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45节

  但就算如此,一郡太守真要是想不给一州刺史面子,却也还是有一定办法的。

  也正因此,几乎所有的郡守都会有自己的幕僚集团。

  而陈逢,显然便忘记了这一点。

  甚至若非陈闾的提醒,他恐怕还是不会想到这些。

  ‘说起来也是,哪一个郡守只靠着家里送来的幕僚做事啊?就算是,那也得好几个吧?哪有跟我一样可着一只羊薅的?’

  “咳!”

  思索至此,陈逢不由尴尬地咳嗽了一声,之后才拍着脑门道:“最近一段时间里,公务确实有些繁忙了,以至于我连这样的事情都忘记了……不过不要紧,反正如今玄德公之名威加海内,我想借着他的名头招些幕僚过来,应该还是不太难的。”

  “阿郎准备怎么做?”陈闾想也没想的就选择了原谅陈逢,之后还很给面子的帮着后者转移了话题。

  “这些事,我其实也不太懂,这样吧……”

  陈逢说到这里,脸色红了一红,仿佛有些惭愧,但他很快便一副自然而然的模样道:“这些事怎么也不算是小事,可我如今又这般忙碌……所以,招纳幕僚之事,陈叔你也一并担起来吧。”

  “这……”陈闾皱了皱眉,深受世家教育毒害的他,本能似地便想推掉这个权利无限大的担子。

  陈逢见此,当即便开口打断道:“当然了,在陈叔推荐之后,我也会亲自对他进行考察的!”

  对于陈闾,陈逢还是有着绝对信任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世家的教育。

  毕竟,人心这种东西都会变的,要是一个人突然掌握了大权,而且还是那种超级大权……谁又敢保证这个人真的没有变化呢?

  但陈闾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

  因为从一开始,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掌握真正的大权。

  或者说,由于陈闾所有的权利,几乎都是依靠着陈逢的,因此就算是真让他掌握了大权,他也绝不可能发生变化。

  这就像是明清时期的师爷一样,他们或许可以凭借自身对于县内情况的了解,瞬间就架空第二任的县太爷……但对于第一任的县太爷,也就是提拔这些师爷的县太爷而言,他们几乎只要一句话出口,便可以决定这些人的前途了。

  所以,他们为什么要担心?

  实际上他们不仅不担心,说不得还会想尽办法的将师爷留下来……总要有人帮他们平事嘛,否则万一后任的官员是个不懂规矩的,那不就完了吗?

  如今的陈逢,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陈逢会将很多看起来有些出格的事情,也都一并交给陈闾去做的原因所在。

  “这,我……好吧,此事我便应下了,但阿郎之后一定要亲眼见过那些幕僚才行。”

  陈闾一阵犹豫后,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陈叔您觉得我什么时候不靠谱了?所以,您就放心吧。”

  陈逢大为赞赏地点了点头之后,这才昂着头走出了家门……当然,是侧门。

  现如今的正门方向,几乎都已经被人给包围了,而且那些人大多还都是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虽然真要对上了,陈逢最起码也有一百种办法推脱。

  但既然能直接避开,他又为什么要面对这样的麻烦呢?

  ……

  ……

  “此事太大,还请陈军帅恕……”

  在把关羽的老婆、儿子,徐庶的妻子、母亲、张飞的……等一大票人都纳入到股份制之后,陈逢便带着两个丫鬟,以及关羽的老妻,于诸葛亮的府上大开中庭地见到了后者的夫人,也就是传闻中的黄月英。

  有一说一,这个黄夫人虽然有点黄头发夹杂,但严格说起来,当真不算是丑,最多只能算是有些另类。

  当然了,此时的陈逢可没心思去关心这些,他只注意到了对方的拒绝。

  “我与孔明乃至交好友,自不会害他,更何况在此之前,我早已跟孔明提过此事了,玄德公亦是心如明镜。”

  因此之故,在对方拒绝的话几乎刚刚出口的一刹那间,他便进行了打断:“所以……还请夫人务必不要再推辞了。”

  黄月英皱了皱眉,似是在想要不要就这样答应下来。

  “更为关键的是!”

  陈逢见此,连忙开口道:“钱号与保号的份额,几乎是家家都有的,若是夫人拒绝了……”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黄月英却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如果不答应下来,诸葛亮恐怕就难以自处了。

  这当然只是一句夸张的话,毕竟一个人真要是清如水明如镜,那他就绝对不可能在乎任何的麻烦……诸葛亮还就是这种人。

  但陈逢说的是别家都有了,也没有将这番话给说出来,黄月英自然就要为自己的丈夫考虑三分了。

  于是乎,最终黄月英也答应了下来。

  虽然她还说明了,自己之后一定会写一封家书给诸葛亮,但这显然已经影响不到大局了。

  “多谢夫人,在下告辞。”

