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7节

崇祯可不管朝堂上的众臣怎么想。在他看来,只要能刹住贪腐这股子歪风邪气,辅以商税,大明就亡不了!自己也不用总是担心哪天就会有快递小哥来逼的自己自挂东南枝了。

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决定就这么办,他甚至于想要学习某位大佬的那句:“谁赞成?谁反对?!”

崇祯当即不理会下面群臣死了爹妈一样难看的脸色,对王承恩道:“王承恩,拟旨。”

“大明百姓,都要在家中准备一份大诰。朕会派地方官府给你们第家每户送去。谁敢不送,朕派锦衣卫处理。

家中有大诰的,可以拿着大诰去县衙门看看你们的县官有没有贪钱。如果有,把他押送到京师,朕重重有赏。

家里有孩子进学的,也要好好学习大诰,以后考试会增加大诰里的内容,不熟悉的就不能当官。”

说完,崇祯又对王承恩道:“就按朕刚才所说去拟诏,不许多字也不许少字。务必要让百姓听得明白。此诏一如永不加赋诏,广宣天下,使百姓咸知此事。”

崇祯想了想,又对众臣道:“既然这监管的问题解决了,众卿且说一说,这商税该怎么个收法?朕先定下个调子,农户自产自用者不收,利少者少收,利高者多收。其他的卿等补充吧。”

既然商税一事已成定局,手握屠刀的崇祯又定下了调子,群臣也只好再争取争取,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些好处。崇祯眼见一时半会儿的也讨论不出个结果,干脆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此次朕去宣府,命人查抄了勾通建奴的八家汉奸,所得不少。

既然有钱了,朕也想着,将这大明文武百官的俸禄向上提一提。众位爱卿回去后仔细考虑考虑,回头递折子上来。”

“另外,朕在出京追击建奴之前,就已经命工部督造忠烈祠,如今怎么样了?”

工部尚书当即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眼下已是十月,无论如何赶工,都无法下降雪之前完成。到时雪打风吹之下,质量便难以有保证。请擅自做主,已命工匠暂停了营造,待来年开春再继续。臣有罪。”

崇祯“唔”了一声,道:“此事不怪爱卿。这建奴叩关的时间太巧,非卿之过。既然暂停了,便先暂停了吧。只是工匠先不要散去,且等候朕的旨意。

崇祯却是想起来别扭的地方了。玻璃,水泥,火药,这可是穿越。者必备的法定啊。

火药已经有了,这玩意自己不懂。玻璃自己只知道是拿沙子烧出来的,至于怎么烧?该死的,朕穿越前只是个程序猿,不是工科狗!

水泥?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大不了弄上一堆石头,各种各样的。都来点儿,分开烧,烧成灰应该就行了吧?然后加点儿水,哪个凝固了特别结实,那就是。水泥了吧?

越想着水泥越心里痒痒的崇祯干脆道:“罢了,今天就到这里。

众卿回去后,仔细想想这两件事儿。一为商税,一为加俸。

折子以白话为宜,越是简单明了地说明爱卿心中的想法越好。都散了吧。”

退朝之后,回到后宫的崇祯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靠谱。等到了之前天启皇帝做木工的地方,崇祯才忽地想起,天启干的是木匠,这块地儿只是适合干木匠活,要想研究怎么烧水泥,还须得清理一番。

好在崇祯是皇帝,一声令下,整个宫都的太监宫女都忙碌起来。搬东西的搬东西,扫洒地面的扫洒地面,不多时便清理干净了。

闻讯起来伺候的魏忠贤看着眼前的一切慢慢被清理,又想起大行的天启皇帝,鼻子一酸,眼眶便红了。

崇祯见了,潜藏在脑海深处正牌崇祯的记忆也被勾了起来,却强打精神喝道:“哭甚么!皇兄大行,朕也伤心。但是皇兄留给朕的烂摊子,朕也得收拾。

打起精神来,派人去工部,招一些烧石灰和砖瓦的匠人进宫来此。朕有些事情要吩咐!”

