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213节

当然,拜不拜高庙暂时并不重要,毕竟这货的荒唐样子已经让人难以忍耐。

昭帝病逝,召他入京奔丧,按照礼制,他应该在长安城前就开始哭,但是这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缺根弦,让哭的时候居然说咽喉痛,哭不了……

更绝的是,这货赶来奔丧的途中居然还抢姑娘……咋滴,昭帝无子,你还准备给他烧两个姑娘去?

进了京也不安生,昭帝的灵柩还停着呢,这货已经让人吹拉弹唱开音乐会了,不像哭丧,更像恶心人。

是人都有感情,昭帝刘弗陵在位十三年,哪怕事业没做出多少,但跟群臣的关系至少不错,你刘贺这么搞,那不纯纯恶心人吗?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偏偏昭帝下葬后这货还跑去昭帝嫔妃居住的掖庭嬉笑娱乐,跟昭帝的宫人有染……

得亏刘贺是承袭昭帝皇位,嗣孝昭皇帝后,不然就这恶心样,早被昭帝的臣子打死了。

这还不算完,这货当了皇帝后,列祖列宗不去拜谒,先一步祭祀他那死去的老父亲,还自称嗣子皇帝……

如果他还是昌邑王,祭祀自己生父那谁也说不了,但现在他承的是昭帝的皇位,你自称嗣子皇帝是什么鬼?

话说霍光、张安世等人也是够能忍的,居然忍了这货二十七天,这行为是啥?欺负刘弗陵无后,把人扔地上踩呢!

喵了个咪的,明朝嘉靖都没他过分!

最后就是所谓的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其实说到底也没啥,就是向朝廷强要了一千多件财物而已。

之所以拿这个给刘贺定罪,其实说到底还是给昭帝留面子,不然要是照实说他们给昭帝选的继承人在昭帝灵前蹦迪,侮辱昭帝的宫人……昭帝估计能气活过来。

到时候,这些做臣子的,谁脸上挂得住?

眼见着刘贺一天比一天荒唐,就他喵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大臣们忍不了了,一个个的陆续进谏。

但刘贺这货吧,看人下菜玩得贼溜,小官进谏他给关了,大官进谏……啊对对对,朕知错了!(坚决不改)

群臣忍了27天,实在忍不住了,昭帝尸骨未寒,你他喵的做个人吧!!!

一群人在霍光的带领下,跑去找上官太后,哭诉刘贺的无道,然后……废帝,砍了刘贺做昌邑王时的所有属官,废了昌邑国,另立新君。

哦豁!不作不死,这下子刘贺算是尝到苦头了,到手的皇位,飞了,在位27天,直接刷新西汉皇帝在位最短时间记录。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咯,刘贺被废,群臣商议另立新君,于是,汉宣帝刘询登场,开启孝宣中兴。

至于刘贺,封海昏侯,贬到豫章郡海昏县,没几年就噶了!

当然,以上只是从感情上论,而从政治上来说的话……刘贺还是一个渣渣,能力堪忧!

汉文帝刘恒跟他处境差不多,都是藩王入京继位,但人家可比刘贺干得好,一路上那些稳健事情就不说了,光是带的人数就是一大玄机。

前文说过,刘恒入京只带了六个亲信,以宋昌、张武为卫将军、郎中令,把守皇宫、京城,保障自身安全。

至于刘贺,这货连抄作业都不会,入京的时候足足带了五十多人不说,连守卫皇宫、京城的兵权都没拿到手。

这是一大败笔!

其次,稳定百官之心,刘恒最后是整了周勃一把,但刚刚即位的时候,这位主可是不吝封赏,毕竟自己这皇位都是百官拥护坐上的。

而刘贺,除了跟亲信喝酒吹牛找姑娘,正事一点不知道干,别的不说,至少大将军霍光你要稳住吧,他不,就爱折腾。

更无语的是劝谏他的大臣还被他关了起来……皇位坐稳了吗?傻子!

