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 第431节

城内城外的西域兵一听这话就崩溃了,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海思君,他在城头哭得嘻里哗啦的,高声回道:“殿下大恩大德,本君永世难忘今趟若能渡过此难,必追随殿下左右唯命是从。”

海思君毕竟年轻,他又哪里知道这其实都是赢丹收买人心之计!

有句话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赢丹这是白脸红脸都自己唱,只不过白脸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和顺君虽知道这一切都是因赢丹而起,但有苦说不出的他也只能跟着表态几句城内幸存的姑师军民也是哭成一片,心中自是感恩秦军的义薄云天。

其实受此影响的不只是身陷囹圄的姑师军民,在秦军中的印度骑兵及楼兰骑兵也为此震撼。

首先是他们肯定会度己思人。

若秦军今日肯从安息手里救出姑师军民,它日也可以从救出他们。

其次,秦军动不动就能战胜数倍安息,而且还是轻松战胜……能得如此强大军队庇护是何等荣耀。

且一直以来西域各国都因为国弱兵少动不动就要被灭国,于是军民极其缺乏安全感此时有个如此强大的秦军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能将他们团结在一起……那还等什么呢?

------------

第六百零五章 不留活口

因此印度骑军和楼兰骑军看着这副情景时便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望向秦军的眼神也跟着不一样了。

这就是赢丹想要的若能成功“感化”这些西域骑兵,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战斗力成级数提升之前赢丹一直不能放心用印度或楼兰骑军,原因就在于此。

他们毕竟是外族军队,对秦军还抱着警惕的心理,甚至还把秦军当作准入侵者防备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在战场上是不可能替秦军卖命的,甚至必要时还会捅刀子。

这就不是训练或装备的问题了,而是心态的问题要转变这种心态,就是要像赢丹现在做的“攻心”。

一旦他们心理上接受了秦军甚至认同了大秦属国的身份,那么为秦军拼死作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到时就算是楼兰王或是印度王都无法阻止。

因为答案很明显。

若大秦已深入人心并震摄住基层将士,那么楼兰王、印度王想要带兵造反……基层将士就会思考几个问题:

是跟随大王造反呢,还是继续跟随大秦造反有多大的成功机会造反之后能获得多大的利益?

这么一思考,发现造反成功的机会很小,就算成功了也没有多大利益,反而是在大秦庇护下更安全……会跟着楼兰王、印度王造反那才是怪事了!

这也就是赢丹在西域实施“怀柔”政策的原因。

也是赢丹先对各国贵族妥协,再发展基层军民紧抓民心的原因。

特瑞西却是不信这些话,他站在城头大声喊道:

“你等休要把我当作三岁小儿。”

“你我对阵,何时留俘虏活口过?”

这话倒是真的。

中原与安息仇恨极深,彼此作战通常都不留活口。

这情况一直持续到汉匈大战中后期……

那是安息就觉得奇怪,安息骑射一点都不比中原骑兵弱,为何总是打不过汉军!

想来想去,就认为是安息练兵方面有缺陷,也就是各部太没有规矩各自为战,而汉军却是号令一下进退有序。

于是安息就希望学习汉军的练兵方式,这才开始任用汉军俘虏,李陵就是其中之一。

特瑞西会说这话,一方面是抱着一线希望跟秦军谈谈条件,另一方面则是让部下不要抱太多幻想。

兵士大声回道:“我大秦说一不二,说是保你不死便不会取你性命!”

特瑞西又道:“便是留我等性命又能如何?还不是一生为奴累死、病死?若是如此,倒不如战死沙场倒也干脆!”

说着便高举弯刀,城头上的安息大声高喊回应表示赞同。上前喊话的印度兵士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威亚斯将这番话翻译给赢丹听,赢丹听了也觉得棘手。

那可是一万安息,投降之后能做什么呢?贬为奴隶他们肯定不干杀了也不行!那就只有打上一仗两败俱伤么?

想了想,赢丹就上前几步大声说道:“你等若是降了,便让你部驻守交河,不知意下如何?”

威亚斯意外的望着赢丹,说:“殿下……”

赢丹扬了扬头,下令:“便如是说若再不愿降,便只有一战了!”

特瑞西听着这话就有些不信,“此话当真?”

“你可是能话事之人?”

威亚斯不等翻译给赢丹知道,就愤怒的回答道:

“此乃秦国殿下赢丹,你说是不是能话事之人?”

特瑞西听着这话就愣了,他之前就听说过赢丹这名字……身为安息的一员当然有听过赢丹。

只是特瑞西以为赢丹应该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将,不想却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赢丹回应道:“自是当真你部甚至能持有兵器不过有一个条件,你部不得拥有战马、骆驼等坐骑!”

