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129节

怒火中烧的朱元璋下手没有半点留情,什么法不责众?通通不存在的,一个贪官他要杀,一千个一万个贪官他同样照杀不误。

凡是涉案官员通通杀杀杀,株连数万(具体数字不清楚),遍及全国,不少民间富商也因此而家破人亡,家人齐上断头台。

什么?为什么会牵连富商?看清楚字没,郭桓等人是盗卖官粮,这些官粮会卖给什么人?肯定是那些巨有钱的富商咯!

洪武四大案,唯有郭桓案真心让人找不到半点值得怜悯的地方,毕竟贪得实在震撼。

但要说有没有被冤枉的?那肯定有,且最冤的莫过于审讯犯官的吴庸。

随着郭桓案发生后,朱元璋大肆诛杀贪官,遍及全国,以致于闹得官员们人心惶惶,百姓骚乱不安。

为了平息民怨,吴庸便成了最好的替罪羊,被朱元璋砍了脑袋,要说最冤的,肯定非他莫属,且值得同情。

曹操:又是长见识的一天,居然贪污这么多!

杨坚:这案子确实不冤枉,盗卖官粮、巧立名目收取苛捐杂税,若逼反了百姓,他郭桓就是赔上十族也没用啊。

乾隆:真真是大开眼界啊,治贪治贪,到头来却是助长贪腐。

章先生:确实如此,只是不知郭桓比之和珅如何?

(解释一句,这是民国的名人,只是名字没敢写)

嘉庆:开玩笑,他跟和珅有得比?

乾隆:“……”

笑脸渐渐僵硬,乾隆无语望天,这儿子……专为拆台来的吧?

第201章 传奇

最后的最后,是洪武四大案之蓝玉案!

蓝玉:“……”

若要论蓝玉案的爆发原因,那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朱标之死。

洪武二十五年,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奉命视察陕西的太子朱标,回京不久,便因风寒病逝,终年37岁。

朱元璋一直把他当王朝接班人培养,不仅自己悉心教导,更是让宋濂等名儒为他教授经学,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功臣尽入其东宫,37年中从未考虑过换人。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下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朱标跟他爹朱元璋不同,朱元璋脾气火爆,朱标却是温文尔雅,一派翩翩君子风度,他聪慧、忠厚却不懦弱。

朱元璋大肆杀戮时,他敢直言进谏而不畏惧,跟影视中那唯唯诺诺的样子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而有朱元璋做反向对比,朝中文武百官自然是要更喜欢朱标多一些,包括他那些个藩王兄弟,也是敬爱朱标多过朱元璋。

但就这么个在朝中、军中、藩王中威望极高的人,37岁英年早逝,一下子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谋算。

如果说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而言是沉重打击,那么朱标的死就直接让他绝望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人世大悲。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逝,(不是吓死的)看着身躯逐渐僵硬的朱标,朱元璋心态彻底失衡,痛哭流涕。

他老了,年近七十,而皇长孙朱允炆尚属年幼,他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再去为朱允炆挑选、培养班底了。

因此,在他死前,他必须为朱允炆清理掉所有障碍,比如曾经属于太子朱标的东宫班底,以及那些尚在人世,但能力很强的勋臣宿将。

而蓝玉,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他的罪行一直都在朱元璋手里捏着,比如炮轰喜峰口、侮辱北元皇妃,骄横跋扈、目无法纪等等。

只是此前朱标尚在,作为朱元璋特意给朱标留的大将,蓝玉只要不是傻了吧唧的起兵造反,基本不会被杀。

可现在,朱标死了,蓝玉自然也没了留着的必要,说白了,朱标一死,蓝玉必死!

当然,为了不留下太恶劣的影响,朱元璋还是让人“认真”的找了些蓝玉的罪证的,总结有两条,一是蓝玉嫌自己官小,曾公然说:我不堪太师耶?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

第二是蓝玉曾经给朱元璋上奏过几件事,但朱元璋压根儿没听他的,于是他认为:上疑我矣!皇上怀疑我了!

只此两条,唯此两条,一代名将惨死。

洪武二十六年,太子朱标病逝仅数月后,锦衣卫指挥蒋瓛(huan)告发蓝玉谋反。

下狱审讯后,供词称蓝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

打算趁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朱元璋于是下令将蓝玉等人族诛,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爵株连到文武官员。

朱元璋还下诏布告天下,编纂《逆臣录》一书,列名《逆臣录》的,有一位公爵、十三位侯爵、两位伯爵。

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这话没毛病,明朝开国功臣除徐达、汤和、李文忠、郭英、沐英等少数勋臣善终、胡大海、花云等早早战死外,像什么李善长、冯胜、傅友德通通不得好死。

其中尤以颖国公傅友德最让人可惜,毕竟这位真没什么错处,如果真要论错,那大概就是太有能力,朱元璋为朱允炆考虑后不得不杀。

说回蓝玉,据说,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朱元璋念及蓝玉和自己是儿女亲家,于是“心一软”,宽大处理。

将碎剐改成剥皮,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

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后,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文物”

嘛!传了两百多年,确实也算文物了。

蓝玉:“……”

我特么居然做了两百多年标本、文物……

曹操@朱元璋:你是个狠人儿啊!

