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第404节

说着,再次牵起杜妙颜的玉手,十指交叉,看着杜妙颜笑道。

“嗯......”

杜妙颜的脸再次变红。

她低着头,不怎么敢看李恪。

不过几次深呼吸吐气后,最终鼓起勇气抬起头看向李恪,露出灿烂的笑容。

李恪看着杜妙颜笑靥如花的样子,不由得微微失神。

真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啊!

笑了笑,两人和柴韶容几人告别,向兴道里而去。

在两人离开后,中央广场的烟花慢慢变少,最后停止发射。

整个长安城观看的人们摇头叹息,意犹未尽,还想着继续观看。

甚至还有人想着,这些烟花能否购买?

而刚好,李恪让房遗爱帮忙宣传下去。

长安城当中,很快就会升起一股买烟花的热潮。

......

另外一边。

李恪和杜妙颜来到兴道里。

兴道里之内有一座很豪华的府邸。

这座府邸,正是萧皇后如今居住的地方。

名为桃花!

府邸门口有两个护卫看守着,四周再无其他人。

不过,这两个护卫却让李恪两人都多看两眼。

因为......他们带刀。

长安城是不能明目张胆带刀的。

连杜如晦府邸的门卫都不能带刀,而这里却可以。

可想而知,这两个人应该是李二让人在这里守着的。

“见过蜀国公。”

“请问蜀国公是要进去吗?”

护卫将李恪两人拦住,恭敬问道。

两护卫站姿笔直,眼神刚正,应该是军人。

“可以吗?”

李恪平静道。

“蜀国公请入内。”

两护卫当即让开两边。

言语间,带着对李恪的尊敬。

“谢谢。”

李恪点点头,拉着杜妙颜走进去。

不过杜妙颜刚走两步就停下脚步,看向两护卫问道:“你们认识蜀国公?”

李恪微微一愣,也停下脚步看向两个护卫。

这两人,刚才似乎对自己带着尊敬。

如果他们是李二的人,犯不着对自己尊敬的。

“蜀国公大杀东瀛岛国,谁人不知?”

两护卫顿时激动开口。

他们是军人,对李恪的事迹很是敬佩。

认为李恪是一个有实力、有魄力、有能力的爱国大将军。

能够带领一万烈阳军大杀东瀛岛而回归,是所有士兵们的偶像。

“好的,辛苦了。”

杜妙颜看了看李恪一眼,笑着点点头,和李恪走进桃花府邸。

刚进去没走多久,就看到院子里站着一个曼妙的背影。

当此女转过身的时候,李恪和杜妙颜都认出对方。

面带桃花,母仪天下,萧皇后!

“你......很像他。”

萧皇后看着李恪,喃喃开口。

第351章:外孙,你想不想造反?

李恪和杜妙颜两人皆是一愣。

就完全没有想到,对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很想他。

像谁?

隋炀帝?

“呵呵,失神了,让你们见笑了。”

“李恪,我的外孙,还有......外孙媳妇?请坐。”

萧皇后笑道。

她上下打量着李恪,双眸露出满意的神色。

待看到李恪和杜妙颜拉着手,目光从李恪的身上移到杜妙颜的身上。

看着杜妙颜,她的笑容更盛,邀请李恪和杜妙颜坐下。

院子中早已经准备好了凳子和桌子。

上面还放着一些上好的菜品。

“见过萧皇后。”

杜妙颜缓缓行礼。

皇后这个词本来应该是个禁谓。

但是皇帝和自己的父亲等人都是这样称呼的,自己也就跟着这样称呼。

李恪没有行礼。

而是淡然而立看着萧皇后。

这个女人不是杨淑妃的生母,但却是隋炀帝的皇后。

按辈分来说,她就是杨淑妃的母后,李恪应该叫她一声外祖母。

但这句外祖母李恪叫不出口。

而且还有一点让李恪叫不出口的。

那就是萧皇后的容貌和身材。

明明就是六十多岁的女人,但是看上去才四十多岁而已。

怪不得历史上的她那么的闻名,还被后人戏称六位帝皇丸。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才知震撼,才知道保养也能保养那么好。

“好好好......”

“这是我母后送我的镯子,至今都没有离开过身。”

“现在看到你,我倍感欣慰,就将它送给你,请一定要收下。”

萧皇后看着杜妙颜,眼神越发满意。

她一边说这话,一边从右手扯下一个玉手镯。

看玉手镯的成色,就知道是有很久远的年份了。

“不不不,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杜妙颜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萧皇后口中的皇后,就是她的生母张皇后。

由张皇后传给萧皇后,再由萧皇后佩戴那么多年。

可想而知,这个玉手镯除了价值不菲之外,还有非常大的意义。

这种珍贵的东西,杜妙颜怎么好意思收下?

而且,萧皇后虽然是李恪的外祖母。

但是两人的关系很淡薄。

自己更不能收下。

“不用客气。”

“就是一个见面礼而已。”

萧皇后轻笑道。

将已经摘下来的玉手镯推到杜妙颜的手里。

杜妙颜很尴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求救似的看向李恪。

“竟然萧皇后美意,妙颜你就收下吧。”

李恪平静开口。

萧皇后刚才的言语间就表明玉镯的珍贵。

一般而言,收下珍贵的东西,对方的请求就不好拒绝。

但李恪何人?

收下就收下,还有可能让你有来无回。

“好吧,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谢谢萧皇后,这玉镯子我很喜欢。”

首节 上一节 404/9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