想了想,又道:“命人将此地改名为鲁班殿,以慰皇兄。”

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祯

众多匠人入宫时,崇祯还在考虑着水泥的和石灰的关系。

毕竟做为一个经常在网上看小说的程序猿,看见有人回古代后造水泥发家致富还是很好奇的。虽然在网上搜索过水泥的制作方法,可是也仅仅是记住了要有石灰、粘土、石膏粉这三种玩意一起烧出来的。至于步骤?注意事项?程序猿表示那是工科狗们该知道的,关朕屁事?你要能给朕弄个百度出来,朕敢给你研究蘑菇弹。

至于现在想要烧水泥怎么办?在崇祯看来,既然记住了这三样主要材料,也知道是要锻烧的,剩下的交给匠作监的人去头疼就好了。不断地去试,总有试出来的一天,然后再慢慢改进不就行了?

魏忠贤见崇祯一直在发呆,对进来的匠人视而不见,便壮着胆子上前道:“皇爷,匠人们已经来了。”

回过神来的崇祯这才看向匠人们。匠人一见皇帝望了过来,便跪地山呼万岁:“草民等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不说平身免礼,众匠人便只能继续跪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才听崇祯道:“朕召唤尔等入宫。乃是有机密事吩咐。此间不论何事,不得外传,无论何人,包括你们的上官乃至当朝首辅,便是家人也不许说。否则,一人知道杀一人,十人知道杀十人。泄密者族诛。都懂了吗?”

众匠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颤。原来以为进宫不过是皇帝有甚么吩咐,却不曾想摊上了这等要命的事。不过众匠人还是齐声道:“臣等遵旨。”

崇祯这才道:“起来罢。此事做是做的好了,朕不吝封爵以待。另外,朕于今日早朝,已经下旨,农户匠户之分废除,以后,尔等子女亦可读书做官,不必再为匠户。只是先于天津卫试行,以观后效。”

众匠户当即又跪倒在地道:“陛下仁慈!”

再次命匠户们起来后,崇祯道:“你等之中,有烧石灰的,有烧砖瓦的,还有人是烧炭的。且以此为据,各人进行分组,推举领头者出来。”

众人一番商议推举,便分别推举出来三个匠人。一个是烧了一辈子石灰的赵大,一个是烧了一辈子砖瓦的刘成,还有一人是烧了一辈子煤炭的周正。

见众匠人推举完毕,崇祯便道:“历朝历代,筑城皆以三合土为主。只是此物不易制得,兼职天气将寒,朕欲在降雪之前建好忠烈祠,故而这三合土却是用不得。

朕曾翻阅典籍,偶然从一本残书中看到,将粘土,石灰,石膏掺入一起锻烧,可得一物。

此物状呈黑色,粉状。若遇水,不久则凝,坚如铁石。

只是残本中语焉不祥,制作之法亦是不见,想必早已毁掉。

朕想,古人能制得,我大明亦可制得,无非是多试几次罢了。

此次召卿等进宫,便是为了此事。若能成功,则我大明城池无忧矣。卿等亦会封爵,留名青史。”

只是听崇祯说完这些话,魏忠贤和王承恩便将脑袋垂地更低了。别人不知道,他们两个还不知道崇祯以前都是读的什么书。无非是儒家想要崇祯看的三代之治那一套罢了,何曾有过崇祯所说的残本?

只不过崇祯是皇帝,他既然说看过,那就一定是看过的。宫内生存的第一法则就是,皇帝永远正确。第二条就是,不该听的不要听,更不要说。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只是思及此处,魏忠贤却是目露凶光,看向这些匠人的眼光中满是不善,却是打算等完成后便将这十余人给蒸发掉。免得出去了胡说八说。

王承恩却是咯噔一声,心知魏忠贤已经起了杀心。却是想着要提醒皇帝一下,免得魏忠贤真个为了替天子保密而杀光所有参与其中的匠户。

接下来的几天,崇祯却是一直在关注着水泥的进度。

先是无用,怎么着都不能凝固,慢慢的发展到开始凝固,只是所需凝固时间极长,又不耐重击,往往用小锤都能敲碎。

知道后世水泥标准的崇祯当然不满意,于是众匠户便不断试制,力求能满足皇帝的需求。

只是不管崇祯怎么保密,自己在宫中玩泥巴的消息还是传了出来,在越传越离谱的小道消息中,自己已经变得和大行天启皇帝一样,只是自己爱好的是泥瓦匠!

大明朝野上下的心情简直如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你哥哥搞木匠,你就玩泥巴?想要和你哥哥组成个兄弟建筑一起盖房子玩吗?

首节 上一节 27/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