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84节

天启七年,京城及周边诸州县共出嫁女子二千三百余,崇祯元年即生育者一千七百余。

其中一千二百余人为十四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六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七岁出嫁,余者大部分为十三岁,极少一部分年满十八。”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那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十五岁便生儿育女了?”

郭允厚的身子连直都没敢直,只是接着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如此。其中因难产而死者多达百余人,多为十三岁出嫁者。奶水不足者千余人,产后落病者亦有千余之数。

后来臣去请教了太医院院正与太医院中的阴科、哑科的御医,发现情况确实如陛下所言,凡年不足十八岁者,其骨骼未定,气血不盈,生儿育女,实有莫大之风险。”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每出嫁九人,便有一不足十八岁的女子因难产而死,那就是说,满十八岁才出嫁的,难产而死的很少?”

郭允厚躬身应道:“是。”

崇祯皇帝道:“朕有意更改大明律,凡女子未满十八岁者不得出嫁,诸位爱卿怎么看?”

温体仁早就知道崇祯皇帝想说些什么,当下便出班道:“陛下圣明,臣附议。”

原本崇祯皇帝以为这事儿也就这样了,毕竟这是好事儿不是?

只是二哈毕竟是二哈,谁也想不到他们的在想些什么。但是二哈的智商有些时候也是会解除封印的,比如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

比如御史郑焕闻就不认为这是好事儿,出班后躬身道:“启奏陛下,臣反对。”

见崇祯皇帝等着自己继续说下去,郑焕闻便接着说道:“陛下,大明律乃太祖高皇帝所定,不可轻动,此其一也。

民间向来便认为女子十三天葵至后可以嫁娶,若陛下强行规定不满十八岁者不得出嫁,此扰民之政也。

其三,民间女子嫁娶较早,实在是有不得已之苦衷。”

见崇祯皇帝依然没有话说,郑焕闻便接着道:“若是百姓家中生育四五个子女,抚养上未免为难了些。

若是早早的将女儿嫁了出去,便可以减轻一份负担,故而早些嫁女,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前边两条,崇祯皇帝只当这御史言官脑袋又抽抽了,想要搏个清名什么的。

都已经准备好杀人的崇祯皇帝却不防这家伙居然说出了第三条理由,而且自己还反驳不得。

别说是大明了,哪怕是后世,一家生几个的情况也很常见,尤其是生不出儿子的那些家庭,更是卯足了劲的生。

若说是后世的建国初其,禀着太祖的人多力量大思想,尤其是防备着在世界核平之后还有足够的人口来恢复国力,那么可劲生,生的多了有奖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但是在世界没有核平反而相对的和平了之后,还是有人想着多生一些。

尤其是那些生不出儿子的,更是卯足了劲的生,生一个不是儿子就再生一个。

生的越多,抚养孩子带来的压力就越大,也就有了越生越穷这么个说法。

后世尚且如此,更别提此时的大明了——尤其是崇祯皇帝还下过旨意,生的多的有赏赐,官府还给出一部分的抚养费。

有这种好事儿,再加上晚上本身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那还不可劲的造小人儿?

但是越生越穷这个定律不只是后世有,大明也一样存在。

等到最小的娃子生出来之后一瞅,坏了,养活不起了。官府给的钱也不够了。

本来正在头疼的时候发现比较大的儿子已经可以下地干活了,女儿可以出嫁了——这解决方法不就有了么。

大点的儿子下地干活去,至于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是婆家的人了,不会再吃自己家的粮食了,而且还能换一笔彩礼缓解一下压力。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大家伙儿便一股脑的选择了早点儿把女儿嫁出去。

崇祯皇帝觉得这事儿不能这么办。

早早的嫁出去没问题,而且还都是合法的萝莉,若是放在后世,那些找不到老婆的单身狗们一定会高兴的吐舌头。

但是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孩子就像是去鬼门关上走遭的情况下,早早嫁出去的女孩子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就是一种损失。

如果她们十八岁之后再嫁人,那么生孩子难产的机率就会小的多,这一点从郭允厚统计的数据上就能看出来。

难产的机率小,人口增加的速度就快。

人口增多了之后,崇祯皇帝的赋税就能收的更多,也会有更多的男丁去替崇祯皇帝打仗。

打仗的人多了,在现在这种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就意味着更多的地盘和更多的税收。

这简直就是一种良性的循环,直到占领了全天下,再没有土地能跟得上大明的人口增加速度为止,到时候就该是崩盘了。

但是崇祯皇帝现在需要考虑这种崩盘的问题吗?

远了不用说,光是辽东的建奴,北边草原上的鞑子,南边的猴子,西边的三哥,这些渣渣们清理掉之后空出来的地盘,就足以让大明在崇祯皇帝驾崩之前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至于郑焕闻提出来的前两点,连照送的王安石都喊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话,穿越者程序猿皇帝更不会在乎什么天变祖宗人言一类的玩意。

更何况这祖宗还是朱由检的祖宗,未必就是他朱晓松的祖宗。

大明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御史郑焕闻所提出来的第三点,百姓们因为生的多而压力力,结果养不起了,所以才早早的嫁女儿这一点。

崇祯皇帝还是打算强制性的制定不满十八岁不得出嫁这一点的律法,但是又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来,总得有个解决方法才是。

虽然后世总有些人说阅片无数还是简单粗暴来得刺激,但是政治这事儿却不是这么来的。

杀个人头滚滚的也不怕的是针对于二哈们来说的,但是对于百姓,这种事儿还是谨慎点的好——真正能做到改朝换代的,就是这些百姓。

见崇祯皇帝的目光又投向了自己,温体仁明显感觉到压力山大。

刚才就是自己跳出来先赞成崇祯皇帝的,结果转眼间就被一个御史给打脸了。

而且看样子,崇祯皇帝也觉得这位御史打的好,打的漂亮——现在不就把锅扔给自己,让自己提出个解决方法来了么。

温体仁沉吟了半晌后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赏罚并重。

若是女子年满十八岁出嫁,可以给予一定的赏赐,不满十八岁者,却是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另外,民间舆论尚需引导,使之认识到女子不满十八岁出嫁的危害之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

首节 上一节 284/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