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第263节

都是国之重臣,也都是朱元璋赖以治国的肱骨。

“今天咱要和你们说一件喜事。”

“嗯,李侍郎,你出来说。”

礼部尚书李原出列,因为小朝会,也不需要文武大臣抱着芴板记事。

他环顾交头接耳满脸好奇的同僚,笑着道:“大明西方的帖木儿汗国,派出使臣,带着三百匹战马,远道而来,给吾皇上贡了!”

众人听后,脸上渐渐布满喜色。

无论文武,脸上都带着骄傲的笑容。

帖木儿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当初就是这些泥腿子出来的大明将军文官们,将他们撵到了西察合台汗国以西,远距大明哈密卫上千里之遥的欧洲大陆。

蓝玉在洪武二十年组织的捕鱼儿海之战,彻底将北元蒙古人打的四分五裂,北元的大汗们已经不被明廷重视。

而今这群蒙古贵族已经对大明形成不了一点威胁。

明廷现在重视的是屹立在北疆的北元余孽鞑靼太师阿鲁台、瓦剌太师马哈木两个强大的部落。

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紧靠明朝北疆,故而明廷一直在对这两部落加紧战略防御。

说实话,帖木儿汗国无论距离明朝的西北还是距离鞑靼、瓦剌,都太过遥远,也形成不了一点战略价值。

不过这次帖木儿汗国来朝贡明朝,其政意义是非凡的,因为这就等同于欧洲大陆的帖木儿汗国是承认明廷政府,而不接受鞑靼、瓦刺政府的。

“哈哈哈!”

蓝玉大笑道:“这群蒙古人,现在终于认清现实了?知道咱东方只有大明,而没有瓦剌、鞑靼啦?”

蓝玉很骄傲,因为蒙古人,是他亲手给打垮打废的!

捕鱼儿海之战后,蓝玉在蒙古人眼中,他就是战神,是不可战胜的!

如今听到手下败将来大明朝贡称臣,蓝玉自然高兴。

不过他还是有分寸的,又抱拳对朱元璋道:“恭喜皇上!咱大明现在在西方大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吾皇之威名,远扬四海!吾皇万岁~~!”

武英殿顿时掀起山呼海啸的叫声:“吾皇万岁!万万岁!”

老爷子眉开眼笑。

帝王在乎的永远都是两件事,文治、武功。

现在这两件事,都被朱元璋治理的有模有样,老爷子怎能不开心。“呵!”

朱元璋莞尔接受了群臣的马屁,又对李原道:“你礼部不可怠慢了帖木儿夷国,要彰显我大明大国礼仪。”李侍郎急忙点头:“微臣遵旨!”

后宫。

宁王朱权正在给张美人梳洗秀发。

张美人今年四十,风韵犹存,头发湿漉漉的,显然刚洗过。

宁王站在张美人身后,看着铜镜中的母亲,一点点梳着头发。“母亲,孩儿明早要走了。”张美人心里也有些不舍。

这些年是她亲手将朱权拉扯成人,母子二人在后宫其实都不怎么受宠。

朱权之所以能被朱元璋挑中,镇守大宁都司。

不是朱元璋多喜欢张美人,也不是多欣赏宁王。

老爷子完完全全都是在为朱怀考量,所以朱权才捡了这个便宜。

“孩子,北疆苦,未来的日子,娘亲怕咱娘两见面的机会寥寥无几,你去那边,自己照顾好自己。”

宁王点头:“娘,孩儿今日一早去见了朱怀,您这些年少受父皇恩泽,后宫虽然太平,但总会有一些奴才们看不起主子。”注释第1章 “孩儿求过朱怀,娘以后若真遇到什么困难,可央人出宫去求朱怀,他一定不会放手不管的。”张美人点头:“嗯,娘亲知道。”

“最是无情帝王家,孩子,娘帮不了你什么了,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自己判断。”朱权点头:“孩儿明白。”

张美人嗯了一声,“早些去休息吧。”宁王点头。

张美人看着宁王离去的背影有些唏嘘,眼眶有些红润。

她也没办法给宁王什么意见,更不知道最终继承大宝的会不会是朱怀,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都需要宁王自己去判断。

翌日一早,依旧春光明媚。

古人说灞桥折柳,唐时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而灞桥位于大唐城外古道上,久而久之灞桥折柳就延伸出送别的含义。

大明没有灞桥。

通淮门的古道凉亭内,朱怀身后站着廖家兄弟。

凉亭内的石桌上放着一壶酒。

城门内,礼部官吏将宁王的马车送到通淮门外。

宁王早早就注意到官道上的朱怀,示意车队在官道上稍等,自己便撩袍去找了朱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怀笑笑,“这两句诗听起来有些离别愁绪,说出来到别有一番滋味。”

宁王也跟着笑:“不用劝酒,我喝!”

说着,宁王端着酒杯,自顾自仰头灌了一口。

“说实话,我有点舍不得。”

宁王看着朱怀。

朱怀道:“舍不得应天城?舍不得皇宫?舍不得你母妃?”

宁王摇摇头:“舍不得你。”

阿?

