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241节

迫于形势,李琦也跟着上了个表请求入朝,同时让心腹为留后,做足了样子。

哪知奏疏一上,李纯立刻给当真了,火速批准不说,还立刻派人前往镇海督促李琦入京。

李琦麻了,我就做个样子表示表示,你咋还当真了呢?

面对来使的催促,李琦那是一拖再拖,最后炸毛了干脆上奏说自己病了,来不了!

你自己上的奏疏你现在说来不了?玩呢?李纯也毛了,立刻下诏强征李琦入朝。

一时间,李琦进退两难,要是去吧,下半辈子基本别想回了,就在长安当个笼中雀,不得自由。

要是不去吧,违逆天子,如同造反……等会儿,造反!

李琦恍然大悟,此情此景,明显是天子欺人太甚,我为何不反了他丫的?

公元807年2月,李琦帐下亲兵哗变,杀了李琦任命的留后以及一名大将,最后还把刀子架到了使者脖子上。

事情到了这地步,李纯哪还有不明白的,这明显是李琦为了留下自导自演的一场戏,为的就是像朝廷传达一个消息——镇海这旮瘩,除了我,没人镇得住!

呵呵!

李纯压根不吃这一套,火速下诏剥夺李琦所有官爵,同时令五镇节度使会攻李琦。

搞笑的是,战争还未开始,李琦已经后院起火,被自家外甥坑了一把。

于是,这一年11月,李琦被押送长安处斩,夕阳西下,悔于过往年华。

即位两年,废了两个藩镇,李纯的胆魄震惊了天下,心向大唐的臣民无不欢欣鼓舞,心怀异心的藩镇却是坐立难安!

说回李纯,虽然平定了西川、镇海两镇叛乱,但李纯却依旧高兴不起来,因为王朝的心腹大患——河北三镇依旧声势浩大。

不把这自安史之乱以来最为强盛的三大藩镇撤下,李纯就连睡觉都觉得不安生。

上天显然是眷顾李纯的,公元809年,河北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离世,其子王承宗自立为留后,俨然一个藩镇世袭的模板。

李纯闻报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处理河北三镇的机会,世袭?你又不是大唐帝王,凭什么世袭?

公元809年,李纯下诏剥夺王承宗所有官爵,同时任命吐突承璀为河中、河阳诸道行营兵马使,兼招讨处置使,率神策军及成德四周藩镇共同讨伐王承宗。

吐突承璀这个名字够奇怪吧?唉,更奇怪的还在后面,因为这个人是个太监,以太监为帅讨伐不臣,李纯无疑开了先河。

白居易第一个带头开喷,表示:臣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四夷闻之,必笑华夏!

末尾还补了一句:请陛下慎思于一时,以免贻笑于万代。

李纯气炸了,很想处置白居易,奈何群议汹涌,都在开喷宦官为帅,李纯也没办法揪着白居易不放。

当然,作为一个现阶段还挺英明神武的皇帝,李纯显然也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嗯,同样,他也不是一个轻易能被劝回头的人,所以,宦官为帅,由此开始。

就是最后的结果挺尴尬的,唐军败了,败在藩镇手里,多年积累,一朝散尽!

第370章 削藩有了新成果

书接前文!

李纯任用宦官为帅讨伐王承宗惨遭大败后,李纯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自己冤枉了王承宗,立刻下诏给他平冤昭雪,恢复其所有官爵。

平叛大军,旌旗招展大摇大摆的去,最后却是丢盔弃甲,失魂落魄的回来。

李纯由此颓废了许久,四年劳心劳力树立起来的皇权,只此一瞬间,彻底崩塌。

难道我也只能做个中庸之主,平庸君王?浑浑噩噩过完这一生?任由藩镇跋扈,任由皇权跌落尘埃?

李纯不由得怀疑自己,多年前的雄心壮志,此刻看来竟如笑话一般!

如果李纯一直这样颓废下去,那他大概会是德宗第二,好在他没有,困难不仅打不倒他,反而会让他更加坚强。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朝廷与藩镇一直相安无事,仿佛西川、镇海两镇之乱,已是许多年前一样。

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的是汹涌暗流,朝廷、藩镇,谁也不信谁,都在猜测着对方的下一步行动。

话说李纯在干嘛呢?嗯,他在攒钱,疯狂攒钱,朝廷对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宣战大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皇权沦丧,还有国库空虚。

立志做中兴之主的李纯显然不允许自己就这么输掉,于是他开始疯狂攒钱,努力想着啥时候攒够了钱后再拼一把。

然而,就在两年后,一个大臣突然告诉李纯,先别忙着攒钱,我能帮你解决河北三镇这心腹大患。

这个人叫李绛,一个善长谋略的文臣,而他之所以敢对李纯夸下海口,原因就在于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发神经了!