群臣又不贱,找个皇帝回来,一不给升官,二不给封赏,劝两句还差点丢命,搁谁受得了,这不,霍光一声呼喊,愿意废帝的人呼啦就是一群。

最后,当刘贺迷迷糊糊进入宫殿后,殿门立刻被关,他那帮亲信全被关在了外面,抬眼上看,只见上官太后肃容高座,宣诏废帝。

堂堂帝王,竟然就这么被人堵在宫殿里收了玉玺,废了帝位,扒了龙袍,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他那帮亲信临死之前还在不停呼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或许,这就是霍光、张安世要迫不及待废了他的原因,若再晚些……废掉刘贺会更费时间。

嗯,就是费时间,就刘贺这样的,你再给他27天也成不了事,跟刘恒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

本来,废帝之后,刘贺被打回原形,又被降为海昏侯,已经够倒霉了,若是安生些,平安一生也不是不行。

奈何这位非要找刺激,到了豫章郡后不久就跟太守搅和到了一起,还长吁短叹的表示当初应该抢占先机砍了大将军(霍光)

啥叫作死?这就叫作死,没那实力就莫乱讲噻,偏不!

于是乎,又叫人逮着机会参了一本,削了三千食邑,好日子一去不回咯!

这脑子,很难让人觉得没问题,毕竟,一个废帝跟封疆大吏搅和到一起,是个人都会多想吧?

这件事后仅仅四年,刘贺去世,很难说不是被吓死的,虽然离着长安够远,但满朝的目光可都在盯着他呢!

刘贺的荒唐人生结束,西汉第十位皇帝登场。

公元前74年9月10日,刘询即皇帝位,拜谒高庙,是为汉宣帝。

这位的功绩前面说过,孝宣中兴,西汉国力最高峰,错误也有,比如,让外戚势力再次抬头,立了个败家儿子刘奭。

还是那句话,老刘家的人,普遍有些渣,其他倒也没啥,就是挺费皇后的,然而,就是这样的家族,却出了一个大情种。

刘询一生有六个儿子,假如全都不成器也就算了,没什么好说的,但偏偏楚孝王刘嚣非常优秀,就这还立刘奭当太子,只能说情种的世界,俺们不懂。

对于刘奭,蔡东藩给过一个评价:虎父犬子!教员也给了一个评价:优柔寡断!就差说他是废物了!

第323章 这个皇帝好忽悠

公元前75年,尚在民间闯荡的刘询,与结发妻子许平君生下一子,取名刘奭,即嫡又长。

刘奭出生数月后,其父刘询受百官迎立,登基称帝,刘奭的身份也水涨船高,成了皇子。

刘奭四岁时,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收买女医暗害,幼年丧母,刘询爱屋及乌之下,对这个嫡长子自然满是疼惜。

于是,刘奭八岁时,被立为太子,刘询甚至特意找了个素来谨慎小心又没孩子的嫔妃立为皇后,专门照顾刘奭,这就是邛成太后。

可能是刘询太忙,没时间教导太子,于是,这小人儿渐渐被儒臣教着教着,歪楼了!

他看不得刘询重用法家人物,看不得刘询动不动惩治下属,劝谏刘询应该多重用儒生。

(刘询:……)

刘询那颗老父亲的心估计是崩溃的,你是太子,不是君子,治国自然是啥人好用就用,你管他是儒是法。

但很可惜,刘奭听不进去,儒臣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导致这位主,怎么说呢?有些天真。

刘询一声长叹:乱我家者,太子也!

嗯,看得很明白,也知道刘奭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很可惜,他坚决不换,大概是看出来,这儿子再差,国家扔给他也败不完吧!

没错,败家也是要有天赋的,天赋差的,比如胡亥,只能玩家族消消乐,喜提皇室清理大师称号。

嬴政:……

胡亥:……

天赋高点的比如杨广,能力有,野心也有,败家败得非常有水平,黑锅自己一力背,好处扔给埋他的人,就很迷。

杨坚@嬴政:……唉╯﹏╰

嬴政@杨坚:╮(﹀_﹀)╭

公元前48年1月10日,汉宣帝刘询驾崩,1月29日,太子刘奭即位,年号初元,是为汉元帝。

刘奭即位之初,有着老父亲留下的家底在,国力还是比较强盛的,但很可惜,刘奭守不住这份家底,因此,国力渐衰。

朝堂上,宦官为祸,外戚聚合,分权乱政,地方上,豪强做大,兼并盛行,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而究其根本,就是汉元帝刘奭无能!

没错,就是无能,看看这傻子干了些啥蠢事,第一步,自废武功,把他老爹留给他的辅政大臣搞没了,朝局失去平衡,大乱。

第二步,重用宦官,要是他拿宦官去跟外戚、大臣打擂台、找平衡也就算了,这家伙不,全心全意的信任一个太监……造孽啊!

第三步,选了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太子,呐,前面说过,就是最后死女人肚皮上那货,叫刘骜。

越看这些操作,越佩服霍光、刘询,得亏两位大佬家底攒得够厚,要不然,就刘奭这玩法,大汉“轰隆”一声就没了!

