苍生何辜?老将军两次援救盐城,担心的不过是千万生灵,缺少食盐之苦。我大周天子仁慈,特地送来万石青盐,交于尔等。这万石青盐乃是感念皇甫将军之忠义,赠与江南百姓的,还望尔等能够尽快分发下去,不要辜负了老将军一腔热血,满腹忠义!”

  沈义伦说完之后,转身告辞。

  南唐的文武大员,全都脸色铁青,目瞪口呆,任凭沈义伦从容离开,全然不知道如何应付才好!

  沈义伦回到馆驿,等了五天,才拿到了南唐礼部苍白敷衍的回文,他动身渡过了长江北归,赶到兴化的时候,正好和叶华碰在了一起。

  “沈先生,我是奉了圣人旨意,前来迎接先生的,南唐朝廷情况如何?”叶华好奇道。

  沈义伦连忙躬身施礼,连连作揖,眼睛里面都是笑意。

  “冠军侯啊,你这个办法实在是太高明了!”

  沈义伦喜笑颜开,他把所见所闻,告诉了叶华。

  显然,南唐君臣不会轻易相信沈义伦的说法,他们搜集各方消息,找到了几个逃回来的皇甫晖部下,询问之后,证实皇甫晖的确是为国殉难,没有投降大周。

  这下子可就热闹了。

  该怎么办?

  齐王李景达坚持认为,即便是错了,也不能改,尤其是两国交兵的关键时刻,朝令夕改,动摇军心,只有一错到底!

  可是其他大臣不干,尤其是孙晟,他推荐了皇甫晖,险些吃了瓜落,现在知道皇甫晖是为国捐躯,还要让老将军蒙冤吗?

  更何况大周使者来了,青盐都送来了,皇甫晖之忠义,感动了大周,还感动不了自己人?这算什么事?如果传开了,在前面打仗的将士们怎么看?会不会寒了军心?

  孙晟发动党羽,言辞恳切,不断替皇甫晖鸣冤。

  李璟撑不住了,他只好把皇甫晖的家人释放,并且好言安慰,还封了皇甫晖之子皇甫继勋为神卫统军都指挥使!

  试图用挽回失误,叶华听沈义伦说到这里,忍不住大摇其头,如果他没记错,南唐就倒霉在了皇甫继勋的手里,这家伙掩饰失败,扣下告急文书,蒙蔽李煜。结果兵临城下,傻乎乎的李煜全然不知,还在城里举办科举,成了亡国之君。

  皇甫继勋的下场也很惨,李煜得知真相之后,下旨意处斩皇甫继勋。结果还没等开刀,就被愤怒的军民撕成碎片,当成刺身吃了!

  叶华没有想到,他的这招,还捧出了一个难得的猪对手!给南唐找了个亡国之臣!真是有趣!

首节 上一节 92/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