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167节

完颜宗弼:……

卧槽,溜了溜了!

完颜宗弼擦了擦头上冷汗,尼玛,这些皇帝都吃火药了吧?一点就炸,偏偏嘴炮还强得离谱!

忽必烈:爽~!

李世民:啧啧啧,老四出场后,大家这嘴炮能力显著提高啊!

杨坚:那怎么的,不提高嘴炮,还提高杀兄弑弟之能?

李世民@李渊:父皇!

李渊:朕觉得……姨父说得没错!

李世民:……

匿了,打突厥去,这地儿……不属于我!

朱棣:啊!二凤一走,瞬间舒服了!

【因为汉人儒士的加盟,你很幸运的学到了正统儒家文化,第一任老师就是你父亲所倚重的大臣姚枢。

此后,《孝经》成了你的启蒙读物,三纲五常、先哲格言成了你必背的文章,勋臣后代土木各儿等人成为了你的伴读,至此,你开启了学习模式。

但很快,由于你老师要随你父亲远征大理的原因,你的老师换成了窦默,这也是一个能人。

你父亲对你期望很高,给了窦默很大的权力,于是,你苦逼的读书生涯开始了,哦,对了,你的伴读又增加了一个,他叫王恂,师从刘秉忠!

你17岁时,你父亲夺得了大汗之位,次年12月,你受封燕王,领中书省事。

公元1263年5月,你20岁了,这一年,枢密院建立,你被任命为守中书令,兼任判枢密院事。

当然,身为忽必烈嫡长子的你,实际上只需要每月两次到中书省署敕就行,事务自然有王恂来处理。

公元1271年,你28岁时,你父亲采纳了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大蒙古国为大元。

两年后,你父亲又接着采纳了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下诏册封你为皇太子,那年,你30岁。

于是,你成了大元王朝第一个太子,至于之前那些前辈……好吧,他们都是凭本事上位的。

第二年,你奉命护送帝师八思巴返回吐蕃,在这里,你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同时,也独自处理起了内政,是的,这就是你父亲对你的考验,万幸你没被大和尚忽悠瘸。

公元1279年,在吐蕃待了5年的你回国了,可惜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国内政治斗争现在很猛烈。

汉臣刘秉忠、史天泽、赵璧等重臣先后无了,汉臣地位逐步下降,回回人阿合马等理财派上位。

刚回国的你被汉臣们视作希望,他们都希望你能参与朝政,你同意了,因为你受汉化实在太深,政治前途已经和汉臣们紧密结合在一起,只能跟阿合马等人打擂台。

万幸你父亲对你也很支持,你说要参政,立刻就给安排了,还下令:凡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百司之事,先报于你然后再上奏。

走上政治舞台的你,理所当然的成了汉臣领袖,与阿合马等人可谓是针尖对麦芒,火花乍现。

公元1280年,你与阿合马等人的第一次斗争开始,汉臣谢昌元建议设立门下省以封驳制敕。

你父亲同意了,因为这可以使群臣互相监督,防止奸佞欺君。你也很支持,且有意让汉臣廉希宪任门下侍中,结果,因为阿合马等人的阻挠以及汉臣内部意见的分裂,这个计划很快破产。

廉希宪很快病死,也不知是不是气病然后死的?只是死前曾留下遗言,铲除误国害民的人,暗指……不对,这已经是明示要杀阿合马了。

同年,汉臣崔斌弹劾阿合马一党贪虐不法,然后就被阿合马迫害了,你听到消息表示很震惊,并急忙让人去救崔斌,可等你的人赶到时,崔斌已经死了!

两次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你因此很是老实了一段时间,嗯,老实了两年,然后……阿合马无了,被汉人王著、高和尚刺杀。

你父亲震怒,要将王著、高和尚还有留守大都的重臣张易处死,在你的支持下,张易免了传首四方的惩罚,当然,人还是没了!

不过,相比阿合马的死,区区一两个汉人、汉臣在你心中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相反,你觉得挺值。

因为阿合马一死,你终于能够大展拳脚,将心中宏图一一实现了,然而,事情真这么简单吗?】

第260章 忧惧而死

【阿合马死后,你极力推荐支持汉法的—和礼霍孙,出任右丞相,并表示对其绝对支持。

同时,大量起用汉臣,如中书省以何玮为参议,徐琰为左司郎中,潞州的杨仁风、东平的马绍等人作为和礼霍孙的后援团。

和礼霍孙非常感动,随即非常卖力的帮你干活,主要表现为:查处阿合马的罪行,籍没阿合马家财、起用旧臣、改善吏治。

听上去很唬人对吧?好似干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可惜没啥用,因为你根本没有左右朝政的权力,大权始终在你父亲忽必烈手里握着。

你不断推行汉化,要求那些蒙古贵族子弟学习汉文,认为大元既然已经入主中原,那就不该只学蒙古文。

同时,你还让和礼霍孙上奏请开科举,积极起用汉人选官制度,但还是那句话,大权不在你手里,这事儿就办不成,毕竟你跟朱标……不一样!

至于为什么你父亲不同意开科举,原因就一个,他对理财派还是念念不忘,阿合马虽死,但余党尚在。

所以,没多久后,你父亲便启用汉人卢世荣理财,对此你很不高兴,联合党羽把卢世荣弹劾下台,下狱处死。

见你行事如此狂猛,皇帝都没说什么,底下的人开始动歪脑筋,在他们看来,皇帝已经老了,扶你上位更为符合他们的利益。

于是乎,公元1285年春,一个脑残御史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大意是请皇帝禅位给你,并严令新册封的南必皇后不得干政,嗯,察必皇后已于4年前去世。

这一年,你父亲忽必烈70岁,你42岁,对于脑残御史上得这道脑残奏章,你表示害怕极了,且很想问候这御史祖宗八辈儿!