先说自废武功这事儿,宣帝临终前,给刘奭安排了“三驾马车”辅政,即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

这配置,豪不豪华咱也不知道,毕竟这三位都没干出什么政绩,就被刘奭拆了个支离破碎。

呐,三人中,萧望之、周堪是刘奭的师傅,从小教导他,师生关系很好,至于史高……这是外戚,要不是宣帝安排,可能刘奭都不知道这人。

人都有个亲疏远近,刘奭自然也是这样,甚至更为极端,全力信任他那俩师傅,至于史高,他连个表情都欠奉。

一次两次的,史高忍了,三次四次,史高也能忍,连着几月都是这样,史高忍不了,干啥啊?俺是空气啊?见不着我这人儿?

忍无可忍的史高选择了联络宦官,内外勾结,于是,外戚史家、许家与宦官弘恭、石显联合了,共同对付萧望之。

萧望之没挺住,被人俩回合就干挺了!

刘奭那个悲伤啊,哭着责怪弘恭、石显害死他的太傅……然后就没然后了,给太傅报仇啥的,连句话都没有,对俩太监也没有处罚,宠信依旧。

寒心,这他喵的是真让人寒心,人萧望之好歹给你办事,人被害死了你就会嚎两声……要你何用?

呐,外戚、儒臣、宦官,三方势力角逐大权,最后宦官赢了,于是,权力平衡被打破,宦官势力一家独大。

不久后,宦官弘恭病死,石显接过权力,那时节,朝政由石显全权处理,事无大小,听凭石显处置。

石显,一个宦官,真正做到了一言九鼎,至于刘奭……好吧,这货就是个摆设,看着好看,脑袋跟大肠差不多,啥都往里面装。

据说,刘奭之所以这么信任宦官,主要基于一种天真的想法,就是——宦官没有家人,没有后代,不会结党。

然而,事实却跟刘奭的想法有着天壤之别,石显不仅结党,这个党派力量还超大,外戚史家、许家,他邀请加入,大臣匡衡、贡禹他也能拉进来聊天。

朝野上下,到处都有他的人,可惜,刘奭眼睛瞎了,完全看不到,甚至于别人劝谏他小心宦官,他还会转头把人卖了……就无了个大语!

宦官弄权的结果就是,吏治腐败,毕竟宦官丢了男人的东西,一般只对权力、钱财感兴趣,碰到宦官当道的时代,你只要出得起钱,宦官就敢让你当官。

所谓大权旁落就是这么个事,汉元帝啊,那简直是无数权臣、窃国大盗日思夜想的君王,毕竟这么好忽悠的皇帝可不多见。

假如宇文护当初面对的不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而是刘奭这家伙,估计他都当了好几年皇帝了。

当然,汉元帝一朝也不是没有贡献,他这一朝其实发生过很多大事,比如昭君出塞、陈汤矫诏平匈奴、冯奉世平定西羌。

虽然,汉元帝在其中并没有多大影响,但你不得不承认一点,少了他,不行!

公元前33年7月8日,刘奭崩于未央宫,终年42岁,葬于渭陵,死后庙号高宗,谥号孝元皇帝。

那什么,刘秀建立东汉后,把高宗这庙号给刘奭撤了,大概也是觉得刘奭不配吧!

刘奭:……

刘秀:没错,是朕做的,不服找朕面谈!

刘奭:……

算了,惹不起!(。o︿o。)

第324章 以后不要联系了,我怕他们误会

公元前33年六月,汉元帝刘奭死后,皇太子刘骜继位,尊其母王政君为皇太后,使外戚王家登上政治舞台,为王莽乱国埋下祸根。

刘骜,生于公元前51年,宣帝刘询很喜欢这个嫡皇孙,因此特意为他取名骜,意指骏马,经常带在身边。

公元前47年,刘骜被立为皇太子,少年、青年时期的刘骜,喜读经书,宽博谨慎,绝对的好苗子,嗯,长大后歪了!

年龄渐长之后,这位主开始沉溺于玩乐,作天作地不干正事。

刘奭虽然自己也不咋样,但对这个儿子却很严厉,希望他当好太子,当然,这个愿望到死都没实现。

有一段时间内,刘奭甚至想废掉刘骜,改立宠妃傅昭仪的儿子——山阳王刘康,没成,因为刘骜有外戚史丹保着。

首节 上一节 213/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