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200节

李世民:这脑子……

言归正传,两京收复后,肃宗非常高兴,对李泌这位大功臣更是喜欢得不行,连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李泌于是提了个非常奇葩的要求,他表示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我就想靠在陛下膝盖上睡上觉,能搅动天象足矣!

曹操:真的吗?孤不信→_→

高欢:道德在哪里?位置在哪里?视频在哪里?我又该站哪里?

朱温:各位,朕好了!

…………

嬴政:不当人子!

杨坚:人不行,至少不应该!

李世民:尔等为人否?

刘欣:大善!

李泌:喵了个咪的!贫道继续画圈圈!

第303章 我欲修仙

书接前文!

长安、洛阳这两京收复后,朝廷内斗的属性觉醒了,权臣崔圆、李辅国嫉妒李泌所受信任,极力排挤。

恰巧,此时平叛大局已定,李泌再次有了归隐山林的心思,于是主动要求离开权力中心,遁避衡山修道。

肃宗以及太子多次挽留,奈何李泌决意归隐,只得下诏赐李泌三品俸禄及隐士服,为他在衡山建造居室。

此后数年,李泌一直在衡山隐居,而在这段时间里,唐玄宗李隆基去世,唐肃宗李亨随即跟着下去尽孝。

太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代宗即位后,立刻将李泌召回,任为翰林学士,让他住在宫中的蓬莱殿书阁,

随即,赐他府邸,又强迫他吃肉,还为他娶妻,没办法,李泌修仙修得半点荤腥不吃,天天素食,整个人瘦得不行,代宗都怕哪天李泌直接没了。

李泌回来了,皇帝还非常信任他?宰相元载直接麻了,这货咋就这么受信任呢?心思一转,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待在朝堂。

那时节,刚好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朝廷为他增加一些僚佐,元载便盛赞李泌有才,热心推荐,于是乎,李泌又又又离开长安了,下至地方为官。

公元777年,这一年,李泌55岁,这一年,宰相元载因罪身死,代宗李豫立即召李泌还京,准备重用。

又回来了?新任宰相常衮也麻了,你说你好好修仙不好吗?回来干嘛?常衮想起了上任宰相的办法,让李泌去地方。

然而这一次,李泌不愿意了,干嘛?干嘛呢?一个个的就这么把我往地方推?不干了,爱咋咋滴!

代宗也不愿意,这刚召回来呢,你就给推出去,当朕瞎啊?

嘿,不愿意去,我有办法啊!

常衮乐呵呵的,李泌的死穴谁不知道?说说百姓的苦楚准成啊,于是,常衮极力陈述南方百姓的穷困,请皇帝务必让李泌前往治理。

这波啊,算是把对脉了,李泌可以不在乎富贵荣华、不在乎红颜美色,但是百姓……比他的修仙重要。

李泌启程了,再次去了地方为官,所到之处都做出了良好的政绩,尤其在杭州任上政绩最为显著。

唐宋八大家之一,捞兄狂魔苏辙,称:杭州本是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居民稀少,至李泌在任,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故井邑日富。

翻译成人话就是说,杭州这地儿,本来挺穷,但李泌到任后,解决了百姓喝水的大问题,于是,这里渐渐繁荣了。

杭州任职后,李泌……又进山了,任凭李豫咋劝,就是不愿留下,可能,代宗强迫他吃肉和强行给他娶妻的事情让他吓到了。

公元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叛军攻破长安,新任皇帝李适,即唐德宗仓皇出逃,避难梁州。

此为唐朝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第三次,嗯,第一次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二次是唐代宗李豫,德宗是第三次。

这一年,61岁的李泌再次出山,辅佐德宗平叛。

叛乱持续了近一年时间,这个时间段里,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李希烈五人称王。

野心家朱泚兵入长安自立为帝,国号大秦,改年号为应天,更是率军围了唐德宗一个月,让李唐皇室丢尽了颜面。

当然,也是这一战,让李晟、马燧等名将有了大放异彩的舞台,谱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公元784年七月,唐德宗李适返回长安,同年,李泌正式拜相,出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李泌拜相后,勤修内政,补充军政费用,保全功臣李晟、马燧,举荐韩滉、王纬、阳城、张建封名臣名将。

同时,在外交上,结盟回纥、大食,达成贞元之盟,遏制了吐蕃的侵略,安定了西部边陲。

同时,李泌书写《议复府兵制》上奏,希望能够恢复府兵制,以从根本上遏止藩镇割据。

可惜,就跟唐肃宗犯糊涂一样,德宗对这个建议也没听,以致于藩镇割据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但话说回来,如果唐德宗听了李泌的建议,唐朝还能不能有近300年国运也是未知,毕竟有些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后,太子妃萧氏的母亲郜国公主跟太子詹事李昪等人有染,嗯,皇室老爱好了,不奇怪。

李世民:……神他喵的的老爱好!

杨坚:难道不是?

杨广:这个有辩驳的余地吗?

朱棣:这不是事实吗?

朱厚照:唐太宗与杨氏、高宗与武氏、中宗和上官婉儿、韦后和武三思,玄宗和杨氏……嚯!不查不知道,原来他们玩这么花!

李渊:好秦王啊,一个个的都是秦王的好子孙,像,真像!

李世民:……

言归正传,这种不正当关系,是纸包不住火的,很快,有人告发他们以通奸为名,为太子结交党羽。

德宗大怒,毕竟玄武门兵变也算李唐皇室特色,德宗岂能不担心?

