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38节

  刘备瞬间打断了他的推拒,压低嗓门道:“子吉不知,江陵府库当中,几乎没有被动过,而今光是金银,便车载斗量,至于粮草辎重,那就更……再者来说,此役子吉功莫大焉,你若是不拿,其他人又怎会拿?”

  “那,好吧。”

  听到刘备这么说,陈逢下意识地扫了眼在场众人,察觉到确实有人眼中闪烁着期待之后,也便不再推辞了。

  ‘这般下来,我应该就可以走了吧?毕竟,八千金都拿了……’

  陈逢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起来。

  他之所以这么急,其实是有原因的。

  这原因当中,除了有回去养好身体这般头等大事之外,还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律动的外挂。

  而且,他之前领取的赤壁之战全篇的奖励,到此也已经用完了。

  简单来说,陈逢要是再不跑路的话,他那平平无奇的‘统帅’就要露馅了。

  而这,恰好是他所不愿意面对的。

  因为他接下来要做的事,必须要有极高的威望和战功加成。

  若没有,那些事便将极为艰难。

  但让陈逢没有想到的是,刘备赠送八千金一事,压根就只是开始。

  “听闻子吉爱吃,我先前入城之时,便让人在城中找了些厨子……”

  “听闻子吉好美衣(爱干净、换得勤)……我已让人去找裁缝了。”

  “听闻……”

  “听……”

  “这般算下来,子吉若是现在就走,恐怕便不能全数带走了……”

  “这样吧!”

  刘备在不少人酸溜溜的目光下嘀咕了一阵之后,突然一抓陈逢的胳膊道:“子吉若是要走,便再多等两日……不知子吉以为然否?”

  “江夏之事不必挂怀。”

  问完了之后,还没等陈逢回答,他便又自顾自地开始说了起来:“且不说江夏有大公子坐镇,便是没有大公子,也还有黄伯玉等人,因而,一时片刻之间,江夏应当不会有事。”

  “……”

  看着满脸真诚的刘备,陈逢突然无语了。

  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是想错了某些事情。

  比如说……有这样的刘备在,他的威望和战功就算有些许不足,但只要前者大力支持,他便足以做到很多事了。

  另外。

  如今的他,似乎正在朝着诸葛亮这种卷神逐渐靠拢。

  当然了,这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

  毕竟他陈某人并不懒(确信),脑子也算不差,再加上两千年的历史加持,再怎么也能做到诸葛亮所做的那些事情了。

  但更为关键的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一个政权的支撑,绝不应该只有一个人。

  哪怕这个人是开了挂的他,但他也不应该把自己放在那么高的位置上。

  因为这样的政权,往往并不正常。

  所以,他再怎么也不应该让如今的蜀汉走上这条路。

  至于这一切都是怎么出现的……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之前连翻大战的胜利所带来的。

  因为那些胜利的出现,让陈逢心中渐渐生出了骄傲,随之还生出了小小的得意,同时……也让他逐渐地摆错了自身位置。

  不过,他现在已经彻底清醒了过来,再也不会如同之前一般了。

  ‘现在的话,似乎应该……’

  思索之后,陈逢慢慢地便将目光转向了刘备:“玄德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求之不得!”

  刘备大喜过望,几乎瞬间就吐出了这四个字——对于他来说,陈逢跟他之间的名分还没定。

  这就像是男女谈恋爱一样,男孩不仅亲了女孩、抱了女孩……而且两人还一起开了房。

  但虽然男女之间已经有了以上的一切关系,可男孩偏偏就是不以女朋友称呼女孩。

  但凡是个正经女孩,恐怕都得急了吧?

  当然了,这个比喻显然不那么恰当,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所以,一直以来刘备都很期待着确定名分的那一刻。

  也正因此,他才会在察觉到一丝苗头的时候,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咳。”

  刘备也发现了这一点,因此他赶忙咳嗽了一声,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道:“既是子吉相请,我又怎会拒绝?”