从古至今,哪有这样的?这是上书谏言吗?这是逼宫啊魂淡,本宫都没这么勇的。

你慌了,急忙找来心腹商量对策,由此你得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奏章被御史台都事尚文藏起来了,没报上去。

坏消息则是,阿合马余党—答即古阿散,等人已经知道这件事儿了,还在忽必烈那里请了旨,查阅御史台奏章。

这哪是查奏章啊,这分明是要你的命!古话说:打蛇不死,必受其害!现在后悔了吧?晚了!答即古阿散已经在路上了。

关键时刻,御史台都事尚文迅速把这事禀报了时任右丞相的—安童,和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

借着两位大佬的威风,这事算是暂时忽悠了过去,随即一群人疯狂开动脑筋,想着办法保你。

没办法,他们的政治前途和你紧紧联系在一起,你若死了,他们肯定也是不能活的,这就是一根藤上的蚂蚱。

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还真让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先发制人,变被告为原告。

至于为什么会突然有这个自信,嗯,还是因为尚文,这哥们牛啊,千钧一发之际居然在阿合马旧案里翻出了答即古阿散的数十条罪状。

事不宜迟,几人也不墨迹,立刻拿着罪状进宫找忽必烈告状去了,然后……然后就尴尬了,两拨人凑一起了,都是来找忽必烈告状的。

原来,答即古阿散上次在御史台被安童、玉昔帖木儿压制后,越想越不对劲,索性又跑忽必烈面前告了一状,引得忽必烈震怒,直接让大宗正出马去御史台拿奏章,于是乎,两帮人就这么戏剧性的碰到了一起。

而相比于答即古阿散的罪状,无疑是那份让忽必烈退位的诏书更让忽必烈愤怒,这什么意思?朕还没死呢?退什么位?

见此,右丞相安童火速下跪认罪,同时表示:臣等不会逃避罪行,但答即古阿散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离间皇家,此罪当诛。

答即古阿散傻眼了,这事儿还能这么论吗?答案非常肯定,确实能这么论,于是那一年,答即古阿散等阿合马余党通通被处死。

按说阿合马余党被一网打尽,安童等人该欢呼雀跃才是,然而事实上,那一年,皇帝哭了,大臣们也哭了,大都一片悲声。

原因就在于,你没了!公元1286年,你这位成吉思汗后裔,大元世祖皇帝嫡子,当朝太子—真金,忧惧而死。

大臣们是真的欲哭无泪啊,想想,脑残御史上书让忽必烈退位那种事儿他们都给摆平了,还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

他们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为的就是等你,太子真金上位后能给他们十倍、百倍的回报,结果现在……无了,太子无了!

说好听点是忧惧而死,说难听些,不就是被吓死了,这胆子,大臣们直呼简直了,真长见识了。

忽必烈也哭了,无了个大语啊,就是御史上书让他退位他都没这么无语过,这是真金啊,他的嫡长子。

养了43年的儿子,他晚年的所有布局说到底都是为了真金,是给他布置的,结果现在,人没了!

忽必烈那个气啊,不干了,察必皇后先走,到如今,真金也走了,留他一个70多的糟老头子有什么意思,躺平了!

于是乎,元世祖忽必烈晚年,丞相、将军、大臣常常见不到他,南必皇后也因此得以干涉朝政。

但让人无语的是,就算躺平后的忽必烈,那命也是长得很,一直活到79岁才死,时为公元1294年,巧合的是,想方设法干政的南必皇后也是这一年死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

说回真金,自他死后,忽必烈便将“皇太子宝”交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铁穆耳,即元成宗。

铁穆耳上位后,追谥真金为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且自此后,元朝所有皇帝都是真金后裔,这点算是比朱标强。

真金,这辈子属实不差,上有父母关爱,下有子孙敬祀,生也富贵,死亦哀荣,倒霉就倒霉在—忧惧而死四个字上,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上榜奖励:恢复巅峰状态,延寿十载,功法《大漠狼图》灵脉一条!】

牛皋:简直了,一个比一个奇葩啊!

王莽:哎,这算什么奇葩?等刘据、刘荣出来你才知道奇葩的高度在哪儿。

刘彻:你闭嘴行吗?

王莽:你刘家人把朕脑袋放太庙里当腊肉,朕有说什么吗?

刘秀:……朕,路过、路过!

第261章 孝敬皇帝

【盘点史上十大太子,第七位】

朱棣:莫不是宋朝的?

忽必烈:比名气的话,宋朝哪个太子有名?赵德昭,那也没被立为太子啊!

赵匡胤:朕现在倒是觉得,立一个可能更好一些。

赵光义:皇兄,不要啊!

赵匡胤:滚一边儿去,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事,淦!朕的一世英名都让你丢尽了!

柴荣:背主篡权,窥视神器,你这英名有点多啊!

赵匡胤:……

总之,都是老二的错!

【降生时间:公元652年,背景:初唐!降生地:长安!】

李世民:承乾?

李治:也可能是弘儿?

武曌:看下去就是了!

赵光义:震惊,一代女帝竟与两任丈夫同台出现!!!

…………

李世民、李治、武曌:闭嘴!滚!

朱棣@赵光义:自己都脏,你好意思说别人!

赵光义@朱棣:你欺负侄子难道很光彩?

朱棣:至少比你光彩得多。

赵匡胤@赵光义:算哥求你,不会说话就闭嘴行吗?去一边,玩你的千里驴去。

赵光义:……

**

**,5个……忍了!

【公元652年,即永徽三年,古都长安,皇宫之中,你出生了!

在此之前,你父皇已经有了五个儿子,不过你却是你母亲的第一个孩子,你父皇是李治,你的名字叫李弘。

首节 上一节 167/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