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64节

  陈逢下意识便想将这句话说出来。

  但想到这句话一旦出口,就很可能会让不够稳重的庞统继续较劲后,他便这番话给咽了回去。

  “士元出身世家,从未有过执政一方的经历,自是很难懂得其中道理。”

  想来想去,陈逢最终给了庞统一句绕有深意的话。

  “……”

  庞统听到这番话之后,沉默了许久,方才开口道:“使君此言,未免偏颇了些吧?”

  以他的骄傲,能说出这番话来,其实已经足够给陈逢面子了。

  如果不是面对陈逢,如果不是看到了这份总册……他的回答一定更加不客气。

  因为对于他来说,像是执政一方之类的问题,几乎就是有手就行的剧情。

  幸好,他面对的是比他出身还高,能力比他还强的陈逢。

  说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客气了许多。

  “其中深意,我也就不多说了。”

  陈逢笑着摇了摇头,转而却突然满脸肃容道:“唯有一点,我想请士元记住……这天下间的人,可并不都是如你庞士元一般可轻松闻达于诸侯的。”

  “有一些人,为了一点点的名声,就要拼上全力……乃至生死都要置之度外。”

  “还有一些人,为了几分虚无缥缈的机会,便要屈辱地屈膝以待。”

  “你庞士元若能看到这些人,也就能明白我为何能获得这么多钱粮了。”

  简单来说,庞统压根就没有关注过底层,所以……让他当一个军师,或许还行。

  但要出将入相的话,那就差了不知道多少了。

  想来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甚至刘备可能都已经被人提醒过了。

  庞统之所以到江夏,估计也有这么一部分原因。

  但陈逢却只能言尽于此。

  甚至于,他都并不能确定后者会不会听进去自己这番话。

  但这份道理,他却是说了出来,也算是尽力做了自己能做的。

  所谓顺势而为,大抵便是如此了。

  至于最终庞统能不能明白,又会不会在明白了这份道理之后做出改变,那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

  庞统这一次沉默的时间很长,在陈逢都要做完事的时候,他方才郑重地开口道:“使君以为,统可为一方县令否?”

第167章 刘备的困局

  ‘看来是听进去了。’

  ‘这样就好啊,省得我自己安排以后,让人说我苛待……不过说起来,庞统今年似乎都还没三十岁,怎么也不能说是苛待吧?’

  陈逢摇了摇头,迅速将内心的诸多想法摒弃以后,微笑着道:“西陵尚缺一县令,不知士元可愿就否?”

  ‘身在西陵,我这郡丞之位应该也就不用卸任了……’

  庞统内心一阵活动后,大松了口气,重重抱拳道:“愿听使君差遣。”

  由于庞统根本就没有掩饰,陈逢自是看到了他大松口气的模样。

  “既是愿意,那便去吧。”

  不过,陈逢对于庞统的这些小心思却全然不在意,反而还一脸若无所知的微笑摆了摆手。

  “喏!”

  庞统拱手答应一声,缓缓地便走出了牙府。

  ‘这样一来,他应该会成长起来了吧?未来便是出将入相,或许都不在话下……嗯?要说起出将入相的话,眼下似乎有一个人比他还合适……这却是怎么话说的?’

  陈逢目送庞统离开之后,内心里忽然就闪过了一个名字,随即他的脸色就变得古怪起来。

  因为,他想到了在原本历史上前半辈子只当过将军,到后半生才开始当都督的……魏延。

  但此时的魏延,跟历史上那个魏延可早就不一样了。

  首先来说,赤壁之战的首功,便是魏延的,这一点不论是谁来说,都是要承认的。

  就像是历史上的黄盖一样,谁敢说他不是首功呢?