  说完,他便拉起有些发愣的陈逢欲往后宅走去。

  “孔明、元直、公威……”

  当然了,在此期间他也没有忘记在场的众人……他直接就把大小事务、奖罚统计之类的事情,全都甩给了诸葛亮、徐庶以及孟建。

  江陵。

  郡守府邸。

  后宅。

  “子吉有何话说?”

  刚一落座,刘备便对陈逢开口发问了,同时还摆出了一副‘我已做好了经受考验’的模样。

  这副模样,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当代诸侯的必修课了。

  刘备作为诸侯的一员,而且还是只凭借个人魅力就收了无数人才的一员,自是经验满满。

  因此他表现出来的时候,丝毫都没有做作,反倒显得极为真挚。

  同时,他的表情也很是平静。

  很可惜的是,刘备的平静表情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

  因为就在下一刻,陈逢已是开了口。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玄德公志向如何,逢便不再多问了……如今,逢只想问玄德公一句话。”

  陈逢说到这里,深吸了口气,不等刘备开口,便已是满脸肃然地开口道。

  “玄德公欲为尧舜呼?”

  “!!!”

  听到陈逢的询问,刘备先是一愣,接着便慢慢瞪大了双眼,之后更是‘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速度快到完全不像是将近五十岁的老年人。

  他显然没有做好回答这个问题的准备。

  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想过。

  因为寻常人,或者是寻常人才,最多也就是问问他的志向如何……待确定了他不是一两个郡就能满足的之后,便不再多问了。

  顶级人才,或许会问的多一点,但这个范畴,最多也就是在王—皇帝之间摇摆。

  至于尧舜?

  先不说他刘备,就是他的好祖宗刘邦在位之时,威名赫赫之际……恐怕也都没有人会这么问吧?

  尧舜地位太高了!

  高到不论是在当代,还是往后面推几千年,都是可以直接代指圣人的。

  垂衣裳而天下治…这句话是谁都能做到的吗?

  且先不说能不能做到…就算是做到了,他也最多只是尧舜第二。

  因此,陈逢所问的问题,几乎是一个足以让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光武帝……等一大票人听了之后都摇头不已的问题。

  而他刘备……

  他何德何能啊?

  就靠着如今的一个江夏再饶半个南郡,便去跟尧舜争位?

  刘备就算是得了失心疯,也绝不敢去这么想。

  ‘不对啊!’

  正思索之间,刘备忽然注意到了脸色平静的陈逢,他稍稍一琢磨之后,突然间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子吉问我想不想,莫非…莫非…已是有了想法?!”

  说这番话的时候,刘备的脸上满是期待。

  若非他那双眼睛只是普通的人眼,此时他的眼睛里,一定在绽放着光彩。

  陈逢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玄德公觉得,如何才能够到尧舜?”

  ‘没想过……’

  刘备很想将这三个字说出来,但在看到陈逢的满脸认真之后,他便将此想法压了下去,同样认真地回答道:“备不知也。”

  这是一个很老实,也很诚恳的回答。

  “既是如此,那逢便说上几个,具体能不能让玄德公为尧舜……还请玄德公自思之。”

  陈逢说话间,已是站了起来。

  “好。”刘备点点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好……”

  陈逢回应一声后,再不废话,直接进入主题道:“塑一国之魂,天下人闻国境被入侵,便皆奋勇力战,不死不休……如此,可为尧舜呼?”

  “……不可。”刘备认真地想了想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陈逢仿佛早知道刘备会这么回答一般,不慌不忙地点了点头后,继续道:“筑八百年之根基,且无周之诸侯割据……如此,可为尧舜呼?”

  “……”

  刘备沉吟片刻后,给出了回答:“或可。”

  其实光是八百年基业来说,就已经能让他摸一摸尧舜了。

  但他还是给出了或可。

  因为历史是谁都无法确定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走向,那也是谁也都说不清楚的。

  毕竟就算是周,也是分西周跟东周的。

  刘备很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只是给出了或可的回答。

首节 上一节 138/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