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 第1549节

然后对刀兵,开始屠杀了起来。

张郃原本还在率领刀兵,在前面顶着,以便边打边撤。

但看到这个情况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下令让一小部分大刀兵,开始断后,然后其余的大刀兵,开始迅速往大营门口跑去。

这一跑起来,那速度自然要快上很多。

没多久,就有大量的大刀兵,回到了大营门口。

不过,他们付出的代价,就是留下来断后的大刀兵,全部死亡。

步兵对骑兵,本就没优势,何况还是短兵器对长兵器,那就更没优势了。

不是因为断后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死士,赵云敢保证,这些人立马就会跪地投降。

可惜对于死士,那也只有送他们去死。

不过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死士死光了,就说明完全终于张郃或者袁绍的精锐,已经死光了。

其他部曲,在忠诚方面,肯定就没那么死心塌地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如果不用死士去断后,其他断后的士兵一但跪地投降。

那张郃还在逃跑的士兵,就被被赵云的骑兵,给直接收割掉。

厮杀到这种程度。

赵云自然打算趁机冲入大营,然后一举拿下张郃的大营。

最好能把张郃给俘虏下来,那就更完美了。

只是。

当赵云准备继续,下令进攻时。

赵云看到,张郃下令大刀兵,又分别后撤了五步,单独把张郃给留在了大营门口的中间。

此举看上去,就是不按常理来。

所以为了避免有诈,赵云赶紧在即将冲到大营前方时,大声吼道:“全军停止前进!”

赵云令声一下。

周围立刻有几名负责传令的骑兵,拿起别再腰间的号角,迅速按照停止前进的节奏,吹响了起来。

号角声一响,赵云的骑兵,立刻就停止了下来。

因为赵云觉得,让八、九千的骑兵,就这样虎视眈眈的盯着张郃的大军,也能给张郃的大军,施加莫大的压力。

毕竟战败就是死,跑都跑不掉,而想要活命,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投降。

再加上赵云不知道张郃这么做的用意,也需要停下来,仔细观察一下。

所以赵云认为,这时候还是让大军停下来,会比较对己方有利。

双方就这么对弈了一炷香时间。

赵云发现,效果确实有。

因为之前,张郃是一个人站在大营门口的中间,其余所有的大刀兵,都在张郃身后五步位置处。

而现在,应该了一炷香时间,赵云发现,原本是在张郃身后五步位置的大刀兵,现在好像已经快要退后到六步位置了。

也就是说,张郃的大刀兵,在不知不觉中,就后退了一步。

而因为后退的缓慢,动静比较小,所以张郃自己都还没发现。

赵云看到后,策马走出阵列,大声到:“前面这位将军,应该就是张郃张儁乂吧!”

“不管你是不是张郃,你先回头看看。”

“在不知不觉中,你的士兵,已经后退了一步。”

“所以从士气方面来说,你的大军只会一触即溃!”

张郃刚迈出左脚,准备出来与赵云对话,但发现自己还需要仰视赵云,然后看向旁边的士兵:“牵我的马来!”

对于张郃的举动,赵云一点也不意外。

张郃刚刚没有骑马,不表示张郃不会骑马,或者不会骑战。

只是因为张郃的大军,都是以步兵为主。

如果张郃一个人骑着马,在大军中间,那就太显眼了,摆明了告诉别人,我就是大军的领军将领!

如果是进攻方,还有可能会骑马,毕竟一般能去进攻别人,总是有些底气的。

而一般被别人进攻,主将都会十分的低调。

穿着的衣甲,都是普通士兵的衣甲。

总之就是,能有多普通,就有多普通。

反正不能让对面的人,一眼就看出,领军将军,到底在什么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赵云刚开始,只能凭借压迫感,去寻找张郃。

如果张郃不觉醒的话,赵云压根不知道张郃会在什么地方。

但张郃为了稳住大刀兵的阵地,又不得不觉醒,以用来快速斩杀骑兵。

首节 上一节 1549/2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