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暗自点头,这家伙他算是记住了。
就在李易等人躲在边上窃窃私语之时,坐在上首的罗士信与众将谈论一番后,开口道:“李易何在?”
听到罗士信喊自己,李易只得挤上前:
“卑职在。”
“你此番又立新功,待凯旋后,我会一一向天子禀明。”
罗士信开口称赞,脸上满是赞赏:“敬德说你与一突厥老者在战场上厮杀的难解难分,可详细说与大家听听,也好让诸位多做提防。”
李易听罢,开口道:“大将军,其实与我交手老者并非突厥人。”
“哦?那是?”
“是从西域而来的大食人,如大唐百姓崇道信佛不同,那老头崇拜圣火天神,双手各持一柄圣火令,自称什么摩尼教徒。因为本事高超,又与西域相联,所以被颉利封为国师,准许他在突厥传教。”
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说出,李易没对罗士信作太多隐瞒。
罗士信能当上大总管,靠的可不单是先天巅峰的修为,当下就找出了‘重点’:“突厥准他传教,他便相助突厥,若大唐允许他传教,他会来我们这?”
李易听到这话,好悬没笑出声。
罗士信这阅读理解,也是很棒了。
“或许有这个可能,下次战场上再遇见,我替大将军问问?”
第74章 李易:得势不饶人,我就很在行
“若有机会,倒不必等下次交战。”
罗士信一脸‘我相信你’的表情,随后看向李孝恭和尉迟恭:“我大唐王师远至,即便要战也该和颉利打声招呼,我看李易就适合出使,你二人以为呢?”
“我觉得可以。”
尉迟恭黑脸难得露出几分狡黠,点头道:“以李易的身手,突厥要留他可不容易,说不准颉利还怕李易出手直接把他擒住。”
什么就可以?
李易听到这话,当场就想拒绝。
他现在出使突厥去见颉利?
颉利不得埋伏几百个刀斧手等着他。
李孝恭比尉迟恭靠谱些,正色道:“李易,你别听他瞎说,两军交战前互派使臣是战场惯例。大总管的意思是让你借出使的机会,探听突厥虚实,若能说动那大食人投效大唐便是最好,即便不能也无需轻举妄动,见过颉利后回来便是。”
这话说的,我答应要当这个使臣了?
李易觉得自己还能再挣扎一下:“诸位大将军,卑职只是区区校尉,如何能担当使臣重任?”
罗士信当即开口:“自然不会让你担任正使,不过以你状元之身和近日来的军功,副使之位绰绰有余。”
说完,罗士信环绕周遭一圈,最后目光看向远处一位不起眼的身影:“玄策,你可愿去一趟颉利大营?”
“自当愿往。”
开口说话的是一位长着一对丹凤眼,与李易差不多高的俊朗青年。
李易一开始没怎么注意这位坐在末尾的家伙,但听到‘玄策’二字,心底便已知晓对方身份。
有唐以来,最出色也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外交官。
王玄策。
在李易前世,传闻这家伙有一人平一国的能耐。
“好家伙,这次出征罗士信到底带了多少大牛?”
李易这会就很想把这帐篷里的所有人都认识一遍,保不齐哪个犄角旮旯站着的,就会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好,那便由你为主使,李易为副使,前去颉利大营替陛下问罪于他。”罗士信的一句话,将李易重新拉回现实。
这就定了?
效率要不要这么高?
罗士信没给李易再说的机会,直接摆手道:“今日军议就说这些,各营回去好好修整,都散了吧。”
话音落下,一众将校纷纷起身离开。
李易自然是和薛仁贵一块出去,只是没走几步,就被身后人叫住:“李校尉,还请留步。”
回过头见是王玄策喊自己,李易当即行礼:“王将军。”
“别叫我将军,我不过是大总管身边录事参军罢了。你我年纪相仿,可以兄弟相称。”王玄策笑着摇头,随后看了眼周围:“此处多有不便,你我借一步说话?”
“那去我帐内细说?”
李易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抬手虚引示意对方同行。
片刻后进入帐内,李易让人端上茶水后主动开口:“王兄,此番出使颉利,正事还得靠你,我会尽力保证咱们安全。”
“安全一事大可不必担心,颉利还没那么大胆子。”王玄策轻笑接话,随后道:“你可知大总管要派人出使颉利的缘由?”
