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弟是武二郎 第44节

“嘿嘿,别害羞,你早晚会叫我一声好哥哥的。”

当武植出了巷子的时候,三个人不由得两眼瞪大,因为他们发现武植肩膀上扛着的那个物件不是一把武器,竟然是一只非常大的毛笔!

鲁智深就在武植的身后跟着,这孔武有力的大和尚双手分别提着两个巨大的水桶,水桶里面则满满当当的是油墨!

正在三个人完全不知道武植要干什么的时候。只见武植突然间可以拿起当枪使的大毛笔,捅入鲁智深的水桶之中。

紧接着,武植就像是一支正义飞翔的白鹤,突然弹地而起,扑向了那有十几米高的皇宫城墙!

只见武植手中抓着毛笔在那城墙上挥毫泼墨!

武植拿着毛笔写出来的字,就如同它刺出去的枪,又快又准!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非常标准的宋体字出现在城墙上,那大文豪苏东坡不由看得是异彩连连!

“好字,好字啊!”

当李清照发现武植竟然把和离书上面的文字全部都写在城墙上的时候,她眼睛里面流不出来的神色和苏东坡差不多。

有好奇。

有赞赏。

还有一份少女独有的情怀。

不过很快,她又开始嘴硬:“他竟然妄想在城墙上写字让官家看到,这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苏东坡并不同意李清照这种说法,他轻笑一声:“小照,你先不要妄下结论,咱们且行且看!这武家大郎,是真正的奇男子啊。”

武植这边刚刚把和离书上每一个字都写完,不远处就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呼喝:“谁在那里!?”

紧接着,就有二十多个皇宫禁卫快步冲了上来。

李清照见了,连忙慌张地说:“不好!被禁卫军发现了,赶紧让他们走吧!”

而年纪都已经过了七十古稀的苏东坡,这时候却是两眼直放光芒,一脸激动,恨不得自己上前挥几下拳脚。

“别着急,这些禁卫军不是他们两个的对手!而且如果要逃的话,武家大郎老早就跑了,根本不需要等着他们来。你且看好了吧,好戏开场了!”

这苏东坡虽然是文人,但这些年来一直被前皇帝宋哲宗贬,他可以说是游遍了大江南北,从开封府一直往南,到了南海儋州。

这些年的起起伏伏,让他早已经看淡了人世。

所以当宋徽宗下诏请他回东京,他就想了个办法让自己死在半道上。也可以说是断了自己的前程往事,从今以后,悠哉悠哉的当一个闲云野鹤。

本来苏东坡到东京城就是随便走走看看,拜访几个快要死的老朋友和弟子。

等忙完了这些,他就会回琅琊,过自己逍遥又自在的日子。毕竟,他对当今的朝廷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

但武植的出现,让苏东坡本来已经完全熄灭的心,突然又燃起了一团火焰。

苏东坡紧紧的盯着武植,非常好奇接下来他究竟会怎么做。

“你们这些混人,休来打扰我家兄弟写字,都给洒家滚!”

只听那鲁智深发出一声怒吼,他手里抓着一根大腿粗的木棍子对着冲过来的禁军一顿横扫!

第126章 殿帅满街走,太尉多如狗

这些禁卫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比,一个个满嘴流油,大腹便便。可是真的对上像鲁智深这样的高手时,个个都像是纸糊的一样,三两下就被打在地上,头破血流哀叫不已。

本来武植和鲁智深所处的这个位置是比较偏的,往来的禁卫军并不多,但就是因为这一场打斗,一下子就惊动了附近的其他人,顿时一队队人挥舞着刀枪棍棒就杀了过来。

“哈哈,完成了!”

在大批人马赶来之前,武植和鲁智深转身就跑,迅速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不过,就在武植刚才作画的地方,落下了一个画卷。

藏在暗处的李清照,本想上去看,却是被苏东坡一把抓住。

“别待在这里了,禁卫军马上就会搜捕四周,我们赶紧走!”

在见到武植当下的所作所为之后,苏东坡明白,这个奇男子究竟要干什么了!

不过更让他感到好奇的是,武植特意留下来的那个画卷,他觉得今天晚上整件事情的核心,应该在这幅画卷上面!

正如苏东坡所想的一样,由于一大批禁卫军冲到了城墙下,火把上面冲天的光芒,一下子就把整片城墙都照得通亮。

众人目瞪口呆地发现,竟然有人敢在皇宫的城墙上提字!

而且在地上还留下了一幅画!

能够在皇宫里面当禁卫军的,那个个都是有点脑子的人。当下就有人立即把这幅画呈现给了上头,一层层上去,到了禁卫军统领手里,他急急忙忙地用双手递到了正在延和殿里,服侍皇帝研究《三字经》的太监,梁师成!

禁卫军统领把这幅画恭恭敬敬地交到梁师成的手中。

“梁太尉,这是刚才有人在宫门外,胡乱写字的时候掉下来的一幅画卷。”

现如今,在东京城的民间流传一句话。

“殿帅满街走,太尉多如狗!”

说白了,也意味着现在大宋朝廷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的情况非常严重,又因为皇帝不作为,以至于官员的职位非常多,很多人拿着俸禄,基本不干实事。以至于,现在宋徽宗赵佶手下有九个太尉。

当然,这些所谓的太尉,并没有实权,都是一些虚名而已。

梁师成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同时他还有着一层非常与众不同的身份,那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

正因为他是整个皇宫里面最有文采的太监,所以宋徽宗赵佶就一直把他带在自己身边,随传随到。

梁师成冷哼一声,随手就把这个画卷给丢到旁边的火盆里。

“下贱玩意儿,一个破东西也敢拿来给本太尉?”