李世民@朱元璋:真狠,合着多少人帮你开国,你送多少人去死呗!

乾隆:所以,别跟朱家的混,不然咋死的都不清楚。

冯云山:啊对对对,都跟清朝的混,他家老好了,跟着努尔哈赤、皇太极有机会列名《贰臣传》跟着多尔衮有机会被射死,跟着福临还不错,但别打他娘的主意,不然小心被鞭尸,各种意义上的。

多尔衮:鞭尸?卧槽,这么狠?

洪秀全:不错不错,还是南王给力,一番话说来大快人心啊!

乾隆:“……”

溜了溜了,这老有人怼实在混不开。

处理了那些不好管控的功臣,背负了所有骂名后,朱元璋本该可以放心了,但想到驻守边塞那些藩王后,朱元璋还是有些担心。

于是,他找来朱允炆,询问朱允炆要怎么处理他的那些个叔叔们。

这个时候的朱允炆,表现得异常仁厚,他跟朱元璋说: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朱元璋听后很欣慰,暗叹不愧是朱标的儿子,跟他爹一样仁慈、宽厚……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朱允炆这家伙压根儿不像他表现的那样好,即位后直接略过所有步骤,对叔叔们拔刀相向,最后叫朱老四一举干翻。

朱元璋:混账啊!

朱允炆:“……”

这大庭广众的说出来……我不要面子的吗?我很尴尬诶!

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这一生,他有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不世之功,也有屠戮功臣的暴戾,有爱民如子的仁善,也有苛待群臣的刻薄,他不完美,也应该不需要完美。

从一个和尚、乞丐到九五之尊、大明皇帝,一如那句凡尔赛的话一样: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这一生堪称传奇。

第202章 太子之争

传奇?

众人点头赞同,从一介乞儿到开国帝王,极限跨越阶层了属于是,更别说这家伙还搞了个洪武之治,强得有点儿过分了。

【上榜理由: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上榜奖励:帝后延寿五十载,子孙延寿三十载,恢复巅峰状态,功法《明王伏魔录》附《武经》一部,龙脉一条,高产土豆、玉米、番薯种子一千石】

“明王伏魔?”

老朱面皮狂抖,这是给咱直接定性了,合着降世明王就是咱了呗!

马皇后默默发出一张照片,众人连忙点开,只见照片中老朱神色呆滞,无语望天,浓浓的羞耻感在包裹着他,明王伏魔啊……

曹操@朱棣:老四,孤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要不要听听?

朱棣@曹操:老四也是你能叫的?有事麻溜的放。

曹老板也没在意,默默将朱棣、朱元璋两人现在的形象照片发出,一中年、一青年,对比非常明显。

朱棣:“……”

赵匡胤:哈哈哈~老四,你爹比你年轻啊!

忽必烈:老四,你该不是长太着急了吧?

嬴政:很明显,就是着急了些。

刘彻:叫别瞎喷人,偏不听,现在尴尬不?

朱元璋:行了,都不关心下一个是谁了?

忽必烈:那还用说,下一个肯定是朕,我大元版图可是历朝之最,旷古未有。

赵匡胤:那必须是朕好吧?乱世争伐,可是朕一手结束的。

乾隆@赵匡胤:大一统都没做到,你也想有资格?一边儿玩去。

赵匡胤@乾隆:你……

【盘点史上十大帝王,第八位,唐高宗孝皇帝,李治】

李世民:哈,雉奴登榜了?

李世民一脸茫然,所以,这皇位,最后是让雉奴坐了?

蔡东藩:高宗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

李治:“……”

赞叹没来,骂人的先到了!

曹操:这不就是李三郎说的有故事那位吗?

李隆基: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

嬴政:坐等吃瓜!

雍正@李世民:唐皇要不召几个太医候着,朕怕你承受不住刺激啊!

李世民:? ? ?

乾隆:非常有料,非常刺激的……

【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之子,废太子李承乾及魏王李泰同母弟。

在位期间,打压门阀世家,乾纲独断,前后灭百济、西突厥、高句丽三国,打下唐朝鼎盛版图,维持约二十三年。

彼时,大唐疆域空前辽阔,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

其执政的三十四载中,经济、人口持续发展,国力强盛,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首节 上一节 129/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