李易眼角一挑:“还请兄长解惑。”
有时候,改装糊涂就该装糊涂。
听王玄策说说也挺好。
王玄策顿了顿,开口解释:“眼下突厥知大唐王师北上,却不知我们已暗中囤积粮草。所以在颉利和突厥人眼中,我们势必只求速战。”
“但实际上,此刻关内已屯粮万斛,后方平城粮草更是早已堆满。说起来也多亏你,是你问出了我大唐边地诸多突厥细作所在,才有机会肃清各城。不然运粮就算再机密,也还是会被突厥人察觉。”
“除了粮草不缺,此番还有左右两路兵马由各自总管率兵出塞。此刻他们正在赶路途中,为了隐秘行动较缓,想要与中军形成合围,至少还得再等十日。”
王玄策一番话说出口,李易知道自己该接话了:“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为大军争取十天时间,尽可能不让突厥发起总攻。”
王玄策赞叹点头:“不错。”
李易继续道:“王兄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我们这次出使越是表现出积极求战,颉利就越容易相信我们真的无法僵持太久。这么一来他哪怕会出兵,也该是以小股兵马骚扰挑衅为主。”
“正是如此。”
王玄策见李易这么机灵,不由频频点头。
不愧是能在武道上与大将军平分秋色的少年俊杰,即便以前没有参与过战事,依旧能理解整个大局,也难怪大将军敢放心让李易一同出使。
响鼓无需重锤,王玄策当下也就略作提醒:“此次出使,哪怕你当着颉利的面出言挑衅也无妨,你要记住我们就是去激将的,不要因为身处敌营便畏畏缩缩。若真露怯,那才是害了你我。”
李易当即笑道:“王兄放心,装怂我不太会,得势不饶人我就很在行。”
………
一夜无话。
翌日天亮没多久,李易吃过早餐就换上了罗士信让人送来使节官袍,同时接过了一杆比他还高出半个头的旌节门旗。
他和王玄策,一人一杆红绸大旗。
两人不论身材、长相还是整体气质,都帅的跟千年后各位看官一般,此时坐在马背上手持大旗,主要突出的便是四个字。
英武不凡!
在两人身后,还有使团队的其余成员。
李易特意挑了自家两名都尉入队,分别担任手持麾枪的仪仗队队员。
徐虎和刘垣此刻都有些小兴奋,李易出使突厥还带上他俩,这分明是要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若是出使目标达成,战后论功行赏,定然少不了他们那份。
虽说整个使臣队伍是临时凑成的,但该有的排场一点都不小,足足有六十余骑外加二十多步卒护卫左右。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关,朝着前方突厥大营进发。
一个时辰后,队伍便到了前一日的交战地。
此刻整片草地依旧血迹斑斑,尸体更是横七倒八的丢弃在茫茫天地间。
好几具尸体,甚至都已露出皑皑白骨。
分明是被啃食过。
“停下。”
王玄策忽然抬手,随后翻身下马将手中大旗交给身后之人:“他们都是我大唐的好儿郎,不能就这么弃尸荒野。”
李易缓缓点头,同样下马道:“将他们埋于此处,也让他们做个见证,这片塞外草场日后将是大唐百姓牧马放羊的地方。”
第75章 出使见颉利,李易秀口才
近百人一块把战场上的大唐将士就地安葬,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头顶。
靠着草地土丘歇会吃些干粮,继续上路的使团队伍显得有些沉闷。
在场大多都是看惯生死的老兵,可亲眼瞧见这么多同胞身死他乡,没法落叶归根,他们多少都有些低落。
“他们都是英雄。”
李易坐在马背上,默默地吐出了一句话。他见过和平繁华,对这个世界的残酷其实体悟更深。
“回去后,不知能否请求陛下为这些战死的将士们立碑。”
心底有感而发,一旁王玄策听罢却轻轻摇头:“陛下不会同意,立碑建庙受人供奉,可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
“呵~”
李易轻笑了下,不做辩驳。
他也清楚像李二这类帝王,可以为缅怀手下文臣武将建凌烟阁,却不可能给每一个小卒几近同等的待遇。
当下不再多言,默默继续朝前赶路。
因为上午耽搁了许久的缘故,李易一行直到过了午时,才堪堪抵达前营,李易也再次见到了苑君璋,以及麻衣老头奥古斯都。
得知李易一行是去面见颉利的使臣,苑君璋只是深深看了眼李易,便亲自带队,说是护送实则押送众人继续朝北走了快五十里,才抵达颉利牙帐。
“你们先在外头呆着,我去禀告大可汗。”苑君璋在大营边缘位置给李易一行找了两个帐篷,随后就带着奥古斯都前往牙帐。
没过一刻钟,整片牙庭响起了沉闷的号角声。
一位突厥壮汉来到李易等人落脚帐外:“两位使臣,大可汗有请。”
“头前带路。”
王玄策摆出一脸倨傲神态,一抖衣袍迈步走出。即便耳边尽是突厥战时号角声,依旧步伐从容、面不改色。
李易这时也收拾好了心情,脸上挂着一分淡笑,缓步迈入牙帐。
一进帐内,一股闷热气息便扑面而来。
虽说颉利的牙帐高达两层楼,远不是一般行军帐篷可比,但终究不是可以开窗透气的屋舍,空气自然不太好。
迈步走至中央位置,李易的目光掠过两侧,最终落在正前方一张虎皮大案之上。
颉利!
和他想的差不多,典型的刀削脸,鹳骨突出,一脸凶蛮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