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骨女仵作 第781节

  “不急。”

  小厮到了书房外头,冲着里面禀报一声,“老爷,齐大人来了?”

  里面的秦士予正在抄写大临律法,写了许久,也不知道写了多少份?就全当是练字了。

  闻齐大人前来,他停了笔。

  “哪位齐大人?”

  “通政司的齐大人。”

  “你让他再等会。”

  “是。”

  小厮走了。

  秦士予不急不慢,将剩下的几行律法写完后才将笔放下,满满当当的抄文堆满了书桌,也不知道有多少张,他也懒得去数了,索性一一整理到一块,收到了一边。

  然后取来一秉奏文纸,铺在桌面上。

  提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很快,白纸上便密密麻麻的落满了清秀有力的字迹,最后一字落下后,他合上了奏纸,装进衣袖中,这才出了书房朝大厅去。

  还没进去,就远远听到里面传来孩童嬉嬉笑笑的声音。

  轻灵欢快。

  秦士予一到,就看到齐大人规规矩矩的坐着喝茶,他儿子齐立则在大厅里跑来跑去,不知在闹腾些什么?小短腿十分的灵活,见他一来,就立马冲过来抱住了他的大腿。

  仰着头,喊了一声,“秦伯父。”

  人家老秦年纪五十多,喊爷爷倒差不多,可齐大人教他喊伯父,说是辈分不能乱。

  秦士予低头慈祥的笑了笑,摸着小家伙的头,问。

  “立儿可乖?”

  “立儿很乖,最近秦伯父都不来看立儿了,所以爹爹今日带我来看你,可是门口的人不认识我。”

  “那今后便让你爹多带你来几回。”

  “好。”

  “上次伯父答应过你,你若听话,就送你喜欢的小笔筒,自然不会食言,正好今日得来一个晶莹剔透的笔筒,待会你回去时,便让人装在盒子里送给你。”

  “谢秦伯父。”

  齐立开心得蹦蹦跳跳。

  孩子就是好,没有烦恼!

  尔后,齐大人让人将他宝贝儿子带了下去。

  “这么晚来打扰秦大人,希望不要介意。”

  秦士予坐下,叹了声气,“哪里是打扰,现在这个时候都是诸人远之,难道齐大人不避嫌,还带着立儿一块来。”

  “此次出了这等事,秦大人你确实是大意了。”

  “怪我疏忽。”

  齐大人皱着眉头道,“如今朝员换血,皇上有心,我们也只能小心翼翼,一个闪失,这把火恐会煽到我们头上。”

  秦士予担忧道,“所以齐大人要分外小心,毕竟你是容王推举入的通政司,名则上,你是容王的人。”“正是这样,我才行得小心翼翼,好在没有办错事,皇上办不了我,这通政使的位置尚且还能坐一坐,再不济,大不了被贬回老家,规规矩矩做个县官也是好的。”齐大人一副了然无谓的样子,随即又哀叹了一声,“就是可怜了那余大理,怎么就无缘无故在他屋子里的墙壁内挖出一具白骨来呢?这罪名可就有些大了,已经三天过去,他始终不肯认罪,也道不识白骨为何在他屋子的墙壁内,自古硬汉多磨,他

  怕是在牢里受了很多苦。”

  秦士予的手放在茶案上,缓缓蜷缩成拳,道:“无论余大理认与不认,单说他与容王的关系,皇上也不会放过他的,毕竟要坐稳皇位,就不允许朝臣有异心,自古帝王皆如此。”

  “那秦大人当真不插手余大理的事了?”

  “你今夜前来,大概是想询我意见吧?”“瞒不过你。”齐大人开门见山,“皇上接二连三的罢免官员,已经引来许多人的不满,虽说留着自己信任的官员在身边没错,可事极必反啊!朝堂动荡,又岂能安天下?如今能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秦大人

  你了,如果秦大人能规劝几句,或许皇上能听。”

  秦士予摇头,“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之前的皇帝了,他只信他自己,又怎会听我的?”稍顿,“齐大人,可否帮个忙?”

  “只要我能办到。”

  秦士予起身,从袖中将自己刚才在书房里写的奏书递了过去。

  齐大人:“……”

  “皇上多疑,既然如此,我能做的,就是安皇上的心。”

  呃!

  齐大人诧异,拿着手里的奏书。“秦大人是想……”

  

第952章 勿马归途

  

  “秦大人是想……辞官还乡?”

  秦士予叹息:“为安皇上的心,这是我唯一可走的路,别无他选,齐大人身为通政使,这份奏明书就有劳你了。”

  “不如再考虑考虑?”

  “心意已决,齐大人就莫再劝了。”

  “既然如此,那好,这奏书我明日就递上去。”齐大人有些不舍,扯了扯他的袖子,“那秦大人打算何时走?”