  其次,由于魏延早早的入局,而且堪称功勋卓著……因此之故,刘备不仅没动他江夏郡尉的职衔,还给他表了比杂号将军更高一层的奋江校尉。

  最后,魏延拿下随县的那一刻,刘备还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只归陈逢管束。

  这个便宜行事呢……

  简单说起来,便是传说中上马管军、下马治政的超级权利。

  从以上的安排便不难看出,刘备对魏延到底是多么的喜爱了。

  甚至可以说,只要陈逢一走,他便必定会是领衔江夏的一方都督。

  说不得,还会领了江夏太守的职衔。

  由此可见,只要魏延不犯错的话,之后必定会走上更高的位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觉得太守好像很小。

  因为实际上来说……天下一共才多少个郡啊?

  合共才一百来个而已!

  刘备手下有几个?

  区区一个半……

  直接给一个郡这种待遇,已经堪称逆天了……之前的时候是陈逢,或许还看不出来什么。

  但是如果魏延能上去的话,那就真的不得了了。

  虽然由于陈逢有着雌雄双股剑在手,仅地位和权势而言,便绝不是江夏太守可比的。

  但就算是如此,魏延如果能够更上一层楼,那也是很了不得了。

  更为关键的是,相比起庞统来,魏延的资历要更加好看……

  所以,如果未来有人能出将入相的话,那么除了陈逢之外,大概率还会有一个魏延。

  只要他不犯下大错,只要他不乱搞……这几乎就是百分百的剧情了。

  “原本历史上的魏延,这时候大概还在长沙跟黄忠在一起……”

  思索之际,陈逢不由得回忆起了历史上的魏延,最终忍不住地便是一声感慨,“不得不说,人生际遇之奇妙,当真令人感慨。”

  ……

  江陵。

  也就在陈逢感慨魏延此世际遇的时候,刘备却是正在发愁。

  因为,就在他要跟孙权互表荆州牧、徐州刺史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钱粮不够了。

  或者说,不够继续征战了。

  是的,继续维持眼下的局面,刘备如今的实力是可以勉强做到的。

  但要说继续征伐,甚至一路打到交州,那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因为长途行军的话,总归是要耗费更多粮食的。

  所以如果没有粮食,自然也就打不远了。

  钱财方面的问题,虽然不可以跟前者相提并论,但也绝对不算一件小事。

  毕竟打了胜仗之后,总也是要赏赐的吧?

  什么?没有赏赐?

  那谁会愿意拼命啊?就算还是愿意为了更高的位置拼命,但也绝对不多了。

  毕竟,这世上混日子的人终归是大多数,跟刘备一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现在也都还在艰苦创业的人,那却是极少数。

  大部分的人,都只会看到眼前的一点钱财……

  比如对于一个普通小卒来说,他就只想着杀敌之后,拿到一份差到几乎没有特权的爵位,以及几百赏钱。

  如果没有的话,想要他拼命,那却是绝对不可能了。

  甚至于,有了这么一次例子之后,不仅他一个小卒不会拼命,之后的很多人,也都不会再去拼命了。

  拼命干什么啊?

  又挣不了钱!

  所以,钱粮这二字,几乎也就代表了军队是不是能打。

  但偏偏,刘备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两者。

  “吾本欲攻克荆南,不想…而今竟是为钱粮所困,壮志难酬。”

  “哎……如之奈何?”

  幸好刘备麾下能人不少,于是他便在将情况说出来之后,同时也将老祖宗的那句名言说了出来。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还摊了摊手,除了没有如同刘邦一般箕坐之外,动作语气几乎完全一致。

  “……”

  众人见此,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刘邦。

  但他们却根本没有开口说话。

  毕竟,他们谁都不敢去对比萧何啊。

  在这般情况下,他们忽然都默不作声地看向了诸葛亮。

  因为真要说起来的话,在场当中也就只有诸葛亮跟萧何有几分相似了。

  “如今夏季方至,距离收割粮草,还有数月时光。”

  诸葛亮被人盯的十分无奈,只能开口道:“因此,当今之时主公不应以开拓为先,当再稳一段时日。”

  “庶,附议。”

  徐庶看了看左右,当即点下了头。

  “建,附议。”

  孟建同样点头。

  “附议。”

  这三个大佬开口之后,其他人也都连忙跟着一同点头,仿佛不如此,便会出事了一般。

首节 上一节 164/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