呃……或者说这货疯了,一天不杀人就浑身难受,魏博军政让他废了大半,军中乱象纷呈。

田季安就这么疯了一段时间后,他老婆元氏实在忍不了了,于是擂鼓聚将废了田季安,把他儿子扶了上去。

李绛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一个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河北三镇之一的机会,所以他敢和李纯夸下海口。

彼时,李绛的政敌李吉甫跟李绛政见不一,一个劲儿的劝李纯再次派军攻打河北三镇,以武力解决藩镇。

李纯也很心动,想起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好歹让李绛给劝住了,能用脑力解决的问题为啥要用武力解决?

兵者凶危,战端一起,鬼知道是个什么结果?你用我的策略多好,就算最后不成也最多废点时间不是?

经过一番思索后,李纯终究还是忍住了蠢蠢欲动的好战之心,将此事交给李绛去办。

李绛具体怎么办的呢?一个字,等!

前文说过,大唐的藩镇就如汉时的诸侯国,除了没有那个名头外,其余都差不多,而现在魏博的情况就是四个字——主少国疑!

而相伴这四个字的往往是——取乱之道!

一如李绛所想,魏博很快大乱,由于田季安的儿子年幼,实权很快落到田氏家奴蒋士则手中。

一朝手握实权,蒋士则小人得志,日益猖狂,仅凭自己喜好随意任免将领,最终激起兵变让愤怒的兵将剁吧剁吧喂了狗。

之后这些人找到魏博都知兵马使田兴,极力拥护他做留后,对此,田兴左右为难,当这个留后吧就表示公然和朝廷对抗,毕竟此前河北三镇节度使一职一直都是父死子继。

不当吧,眼睛向下一瞧,这些拥护他的兵将可都是刚刚杀了人的杀才,一个回答不好自己可能就步了蒋士则的后尘。

关键时刻,李绛出手了,他深知田兴不同于那些肌肉发达,脑袋空空的莽夫,这是个有勇有谋的儒将,简而言之,这是个聪明人。

作为一个聪明人,田兴显然知道藩镇和朝廷之间存在的那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迟早还有一战,而这,就是李绛能够利用的一点。

李绛立刻去找了李纯,迅速加封田兴为魏博节度使,不仅如此,李绛甚至说动李纯将其辛辛苦苦攒了两年多的钱划拉了一大半给魏博军镇。

李纯那个心疼啊,这可是他辛辛苦苦攒了两年多的小钱钱,自己都舍不得用一点,这下子一次性大出血了。

李绛就劝啊,陛下您攒钱的目的是啥?是为了享受美好生活,醉生梦死吗?不是!

既然不是为了醉生梦死,而是为了朝廷复兴,那这钱你就必须花,舍不得小钱钱套不到节度使,这钱臣一定让你花得值。

李纯信了,大手一挥,给~钱!!!

田兴万万没想到,自己被一群兵将拥立,自立为留后之后,朝廷非但不问责,反而给他升官、赏钱!

非莽夫的田兴一下子读懂了这背后的含义,这是要让自己站队呢?是给朝廷卖命还是和藩镇互相勾结?

等会儿?藩镇?我田某人和他们熟吗?站队天子,一下子官升了、钱拿了,大义名分也有了,傻子才跟藩镇混。

就这么滴,新任魏博节度使田兴带着魏博藩镇倒向皇帝李纯,一下子将牢不可破的河北三镇撕开一个大口子。

李纯闻报非常高兴,这钱花得值啊,实在是太值了,一下子心腹大患去了大半,以后能睡踏实咯!

而对于田兴,这个第一个主动倒向自己的节度使,李纯自然也不吝啬,不仅升官赏钱,还给赐名弘正——田弘正!

这一波,李纯、田弘正双双血赚,一个升官发财,一个削藩有成,只有四方藩镇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哦不,还有李绛,这个帮助李纯成功削藩的大功臣,被李纯一旨诏书,贬了!

没错,就是贬了,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仅仅是因为李绛实在能力太强,让李纯感受到了威胁。

李绛就像是李纯肚子里的蛔虫,不仅能清楚的知道李纯想要什么,还能帮他达成所思所想。

但就是因为李绛太懂李纯,所以李纯非常忌惮他,帝心难测,要是一个臣子啥都懂,还要他这皇帝干嘛?