  秦士予负手走到厅门口,望着外头隅角处悬挂的那盏灯笼,停留数秒后,目光又转至到漆黑的夜空中,沉吟片刻后,道。

  “大概也就这几天吧。”

  “秦大人这一走,今后再见也不知何年何月了。”

  他笑了笑,侧身:“我年纪也大了,正好借此回乡是再合适不过,只是齐大人往后在京,要处处小心啊!”齐大人点头:“自是明白。”说话同时,他已走到秦士予身旁,担忧道,“不过,如今皇上在朝中所行,恐怕很快就会传到容王耳边,以容王的性子,定是会回京的,到时候朝堂必定掀起一阵大浪,秦大人不

  在,到时的局面不知如何把控?”

  担忧!

  但——

  秦大人皱眉道:“其实,我已派人去了容王府,通知路江送了书信离京,告知容王不必回来。”

  “哦?”“皇帝虽然制衡了朝堂,但至少没有伤及无辜,选入朝廷的新官员也都是贤良者,并非奸臣贪官,日后只要好生用之,自是栋梁之材,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已去,新帝即位,重立官员入朝是避免

  不了的,容王自然也能明白其中道理,若他因此事入京的话,后果便不堪设想。”

  齐大人点头,恍然道,“还是秦大人思虑周全。”如今,虽容王党皆数被换,可卫奕依旧尚存良知,意做明君,所以并不任用奸臣,以品德作旨提拔官员为自己所用,只是心生多疑,不喜朝员有二心,一一替换也是在理,景容若因为站立他的朝员被换而

  选择回京理论,反倒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坐实他景容确实有意暗中把持朝政,将皇上控为傀儡的野心。

  那时,就算景容无心,卫奕却并非会这样想。

  所以之前余大理说的对,景容回京,无疑是送死。

  不回京,才是明智之选,

  秦士予深声道:“欲安人心,唯有避而远之,才是良策啊。”

  夜深,下了小雨。

  齐大人没有多留,以免落人口舌,拜别后,便抱着玩累的齐立回去了。

  第二天,他将秦士予交给他的奏书递送到了皇帝面前。

  卫奕翻看着手中的“辞职信”,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上述有三点辞官理由。

  一是秦士予对此次调官一事深感罪责,实在没有颜面再担任此职!

  二是年岁已大,身子不适,想回家乡安享晚年!

  三是无心再理朝事,后辈越梁,理当让之!

  三点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跟当年他为御国公翻案时所列的三项疑点一样,有理有据,以至于先皇未能驳之。

  今日这三点,也在理在据,新帝也无从驳之。

  卫奕看完,眼眶湿润,最后大笔一落,在上面写了个“准”字,同时在旁还提了一句话——勿马归途!

  勿马归途!

  合上奏书,交给了齐大人。

  “秦大人离京那日,你替朕去送送他。”

  齐大人:“臣遵旨。”

  卫奕惋惜道:“这些年来,秦大人为朝廷鞠躬尽瘁,此次还乡,朕虽有不舍,却也不能驳他心意,朕知道秦大人向来喜欢奇异的花草,前些日子,朕正好得来一株通心兰,稍后你出宫,替朕转交给他吧。”

  “是。”齐大人抱着那份奏书拱手,“那臣告退。”

  他往后退去,正欲离开——

  “等等!”

  卫奕叫住了他。

  齐大人面色平静,驻在原地,低着头,衣襟内的手却不由得紧拽着衣服,这一刻,他倒是希望皇上也贬了他,然后带着儿子回家乡做县官,乐得自在。

  偏偏——卫奕面带笑意:“齐大人入朝也有大半年时间了吧,这通政司上下在你的管制下倒是有条有理,递送上来的折子也非五花八门,也并未筛弊留佳,可见齐大人的功劳啊!有你在旁为朕分忧,朕十分安心,希

  望齐大人今后能继续为朝廷效力,朕也不会亏待你。”

  夸赞有加!

  这一说,齐大人反倒心里压了块石头。

  你倒是骂我打我啊!

  你倒是辞退我啊!

  这番夸赞是何意思?

  齐大人也只能领了,俯身道,“臣自会尽全力为皇上分忧。”

  “有齐大人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从皇宫出来,齐大人手里抱着一盆长得十分茂盛的通心兰。此花呈鲜红色,长得与玫瑰花极其相似,只是花瓣并不薄软,而是似与多肉,一片片叠裹在一起,可是此花虽漂亮,却没有一点味道,倒是那一片片又大又绿的叶子,被风一吹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味,

  像牛奶加蜜蜂的味道,冲入鼻中,沁人心脾。

  他并没有亲自将批准的奏书和这盆通心兰送去秦府,而是派人送去的。

  两天后,秦士予离开了京城。

  他坐在马车内,身边放着那盆赏赐的通心兰。

  此次脱下穿了几十年的官袍,退去官场,名利不在,从此回归平淡,但到底有舍有得,无需感叹。

  马车已经到了城外,今天天气甚好,吹着微风。

  他掀开窗帘,外头的光线透了进来,暖洋洋的。

首节 上一节 781/1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