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56节

再加上当时的南方又是东林党的老窝之所在,就算是崇祯皇帝去了,到头来又能如何?

自废厂卫的崇祯皇帝还有什么资本去跟那些人对抗?

就算是到了南京,也不过是令不出宫禁,做一个咸鱼罢了。

这恰恰是崇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

老子把江山给玩脱了,宁肯吊死煤山也不跟你们这些孙子玩了——只怕这才是崇祯皇帝临死前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但是现在不同了。

现在的历史小白,皇帝界的平头哥崇祯皇帝觉得朱老四玩的这手太高明了。

由于南京的六部存在,等于是京城的政治体系在南京有着一套完事的备份。

这就方便自己搞事情了。

就算是自己在京城搞事情搞大了,哪怕是六部尚书全部罢工,直接南京调过来也就是了,不至于急切间让六部停摆。

如今的情况还算是不错。

老魏当年玩了命的打压东林党,天启皇帝那个倒霉蛋虽然因此而挂掉了,但是却便宜了自己。

如今六部尚书大部分都是阉党或者称之为皇党成员,剩下的大臣们就算是心向东林党,也不敢在明面上表现出来。

等到了孤儿军军营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地晚了些。

通红的太阳挂在西山之上,努力的将天空染红,一阵寒风吹来,让众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只是进了孤儿营之后,崇祯皇帝的心头就是一热。

幼军营在目前的编制是千户所,份属锦衣卫。只是不听锦衣卫的调,亦不听锦衣卫的宣,锦衣卫提督许显纯所安排的千户在这里更像是一个保姆一般的存在。

哪怕如今已是寒东时节又开色将黑,孤儿营的操练却是在锦衣卫千户的带领下不曾停止。

崇祯皇帝先是示意操练不要停,接着就站在了校场边看了起来。

随着一声声还显得有些稚嫩的喊杀声,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头上不时冒出一股白烟,崇祯皇帝知道那是因为外界天气太冷,而孩子们又操练得卖力,出汗所致。

直到又过了两三刻钟的时间,孤儿军的操练才算是停止。

崇祯皇帝命孤儿军集结在点将台之下后,便大步登上了点将台。

望着一个个稚嫩的面孔,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玩耍的年纪,如今却在军营中接受着各项训练,如今在见礼之后望向自己的目光中又带着道不尽的狂热,崇祯皇帝心中便有些不是滋味。

狠狠心,崇祯皇帝开口道:“累吗?”

台下的三百余个孤儿军闻言却是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崇祯皇帝会问出这种话来。

隔了半晌,才有孩子大着胆子喊道:“启……启奏陛下,我等不累!”

有了带头的,其他的孩子才稀稀拉拉的跟着喊道:“不累。”

崇祯皇帝笑了笑,接着道:“朕知道你们累,说不累也是为了让朕开心。不过,朕开心不起来。

你们的父辈为国征战,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杰,朕让你们进这个幼军,想的就是让你们能继承你们父亲的荣光,将来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教你们读书识字的先生,朕给你们了。教你们弓马武艺的教官,朕也给你们了。

这些,是你们的父辈所不曾得到的机会。

好生操练,更要好生学习,等你们长大了,从了军,一定会有封候拜相的那一天。”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从点将台上走了下来,向着那些孤儿走去,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

这些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向着全方向型人才方面培养的。

不管是孙子兵法还是三十六计,或者是其他的管子一类的书籍,这支幼军之中都有教授。

就连大明历次对外征战的经验教训,也会掰开了揉碎了之后讲给这些孩子们听。

至于治国之道,也是按着六部尚书的模板来教授的。

大明朝的各种典型案件,政治大事,治国方针,基本上也都有所讲述。

可以说,只要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只要不是太跑偏,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是全面型的将相之才。

最关键的是,每天都会有宫中特意挑选出来的太监来给这些孩子上晚课。

洗脑。

从这些孩子刚进入孤儿营的第一天起,这些太监们就在不停的给这些孩子们洗脑,灌输崇祯皇帝的伟大之处,大明的伟大之处。

不管是朱元璋当年长驱大军定京师,北逐蒙元入朔漠,或者朱棣当年派郑和七下西洋,亦或是如今崇祯皇帝东却建奴北征草原,都是要拿来大讲特讲的。

至于其他的皇帝干过些什么事儿,在崇祯皇帝的暗示下,被这些过来洗脑的太监给选择性的遗忘了。

总之,大明朝是伟大的,崇祯皇帝是伟大的,崇祯皇帝是继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永乐皇帝之后最伟大最爱民的皇帝。

除此之外,这些太监的任务就是监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动向,以确保一旦在未来有人心中有其他想法时,能提前发现,及早处置。

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种子,一旦有人心怀不轨,所造成的影响都足以让崇祯皇帝为之蛋疼。

也只有这些孩子,才是自己最大的底牌。虽然他们还很小。

三百余个孩子,崇祯皇帝挨个从他们身前走过,不是摸摸脑袋,就是拍拍肩膀,再道一声好,直将这三百余个孩子感动的无以复加。

此时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校场外也已经燃起了火把。

崇祯皇帝却是不紧不慢的等来到最后一个孩子身前,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之后,才回到了点将台上。

崇祯皇帝又突发奇想地吩咐道:“准备一下礼堂,朕要给这些孩子讲一些东西。”

孤儿营中有一座礼堂,是之前崇祯皇帝特意命人建造起来的。不管是自己哪天抽疯了跑来给这些孩子上课,或者是这些孩子长大后自己给他们颁发毕业证书的那天,这礼堂都能用得上。

礼堂中的几十枝儿臂粗的牛油蜡烛已经点了起来,将整个礼堂之中照得恍如白昼。

首节 上一节 256/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