李绛出局了,历史大舞台再也容不下他,削藩成功后,奖励却是贬官,不知道李绛有没有意料到这个结局!

当然,李纯忌惮李绛也不仅仅是因为李绛的能力,还有他的身份——文臣!

在李纯看来,文臣、武将、宦官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人,区别只有好不好用,没有能不能用。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证明在李纯心中,无论文武将相还是宫廷太监,都有一定危害,天子能做的就是平衡三方的力量,将三者组成一个拳头,一个整体,这样打人比较疼。

这也是李纯会任用太监为帅平叛的原因,毕竟在他眼中,太监跟文武百官没啥区别。

第371章 到处都是人才

书接前文!

公元814年正月,助唐宪宗李纯收复魏博军镇的大功臣李绛被贬了,一朝由宰相贬为礼部尚书。

当然,李绛没死,甚至还继续活跃了几十年,见了宪宗之后的几个皇帝,然后发现这帮瘪犊子还不如宪宗。

说回正题,李绛被贬后,李纯火速召回太监吐突承璀……就之前统帅神策军征讨王承宗结果吃了败仗那位。

李纯非常相信他,大概是觉得太监嘛,天子家奴而已,不满意了杀了就好,又不是文臣武将,没必要防着。

可惜,李纯并不知道唐朝的太监是个什么地位,汉朝有张父赵母十常侍,明朝有立皇帝、九千岁,牛不牛?

但和唐朝太监一比……都是弟弟!毕竟大唐的太监可是连皇帝都敢宰的狠角色。

话题偏了,转回正题。

李纯即位后,先后削平西川、镇海,收服魏博,可藩镇的威胁依旧,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可还握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半点不叼朝廷。

收服魏博后,李纯本打算趁胜征讨淮西、淄青,奈何吴少阳、李师道并不好惹,加上李纯也没个借口削藩,于是李纯只能暂时等待。

好在,等待的时间并不算久,公元814年9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了,他儿子吴元济秘不报丧,自个接管了军政大权。

朝廷派人去淮西吊唁吴少阳,结果门都没进呢就让吴元济轰了出来,姓吴的狂到这个地步,李纯这小暴脾气明显忍不了。

于是乎,公元815年正月,“暴怒的”李纯下诏削去吴元济所有官爵,同时命四方兵马会讨吴元济。

大兵压境,吴元济显然慌了,一边派兵抵御朝廷,一边连忙找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求救。

王承宗、李师道显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立刻上书帮吴元济求情,表示小吴年轻脾气爆,做事欠考虑,陛下您老人家别跟他一般见识,骂一顿得了,别动手!

接到奏疏的李纯表示呵呵,也就我现在腾不出手来,不然连你俩一起揍,你俩还求情?滚犊子!

求情被拒,王承宗、李师道深感没面子,心情一激动,俩货就干了一件疯狂的事儿,刺杀!

之所以说疯狂,就因为俩货的目标实在太大,谁呢?武元衡,女皇武曌的从曾孙,现任天子李纯的宰相,立主削藩的能臣。

公元815年6月3日早晨,时任大唐宰相武元衡如往常一般出门前往办公地点,哪知车马刚刚启程不久,就见几支利箭划空长空。

紧接着,几名刺客持刀冲到武元衡面前,在武元衡还没反应过来时,他的脑袋已经跟他拜拜了!

你问侍卫?早吓跑了,你问武元衡的脑袋……喏,刺客手上提着那个不是吗?还在滴血呢!

同一时间,李纯倚重的另一位削藩能臣裴度也遭到了刺杀,不过裴度要比武元衡幸运,只被砍伤。

李纯闻讯暴怒,竟然有人敢在天子脚下割了宰相的脑袋后扬长而去,这是何等奇耻大辱,查,必须抓到刺客!

李纯显然想错了,这些刺客杀了宰相后并没有扬长而去,相反,他们就在长安,且光明正大的威胁衙门,表示谁急着抓我们,我们就先杀谁!

骚,这操作是真的骚出了天际,李师道手下都是人才啊!

面对刺客的威胁,朝堂人人自危,衙门潜身缩首,谁都不想惹怒了刺客,然后步了武元衡的后尘。

但兵部侍郎许孟容显然是个例外,这位眼瞧着一国宰相横尸路旁,刺客还嚣张得一匹后,忍无可忍的他立刻求见李纯。

请求皇帝立刻任命裴度为相,几大藩镇不是不想朝廷继续讨伐淮西吗?我偏要做,杀个宰相算什么,你敢继续杀我就敢继续任。

首节 上一节 241/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