赢丹这么说却让特瑞西放心了。

因为若是什么条件都没有,以“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原则来看,那基本就是骗人的陷阱,只待安息军队投降之后就出其不意将其一网打尽。

但如今赢丹却提出安息不得拥有战马的条件……这就足以说明赢丹所说是真,否则根本不需多此一举。

赢丹的考虑,则是安息最擅长的就是骑射,没有战马的安息就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

另一方面,西域一带是绿洲地形,交河方圆百里没有其它水源,没有马匹和骆驼这些畜力运水,军队在那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差不多就是被软禁了,手里就算有兵器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还会有秦军坐镇姑师城,而安息主力又远避草原,这一万安息也只能呆在交河无处可去了。

特瑞西与一众部下商议了一会儿。

其中有部下说:“万夫长千万不可相信秦人,他们一贯言而无信此举只是骗我等投降而已。”

特瑞西摇了摇头说道:“秦人或许言而无信,但这赢丹却从未出尔反尔过更何况,罗德里克已撤走,我等坐下无马在这姑师也是死路一条。”

“横竖是死,何不信他一回?或许还有条生路?”

特瑞西这话分析得有理安息既没有逃的希望更没有胜的希望若从仇恨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与秦人拼掉一个算一个。

但这又有何意义?

安息也是讲利益的群体……

这点与印度军有根本区别,安息作战眼里看到的是敌人的财富、牲畜和粮食印度军队也看这些,但却有严明的军纪约束及勇气。

相对而言,安息更像是一群强盗而不是军队。

讲利益的群体就会衡量得失,这么一盘算就知道是投降了好。

于是特瑞西就站在城头上回了声:“我等若是降了,如何还能保有兵器?”

这的确是个问题。

投降这一刻必须缴了兵器,否则安息军队就可以出城之后突然发难,到时秦军反倒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但此时安息若是缴了兵器,秦军若是不守信用尽数将安息砍了……安息到时又找谁说去?

赢丹回答:“这个简单你等可以先降几千人我将这几千人押至交河还了兵器,再回一封密信与你,你便知道是真是假了。”

------------

第六百零六章 认了

特瑞西叹了口气,把手中弯刀往城下一丢,道:“勿需如此麻烦了我今天就信你一回若你出尔反尔不守承诺,我特瑞西也认了!”

其余安息见状,也纷纷丢了兵器然后出城投降。

和顺君和滨海君也带着一众伤痕累累的姑师军民出得城来,看到赢丹纳头便拜,直呼多谢殿下救命之恩。

赢丹自然也是高风亮节的说了几句既是盟友互相帮助便是应该之类的话。

倒是特瑞西带着一众安息部将出来默不作声,等赢丹打发了一众姑师人等离开后,特瑞西才朝赢丹拱手道:“属下特瑞西,往后唯殿下马首是瞻。”

这话是半真半假,投降之后当然要这么说。

赢丹只笑着回了句:“万夫长可知,你等幸好没有选择突围。”

特瑞西不由疑惑的问了声:“殿下此话怎讲?”

赢丹不答反问,“你等两万大军在姑师附近潜伏,只怕饮水已快喝完了吧?”

特瑞西回答:“还可再坚持两日。”

赢丹又问“你等若是突围,将要去何处补充水源?”

特瑞西想也不想就回答:“自是去奇台和吐峪补充。”

然后特瑞西就明白了,他愕然望向赢丹,道:“殿下之意是……”

赢丹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特瑞西以为赢丹是给这两地的水源下毒其实并没有下毒那么夸张。

不过说是下毒也没错,甚至比下毒更毒因为赢丹给这两地水源下的是巴豆,巴豆这东西是秦军作战必不可少的军需物资。

原因是它外敷有抑毒杀菌及镇痛去疮毒的功效,是除了疗伤带之外使用最多的疗伤药秦军通常是将其研磨成粉然后敷在伤口上。

但这玩意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内服的结果就是上吐下泄。

赢丹将这玩意下到水源里会是什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之所以说它比毒药更毒,则是因为下了巴豆之后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若下的是毒,湖中的鱼就会被毒死而浮起,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巴豆却没有任何异样于是安息就会将这些水往水袋里补充这一补充,就将原本干净的水都污染了。

另外补水之后通常还会让人和马都喝足了再出发初时还没什么问题,走了大半日就一个个捂着肚子喊疼,连战马都一同中招。

且越是闹肚子就越缺水,越缺水就越喝,越喝就越严重等发现是水的问题时已经太迟了。

此时在沙漠中,距离草原还有数百里,少说也有几天的路程且一路都是无水的戈壁。

那这水是喝还是不喝呢?

不喝渴死喝了同样是渴死!

结果罗德里克那上万人能逃回草原的不过两千,且一个个都拉得有气无力的像是被剥了一层皮。

罗德里克是活着回去了,但这噩梦般的经历让他往后一想起就后怕然而等待他的还不只是这些。

很快罗德里克就在为难了这事该怎么向大王报告,从一开始就是他违抗大王的命令私自驻守姑师。

现在遭此大败,大王能饶得了他吗?然而,尽管罗德里克心下十分为难,还是不得不将情况如实向安息王汇报,这其中包括特瑞西投降秦军一事。

罗德里克不得不报,因为这是上万大军的事,就算他不报也瞒不了安息王,大王最终还是会知道真相。

安息王听闻此事后果然大怒,他气得就将案桌上的食物打翻在地,骂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竟敢瞒着我自作主张!若这般做法都能放任,安息哪还有规矩!”

说着大叫一声“来人!”。

部下赶忙上前跪地。

然而安息王想了想,最终还是将这口气忍了下去,咬着牙说道:“下去吧!”

军师凯里疑惑的问道:

首节 上一节 431/4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