宁王叹口气道:“咱两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其实也不算少,只是你不知道。”

八年,小时候的八年,他是和朱雄焕一起长大的!

虽然他辈分上是朱雄焕的叔叔,但其实心里上他是将朱雄焕当大哥的。

到现在,他也理所当然的称呼朱怀为朱兄。

朱怀有些好奇:“这话怎么说?”

宁王没有回答,看着朱怀,道:“朱兄,你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人生有时候真的很奇妙,兴许你命硬吧。”

“不过无论如何,能再看到你,那便是上天的恩赐。”

“我曾想过,你会不会变的和市井泼皮无赖一样?又会不会因为成长经历而变的自卑敏感。”

“々哈哈!后来我才发现,是我多虑了,龙游浅水,可始终是龙,这是既定的事实,永远也变不了的事实!”

朱怀目光有些迷茫,呆呆看着宁王,一句话也理解不了。

“你在说什么胡话?”

宁王依旧在摇头,端着酒杯继续仰头灌了一口。

“有时候我真嫉妒你,嫉妒这么多人喜欢你,嫉妒你命格这么好,嫉妒无论什么人,都在暗中帮着你。”

言语一顿,宁王洒然一笑:“可是我错了,我不该嫉妒,因为我后知后觉的发现,你的品德,你的能力,你的智慧,你的格局,你的胸襟,你的一切,都值得这么多人帮着你,

提携你后面我才发现一个道理。”

“你所有的一切,不该被嫉妒,因为这都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你努力让自己变强,变优秀,我突然想到一句挺好的话,很应景。”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都是你应得的,你不应该被嫉妒,而应该被学习。”

“人也是一样,当你自己是个蠢货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远离你;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未来的星辰大海,都会是你的!”朱怀:

他在说什么啊?他难倒不是宁王吗?他好文艺啊?就是他在说什么我怎(赵吗好)么一句不懂?

难倒离别的时候,人的感情都格外的旺盛?

见朱怀一脸迷惑,宁王哈哈大笑:“感怀了,有些感伤了,走了走了,时间不早咯。”

说罢,他又仰头灌下第三杯酒,背着手朝马车离去,背着手朝朱怀招手,十分潇洒、洒脱。“朱兄,下次再见面,希望你能叫本王一声叔叔。”

宁王小声说完,随后乐呵呵的哈哈大笑,仿佛站了什么便宜一样。

朱怀目送宁王上了轿子,目送车队和随从,逶逶迤迤的渐行渐远良。“这二货!”

朱怀笑骂一句,刚要准备回去,眼睛突然眯了起开。

前方官道上,一批批马车和成群结队的马匹,正气势磅礴的朝通淮门而来!

这群人的打扮更多的,像是蒙古贵族!

注释第1章 :明朝有奴才和主子的称呼,不是清朝才有的,在清乾隆时期,湖广知府给乾隆上书自称奴才,被乾隆严厉批评,说他是汉人,怎可称奴才?在清朝,奴才是满人才有资格自称的,表示和皇帝亲昵!为什么纪晓岚称臣,和珅称奴才,就是这个道理。

第369章 、惠民政策!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应天,拥有着将近七千年历史的古都,一个最强盛朝代的都城。

一批批帖木儿汗国的蒙古使臣,刚踏入通淮门,进入应天城,便被这座雄伟的古城震撼了。

史书对应天城的宠爱,也到了极致。

‘穷极壮丽,冠绝古今’、‘四海流通,万国交会’、‘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等各种赞美的词语层出不穷。

前第229章 年,孙权在此建都,使华夏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华夏南方地区的发展。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其文化辐射力达整个东亚地区。

蒙古使臣们瞪大着双眼,看着应天城繁华街头上的人群,如异国商贩、佛道僧尼、异国使者、文人骚客、千金小姐等如过江之鲫一般喧嚣繁华。

除此之外,一列列工艺极高、鳞次栉比的江南建筑,更让他们应接不暇、目瞪口呆!

应天城的一切,都让这群蒙古使臣心中产生久久的震撼。

谁都会忍不住来一句“长生天”!

长生天是他们的信仰,这是他们此时对应天城最崇高的敬意!

皇宫,武英殿内。

小朝会还在进行。

朱元璋交待完接待帖木儿汗国使臣的事后,便叫出傅友文。“你是管着咱大明银子的。”

“你告诉咱,去年的秋收税银,现在收的怎么样了?”

傅友文心中有些忐忑,这些日子老爷子时不时就会带朱怀出去,谁知道又会遇到什么让老爷子不称心的事。他小心翼翼的道:“京畿内的税收,大部分已经收上来了,外省的税收,此时也在抓紧运到应天。”朱元璋沉声嗯了一下,看着傅友文道:“淋觞踢尖这事,傅卿家知晓一二么?”傅友文浑身一震,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是地方官府敛财的一种方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作为户部侍郎的傅友文,当然门清。

不仅傅友文知道,站在武英殿的群臣,谁不清楚?

这些人可没少敛财,官府怎么私自敛财的,他们比傅友文还清楚。

听到老爷子说这事,群臣心里皆都一颤。傅友文忙道:“回皇上,微臣知道。”

首节 上一节 263/8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