他很快下诏,把郜国公主软禁,严厉责备太子李诵,随即,脑子一抽,准备立弟弟的儿子,舒王李谊为嗣。

李泌估计都惊呆了,这都什么毛病?玄宗一日杀三子,肃宗也砍了亲儿子,德宗还要来一次?

他连忙劝说德宗,表示陛下有一个儿子,但陛下怀疑他,却想要立弟弟的儿子,臣愚钝,不知是否有这样的古例?

接着又劝道:如果太子有罪,请求废掉他而立皇孙,千秋万岁以后,天下还是陛下的子孙所有。

这句话是关键,德宗一下子清醒了,对哦,朕有亲儿子唉,干嘛立侄子?儿子不行不还有孙子?

李泌那个无奈啊,自己好好一个修仙者,硬是成了皇室情感调理大师,简直了!

打这以后倒是没啥糟心事了,就是李泌的修仙之路,一直没成功,这正常,毕竟这世上是真的没有神仙的,嗯,半仙倒是有不少,擅长装神弄鬼。

公元789年三月二日,一代奇才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德宗追赠他为太子太傅。

这一生,年少传名神童,青年慕名修仙,壮年时出山平叛,深受四代帝王信重,咳,同时深受历代宰相嫉妒。

这一生,他有两次机会改变唐朝轨迹,一次是平定安史之乱,肃宗没听,一次是建议恢复府兵制,德宗没听。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可历史已成过去,后来人之所以读史当然是要深刻牢记前人教训,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第二次。

冠代奇才,中唐名相!

【上榜奖励:恢复巅峰状态,延寿三十载,功法《长源录》灵脉一条】

李泌:长生在望,泌何其幸也!

众人:……

跟赵佶、朱厚熜组个队吧,就叫修仙者联盟……哦,他俩不配,那没事了!

第304章 我,专业写词

【盘点史上十大反转人物,第六位,辛弃疾】

去病、弃疾,天下无疫!不知道多少人是因为这样的话认识的两位历史大佬。

辛弃疾这位大佬怎么说呢?明明是一个超级文人,文化圈顶流,偏喜欢去混武将圈,当然,这也跟他壮志未酬,没事儿干有关系。

其与朱熹、陈亮为友,有刘克庄、元好问、杨慎等一众才子为之歌颂,提起宋词,词中之龙辛弃疾总是必不可少。

某种意义上,我们得感谢历代文人的创作,不然……辛弃疾的六百首存世词作能背哭人。

就这么个文化人,你要问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啥?那就只有:北伐!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

言归正传,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南宋将领、豪放派词人,江湖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嗯,济南二安,文化领域并称实至名归,嘴炮领域同样!

公元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其祖上为狄道人氏,后来迁居济南历城。

辛弃疾刚出生时,北方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廷南渡之后,受宗族拖累,没能南下,于是便在金国当了官。

当然,当官归当官,辛赞对金国却一直没啥认同感,估计也就是觉得自己老胳膊老腿的,折腾不起来,不然早抄家伙了。

自己老了不是事儿,他还有孙子,弃疾之名估计就是这么来的,古有霍去病,今有辛弃疾嘛,孙砸,练武强身,以后找机会造个反。

但造反这事儿吧,不说有没有那个能力,你要不带娃看看,估计他心里都没这个概念,咋滴?活腻了?就想造个反玩玩?

辛赞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带着少年辛弃疾开始四处溜达,让辛弃疾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汉人,以汉之名,铭刻的是一个强盛王朝的煊赫武力,以及血性!

见到同胞所受屈辱,辛弃疾表示这不能忍,立志要恢复中原,以汉之名,洗清靖康之耻!

目的达到,辛赞满意的点了点头,你看,这认知不就建立起来了?接下来,练武强身,没有个好体魄,造个锤子反。

于是,小辛同学的苦逼生活开始了,练武,那是一辈子的事,且从小就要努力,至于文章……哈,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人表示洒洒水了!

时间来到公元1161年,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话说这一年啊,大名鼎鼎的完颜构……还没噶!

赵构:……

拐这么大弯就为了骂朕?真谢谢您嘞!

同样是这一年,金国第四任皇帝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侵,北方汉人见此机会,纷纷不堪金人压迫,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见此时机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主管文书,参与机密。

可能是辛弃疾的外表很有欺骗性,任谁也没想到,这文质彬彬的文化人居然有着野兽一般的强悍体魄,所以让他当了掌书记。

这事儿不急,很快的,义军就会对辛弃疾刮目相看,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请出一个花和尚,他叫义端。

作为和辛弃疾一起投军的人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会随着辛弃疾一起留名青史,可惜,这货选择了遗臭万年。

花和尚义端,大抵应该是个投机分子,当初参加义军想的可能也是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可惜,现实跟他的想法差距太大,因为耿京领导的义军很穷,穷就算了,这帮人还经常操练,妈耶,真要拼命啊?

义端表示受不了,劳资是为荣华富贵来的,你想让我跟你们一起拼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咬牙一跺脚,这货把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偷了,准备到金人那里换点钱花,事情很快败露,辛弃疾人麻了。

义军首领耿京非常震怒,看着辛弃疾气就不打一处来,麻蛋,天大的笑话诶,你保管帅印,你朋友把帅印偷了,你说你不知道?谁信?

辛弃疾那个尴尬啊,交友不慎,实在是交友不慎,这波啊,叫人骂了只能忍着,谁叫自己眼瞎嘞!

随即,辛弃疾向耿京立下军令状,表示一定追回帅印,估计耿京当时表情一定非常不屑,哟,还演呢?想走就走吧,义军不差你一个。

得,见此表情,得在义端身上再添一笔债,瘪犊子玩意儿,坑死人了!

首节 上一节 200/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