  在黄月英签名之后,陈逢便带着两个丫鬟和关羽的老妻退出了诸葛亮的府邸,之后他又带着三人去了刘备家里,面见了刚生下阿斗将近两年的甘夫人。

  “……妇道人家不懂那么许多,不过夫君之前早有来信……”

  甘夫人也答应了下来。

  “多谢夫人,逢告辞。”

  陈逢表达了感谢之后,便带着两个丫鬟离开了刘备府上……关羽的妻子,则是留了下来,说是要带阿斗玩耍,陈逢自是不会拒绝,而且还让环儿送上了谢礼。

  毕竟,对方已经帮着他做了很多很多,尤其是面见几个刘备集团核心人物夫人的时候,对方更是最为关键的助力,不然的话……虽然这年头的风气比较开放,但到底也还是封建时代。

  因此而言,他一个单身汉想要面见那么多人的夫人,终归是有些不太方便。

  幸好的是,关羽的老妻年纪合适,也愿意帮忙,自然也就让他省却了很多麻烦。

第151章 大汉首家养老号上线啦!

  随着甘夫人的点头,不论是钱号、保号还是养老号的筹备,都直接踏上了快车道。

  因此之故,江夏甚至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

  尤其是养老号的出现,更是让很多人目瞪口呆。

  因为在这之前的时候,谁也没有想过要给这些人发钱……哪怕是头一个喊出以孝治国的大汉,最多也就只是给老人一点特权罢了。

  而这些特权,也几乎都只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见县令不拜、见郡守不拜、见帝不拜……等比较空泛的内容。

  也正因此,大汉的老人虽然都比较受到尊敬,可真要说到生存环境嘛,那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不然的话,整个江夏郡四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也不至于只有不到五万人。

  而这一数据还是不分男女的,如果分了男女的话,男的更是只有两万人多一点。

  要知道的是,整个江夏郡可是有着六十多万人啊。

  六十多万人当中,居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在四十五岁以上……

  可以说,只要看到了这个数字,大概也就可以想象出当代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了。

  当然了,有些人或许会说,这不就是因为医疗条件不足所导致的吗?

  跟生存状态有什么关系?

  医疗条件不足,当然是一个不算小的问题。

  但更为关键的问题,却依旧还是生存状态。

  因为很多的老人到了五十岁之后,几乎就已经不太能干活了……

  毕竟,这又不是后世那种一场感冒袭来,或许喝一袋板蓝根就好了的时代。

  这个时代,那可是一场感冒袭来,都有可能会导致严重残疾的时代……而且,大概率还是脑残。

  想想一个脑残的、哆哆嗦嗦的老人能做什么?

  他大概什么都做不了。

  而这样的人,将会是个什么结果?

  好一点的家庭,或许会响应朝廷的号召,孝顺无比地将老人送走……

  但就算是这样的家庭,估计也持续不了多久。

  毕竟,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可是说了将近千年的。

  更为关键的是,像是这样的话,如果没有其对应历史的话,显然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因此,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老年人,几乎都只会落得后者一般的下场……也就是坏家庭的下场。

  对于坏家庭来说,由于养活自身都已成了巨大的问题,因此他们自然而然的便会把很多老人给‘送’走。

  这里的送,指的是直接送到地下。

  更可怕的是,这种做法到了现在的乱世……

  不!

  不仅仅是现在的乱世,就在之前的平世,这种做法也都是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典型做法。

  若非如此,谁又会愿意跟着大贤良师一起喊苍天已死呢?

  还不是因为大家实在活不下去了?

  不会有人以为他们都是野心勃勃之辈,然后想要靠着黄巾起义搞点事吧?

  或许,这当中真的有不少类似的人,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显然都不是这种人。

  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站出来。

  毕竟,野心家有着足够的野心来支撑自身去冒险,但到了小老百姓那里,显然就不会有这种野心了。

  因此之故,当前时代的老人,几乎就只有一个字。

  惨。

  再多说一点便是……只有更惨,没有最惨。

  当然了,这里说的只是普通老百姓而已,相比较而言的话,某些人还是活的很痛快的。

  比如说是邯郸淳,比如说是曹操、刘备、孙权、贾诩、陈群、荀彧……

  他们的年龄最小的都快五十岁了,但他们不仅活蹦乱跳,甚至还能跑到战场厮杀对阵。

  在陈逢看来,这些显然都是不好的……否则他都对不起自己那来自于后世的灵魂。

  所以,他要改变,也必须改变。

  但问题在于,要想进行改变,那就必须要贴合实际……要不然的话,这种改变就不可能持续下去。

  于是乎,陈逢就开始寻找了。

  就这样找啊找,找啊找的…也不知道找了多久,他终于找到了一条出路。

  直接给予老年人养老之资的养老政!

  这一条路,几乎是他能想到的唯一一条出路了。

  因为只有这一条路跟社会背景不冲突(大汉以孝治国),自然也就能直接将所有人联系到一起了。

首节 上一节 145/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