梁师成这话才刚刚说完,由于他丢的时候,画卷被打开了一部分。在火焰的映照之下,一双描绘的非常精致且活灵活现的玉足,便呈现于眼前。

这一瞬间,梁师成两只眼睛瞪大,二话不说就扑上去,赶忙把画卷从火盆里取出来。

虽然他动作很快,但是火焰还是把这幅画烧出了一个大窟窿!

这部画像打开之后,梁师成的嘴巴不由得微微张大,震惊不已!

摆在他面前的虽然是一幅画,可是画里面的人儿长得竟然跟真人一般!

只见画里面有一个角色的美人儿,端坐在椅子上,她的眼神灵动,她的五官精致,她的一切都跃然于纸上!

第127章 惊动天子

而且这幅画不是用普通的油墨,梁师成用手轻轻蹭上去的时候,发现还有点糙糙的,闻着有一点煤炭的味道。

若是现代人见了,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技巧非常高超的素描。

素描出来的效果,就跟黑白照片一样!

在街头给人画素描,这也是武植赚钱的技能之一。

梁师成就像是发现了个宝贝,连忙将这幅画捧在自己的手中,低着头急急忙忙地冲进了延和殿。

“官家,微臣有一个宝贝呈上。”

这梁师成虽然是皇帝身边的太监,但他身上一共占了几十个官职,什么太尉,太傅、节度使都有,因此私底下也自称为臣。

赵佶此时正坐在一张宽大的软塌上,看到梁师成火急火燎的进来,他不由得嗤笑一声:“你口中所说的宝物,能和朕手里的这半本《三字经》相提并论吗?”

“官家,真的是件宝物啊,不信您看看。”

说话间,梁师成就把这副烧了一个洞的画卷慢慢展开。

一开始,赵佶还显得兴致缺缺,而当他把目光稍稍抬起来的时候,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他猛地就把手中的《三字经》放在桌子上,连鞋子都来不及穿,急匆匆的从软榻上跑下来,一把从梁师成的手中将这幅画夺过。

赵佶仔仔细细盯着手中这幅画,好一会儿,不由得连连称赞:“美,太美了!”

“绝,太绝了!”

“这画技简直登峰造极!巧夺天工啊!”

“这幅画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你快快把这位高人给朕请进宫里来!”

那梁师成眼珠子微微一转,联想到刚才禁卫军统领对他所说的话,于是又说:“官家,这幅画是在皇宫城墙外面发现的。根据禁卫军统领来报,说是有人不小心落在那里,而那人更是冒着天下大不为,在城墙上留下了几行字。”

“哦?”

赵佶二话不说就朝着宫门外走去:“那还等什么?给朕摆架!朕要亲自去看看!”

当赵佶带着一批太监和禁卫军来到东华门外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个禁卫军手里正拿着抹布,正要把墙壁上的字擦掉。

在看清墙上字的一瞬间,赵佶龙颜大怒!

放声怒吼:“住手!给朕把那些人的手脚打断了!”

话音落下,赵佶更是丝毫不顾身为皇帝的仪态,赶紧从龙椅上跳下来。他带着一群太监急匆匆站在了城墙下边,抬头看着眼前这密密麻麻的文字。

赵佶在书法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一眼就看出,城墙上所写的这些字和他所研究的《三字经》是一样的,而且出自一个人的手。

因为这个人在下笔的时候遒劲有力,有锐利的笔锋,很显然是一个练武之人!

好在这几个禁卫军,仅仅只是将开头几个字的头部分擦了一点点,并不影响赵佶阅读上面的文字。

看着看着,赵佶不由得立即伸手指向旁边的梁师成。

“传朕口谕,马上动用全城二十万禁军,一定要把这个人给朕找到!”

“微臣遵命!”

梁师成恭恭敬敬应命,他正要转身离开,赵佶又一次把他喊住。

第128章 朕灭他九族!

赵佶用一种无比严肃的口吻,对着梁世成说:“你给朕记住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人给朕请到皇宫里来!记住!谁要是敢动这位高人一根毫毛,朕灭他九族!”

梁师成顿时吓得浑身发抖,忙不跌点头:“请官家放心,微臣一定会完完整整地把这位高人请到皇宫里来。”

梁师成刚走,赵佶就指着旁边的一众禁军说:“都愣着干什么?赶紧去给朕请最好的工匠来,把这些字完完整整地从墙上取下!”

“谁要是敢弄坏一个字,朕灭他九族!”

一时间,整个东京城的百姓都被惊动了!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正在找一个字写得很漂亮,画工更是非常极致的人!

吴家大宅。

管家连磕带撞地跑进了堂屋:“老爷!成了,成了!现在禁军到处都在找武大官人,他们都说了是官家要请他进皇宫。”

吴庆年异常兴奋地站起来,他拱手对着武植拜了拜:“武大官人真乃神人啊!”

苏东坡脸上带着一份笑容,仿佛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而李清照杏目瞪圆,仿佛根本就不相信事情会朝这样的方向发展。

他虽然知道武植写了一首好字,可就算如此皇帝也犯不着如此兴师动众的要请他。联想到苏东坡之前提到过整件事情的核心是那一卷画像,李清照由于没有见过那幅画长什么样子,他当下是越来越好奇。

不由得问武植:“那幅画究竟是什么样子,你到底画了什么东西在上面?”

武植翘着二郎腿,张开嘴巴:“啊一一”

边上的李瓶儿立即把剥好的橘子,用纤细的手儿放入武植的嘴中。武植一边吃橘子,一边以一种小人得志的表情对着李清照说。

“我们的大才女不是对我很不屑吗,现在怎么突然对我做出来的话感到好奇了?”

首节 上一节 44/8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