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53节

到最后发现除了用来修路筑城什么的,还可以用来晒盐。

这就是个好消息了。

只要能把晒盐的盐场大规模的铺开,还怕大明的盐价降不下来?

崇祯皇帝觉得盐价不是问题了,可是郭允厚就很头疼了:“陛下,盐价波动,实乃民间自发之行为,若是强行定价,则原本的盐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接着道:“赎买。

把原本盐商手里的盐引以原价赎买回来,朕知道有很多混账东西自己捞了好处,盐引卖出去的价格跟送差不多。

但是都按照官面的价格赎买回来,以后由盐场专营。两淮盐运使什么的召回京城,盐运御史暂时不动。”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又杀气腾腾的道:“罢了,不必召回了。许显纯?”

许显纯躬身应道:“微臣在。”

崇祯皇帝吩咐道:“朕会谴御史台派出御史去查两淮盐运使,着锦衣卫暗查。东厂复核,若是没有问题,就由吏部将之调回京城,有问题的话,直接由锦衣卫锁拿进京扔进诏狱。”

房壮丽闻言,就是一阵蛋疼。

崇祯皇帝在此时此刻再一次体现出了他的肆意妄为和不靠谱——看起来皇帝陛下平日里的伪装再怎么样的圣明,该残暴的时候依旧是残暴无比。

崇祯皇帝却不理会下面的几人心中怎么想,而是直接开口道:“海水晒盐,除了人力成本之外,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成本的。

到时候晒出来了,直接由各地驿站转运,各地衙门再发卖给百姓。售价五十文,听凭百姓自愿购买,不得强制。”

温体仁想了想,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官府暗中加价?”

崇祯皇帝却是呵呵一笑,开口道:“京察之中不是有四格、八法么?

若是暗中加价以谋私利,等到京察之时,朕要他们好看!还有,锦衣卫暗中给朕盯着,发现一起就上报一起,若是加的狠了,不用等到京察,朕就要他们的脑袋!

都给下面递个话,这世界上捞钱的手段多的是,朕也懒得管那么多。但是谁要是敢从老百姓身上捞钱,就是让朕不痛快。

朕不痛快了,呵呵。”

崇祯皇帝后面的话没有说,但是意思却很明显。

依着崇祯皇帝以往的作风,是个人都能听出来后面的话里是什么意思——谁敢让朕一时不痛快,朕就敢让他一世不痛快。

可是温体仁还是躬身道:“陛下,将盐政独立出来,另设一个盐政司,一级级向下派员监管?

如此一来,不通过地方官府,则地方官无从插手,而锦衣卫监督也方便一些?”

崇祯皇帝意外的瞧了温体仁一眼。

后世不就是有个什么盐业总公司吗,好像自己在超市买过的盐上面都有这家公司的标志。

虽然说崇祯皇帝搞不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个什么路子,想来应该是国企。

对于如今的崇祯皇帝来说,弄个这样儿的国企,其实好处是多于坏处的。

虽然说后世总有三桶油什么的让人堵心,但是像这个盐业总公司一类的存在就是绝对的好事儿了。

最起码是好处要多于坏处的。

对于现在的大明或者崇祯皇帝来说,不管这个盐政司是不是需要国库和内帑补贴,最起码这个盐价是稳稳的不会再乱来了。

而这个盐政司的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得益,他们自己就会把各地的官府什么的盯的死死的,一旦有问题,这些家伙会比锦衣卫还要积极。

从这方面想的话,崇祯皇帝都想要把后世鹰酱那一套收税的玩意给弄出来了——鹰酱家里的流氓恶棍们不把法律当回事儿,但是没有谁敢欠税务局的税。

那些家伙可是会开着坦克却武装催收的!

最近按下了这个诱人的念头之后,崇祯皇帝开口道:“准,温爱卿回头上书仔细的说一下这个事儿。

另外,朕有意将这个盐政司衙门设在内阁之下,由内阁直接负责,但是盐场直接归入宫内,归酒醋面局直接管理。”

……

温体仁实在想不到崇祯皇帝在同意了自己弄出个盐政司衙门之后又单独把盐场给收走了。

这样儿一来,那盐政府等着把裤子都赔的当掉吧!

第三百二十七章 议他该当何罪?(突如其来的4000字加更)

其实盐场就算是划归在这个什么盐政司衙门,这个衙门该把裤子都赔掉的还是一样的赔。

但是崇祯皇帝表示不在乎。

反正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不管是国库补贴还是内帑补贴,这钱不都是老百姓交的赋税么。

再说了,补贴在老百姓身上,总比割地赔款给那些蛮子要强的多吧。

说到这一点,崇祯皇帝其实挺佩服螨清的那一伙儿狗奴才的,反正大明是没有大螨清牛逼。

敢犯大清者,虽远必赔!钱不够了就割地!

这就很社会了。崇祯皇帝觉得大明虽然挺掉链子的,但是在这一点上,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大螨清滴。

反正无论如何,崇祯皇帝都觉得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哪怕朕现在就吊死在煤山上,也别想让老子割一块儿地皮出去!哪怕是一个生蚝扇贝都不行!

温体仁觉得崇祯皇帝这事儿干的果然还是符合崇祯皇帝一惯不搞事情就不舒服的风格。

但是事已至此,就算是自己再跟皇帝要求把盐场给划到盐政衙门,估计也是没啥指望了。

想了想,温体仁干脆把话题扯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启奏陛下,杨京甫之事,是不是再复核一遍?”

崇祯皇帝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温体仁说的是谁。

杨京甫就是杨镐,现在正在狱中,准备着秋后开刀问斩。

万历八年的进士,曾任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蔚山一战,大败,撤兵回王京,与总督玠诡以捷闻。

首节 上一节 35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