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 第374节

“张靖啊张靖,李彦龙啊李彦龙,看老夫以后不吃穷你们。”

顾言攥紧着笔,眼神之中满是怒气。

而与此同时。

礼部。

王新志已经将第三篇奏折写好。

他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看了几遍,确定没什么问题之后,这才满意地笑了笑。

也就在此时,有人在外出声汇报。

“王尚书,孙儒求见。”

随着声音响起,王新志立刻起身道。

“速速请进。”

下一刻,推门声响起,孙静安的身影出现在了王新志眼中。

“见过孙儒。”

王新志朝着孙静安开口,而后一拜。

“王儒客气。”

孙静安回之以礼,紧接着到也不客气,直接落坐下来。

“王儒,这是在写什么?”

一坐下来,孙静安便看到桌上的奏折,不禁好奇问道。

“哦,明日呈现给陛下的奏折。”

王新志直接回答,倒也不藏藏掖掖。

“哦?明日陛下会早朝吗?”

孙静安有些好奇问道。

“不管陛下上不上,老夫的奏折还是要写。”

“只希望陛下能听老夫一劝,即可。”

“对了,孙儒,您看看我写的奏折如何。”

王新志如此说道,同时将奏折递给孙静安,希望对方鉴赏鉴赏。

孙静安接过奏折,扫了几眼,不由点头赞道:“文笔犀利,言辞恰当,既有劝阻之意,又无顶撞,很不错,非常之不错。”

孙静安夸赞几声,王新志也不禁露出笑容。

只是很快,孙静安的声音响起了。

“不过这件事情,老夫总觉得……有些难办,此事恐怕与许清宵有关。”

“陛下如今极其器重此人,听信谗言,就怕陛下死活不答应啊。”

孙静安略显无奈道。

然而王新志却摇了摇头道。

“不不不!”

“孙儒想多了。”

“今日我等出京之时,我与陈尚书,张尚书,顾尚书,李尚书,以及周尚书都谈妥了。”

“我等六部尚书,必定站在同一条战线,同仇敌忾,绝对不允许陛下答应官商之道。”

“除非陛下罢免我等六部尚书,否则的话,我等六人,同进退。”

王新志斩钉截铁道。

这还真不是他装哔,因为走之前,大家已经说好了,明日上朝,一起抵制陛下,坚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坚决!

不允许!

“甚至,武将一脉也是这般想到,绝不可能同意。”

“所以此事,无非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王新志很是自信。

这般自信,倒是让孙静安放下心了。

“恩,既然如此的话,那就麻烦王儒等人了,明日早朝我就不上了,我最近有些事情,可能都不会上朝。”

孙静安点了点头。

“哦?孙儒有什么事?”

王新志有些好奇了。

“一件大事,具体是什么,就不能多说了。”

“但等这件事情出来后,天下惧惊。”

孙静安也是无比自信,同时卖了关子。

这让王新志更加好奇了,但孙静安死活不说,让他有些难受。

一刻钟后。

王新志送走了孙静安,同时又开始写第四封奏折。

他相信自己这四封奏折一出,文武百官必然对自己刮目相看。

哎呀,一想到明日上朝,百官们无比崇敬地看着自己,王新志心情就莫名愉悦起来了。

而就如此。

一直到深夜。

随着一缕白烟从守仁学堂飘到大魏皇宫中。

一道旨意从皇宫内传出。

明日上朝。

百官进殿。

这则消息出现,最开心的不是六部官员,而是十国大才。

十国才子喜极而泣,这他娘的总算是上朝了,再拖下去,他们真的受不了了。

八月二十七日。

卯时。

大魏京都。

这一日,文武百官聚集在皇宫之外。

五部尚书,各大国公列侯的脸上都莫名带着一丝笑意,就唯独顾言看见张靖和李彦龙时,有些不太舒服。

唯独一些侍郎不清楚状况,但也没有多想。

王新志是最后一个赶来的。

他一清早想到了更好的说辞,所以又写了一封奏折,所以有些姗姗来迟。

“见过诸位尚书。”

王新志赶来,看见五部尚书后,稍稍作礼。

“见过王尚书。”

几人回礼,而王新志也缓缓来到张靖身旁道。

“张尚书,一切按计划行事吗?”

王新志问道。

听到此话,张靖不由看了一眼王新志,随后压着声音道。

“照旧。”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回答,让王新志充满着信心。

而张靖却以为是许清宵说的事情,所以给予了一个恩字。

“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朝。”

下一刻,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

百官纷纷入朝。

一直来到殿外。

王新志的心情莫名有些紧张起来了。

“入殿。”

太监的声音再次响起。

文武百官依次入列。

很快,又踏入宫殿之中。

王新志昂首挺胸,衣袖中的奏折,更是被他捏的死死。

大殿内。

女帝端坐龙椅之上。

她静静注视着文武百官,沉默不语。

赵婉儿站在一旁,也显得无比平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的声音响起,朝着女帝一拜。

“众爱卿平身。”

女帝开口。

这是很基本的开场。

随后,六部尚书开始依次汇报国家大事。

王新志倒也平静,轮到他的时候,就大致汇报了一下有些番邦外使对寿诞拖延略感到不满,但这个还好。

同时番邦外使这次合计赠送的牛羊马,还有一些特产,诸如宝石玉器,香料绸缎等等加起来差不多一千四百万两白银,回礼要回多少。

这是一个大问题。

而文武百官再听到这话之后,却不由皱紧眉头。

番邦外使历来送礼,加起来不过一二百万两银子,所以大魏基本上是翻十倍或者是五倍奉还,彰显国力。

首节 上一节 374/10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